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的孩子如何練體能?下杆是重心轉移or骨盆旋轉?

2020-12-03 學球幫高爾夫大學

青少年體能與成人體能的區別?

青少年的關節很靈活,關節空間很大,雖然關節靈活,但是不夠穩定。所以需要保持靈活性,增加穩定性。

但要注意,需要了解青少年處在什麼樣的生長期和發育期,有沒有哪些地方因為骨骼長的太快,而導致肌肉的長度不夠,柔韌性不足。


另外,青少年還在不斷地長高,長高之後,他的揮桿平面,揮桿的感覺全部都會變化。所以在教青少年的時候,我們要注重他身體的生長期,如果處在生長很快的時候,不要練揮桿技術,因為過幾天他揮桿的感覺、揮桿平面就會發生變化。

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練他的身體速度、投擲能力、爆發力和各種力量,然後等他過了生長的那個高峰期,再去練揮桿平面,這樣對青少年更好。


而成年人關節的空間變小了,關節會卡住,所以需要增加靈活性,靈活性提高後,就會打更遠,也會更穩定。


比如練習骨盆的時候,需要知道骨盆能轉到多少度,揮桿姿勢有什麼問題,是什麼原因不能轉動,然後再針對性地練習。


比賽的孩子怎麼訓練體能?

孩子能不能持續打完18洞或者連續幾天比賽的18洞,跟肌肉的耐力、心肺功能、飲食(營養)有關係,與身體裡的血糖是不是能長時間的保持穩定有關係。

像科普卡、DJ練習體能的時候,會有騎車、帆船、雪上運動等項目,目的就是為了練習平衡、心肺功能。


技術水平不同對球桿桿身的硬度有什麼要求?

1、桿頭速度越快,要越硬越重的;

2、節奏越快,要越硬越重的;

3、延遲釋放的技術動作越晚,要越硬越重的;

4、距離和穩定性的偏好:距離越遠,桿身越軟,利用桿身彈性打遠,缺點就是穩定性不夠。


重心轉移和骨盆旋轉,是同時發生還是先後發生?

基本上是同時的,我們想要的是力量在旋轉的同時移動到左腳的後側。

如果用力學設備精密分析的話,是先移後轉再蹬的順序。但我們教學的話不希望把它們割裂的特別分明,不然就會變得側移太多。


另外,下杆過程只有半秒鐘,這半秒鐘包括了下杆、擊球、送杆、收杆。重心轉移和骨盆旋轉的時間非常少,沒到科研級別不需要那麼詳細去理解,而且每個人感覺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下杆過程中骨盆旋轉和重心轉移都要做到,所以要通過練習基本功去加強。


骨盆和軀幹的訓練就是高爾夫揮桿的基本功,是蓋一棟樓的地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練好基本功,才能達到打球的巔峰。


