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春:藝術背後的技術不可或缺

2020-12-23 澎湃新聞

好萊塢工業化體系的成熟,造就了無數優秀科幻大製作電影的成功,也讓數字娛樂產業中的其他賽道得到了更多啟發。

電子遊戲作為數字產業中重要的一環,至今已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們不可或缺的娛樂項目。據中國音數協的相關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的收入已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而相比之下中國電影的全年票房僅數百億元,遊戲產業正逐漸鞏固其第一大數字娛樂經濟體的地位。

在此背景之下,遊戲的研發與發行應如何借鑑「好萊塢電影式」的工業化?騰訊作為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及遊戲企業,又是如何實現將技術與遊戲藝術實現融合的?12月16日,在由中國音數協、36氪與創夢天地共同承辦的《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遊戲變革「十」代》分論壇上,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對此做出了解答。

崔曉春認為,要想做好遊戲產品背後的全周期技術體系,就要將技術植入到開發、發行、運營等各個環節,不僅要實現開發的高效與智能化,也要讓AI能夠最大限度地輔助人來實現自主防沉迷、敏感詞檢測、用戶需求分析等工作。

另一方面,通過將各環節的系統打通,實現整體架構整體管理,並依此設立技術中臺,能夠幫助騰訊遊戲的開發者們降本增效,讓更多優秀創意更快速的變成優質遊戲作品。

最後,崔曉春表示,隨著技術和硬體性能的不斷迭代,雲原生將有機會在未來大放異彩。「比如《堡壘之夜》的線上音樂會,沒有足夠的算力和AI性能是實現不了的。在AI和集群化的高性能計算能力結合下,有機會能夠將虛擬實境和真正的現實融合在一起,這可能是我們未來的遊戲發展趨勢。」

從崔曉春的演講中不難看出,不斷發展的技術是騰訊遊戲的核心競爭力,內容+技術的雙核心驅動,不僅讓騰訊成為了當下中國遊戲市場的領軍企業,也為未來「虛擬+現實」時代探索新內容,打下了良好基礎。與此同時,通過技術賦能,騰訊也在不斷完善防沉迷系統,引導並培養人們更健康的遊戲習慣,寄託著騰訊「科技向善」的價值觀。

以下為崔曉春《藝術背後的技術》主題演講內容實錄:

大家好,我分享的議題叫做藝術背後的技術。受邀來這個論壇,我是戰戰兢兢的。因為臺下坐的都是大咖們,跟大家講遊戲產品,這不是我所長,如果講技術,我想還是可以跟大家交流切磋一下,所以我的題目叫《藝術背後的技術》。

我們都知道遊戲是由文學、音樂、美術,還有計算機等組成的第九藝術。我們每一個遊戲產品,比如騰訊遊戲運營過的幾百款產品,在這些遊戲裡,每一個黃昏和晨曦,每一幅精美畫面,每一次團戰,每一個好玩的設定,都是一行行的代碼,是沒有感情的0和1嗎?其實不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藝術背後的技術。

騰訊遊戲的全周期技術體系

我們每次開發一個新特性,從測試到上線,然後得到用戶反饋,再反過來指導我們下一次修改。整個流程,如果以月為單位,我覺得這個企業是很一般的;如果以周為單位,我覺得還可以;如果以天為單位我覺得算是領先者,如果能做到以小時為單位,是不是就更厲害一點?這樣你可以迅速知道你的數值,你的設定,你的系統是否滿足玩家的需求,產品的生命力就更強。

從CI,CD,CO(持續集成,到持續部署,到持續運營),這些方面的持續能力就是我們一個IT企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你跑的更快的基礎。

