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麻雀的壽命是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2020-12-26 艾伯史密斯

麻雀的種類很多,以農村常見的樹麻雀來說,壽命在10年左右,但是麻雀的天敵也很多,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

我們小時候的農村上,經常看到麻雀成群結隊地穿梭在竹林和森林之中,尤其是在曬穀物時,只要人離開一會,就會有很多麻雀來偷吃,但是麻雀的警惕性非常高,人稍微一接近就會飛走。

那時候我們還會用棕樹須和馬尾,來編制一種綁腳套,放在麻雀經常出沒的地方,就很容易把麻雀套住,後來市場上有了專門捕捉麻雀的大網,而且捕捉麻雀的人也多了,近幾年農村上麻雀就少了很多,以前的農村四害反而變成了保護動物。

麻雀的天敵

麻雀以小蟲子和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在自然界中,麻雀的天敵有很多,比如老鷹、蛇、黃鼠狼等等,但是造成麻雀數量銳減的還是人類。我們大量砍伐森林,使得麻雀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以及大量農藥的使用,甚至一些人還專門捕捉麻雀。

麻雀的自然死亡

在自然界中,麻雀同樣會生老病死,對於體弱或者受傷的麻雀,更容易被它的天敵捕食,這也是大自然中的生存法則。

如果你經常到森林中,比如小時候上山放牛的人,也可能會看到一些麻雀的屍體,死去的麻雀很快就會被螞蟻和微生物分解掉,最後只剩一堆骨頭;甚至在高速路上,也能經常看到一些麻雀屍體,這些麻雀不小心和高速行駛的車輛發生碰撞死去。

麻雀是保護動物

在很多年前,麻雀是農村四害之一,然而現在麻雀已經成了保護動物,在《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麻雀處在二類名單之中,捕捉和販賣都是違法的行為。

