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超級新手奶爸總是在後臺收到很多朋友抱怨:」寶寶晚上總是不睡覺,整宿地哭鬧,搞得寶爸寶媽也不得安寧,第二天根本起不來,工作也無精打採。「不瞞你說,小編自己的情況也是這樣,所以你們的那份無奈與崩潰,我完全感受得到。
我們都知道寶寶睡覺就是在長身體,並且要想發育好至少要保證睡夠8個小時左右。之所以孩子睡覺時發育快,是因為睡覺的時身體會產生「生長激素」,生長激素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刺激骨關節軟骨生長,對孩子的各個器官的發育都有好的作用。生長激素的產生還有一個必要要求,就是一定在孩子進入深度睡眠才會分泌旺盛。寶寶的睡眠質量直接影響到他的生長發育。
《世界睡眠醫學雜誌》曾指出:「睡眠不足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感官以及情緒。」讓寶寶睡整覺,不僅僅是寶爸寶媽的願望, 更多地也是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
所以,家長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這樣寶寶才能生長發育得更好。如何提升寶寶的睡眠質量?三個方法教給你,讓寶寶晚上不再哭鬧,睡個整覺!
不搖著哄睡
當寶寶半夜哭鬧或睡眠不安時,一些新手寶爸寶媽便將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裡搖晃,寶寶越哭越兇,寶爸寶媽就搖晃得越猛烈,直到寶寶入睡為止。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
搖著哄睡很容易給寶寶養成搖著才能睡的習慣,這也是造成寶寶夜裡頻繁醒的原因。
更嚴重的是,這種做法更是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因為搖晃動作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晃蕩,未發育成熟的大腦會與較硬的顱骨相撞,造成腦小血管破裂,引起「腦輕微震傷綜合症」,發生腦震蕩、顱內出血。輕者發生癲病、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出現腦水腫,腦疝而死亡。如果眼睛裡的視網膜受到影響,還可導致弱視或失明,由此鑄成大錯,尤其是10個月內的小寶寶更危險。
調整好寶寶的睡眠周期
寶寶剛出生時是沒有白天黑夜的概念的,很容易出現晝夜顛倒的情況,調整好寶寶的睡眠周期、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很重要。要儘早教寶寶,讓他知道晚上才是睡眠的時間,白天是用來玩遊戲的。
白天的時候,儘量利用其他東西刺激寶寶引起他的注意力。經常跟他玩,儘量不在寶寶吃奶後要他睡覺。
寶寶睡覺的時候,周圍的環境一定不要太亮,這樣寶寶才能不受到光線的幹擾,不然寶寶很難有困意,家長要哄很久才能讓寶寶入睡。其次儘量保持安靜,減少噪音的出現,尤其是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家長儘量不能看電視、玩手機等。
經過一段時間,寶寶就會知道白天是玩樂的時間,而晚上是很悶的,所以一旦光線變暗他就要睡覺。
明確寶寶的需求
寶寶頻繁醒來,寶爸寶媽不能著急哄睡卻忽視了寶寶的需求。這時應該冷靜下來,想想寶寶醒了是想做什麼:是不是該換尿布了?是不是被子蓋多或者蓋少了?是不是餓了?是不是肚子不舒服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寶寶出生最初的幾個月,通常睡眠是無規律的。不分晝夜,隨時會睡上2-3小時,也隨時會醒來。所以在寶寶出生的開始幾個月,寶爸寶媽就要在寶寶睡著的時候抓緊時間睡覺、儘快補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