那這裡具體包含什麼呢?騰訊遊戲經過10多年的沉澱,可以歸納為兩方面的能力,研發和運營。研發能力裡面大家可能知道wetest測試平臺,可以適配上千種手機;有AI BOT,它不僅是行為樹,用增強學習的方式,讓我們的遊戲玩得更有趣;我們還有基於MPM的物理引擎,每一次雪崩和下雨,這些場景都跟電影級一樣,非常真實,不是一筆筆畫上去的。如果用美術一筆筆地畫,就算用粒子系統來算,效率不高,時間根本耗不起。還有烘焙,傳統方式可能要一兩天的時間,但我們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在運營方面,在遊戲發布之後,要儘快看到用戶反饋,就需要基於實時計算的大數據平臺,還有道具的即時推薦等等。運營當然也少不了安全防外掛、智能客服機器人之類的能力。這些能力有些已經在騰訊雲對外提供服務,比如內存KV資料庫tcaplus,gvoice語音處理組件;有些已對外開源,比如藍鯨平臺,它是一個在持續集成和運維自動化等方面的重要平臺,大家可以直接下載使用。

騰訊遊戲技術的發展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我們也不是一天打造出這些能力,如果將騰訊遊戲技術發展分成幾個階段,可以對應到人類發展的簡史,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等等。

首先是手工編寫代碼,然後通過命令行批量編寫。之後到青銅時代,大家發現很多遊戲都有公共部分,這些公共模塊是不是可以沉澱下來?比如好友,聊天,排行榜,排隊等等這些都是公共能力,為什麼每一個遊戲都要寫一遍?效率太低了。到了鐵器時代,這裡面有技術中臺這個名詞出現,此前每一個遊戲,都像在造煙囪一樣重複堆砌一些技術,在底層比如說我們的微服務框架,數據層和傳輸層,這些系統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做那麼多遍?我們將剛才的這些煙囪可以儘量整合成一個技術中臺,呈現給大家,進一步提升效能。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工業化時代,通過AI技術可以大幅提升我們的遊戲研發運營能力,為什麼這樣說?舉個例子,曾經我們很多的運維工作,都是要靠人去做,那機器為什麼不能做?其實大部分是可以的,在增強學習的方式下,很多能力「機器」都是可以學會的。比如說我們處理一個故障,以前要人工做完1234567這幾個步驟,那為什麼不用用機器自動處理?人看到的東西和機器看到東西其實一樣,而機器比人更快更穩,甚至可以比人更聰明。

這樣講大家可能覺得很無聊,因為技術太枯燥了,沒有感官的認識。大家可能很難想像騰訊遊戲的版本發布時有多少個流程,裡面包括申請機器、配置網絡、各方面的檢查等等,所有的工作流程,一天算下來,差不多有一萬多個流程和步驟。這一萬多個如果都靠人去做會怎麼樣?很可能會出現無數的重複的低級問題。

這一個視頻大家應該很熟悉,這裡面可以看到我們還有多少企業像五年前這樣的,有多少企業像五年後的?通過技術的力量,才會讓我們的產品做得更完美,才能更快的讓玩家和用戶體驗到每一個遊戲開發者的初心和苦衷。那麼,以後是怎樣的?剛才說AI是未來的方向,用AI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提升數據處理能力,減少美術工作量,現在我們可以做到自動化的蒙皮、動補,之後的自動化數據清洗,設計關卡和玩法,都可以通過AI來做,運營也一樣。這就是技術的能力讓藝術表現得更美——同時,也是技術之美。

科技向善——遊戲背後的技術價值觀

下面講一講技術之善,為什麼說是善?我們做的遊戲,做的產品,可能確實會讓一些人沉迷其中。但這不是我們的初衷,遊戲只是娛樂的一種方式,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有度的娛樂,而不是沒有節制。跟很多企業一樣,騰訊未成年保護到現在已經做了13年,未來也會一直堅持做下去。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沉澱了很多的技術,比如人臉識別,數據分析能力,能夠精準的把哪些假裝成大人的孩子找出來,引導他們培養起更健康的遊戲習慣。科技向善,這是騰訊的價值觀。

遊戲「未來式」——現實與虛擬的有機融合

最後,我想談談技術之勢,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們熱點和未來的思考。剛才敖副理事長有提到雲遊戲,我們覺得雲遊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可以玩,也就是把傳統遊戲雲化之後,體驗和畫質不變;第二階段是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再提升遊戲體驗;第三個階段,是通過多機多核的計算能力,將很複雜的場景能夠計算出來,讓那些原生的雲遊戲玩法呈現出來。

