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廣播裡聽到了李榮浩的《麻雀》:山隔壁還是山,都有一個伴,相信海枯石爛,也許我笨蛋,飛太慢會落單,太快會受傷。日子不就都這樣,天會晴就會暗,我早就習慣。一日為了三餐,不至於寒酸,為給你取暖我把翅膀折斷,我遭遇那些苦難,你卻不管。我飛翔在烏雲之中,你看著我無動於衷,有多少次波濤洶湧,在我心中。你飛向了雪山之巔,我留在你回憶裡面,你成仙我替你留守人間,麻雀也有明天。勵志而又堅強。雖然歌名是《麻雀》,其實是在唱像麻雀一樣的我們自己,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而奮力振翅飛翔。
麻雀在開封這邊比較常見,而且是留鳥。由於麻雀非常小,為了安全所以它們都是群居。一起覓食的時候會有很多雙眼睛幫忙看著是否有危險。如果有危險了,它們會「呼啦」一下子四散著飛開,然後再慢慢地集聚在一棵樹上。你一言我一語地嘰喳著聊天。偶爾也會看到落單的麻雀在覓食,如果夠細心地話,就會發現離它不遠的地方一定有幾隻嘴角泛黃的小麻雀,在撲閃著翅膀長著嘴等著它餵食。
有一次,我下班上樓的時候,在樓梯間遇見了一隻麻雀,應該是為了躲危險,慌不擇路飛進了樓道裡。但是樓道裡每層的窗戶都是關著的,它就算把頭撞爛也飛不出去的。當時那隻麻雀縮在樓梯的角落裡,瑟瑟發抖,應該已經撞了很多次玻璃了。我去抓它的時候,都沒怎麼反抗。不知道是麻雀抖得太快,還是心跳太快,我的手都分辨不出這個有點發燙的小毛球抖動的頻次。我仔細看了看它,有點發青的小爪子緊緊地抓著我的手指,眼睛閉著,尖尖的小嘴跟著肉色的小腦袋快速的抖動著,快要死去的樣子。我打開樓梯間的窗戶,用手握著它神出窗外,剛展開手指,它「噌」地一下就飛走了,落在樓下的小樹上,急切地呼喊著它的同伴。記得上一次這麼近距離的觀察麻雀還是在小時候。那時候爸爸要砍一棵樹,發現那棵樹的一個洞裡有一窩麻雀,就把它們掏出來,分給我們玩了。我激動地捧了它好幾天,現在想不起來那隻小麻雀是死了還是飛走了。
自然界的萬物皆有靈性,包括麻雀,我們要愛護它們,敬畏它們。它們也像我們一樣,為了自己的小日子而努力著,拼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