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天花,20世紀初西藏疫苗接種史

2021-02-13 甜茶館

首先,我對這篇文章表述的內容上做個時間界定:1900-1930年。

很早時候,西藏人對天花(ལྷ་སྦྲུམ།)就有認識、記錄和一定的治療方法。這裡,我們不從西藏醫學角度去梳理這方面的知識,僅從1881年前往拉薩的孟加拉人薩拉特·錢德拉·達斯(Sarat Chandra Das)報告中,就知道西藏人對付這種疾病的方法:「從一名受感染的兒童身上取下的淋巴液,與樟腦混合,通過鼻孔吸入。」 

雖然,藏醫發展歷史很長,但到二十世紀初,對西藏人而言,現代疫苗依然是一個全新的知識。

1901年,紐約移民區爆發天花,患者被強行隔離

傳統來講,西藏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但凡有人患天花,沒有條件對病人進行適當的治療時,都會把患者轉移到一處與人隔絕,荒涼的地方,留下一定的食物和水,讓患者在那裡休養生息,也算是命運交給自己,這是為了避免傳染給別人。

關於這樣的處理方式,18世紀耶穌會會士Desideri有記載:「{在藏地},每隔10年或12年,天花的流行就會奪走許多人的生命。它是如此致命,任何表現出這種疾病症狀的人都會被趕出家門,帶到鄉下,躲在帳篷裡,暴露在嚴寒和惡劣的天氣下,所有人都避開他,除了一些可能患有天花的親戚。」

印度教天花神希塔拉(Shitala)

在很多文化中,對天花的理解有精神層面的含義,比如,有些基督徒認為若上帝要一個人得天花而死,那人們用疫苗讓他免於死亡,便是違反神的心意,這就是犯罪。在印度東部一些地區,人們祭拜天花神希塔拉(Shitala),認為祭拜和供養她能夠治癒天花。但藏人並不認為天花與某種神相關,當通過醫學疫苗接種來預防天花成為可能時,藏人毫無保留地歡迎消滅天花。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疫苗接種過程花了10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被普遍接受。

大博弈:英帝國的介入

整個19世紀,大英帝國逐漸擴張,與地球北部的俄羅斯帝國在亞洲腹地進行的地緣政治競賽,增加自己的影響力。歷史上,這些事件歸納為:the Great Game(大博弈)。

「大博弈」 主題卡通畫,阿富汗王Sher Ali Khan夾在英(獅)和俄(熊)之間

在這樣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下,1903-1904,英國派遣弗朗西斯·榮赫鵬(Francisco Younghusband) 上校帶兵從亞東侵略西藏,迫使西藏地方政府籤訂條約。隨後,在西藏設立常駐代表團,他們的目的是對藏人施加影響,不受俄羅斯的滲透。醫療則被用作一種手段,博取上層的支持,獲得人民的好感,19世紀,英國人就將天花疫苗引入英屬印度。這種通過醫療來捕獲當地人心是當時列強們的一貫做法,在美國,有詩人Rudyard Kipling的詩《白人的負擔》就曾被大肆引用,用以洗白,合理化白人對印第安人的殘暴對待。

說到西藏,印度北部的大吉嶺菩提亞寄宿學校(Bhutia Boarding school)的孟加拉籍校長錢·德拉·達斯(Chandra Das)作為一名英國情報人員,曾兩次訪問日喀則,並於1881年抵達拉薩。

大吉嶺菩提亞寄宿學校,錢·達斯在後排第三

在日喀則,他與班禪喇嘛建立了友誼,而班禪喇嘛對他的真實身份毫無知情。當時天花在西藏肆虐,班禪喇嘛通過達斯了解了天花疫苗,並對引進疫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錢德拉·達斯安排從印度向日喀則運送疫苗,拉薩當局發現錢德拉·達斯的英國情報人員的角色後,疫苗遭到損毀。

然而,此刻的印度,關於根除天花的疫苗接種項目正在逐步實現臨床目標。1900年,西藏局部爆發天花, 印度政府很快關閉通關路線,而這直接給「貿易商帶來了相當大的損失和煩惱」,當年跨境貿易下降了三分之一。

商隊渡雅魯藏布江運輸貨物

因此,英國人在西藏落腳後,他們就熱衷於鼓勵人們接種天花疫苗。一位英國代表就指出:「準確而統一的疫苗系統應該在所有邊境區域建立,這包括藏區和不丹。」 印度醫療服務總幹事也指出了這種做法的多重好處:「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接種疫苗似乎是非常可取的,而且在某種程度不僅保護我們自己不受天花的感染,同時,這也是捕獲人心的良法。」