如果只是將現在的遊戲雲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還是要依靠多核多GPU集群計算能力,有原生的雲遊戲引擎,這樣就會導致現實和虛擬無限接近,是一個無限的,他的界限會越來越小。比如《堡壘之夜》的線上音樂會,沒有足夠處理能力和AI是實現不了的。一個天氣變化的智能系統,比如黃昏、清晨,還有中午下雨,各種不同的下雪場景,既有更燦爛雪天,也有雪崩等等,這些可以互動的場景的表現都不一樣。在AI和集群化的高性能計算能力結合下,會將虛擬實境和真正的現實融合在一起,這可能是我們未來的遊戲發展趨勢。我今天的演講就到這裡,謝謝。

相關焦點

  • 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崔曉春:藝術背後的技術不可或缺
    騰訊作為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及遊戲企業,又是如何實現將技術與遊戲藝術實現融合的?12月16日,在由中國音數協、36氪與創夢天地共同承辦的《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遊戲變革「十」代》分論壇上,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對此做出了解答。
  • 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崔曉春:遊戲藝術的背後,有永不止步的技術|遊戲...
    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以《藝術背後的技術》為主題作出了分享。崔曉春認為,要想做好遊戲產品背後的全周期技術體系,就要將技術植入到開發、發行、運營等各個環節,不僅要實現開發的高效與智能化,也要讓AI能夠最大限度地輔助人來實現自主防沉迷、敏感詞檢測、用戶需求分析等工作。
  • 騰訊崔曉春:未成年保護是騰訊遊戲的重中之重
    崔曉春介紹道,今年騰訊遊戲加速了防沉迷新規落地工作,對於實名為未成年的用戶進行遊戲時長、消費限制,目前已在騰訊210款遊戲中落地。崔曉春提到,近一個月,每天有1049萬未成年帳號因登錄時長超1.5小時被系統「踢」下線,另外在人臉識別升級上線後,平均每天有351萬疑似未成年帳戶觸發人臉識別。
  • 騰訊崔曉春:每天有1049萬個未成年帳號被我們「踢」下線
    騰訊崔曉春:每天有1049萬個未成年帳號被我們「踢」下線 未成年人保護,取得這樣的效果,其背後是1000多位跨部門團隊成員的通力合作
  • 航空工業氣動院總工程師崔曉春:情定風洞二十載 鑄就風雷動九天
    他就是氣動院總工程師崔曉春。臨危受命,一個月內完成項目可研眼看風洞建設啟動在即,一個難題擺在了所有人面前:需要在一個月內完成項目可研。而當時的技術負責人突然生病,無法繼續工作。崔曉春作為風洞論證階段的主要參與者,毅然承擔了項目可研報告的編制與技術匯報任務。
  • 遊戲工業化,擁抱下一個十年|遊戲|騰訊遊戲|unity|張俊波|崔曉春|...
    遊戲廠商們正面臨新一輪的技術、組織管理模式升級。為洞悉行業發展趨勢,筆者特邀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Unity大中華區總裁張俊波、悠米互娛CEO童喜三位專家,聊了聊他們眼中的遊戲工業化、技術中臺。研運AI自動化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告訴我,2019年雲遊戲只是一個概念,去年經過騰訊、網易等行業合作夥伴的探索,確實能看到一些變化。
  • 專訪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小米加步槍,遊戲仍有機會出圈
    騰訊互娛副總裁 崔曉春「CROS的原則是不做遊戲,只提供技術能力,這是我們的基礎。」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告訴競核。咋一看,CROS很年輕,面市至今才不到兩年。這就像造煙囪一樣重複堆砌技術。「我們將這些煙囪儘量整合成一個技術中臺。」崔曉春告訴競核,「這些能力提供給工作室,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效能。」他強調,遊戲技術鏈路非常長,工作室項目組不可能什麼都自己做。最好的方式是,CROS提供公共技術能力,遊戲開發技術難點,大家配合協同攻關。
  • 塞維亞畫派畫家蘇巴朗,一位西班牙繪畫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