經過非典和新型冠狀病毒事件之後,我們應該深刻地認識到,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和諧是多麼重要,鳥類雖然不是哺乳動物,但是他們身上同樣會攜帶大量細菌和病毒,如果病毒發生變異,同樣會對人類社會產生威脅,所以我們要拒絕買賣野生動物。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鳥類壽命短、數量多,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鳥的屍體?
    根據研究發現,鳥的體型與壽命有一定的關係,而且它們之間幾乎是成正比的,比如小型鳥類的平均壽命一般都在2-5年,中型鳥類的平均壽命在5-15年之間,大型鳥類的平均壽命則在15年以上。當然,與其他的動物一樣,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鳥類的壽命要比野生環境下要長一些。
  • 【麻雀】麻雀成長記,小麻雀應該如何餵養?
    通過自己查閱資料了解到這也就是剛剛孵化出來3天左右的麻雀,最小的丟丟被兄弟姐妹壓在了下面。認乾爹:下面就是這幾個麻雀娃娃的乾爹老師,一隻金絲雀。我餵的食物是沒有浸水的幹雞飼料,這是個好老師,幾天就帶會了這群寶寶吃東西。
  •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原來是因為這個?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原來是因為這個? 而一些調皮的小孩就會製作各種的機關和陷阱來抓捕麻雀,那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呢?原來是因為這個。
  • 蒙冤的小麻雀
    截止1958年11月上旬,全國各地不完全統計共捕殺麻雀十九億六千萬隻。1955年4月21日的《北京晚報》發表了郭沫若作的「咒麻雀」詩一首,對可惡的麻雀進行了憤怒地聲討:麻雀麻雀氣太官,天垮下來你不管。麻雀麻雀氣太闊,吃起米來如颳風。
  • 麻雀會危害稻穀、小麥等糧食,為什麼還要保護它?麻雀是一種益鳥
    在上個世紀50年代,麻雀是必除的「四害」,掀起了消滅麻雀全民運動,不過消滅之後則會受到自然的報復,在1959年春,上海等城市樹木發生嚴重蟲害導致樹葉都被吃光了。麻雀是雜食性鳥,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在於麻雀會取食稻穀、小麥等糧食,在農村有的地區會出現麻雀聚集取食正在灌漿成熟期的稻穀,在曬穀時會取食稻穀,直播稻時稻穀可能會被吃掉,這也是之前會將麻雀歸為四害的原因;此外,麻雀還喜歡在農村房屋的屋簷中築巢,特別是很久未居住的房子,每年回家過年都要清理房子裡的麻雀巢、麻雀屎。
  • 原本不知名的麻雀
    麻雀今天在廣播裡聽到了李榮浩的《麻雀》:山隔壁還是山,都有一個伴,相信海枯石爛,也許我笨蛋,飛太慢會落單,太快會受傷。日子不就都這樣,天會晴就會暗,我早就習慣。你飛向了雪山之巔,我留在你回憶裡面,你成仙我替你留守人間,麻雀也有明天。勵志而又堅強。雖然歌名是《麻雀》,其實是在唱像麻雀一樣的我們自己,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而奮力振翅飛翔。麻雀在開封這邊比較常見,而且是留鳥。由於麻雀非常小,為了安全所以它們都是群居。一起覓食的時候會有很多雙眼睛幫忙看著是否有危險。
  • 現在隨處可見的麻雀竟然是外國進口的,國產麻雀去哪了?
    沒錯,這說的就是麻雀。麻雀很常見,尤其是農村。可是你知道麼,現在隨處可見的麻雀是從外國進口的,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說起來得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了。咱大家都知道,剛建國的時候咱們國家百廢待興,生活條件也沒那麼好。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要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而老百姓辛辛苦苦種的糧食,卻會被麻雀偷吃,所以給麻雀起了個外號叫「老家賊」。
  • 老麻雀的至理名言
    小麻雀問它父親:「世上最高級的生靈是什麼?」老麻雀答道:「是人類。」小麻雀恍然大悟;「啊,我知道啦!人類比我們生活得幸福嗎?」「他們遠不如我們生活得幸福!小麻雀又問:「貪婪?貪婪是什麼意思?」老麻雀說,我讓你看一場麻雀與人的戲,你就知道了。說著,老麻雀飛離小麻雀,落到走過來的一個人身邊,那人伸手便抓住了它,樂不可支地叫到:「我要把你宰掉,吃你的肉!」
  • 山麻雀與樹麻雀的鑑賞、飼養與挑選
