篆書書法漢字教學形聲字「界」字的結構與意義

2020-12-12 諸良篆書書法教育

從「界」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上下結構型的漢字。「界」字的上部是一個「田」字,在這裡充當「界」字的義符。「田」字的本義為田地。「界」字的下部是一個「介」字,在這裡充當「界」字的聲符。「介」字的古文字字形象一個士兵身穿鎧甲,也就是說士兵的身體用鎧甲所包裹。後來「介」字被用作「量詞」與「個」同義。比如「一介書生」與「一個書生」是同義的。

「田」字是一個象形文字,最早見於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的殷墟甲骨文。「田」字就像一塊農田的形狀,外面的「口」表示田野的範圍或者區域。當然了田地並不都是正正方方的形狀,所以「田」字的外面之「口」表示農田的區域之義。「田」字裡面的「十」字表示農田之中供人走的南北相連的小路,古人用「阡陌交通」來形容,說的是同一個意思。

「介」字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一書中的記載是:介者,畫也。從「八」、從「人」。人各有介。「八」字的形狀就像古代士兵身穿的金屬鎧甲的樣子,目的就是為了士兵在行軍作戰中不被敵人的流矢所射中,從而達到保護身體的作用。而「人」字就是代指士兵。因為鎧甲與士兵不是本身一體的,所以「介」字就有「開、界限」之義。後來「介」字與「個」字可能是篆書隸變,字形相似而發生訛變。比如:一介武夫、一介書生,這裡的「介」可以與「個」互換,可以把「介」視作量詞「個」。

「界」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記載:「界者,竟也。從田、介聲。這裡的「竟」後來寫作「境」,表示國與國之間的邊界,同時也表示田地與田地之間的界限。「界」字是一個形聲字,它是一個複合結構的漢字,即由形符「田」字和聲符「介」字兩部分組成。

形符「田」字表示「界」字的意義範疇,但是這種意義是模糊的,只能夠表示出形聲字「界」字的本義範圍,而不能準確表示出形聲字「界」字的本義,更不能表示出形聲字「界」字的引申義。聲符「介」表示形聲字「界」字的讀音,提示「界」字的文字發音與「介」字的文字讀音相同或者相近。