此時,西藏的不少精英階層已接種疫苗,因為他們到過錫金,而在錫金,疫苗接種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所以,大的障礙已經掃清。1905年5月,斯蒂恩隊長首先為江孜貿易機構的藏族工作人員接種了疫苗,並開啟了當地兒童疫苗接種的運動。他招募了三個當地人並指導練習必要的操作程序,同時接近江孜宗本(縣官)和各級官員,向他們解釋接種疫苗的好處。斯蒂恩後來報告說,到1905年底,江孜地區已有1320名兒童接種了疫苗。

西藏江孜,1900年,皇家地理協會拍攝

有趣的是,斯蒂恩發現當人們看到疫苗的應用很少或沒有引起任何不適,而且了解到這一措施真的可以起效時,很多家長和孩子主動提出接受疫苗。

由於獲得當地精英的支持是英國政治戰略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1905年,英國貿易代理W.F.奧康納試圖說服班禪喇嘛本人在內的所有人都接種天花疫苗。1906年2月,斯蒂恩護送班禪喇嘛從印度回到日喀則,並在那裡住了兩個星期,在離開日喀則之前的一次告別談話中,斯蒂恩後來報告說班禪喇嘛「表達了一個願望,希望我能把疫苗引入日喀則。」

1907年7月,英國人查爾斯·貝利順勢就向當地的西藏貿易代理商提出在江孜恢復疫苗接種的事項,兩個月後,由於沒有任何一方提出反對,疫苗接種運動重新開始。

英國在西藏江孜的商務代表處

1907年英國恢復了疫苗接種計劃。首先從培養兩名當地人開始,在1909-10年間,這對搭檔進行了38次疫苗接種,江孜的醫學官員自信地報告說下一次天花爆發時將證明疫苗的有效性,事實也證明如此。次年,拉薩、日喀則爆發了天花疫情,造成多人死亡,但江孜地區死亡人數極少。當年接種疫苗的數量躍升至2131例。醫務人員的報告記錄說,在當地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許多疫苗是在藥房裡接種的。

高原戰役:天花 vs.疫苗

天花在江孜變得越來越罕見,大量的人已經接種了疫苗,然而,在日喀則和拉薩,以及西藏其他沒有廣泛接種疫苗的地區,天花仍然很常見。

1913年開始,疫苗接種開始有商業化趨勢。一群尼泊爾的疫苗接種員發現,只要收一點費用,就可以到處為人接種疫苗,這是有利可圖的,這表明西藏確實存在著對疫苗的需求。雖然西藏人和尼泊爾人之間有文化和傳統上的聯繫,但互相之間的關係是從歷史上看,似乎有些敵對,因此,西藏人歡迎的並非尼泊爾人,而是他們接種的疫苗。

拉薩門澤康(藏醫院),1938年

1920-1921年,陪同查爾斯·貝爾爵士前往拉薩執行任務的甘迺迪醫生與拉薩門澤康醫院建立了聯繫,這進一步表明了當地居民對疫苗接種的支持。

1922年,在江孜的藏兵中發生了一起天花病例,隨後所有兵士接種了天花疫苗,這是有記錄的西藏地方公務人員第一次系統地接種了天花疫苗。1925-1926年,天花在西藏中部爆發時,對疫苗接種服務需求增大。在江孜,不僅有3525人接種了疫苗,總數可能比當時城鎮的人口還多,而且之前接種過疫苗的人都沒有患病。西藏地方政府表示接受疫苗接種,並要求將江孜的助理外科醫生送到日喀則,他在那裡總共為1379人接種了疫苗。

接受治療的藏兵

然而,有一些跡象表明,一些抵制也在持續。從1923年到1926年在江孜的英國學校擔任校長的Frank Ludlow在日記中記錄了一個患有天花的婦女的案例,她的家人沒有接種天花疫苗,因為他們的喇嘛說這會觸犯神靈。但是,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西藏人普遍把接種天花疫苗當作一種醫療實踐。「儘管其他形式的歐洲醫療經常被懷疑,但接種疫苗得到了各階層藏人的極大讚賞。」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地方政府對疫苗接種的採用,似乎發生在傳統與現代對抗達到高潮之際。然而在當時的主流趨勢下,現代醫學被熱切地接受,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文獻裡關於天花的記載已經沒有任何受到抵制的記錄,並顯示疫苗的接種分布面越來越廣泛。

1802年的一張卡通畫展現Edward Jenner的疫苗理論和各種爭議

英國人在西藏的最後十年裡,每年有成千上萬的藏人接種疫苗。到了20世紀40年代,幾乎江孜全部人口都接種了天花疫苗,天花在西藏中部被有效地消滅了。一開始,這場疫苗接種工作帶有英帝強烈的政治動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對疫苗的了解增加,需求也隨之出現,於是,逐漸轉化成了現代醫學的一次普及和一場勝利。

