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4日,國慶、中秋雙節假期的第四天,也是《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開展的第四天,比起前幾天的陰雨交加,這一天伴著徐徐秋風,天氣格外清爽,來觀展的人數也到達了開展以來的最高峰。今天的展覽現場,與球迷互動的女排隊員是見證並親歷了天津女排十年九冠這份無上榮耀,同時又是曾經國家隊成員的殷娜和王茜。作為近年來天津女排標誌性的兩名隊員,殷娜和王茜備受現場觀眾的歡迎,當看到展館內有關自己職業生涯歷程的照片時,她們也像球迷分享了曾經的點點滴滴。
沉浸在回憶和球迷的擁戴中 仿佛回到了球場
雖然已是《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開展的第四天,但殷娜和王茜卻是第一次踏入展館。正逢國慶、中秋雙節假期,來觀展的球迷和市民似乎比天津周邊的景區人還多,這也令兩位功勳隊員頗感意外。
「特別享受球迷朋友的這種熱情,作為曾經女排的一員,來到這個展館我還是非常激動的。真的沒有想到,大家沒有選擇去旅遊或者在家休息調整,而是來到這裡觀展,他們的支持和關心,讓我想起了曾經打球的時光。」雖然已經退役,但王茜依舊享受球迷的熱情。
作為曾經的隊長,站在這個展館中,殷娜能夠回憶起的往事有很多很多。在天津女排的展館區域,有一個版塊叫「輸了一起抗」,殷娜特意來到這個版塊,並為球迷介紹天津女排在遭遇困境時,是如何體現出女排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的:「競技體育有輸有贏,每個賽季的時間都很長,打到最後大家都希望拿到冠軍,而每一次的失利對我們來說都是遺憾的。不過輸球,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好事,因為失敗是對我們繼續向著冠軍衝擊的激勵,而勝利會讓我們忘記輸掉的比賽。只有輸球的時候,我們女排的精神才能更加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我們不會被打垮,我們還能再拼回來。」
熟悉天津女排的球迷都非常清楚,王茜的父親正是天津女排的主教練王寶泉,正是這個原因,王茜曾經也是一名爭議較多的球員,但她並沒有受到這些影響,反而是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有意思的是,當看到展館內有父親的照片時,她還特意跑過去,讓現場記者為他和父親的照片合影,臉上流露出的那種幸福的喜悅,或許不僅僅是對父親的愛戴,更是對一名恩師的尊重。「我一點都不介意別人說我是靠父親在球隊中生存的,從小以來父親就是我的偶像,的確沒有父親就沒有我的今天,我的人生與父親對我的栽培無法分割,能夠成就今天這樣的王茜,我要感謝我的父親,同樣也感謝能有幸成為他的隊員。」據王茜自己介紹,外界對她的爭議,她比誰都清楚,但不論如何,她依舊用自己的能力證明,他配得上與天津女排一起分享每一次勝利的喜悅。「天津女排這個集體,取得了這麼多的冠軍,我曾經是這裡的一員,我非常驕傲,我的父親也為我驕傲,我們要繼續將女排精神傳承下去,將打不垮、拖不死的傳統傳承下去。」
退役之後的轉型 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師表
如今,殷娜和王茜這兩名天津女排的功勳隊員已經結束了自己的球員生涯,也正式由一名職業球員成功轉型為教練員。更重要的是,她們也都在近幾年完成了兩件人生中更加重要的大事——嫁人、生子。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五年前殷娜在婚禮上的「天女下凡」,也都會祝福張智涵、王茜這對金童玉女,但更不要忘了,她們如今在女排的舞臺上,扮演者教練員的角色。「當隊員的時候,有很多東西都不用去考慮,現在做了教練,考慮得就更多了。我現在有了小寶寶,但我從事的這個事業,又必須是早出晚歸,很多時候一心是不能二用的。不過我的家庭非常體諒我,不論是父母還是愛人,都能夠理解我的這份工作。作為一名女教練,我可以很好地了解那些女隊員,讀取她們內心的東西,有時候我更像是一個大姐姐,隊員們有很多事情也非常願意和我說。」看得出,殷娜極為享受退役之後的轉型,但工作和生活往往是不能完美兼顧的,她也只能不停轉變自己的角色,不管自己有多累。說到這裡,殷娜有些動情,她也趕快開了一個玩笑,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有的時候休假在家,和家人聊天的時候,我還跟他們開玩笑說,看小寶寶比打比賽還要累呢!」
與殷娜一樣,已經結婚兩年的王茜也有了自己可愛的小寶寶,她更加理解了作為一名女性,自己在生活和家庭中應當承擔的責任:「我現在也是一位母親了,我更能理解每一名女性在家庭中的那些不容易,需要在家庭和事業兩個方面都傾心付出,這是非常困難的。而工作崗位上,女排隊員出身的我,繼續做教練應該說是我的老本行,如今運動生涯已經畫上了句號,教練生涯我還要繼續向我的父親學習,還要向國家隊的郎平指導學習,他們才是我人生的楷模。」由於自己的父親也是教練,王茜的轉型相較之下還是比較輕鬆的,有了父親的幫助,她很快就勝任了這份工作。「我的父親是一個不論對誰都要求非常嚴格的人,更何況是自己的女兒,他總是以身作則,做給大家看。以前除了在訓練中和賽場上,我都很少跟他聊球,現在回到家我們經常聊這些,他教會我如何做教練,如何做球隊的管理,而且做人、打球都對我有著正方向的點撥,他的確給了我很多的幫助。」
雖然已經退役,但殷娜和王茜依舊時刻關注著天津女排,在她們看來,中國女排和天津女排的精神在,現在的這些隊員們一定能夠繼續斬獲無數榮譽,為天津乃至全國的排球迷帶來歡樂,「希望她們能將女排的精神和冠軍的榮譽延續下去,作為大姐姐,會一直支持她們,女排的精神需要繼續傳承,相信她們會比我們做得更好!」(津雲新聞記者 袁曉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