非常歡迎大家來參加李曉光教練的【全揮桿基本功P1-骨盆六維度訓練】

點擊下方訂閱學習

相關焦點

  • 下杆比上杆陡、骨盆旋轉太多、瞄向不準,這都是為什麼?
    2 上杆時骨盆旋轉太多,會造成什麼不好的結果揮桿中身體有四個旋轉發力的環節,一是骨盆,二是脊柱(特別是脊柱的胸椎段),三是手臂,四是手腕。如果上杆中骨盆旋轉了70度,肩膀旋轉了90度,表示脊柱只有20度的旋轉,這20度的旋轉,沒有給予脊柱足夠的蓄力,下杆中也就不能充分地發揮脊柱的旋轉扭力。
  • 教練,我骨盆前衝、下杆不會發力,怎麼辦?
    同時因為重心的改變,可能還會引起膝關節超伸。2 如何抑制骨盆旋轉太多?建議先感覺上杆到一半就下杆,或者做一些脊柱旋轉練習,增加揮桿中脊柱的參與度,就會減少骨盆的旋轉度。,而軀幹的旋轉速度又和軀幹的旋轉幅度有關,軀幹的旋轉幅度和脊柱的靈活性有關,脊柱的靈活性又和脊柱的姿態有關。
  • 曉光有話說:骨盆和軀幹如何更好發力?肩膀老往上提,咋整?
    然後軀幹在下杆的時候是也需要主動旋轉的,只是啟動的時候是骨盆帶動,然後軀幹加速,所以軀幹旋轉也需要專門的練習。骨盆旋轉和軀幹旋轉都是高爾夫練習的基本功。在【20招,帶你輕鬆打遠高爾夫球】中有會具體帶大家練骨盆和軀幹的練習。
  • 2020年心酸現實:重心轉移get不到,打遠無望太難受了
    什麼是重心轉移?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描述,重心轉移是你在揮桿過程中,身體的重量從左腳轉移到右腳的一個轉移運動。重心轉移,作為揮桿的核心來源,能為揮桿提供力量來源以及提高擊球的穩定性。如何正確進行重心轉移上杆:保持身體下半身不動,先旋轉肩膀,當肩膀旋轉至極限時,髖部再被動轉動完成上杆。3. 下杆:髖部轉動帶動肩部向前,將身體的重心轉移至左腳內側。4. 通過腳踩指示棒,能夠讓我們在擊球時,更輕鬆地將力量轉移到左側,同時,下杆發力時也能讓身體更好地保持穩定。
  • 下杆先轉胯?很多人都做錯了,啟動下杆從重心轉移開始
    當上杆至頂點略微停頓之後,接下來要所面對的就是如何下杆了,而下杆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啟動動作,所以第一步非常關鍵。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啟動下杆,那麼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會導致下杆沒有力量以及影響桿頭速度,同時還有可能形成錯誤的下杆軌跡,其次則會破壞擊球的穩定性。反之,當做出一個合理的啟動下杆時,那麼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正確的發力順序,讓桿頭逐漸加速通過擊球,整體的節奏也會非常好,最重要的是還能夠讓下杆變得可重複。
  • 高爾夫教學:如何在揮桿過程中正確使用骨盆旋轉
    當我們談到骨盆旋轉時就一定要明確一點,骨盆圍繞哪裡旋轉?骨盆怎麼能旋轉?從解剖的角度看,骨盆可以圍繞兩個股骨旋轉,也就是髖關節的運動。 建議1 把骨盆旋轉想像成橢圓形的設計結構。
  • 一個平平無奇的礦泉水瓶就能改善重心轉移?難以置信
    幾乎每次去練習場就能聽到教練對著學員苦口婆心地勸導「做好重心轉移」,這個環節為什麼如此令人頭大?這個答案不管是老球友還是新手其實都心知肚明:重心轉移其實是揮桿的核心來源,一旦出錯,打不遠、大左曲、大右曲等等這些糟糕的擊球結果就會隨之而來......
  • 為什麼要練好上杆?這些理由就夠了
    在很多業餘球友看來,下杆比上杆更加重要,所以他們會把大部分精力用於如何練好下杆上面,於是疏忽了對上杆動作的練習。
  • 石昱婷是如何做到的?
    但這期間她仍然在防疫措施得當的情況下堅持練習,地球製藥杯比賽期間她的開球距離足足增加了20碼左右,已經趕超了日本排名第2、世界排名第13的本土球員涉野日向子。 今天石昱婷重點向大家分享她是如何在休賽期內揮桿速度超過100並且開球距離增加20碼左右的?
  • 石昱婷是如何做到的?
    但這期間她仍然在防疫措施得當的情況下堅持練習,地球製藥杯比賽期間她的開球距離足足增加了20碼左右,已經趕超了日本排名第2、世界排名第13的本土球員涉野日向子。今天石昱婷重點向大家分享她是如何在休賽期內揮桿速度超過100並且開球距離增加20碼左右的?