在西藏成功推廣天花疫苗接種這件事上,可以肯定,在當時,西藏相對封閉,基礎建設落後的條件下,人們的思路是相對開放的,人們願意接受有益的事物,並成功地成為現代醫學的受益者和實踐者。

參考書籍:

1. Their Footprints Remain, M, Alex

2. The Unveiling of Lhasa, C, Edmund

圖片均取自網絡,出處不詳。

相關焦點

  • 從天花說起,人類如何用科技對抗疾病
    資料顯示,最早的接種方法也是起源古印度,接種者吸入已被磨成粉末的天花病人的皮痂,或使用沾有這些皮痂的利器刮破皮膚。公元一世紀,天花病毒進入中國。中國最早在公元前10世紀(北宋時期)開始採用,到16世紀(明朝)已經深得人心。隨後,此法經俄羅斯人由君士坦丁堡傳至歐洲,並推廣開來。1766年數學家丹尼爾·伯努利基於天花發病率及死亡率的數據,對此方法的免疫有效期進行了分析論證。
  • 疫苗研製不是一場競賽:20世紀為疫苗付出的代價
    美國科學作家梅雷迪絲·瓦德曼用一本書為這兩個問題提供了複雜的答案,在她的《疫苗競賽:人類對抗疾病的代價》一書中,她用科學視角的調查和充沛的人文關懷,勾連起影響20世紀疫苗發展的關鍵事件和人物,在全球視野中展現出科學家、醫藥公司、政府監管部門在其中的不同角色。對抗病毒的終極武器與人類漫長的進化和發展歷史相比,疫苗的出現不過是新近的事。
  • 清朝皇室宗室20多人死於天花,康熙因得天花而登上寶座
    16-18世紀,歐洲每年死於天花病的人數為50萬、亞洲達80萬。18世紀,天花在歐洲暴發,全球死亡人數超過1.5億。皇室宗室20多人死於天花天花是公元3世紀,即魏晉時期,從南亞、東南亞傳人我國的,此後,就由南向北蔓延。
  • 世界首例國際疫苗接種運動,靠的是62位充當病毒容器的兒童
    在現代意義上的天花疫苗出現前,天花是一種可怕的致命疾病。在兩百年前的歐洲,天花的死亡率達到了30%,而對於從未接觸過天花病毒的南美洲來說,天花的死亡率更是高達50%。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後帶來的天花對南美的阿茲臺克和印加文明造成了滅頂之災。
  • 全世界都對新冠疫苗翹首以盼,你知道疫苗在中國是怎麼普及的嗎?
    半個多世紀以來,通過接種疫苗,中國消滅了天花,通過了無脊髓灰質炎的證實,摘掉了「B肝大國」的帽子,有效控制了麻疹、白喉、百日咳、乙腦等傳染病。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回首中國防疫史,只有新中國真正實現了戰勝傳染病的一次次奇蹟。
  • 脫口秀主持人稱川普強推疫苗不可信,伊萬卡承諾上節目直播接種
    美國《紐約郵報》在9月10日報導,身為美國總統高級顧問的伊萬卡-川普將自願出現在訪談節目「觀點」(The View)中,直播接種冠狀病毒疫苗。
  • 從人痘到牛痘 人類打開疫苗的「盒子」
    可以看到,人痘接種的實質是有意讓健康者接受天花病毒,促使其產生抗體。不過直接取用患者身上的天花病毒,「染」到健康者身上,風險極高。量少,接種失敗;過量,病毒致死。 在人類與天花的數千年對抗中,後者很長時間佔據絕對優勢,「麻臉」便是習以為常的存在,以至於沒有麻臉的人,成了特別。
  • 歐洲人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毛毯送給美洲土著,來使他們感染病毒
    「18世紀,天花在美國可能被當做特工用於生物戰。許多軼事表明,歐洲人試圖通過給美國原住民使用天花患者使用過的毛毯,來使他們感染天花病毒。」以上文字出自美國學者洛伊斯.N.瑪格納所著的《傳染病的文化史》,該書中文版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疫苗」的英文為何叫Vaccine?這個詞究竟是怎麼來的?
    因為人類史上的第一支疫苗源自牛身上的牛痘病毒。當時是讓人接種牛痘苗來對抗天花。 以下為其在拉丁語中的組合過程: 」牛痘苗「為毒力減弱的」牛痘病毒「 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通過實驗發現,接種牛痘苗並康復的人不會感染天花,而且會對天花病毒產生免疫
  • 8歲男孩"消滅"天花 源自中醫種痘法——從"人痘"到"牛痘" 人類是...
    ——摘自《英國史》>>>傳播天花曾肆虐人間距今約一萬年前,非洲東北部出現了一種致命的病毒。整個18世紀,歐洲死於天花的人數在1.5億以上。僅在20世紀,就估計有3億到5億人死亡。>>>預防接種雛形源自中國那麼,天花是不是不能預防的絕症呢?並不是這樣,而且中國醫師就找到了防治天花的方法。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三十問:是否需要每年接種?
    中新網1月7日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7日發布《新冠疫苗接種問答》。問答中提到,接種疫苗後還是應該繼續佩戴口罩;建議現階段使用同一廠家的同品種疫苗完成接種;接種第二劑次滅活疫苗大約兩周後可以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對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暫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者無需在接種疫苗前檢測是否存在抗體。
  • 丹麥科學家發現最古老天花病例,將出現時間前推11個世紀