    #油畫藝術推介#說起17世紀西班牙的繪畫藝術,弗朗西斯科·德·蘇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án 1598~1664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代表畫家。《聖母無染原罪》1630-1635年 馬德裡普拉多博物館藏蘇巴朗出生在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馬杜拉市,從小就表現出了對藝術的喜愛和天賦,經常一個人拿著木炭和其他畫家的作品進行模仿。
  •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破譯名畫背後的「摩斯密碼」
    所以,對於「藝術是有記憶的」這個觀點,我真的是無比認同的,即便藝術也可能存在一些記憶的「偏差」,但是它們之所以能夠存在,皆是藝術家們付諸於大量的經歷和情感去塑造的,那是對於一個時代最真實的反饋。不僅文字可以記錄歷史,其實在一幅幅名畫的背後,也組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世界史。
  • 日本潮流藝術家村上隆入駐抖音,分享藝術背後的故事
    五彩繽紛的笑臉太陽花、活躍於藝術一線近30年、提出「超扁平理論」、在凡爾賽宮舉辦個展、與路易威登等企業合作……這些要素組合在一起,就是村上隆。12月8日,當代藝術家村上隆獨家入駐抖音,並加入「DOU藝計劃」,通過平臺向更多人傳遞、分享藝術。
  • 村上隆入駐抖音,分享藝術背後的故事
    五彩繽紛的笑臉太陽花、活躍於藝術一線近30年、提出「超扁平理論」、在凡爾賽宮舉辦個展、與路易威登等企業合作……這些要素組合在一起,就是村上隆。  12月8日,當代藝術家村上隆獨家入駐抖音,並加入「DOU藝計劃」,通過平臺向更多人傳遞、分享藝術。此外,12月12日14點,他將在抖音開啟首場直播秀,與網友實時互動。
  • 揭秘神奇的電影技術&藝術
    陳凱歌:《霸王別姬》作為誕生於早期科技時代,受到技術發展影響最大的一門藝術體系。不同規格的影院技術和各色的拍攝技術和手法,就是為了增強電影的臨場感而存在的,拋開攝影器材的升級換代之外,特效處理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一些影視聽技術&藝術的知識,幫助感興趣的同學建立認知體系。
  • 法國藝術團體Obvious利用AI技術創作新的藝術項目
    據悉,法國藝術團體Obvious正著手通過人工智慧(AI)技術創作新的藝術項目,他們企圖訓練算法,將史前洞穴藝術與當代街頭藝術結合。之前,Obvious通過AI所完成的《愛德蒙·貝拉米肖像》在2018年的佳士得拍賣中以43.2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 加密藝術人物誌:Trevor Jones 加密世界的「傳統藝術家」
    這一幅幅在 2020 年賣出天價的藝術品背後,都有著同一個創作者——Trevor Jones。學院派天才藝術家加密藝術家中有很多人在從事區塊鏈行業前並沒有接觸過藝術,甚至沒有受過藝術方面的教育,他們有的從事編程,有的從事市場營銷,甚至還有職業棒球運動員,在他們接觸到區塊鏈技術之後才開始逐漸嘗試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藝術創作,並轉變成職業藝術家。
  • 艾蕾爾:被技術和方法論局限的青年藝術
    :在各類技術領域有了更為自為、自由選擇的可能性。然而令人難堪的是,當代藝術的形式、媒介創新已經並無多少先鋒、實驗優勢,無論寫實、表現、抽象、寫意、拼貼,還是後現代的裝置、行為、新的數碼影像、動漫等,都面臨主體性增勢所需要的思想資源、哲學動力、精神經驗與靈感。如此一來,很多藝術作品不可避免地出現審美匱乏、技術雷同乃至技術雜耍的狀況,同時,他們需要面對資本、媒體、策劃、批評、市場等混合權利的嚴峻挑戰。
  • 數字媒體技術——真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嗎?
    還有一個專業,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和家長詢問,那就是數字媒體技術,這個專業有何神奇之處,為什麼這麼多考生和家長都來詢問?02數字媒體技術的專業定位百度百科中,數字媒體技術的定義如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是一個結合了數位技術、媒體與藝術設計的多學科交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