    麻雀本身也沒有華麗的外衣,可以說它即不是很好的鳴叫鳥,更不算觀賞籠鳥。不過近年在南京,上海等地有相對固定專門飼養麻雀的群體出現,這些不良信息都是把麻雀當作鳴叫鳥來飼養。專門飼養麻雀的起源無從考證,但我所知道的是很多人開始飼養麻雀是為了給百靈鳥押口的,在飼養過程中漫漫發現麻雀其實也可以學叫口,也可以叫出自己的一套,(特別是雛鳥養大的通過一段時間的押口調教完全能夠叫出許多巧來),另外飼養麻雀還有個優勢——資源豐富,價格便宜,於是有很多人開始嘗試。。。。。
  • 尊重自然精靈 共享美好生活 (24)家麻雀、樹麻雀和山麻雀
    【尊重自然精靈 共享美好生活】       查《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 4.0(2016)》,我國有五種麻雀。它們分別是[樹]麻雀、山麻雀、家麻雀、黑胸麻雀和黑頂麻雀,前兩種在全國基本上都有分布,後3種分布主要分布在新疆或蒙古等區域。
  • 俗話說:「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為何「麻雀屋」會出棟梁?
    但是麻雀卻很少去有人住的家裡築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難道麻雀來家築巢,家裡就會出棟梁?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雖然麻雀經常在有人的地方活動,但是很少有麻雀會把窩安在有人住的家裡,因為很多農村人還是不太喜歡麻雀,因此麻雀也不敢把窩安在別人家裡。
  • 屋簷下的麻雀
    神思搖蕩間,操場西邊器材室的屋簷下,飛來一群小麻雀,嘰嘰喳喳,七嘴八舌,仿佛在討論著去往何處覓食 ,又仿佛是爭論著雪事何時休止。萬丈紅塵任意撻伐,細微美好歌以詠志,這期中就包含了對麻雀眷戀故土的熱烈謳歌。試想寒冬來臨,雁陣驚寒而南飛,鴻鵠逐暖而遁逃,北方的天空一下子變得分外寥落冷清,不見鳥痕,不聞鳥語。惟餘麻雀與人毗鄰,寄身寒樹枯枝,棲息屋簷電線,小小身影,激活冬日天空;喁喁私語,點破冬日寂寥。給寒冬帶來靈動的剪影,給兒童帶來嬉戲的樂趣。
  • 網友在棒球場拍下麻雀的奇妙景象,大自然的生態真是新奇!
    有位網友米迷這天在棒球場拍下可愛景象,畫面中,一大群麻雀相揪跑到紅土堆上,分別窩在大小不一的坑洞裡,隨後開始打滾、抖動身體,時不時還會埋頭吃土,模樣看起來十分雀躍,卻讓不少網友滿頭問號地說,「它們是在做什麼呀?」每隻麻雀都有自己的坑。
  • 有多少麻雀一般掙扎的人,雖無大志但性情剛烈?
    剩下的就是安心等待,等那麻雀進入到籠子下面吃食,然後猛地一拉,麻雀就被扣在下面了。把手伸到籠下去捉住那麻雀,可那麻雀性急,用尖尖的嘴巴來啄你的手。院子裡最西邊的那間房子裡,門上邊的窗戶上留著一個圓圓的煙囪眼,白天裡面無人時,麻雀便會飛到裡面去。
  • 張海林:想念麻雀
    在這樣一種環境裡,名貴的鳥類是不大願意光顧的,只有不愛挑剔的麻雀才成群成群地在這裡忙碌地生活著,一代代繁衍生息著,在這空曠的天地間飛翔出一幅幅富有生氣的畫作來,一年四季,無一例外。雖也偶有喜鵲、燕子之類的鳥兒來天空作畫,但總沒有麻雀的陣勢與無處不在的熱鬧。
  • 中國有5種麻雀,你見過幾種?
    麻雀由於太常見,很少有人關注它們的種類,以為見到的麻雀都是一個樣。
  • 日本民間故事 替身麻雀
    但是幸運的是,村子裡的麻雀們會做你們的替身。請放心吧。」 目を覚ました莊屋さんはどうしたらよいかわからず、夜が明けると近くのお寺へ出かけて行き、親しくしている和尚さんに夢の話をしました。村長醒了之後,不知道該怎麼辦,天一亮,就去了附近的寺廟,和關係比較好的和尚說了夢裡面的事。 すると和尚さんも不思議な事に、「なんと!
  • 山麻雀
    山麻雀(學名:Passer rutilans):小型鳥類,體長13-15釐米。雄鳥上體慄紅色,背中央具黑色縱紋,頭棕色或淡灰白色,頦、喉黑色,其餘下體灰白色或灰白色沾黃。雌鳥上體褐色具寬闊的皮黃白色眉紋,頦、喉無黑色。
  • 麻雀媽媽的愛、智慧及其它
    麻雀應該是人類最親密的動物夥伴之一,它們與人類形影不離,有人居的地方,就一定有麻雀。不過,除了在它們嘰嘰喳喳吵鬧得人類不耐煩的時候,人類是很少注意到這些不離不棄的老夥伴的。然而,一隻俄羅斯叢林中的老麻雀引起了一位俄羅斯獵人的注意,他叫屠格涅夫。一百多年前,獵人用簡短的文字,講述了一隻麻雀媽媽勇敢的愛。
  • 麻雀怎麼不會跑,只會跳?
    因為麻雀非常近人,僅在有人類活動的環境出現,麻雀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種子和小蟲子,但同時它屬於雜食性鳥類,麻雀在人類周圍生活,這樣它就總能夠吃到一些人類的食物殘渣。因此有人形象地將他們稱為「會飛的老鼠」。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它是用蹦的?為什麼不用跑的呢?一般的鳥類都是可以用它們的後肢在地上行走的,但是,麻雀在平地上卻沒有行走能力,一雙腿只能在平地上做快速頻繁的跳躍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