    據英國《衛報》7月23日報導,丹麥科學家宣布,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天花病例。這一發現將天花病例最早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11個世紀。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遺傳學家埃斯克·威勒斯列夫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疫苗的進路
    疫苗與傳染病的對抗從未停止隨著現代醫學進步,疫苗出現,接種疫苗成為對抗傳染性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威脅人類幾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現後被徹底消滅。以流感疫苗為例,由於流感病毒是一種多型善變的病毒,每年流行的毒株不同,接種疫苗的成分也就不同。由於各種傳染病的頻次爆發,人類對疫苗的需求一直存在。假設中國人人均壽命80歲,一生中未發生動物咬傷、割傷等需要接種狂犬疫苗,破傷風疫苗的偶然事件,理論上至少需要接種14種疫苗。
  • ​格鬥數千年,人類才「消滅」了一種傳染病:天花覆滅啟示錄|草地...
    天花是恐怖的人類殺手。18世紀,天花奪走了歐洲1.5億人的生命。英國女王瑪麗二世,法王路易十五,沙皇彼德二世等都死於天花。僅僅在20世紀,天花就造成了全球3到5億人的死亡。 輝煌一時的羅馬帝國,曾遭受天花重創。
  • 天花病毒曾經導致90%印第安人死亡,為什麼現在美國人不害怕了
    直到1943年,發明了電子顯微鏡,科學家們才首次看到它們,但是它的巨大破壞作用,讓20世紀人類喪失了3億多生命。這些天花病毒寄生在特定的細胞裡,如果遇到合適機會,它們會把自己的外殼降解破壞掉,而遺傳物質會篡改細胞的生長指令,讓細胞製造出所需要的蛋白外殼,以及天花病毒遺傳物質。
  • 新冠疫苗有沒有必要接種?怎麼接種……30個熱點問答來了!
    1月7日,本市啟動因私出國工作、學習人員預約接種新冠疫苗。那麼現階段,新冠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包括哪些?有必要接種疫苗嗎?疫苗怎麼打,去哪打?接種疫苗都有哪些禁忌?一起來看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的解答。
  • 【健康科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對於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工作、學習的個人,可關注當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相關服務信息。疫苗接種的禁忌是指不應接種疫苗的情況。因為大多數禁忌都是暫時的,所以當導致禁忌的情況不再存在時,可以在晚些時候接種疫苗。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方案、接種指南未作具體規定之前,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禁忌按疫苗說明書執行。
  • 大學生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江蘇省新冠疫苗上哪兒接種?解讀來了!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方案、接種指南未作具體規定之前,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禁忌按疫苗說明書執行。通常接種疫苗的禁忌包括:1.對疫苗或疫苗成分過敏者;2.患急性疾病者;3.處於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者;4.正在發熱者;5.妊娠期婦女。五、如何發現、把握接種疫苗禁忌?
  • 天花剋星牛痘發明者的鄉間小屋——貞納博物館和他的多彩人生
    ,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染病後死亡率高。據史料記載,18世紀,歐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數曾高達 1億5千萬人以上,全球因感染天花死亡的人數達5億人!天花病毒外觀呈磚形,約200微米×300微米,抵抗力較強,能對抗乾燥和低溫,在痂皮、塵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數月至一年半之久。1979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徹底消滅。天花是在世界範圍被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
  • FIGO|孕期疫苗接種聲明
    據報導,每年發生1600萬至2000萬例百日咳病例,導致約20萬兒童死亡。新生兒或嬰兒暴露於通常沒有症狀的父母而感染。在2004年對616名嬰兒的研究發現,32%的病例確定感染源是母親,43%的病例是其他家庭成員。基於此,應努力保護嬰兒,因為嬰兒至少6個月大時才能獲得足夠的百日咳疫苗誘導保護。一種方法是「繭」法,其目的是成人免疫,以預防感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