相關焦點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形聲字「物」字的結構與意義
    從「物」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物」字的左邊是一個「牛」字,在這裡充當「物」字的義符,但是呢 ,這種「義符」只表示「物」字的意義範疇與「牛」有關,具體表示什麼意義卻沒有說明。「牛」字作為「物」字的義符,只能表示出「物」這個形聲字本義的範圍。
  • 篆書書漢字教學形聲字「孟」字的結構與意義
    從「孟」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其上部是一個「子」字。它是一個象形文字,主在描摹了小孩子的外在輪廓。其本義為小孩子。在這裡「子」字充當「孟」字的義符,提示「孟」字的構字意義與「子」有關,具體是什麼意思卻沒有詳細說明。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會意字「則」字的結構與意義
    從「則」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則」字的左邊是一個「貝殼」的「貝」字,「貝」字的右邊是一個「刀」字,現在我們稱之為「利刀旁」。「則」字在古文字構型裡面屬於會意字,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則」字從貝,從刀。其意義為「法典」、「規則」。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會意字「勝」字的結構與意義
    從「勝」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勝」字的左邊是一個「月」字。然而在「勝」字的金文字形當中,其左邊是一個「阜」字,本義為由土堆積而成的土山。「勝」字的右邊是一個「生」字,可是在金文當中「勝」字的右邊是一雙手持工具表示在工作的樣子,會意:人在土山上作業。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會意字「焦」字的古文字結構與意義
    從「焦」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上下結構型的漢字。其上部是一個「隹」字,在古書記載中「隹」與「鳥」都 表示禽鳥,在不加區分的情況下二者可以互相替換使用。如果作以區分的話,「隹」表示短尾巴的鳥,「鳥」表示長尾巴的鳥。
  • 隸變與隸書結構的雙重特徵
    通過隸變,中國漢字系統完成了由古文字系統向今文字系統的轉變,因此隸變,對於中國漢字系統的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問:這種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答:首先,通過隸變,中國古文字由更多具有象形特徵的系統,向具有符號意義的文字系統演變。通過隸變,中國漢文字系統中的單字結構「圖畫文字」元素逐步消失,「圓圈」、「曲線」等特徵被「正方形」、「直線」等取代。
  • 穀梁春秋篆書書法會意字「採」字的結構與意義
    「採」字從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採」字的上部是一個「爪」字,表示與人或動物的手、爪有關係。「採」字的下部是一個「木」字,表示與樹木有關係。大家都知道樹木上面可以生長果子,果子生長成熟了可以用來充飢。
  • 《萬有漢字》:解讀《說文解字》部首 破解漢字構成密碼
    早在兩千多年前,東漢許慎所寫的《說文解字》對漢字體系就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何大齊新著《萬有漢字》正是通過逐一講解《說文解字》的540個部首,為現代人更深入理解漢字和中國文化打開了一條便捷的途徑。何大齊從事語言文字和書法教學已經五十餘年,他所講的每一個漢字都按照《說文解字》「六書」的造字法進行解說。
  • 漢字教學「衣」字的結構與意義
    今天我們在這裡又見面了,我要給大家講的是漢字「衣」的結構與意義。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俗話說:人飾衣服,馬飾鞍;不看長相,先看穿。這是說穿衣對人的整體形象相得益彰的加分作用。今天我給大家講解的是「衣」字的意義。東漢許慎在其著作《說文》衣,依也。像衣服遮蔽人體之行。上衣曰衣,下衣曰裳。什麼意思呢?
  • 漢字結構第一講:漢字結構的對稱美和勻稱美
    》國展評委劉顏濤:展賽中篆書創作多流於概念化、表面化!在書法的學習中,結構的學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臨帖的過程中,可以說寫得非常逼真,但是離開字帖不會寫字,即遇到字帖中沒有的字就覺得生疏的很,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忽視了結構的學習。而結構的問題看似每個書法家的結字都各有特點,一人一貌,其實這裡面是有共同的規律的。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象形字「耳」字的古文字字形
    「耳」字是一個象形字,其字形在甲骨文當中就像一個人的恥朵的外在輪廓。金文的字形還與甲骨文字形有些相像,可是到了篆書,字形開始有些線條化。「耳」字的小篆字形與甲骨文字形就相差甚遠。經過歷史的發展,小篆向隸書發展文字的形體發秉承很大的改變,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耳」字就是隸書之後楷書的書寫形式。「耳」字的本義是指人的耳朵。古代在戰爭中,有時會割掉敵人的耳朵作為戰利品。由於人有兩隻耳朵,所以在進行表功的時候,左右耳朵不容易進行區分。後來發展人只有一個頭顱,所以就取敵人之首級作為自己的戰功。「耳聞目睹」這裡的「耳」就是用其本義。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篆書篇
    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書法五種字體的練習方法,以便於使那些想學書法的人,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這個書法之「門」如何走進。篆書是漢字之「祖」、書體之「源」。篆書屬於古文字,自隸書等今文字出現以後,篆書的實用性就降低了,但藝術性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仍然是人們從事書法藝術的創造時重要的一種字體。象其他的如隸、楷、行、草等種種書體均是由篆書繁衍派生出來的。
  • 「景」字的結構與意義
    從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景」字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景」字的上面是一個表示太陽的「日」字。「日」字提示「景」字的構字意義與「太陽」有關。「景」字的下部是一個「京」字,它的基本是:人工築成的絕高土臺,具有高義。
  • 中碩微課堂 中國書法書體——篆書體
    大篆 石鼓文大篆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西周后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裡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
  • 美術研究│用毛筆寫好漢字:結字五原則,書法間架結構
    編者按:結字的五個原則,這裡所指的基本原則,就是各種不同的書體、不同的書法流派和風格都必須遵循的具有共性的客觀規律,是書法藝術是否「真」是否「美」在間架結構方面的標準,它有五個方面。——王慕石1.必須以書寫文字為對象中國書法藝術是以書寫漢字為主的視覺造型藝術,如果書法離開了漢字,就根本不稱其為書法。人們有意識地追求著文字的美,從古到今儘管有多種多樣的風格流派,但始終沒有脫離文字,沒有脫離可讀性。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會意字「寒」字的結構與意義
    「寒」字的古文字構字理據是一個會意字,一個人在家徒四壁的屋子裡睡覺,鋪的和蓋的都是供燒火用的材草,在冬天的日子裡,人的教感覺冷冰冰。「寒」字的外部是一個「宀」字旁,是一個房屋的外在輪廓。「宀」字旁所表示的意義與房屋有關,現在我們成「宀」字旁為「寶蓋頭」。房屋裡有一個人躺在地上,為了取暖呢就把供燒火用的稻穀的秸稈鋪在地上防止地面潮溼,自己躺在上面。這個時候依然感到絲絲的涼意,於是在上面覆蓋幾層材草取暖。穿著衣服都感到寒冷,更何況是不穿衣服呢?即使這樣,人體的腳步自然感覺到冰冷。
  • 漢字字體與書體不同,可別混為一談
    漢字是中國傳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漢字常被分成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其中書體。甲骨文是漢字早期形式,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成熟文字。至今為止發現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種,能解讀的只有一千多個。
  • 漢字教學「杳」字的結構與意義
    親愛的朋友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東(東)」字,日在木中,「杲」字,日在木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杳」字,日在木下。這些都是相對的時間概念。如果還學習好,請大家再好好複習前面的內容。「杳」字,從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
  • 22個高難度的木字旁漢字,左右結構行書的書寫示範,學行書必藏
    書法常用的字體為楷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書,不論是這五種書體的哪一種都離不開漢字的結構,漢字的結構又分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以及獨體字。簡單的說漢字的結構就是筆順的先後,其實就傳統社會來講,筆順就是為了寫得方便,按照正確的筆順寫,更容易寫快寫好,比如「出」「必」,按照正確的筆順,第一筆是中豎和撇,寫好了整個字就正了,尤其是行草書,筆順寫錯了字都是錯的。最近開始練書法才發現自己好多字的筆順都是錯的,你的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要是當年老師死糾筆順的話,我十有八九會厭學的。
  • 何為形聲字?形聲字讀音是否有規律可循?
    形聲字是指漢字的一種造字方式。表字義的獨立部件和表字讀音的獨立部件組合構成的漢字,即稱為形聲字。許慎說:「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許慎所舉的江河二字,都是表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陸地排水渠道。其中水深,水面寬,可以在其水上行使大型船舶的渠道稱為江,否則稱為河、溪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