  • 開啟下杆丨腳踩蹺蹺板,學會下杆第一步
    【關注【高爾夫教學】頭條號,觀看完整視頻說起下杆啟動,很多球友第一時間會想到轉胯。但其實,我們下杆啟動不應該直接轉胯,這樣不僅不利於打出距離,還很容易造成擊球不穩的情況。下杆第一步應該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進行練習?
  • 下杆卡住、腰部酸痛,通過3D力學設備分析會發現什麼?
    的數據,可以發現球員A在準備姿勢時:骨盆向左旋轉4.72°,旋轉角度合理;骨盆前傾15.49°,前傾角度合理;骨盆左側傾0.35°,側傾角度不合理。>通過仔細閱讀上圖的綠線(骨盆左右側傾)會發現,球員從上杆頂點(圖中T線)到擊球瞬間(圖中I線)很長一段時間內骨盆都保持著較大左側傾的狀態,而且最大值出現在下杆過程中。
  • Q&A|下杆比上杆陡、骨盆旋轉太多、瞄向不準,這都是為什麼?
    當然也有單平面揮桿,但是那個對於身體的靈活性跟力量有很高很高的要求,要那個能要在擊球瞬間做到很大的骨盆開放跟軀幹開放,大部分男子球員很難做到,包括巡迴賽球員 。我們判斷下杆陡或者不陡,其實還是要看上下杆的揮桿平面是不是相對比較接近,如果相對比較接近,就代表揮桿路徑穩定,最終的判斷都是以擊球效果來說的。訓練方法有很多,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重要的。
  • 室內高爾夫怎麼樣下杆?
    下杆時,首先要注意力量的轉移。力量的轉移,是先轉動左膝和左胯,將重心轉到左腳上,上半身保持被動,右肩跟著重心的轉移自然向下,右肘角度不變,並且隨著腹部的轉動及重心的轉移逐漸會貼近身體右側,此時,只有頭部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只有頭部位置固定,才能保持一個好的揮桿平面,在通過擊球區時,球桿就能處於正確的內側軌道上了。其次要注意力量的發洩。
  • 「實用」用球桿做輔助,練就完美重心轉移!
    重心轉移是我們在高爾夫中經常談到的話題,良好的重心轉移對完成高效率的揮桿十分必要。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對初學者來說,理解和感受重心轉移都是需要花比較多時間的,常常會把重心轉移做成重心「位移」,這樣下杆的話,連打到球都會很困難。
  • 下杆手臂無法貼住身體?解決它
    揮桿的時候第一個啟動的是我們的骨盆,骨盆先啟動,帶動我們第二個啟動的部分--軀幹,然後再帶動第三個部分--手,第四個是球桿。如果是以這樣的時序擊球的話,那球桿擊球的時候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來擊中球,這樣球可以飛得更遠。
  • 做對這4個動作,讓你學會從內側下杆
    所以,揮桿時一定要做到從內側下杆,哪怕從內側揮向外側也沒關係,但一定不能從外側下杆,否則會帶給你大麻煩。 而要做到從內側下杆擊球,你需要滿足下面這4個條件。 1. 正確的下杆順序 如果下杆時是從上半身開始啟動,那麼大概率會將球桿揮向外側,比如下杆的第一時間先去轉動肩膀,就容易形成扣肩的動作。再比如用手下杆,也一樣會導致揮向外側。
  • 上杆&下杆丨下盤不穩影響擊球?這些問題請注意
    課堂筆記特徵二:上杆過程中骨盆右移或左轉小貼士:上杆過程中,右腿作為支撐點應保持不動,這樣能夠讓下盤更穩定,更好地蓄力訓練方法:①身體右側放凳子並保證胯碰到凳子②上杆過程中胯旋轉的同時保持碰到凳子特徵三:下杆過程中骨盆往前移
  • 「高階」重心轉移怎麼破?下盤穩定很是關鍵!
    在高爾夫揮桿中,身體的重心轉移一直都是球友們比較關注的話題!相信很多球友都曾想方設法去做好重心轉移,但很多時候都收效甚微。你知道嗎?揮桿中的重心轉移是需要穩定的下盤去配合的。那怎樣才能在揮桿中穩住下盆,做好重心轉移呢?
  • 上杆&下杆丨下盤不穩影響擊球?這些問題請注意
    課堂筆記特徵二:上杆過程中骨盆右移胯碰到凳子②上杆過程中胯旋轉的同時骨盆往前移或圍繞右腿旋轉小貼士:在下杆過程中,下半身圍繞左腿旋轉,這樣能讓下杆更穩固,也有利於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