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有十萬座墳冢,為何卻烏鴉不棲蛇類遠避?

2021-01-18 芭扎黑呀

孔子是我們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古人了,他素有「萬世師表」之名,他創立的儒學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受到極高的推崇,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中國人熱情好客、尊師重道、禮尚往來、尊老愛幼的美德都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影響,所以孔子可以說是我們所有後人的老師,說他有萬世師表之名一點都不為過,就連古代帝王也都對孔子極為尊敬,經常舉辦祭奠孔夫子的活動,那麼名聲如此顯赫的人,他到底葬在哪裡呢?就在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孔林。

關於墓地,我們中國古代也有說法,帝王的墓叫陵,仕官的墓叫冢,像孔聖人這樣的宗師的墳墓叫作林,所以孔子的墓地就叫孔林。孔林是中國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已經有了2400多年的歷史,孔子的所有後人都在這裡安息,大家可以算一下現代的後人是孔子的第幾代子孫。

孔林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很神秘的傳說「烏鴉不棲,蛇類遠避」,意思就是在孔林不會有鳥類在孔林的樹上棲息,也不會有蛇在孔林的土地裡面打洞,大家都覺得這是因為孔聖人在天上庇佑著孔林的緣故。

關於孔子本身,其實也有很多神秘的傳說,比如說孔子當年周遊列國到了宋國,被宋國的大夫敵對,在他離開以後埋伏在路上想要害死他,而當這些士兵想要加害孔子的時候,突然衝樹林裡飛出來很多烏鴉,啄得士兵抱頭鼠竄,保護了孔子的安全,這件事一傳出去,各個諸侯國更加認為孔子是有天命在身的孔聖人,沒有人再敢打他的主意,就算是孔子去世已經,這些烏鴉也遠遠的守在旁邊守護孔林,卻不踏進孔林一步,保護孔林的聖人們不被蛇類打擾,才有了這個傳說。

當年秦始皇滅掉六國以後又開始焚書坑儒,作為儒家的創始人,即使孔聖人已經去世,秦始皇也不打算放過他,他手下的人獻上計策,說儒家之所以如此興盛,都是孔聖人在天上保佑著,要破壞孔子的墓地,再在他的墳前和故園之間挖一條河,孔子就對人間的事無可奈何了。

秦始皇相信了這個人的話,他親自帶人在孔子的墓前和故園之間挖了一條河,還把孔家後人的墓全都給挖開了。挖到最後一塊墓的時候,他們挖到了一塊大石頭,抬上來一看。上面寫了一句話,大體意思是「後世一男子自稱秦始皇,挖我的墳,上我的床,走到一沙丘必亡」,秦始皇等人一見嚇得魂飛魄散,趕緊從孔林逃走,路上正好路過一個叫「沙丘」的地方,秦始皇還真的死在了這裡,而孔林裡從此也多了一條河。

其實上面所說的傳說都有虛構和誇大的成分,比如孔林沒有蛇,是因為後人在墓地裡放了大量的硫磺和硃砂,孔林的周圍種的是檜柏樹,這種樹散發出的味道是烏鴉最討厭的,而秦始皇確實是死在一個叫沙丘的地方沒錯,卻不是因為挖墳死的,是病死的。古人總是喜歡給自己仰慕的人添加上一些神話的色彩,這可能也是為了讓後人對先人更加的有敬畏之心。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的家族墓地,埋葬著接近二十萬人,卻烏鴉不棲蛇類遠避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並且家族這一理念貫穿始終,因此,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多家族式的墓地,同一家族的人死去之後都會埋在一起。而在墳墓之中,聖人的墳墓被稱作「林」,在世界上最出名的林,莫過於山東的孔林了,也是世界最大的家族墓地,墳冢超過十萬座,延續至今已經2400多年,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孔林埋葬的是聖人孔子,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經過歷代皇帝和儒家學子的努力,儒家文化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並在東南亞和東亞各國廣為流傳,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基石。
  • 孔林:全球最大的家族墓地,烏鴉不棲蛇類遠避!
    孔林也是中國保存時間最長、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每年都有無數的人來這裡遊覽。據統計,孔林佔地3000多畝,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看了這些數據,相信很多人都有些心動,想快點看到這壯觀的一幕。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 世界最高金佛,十面鑲金佛像,3000米海拔,就在四川峨眉山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佛教雖然不是佛教的發源地,但是自從佛教引進我國,不管是傳播佛教文化的寺廟,還是一些佛像,都是經常能見到的。尤其是在四川這樣的旅遊大省,知名度最高的當然要屬樂山大佛了。
  • 我國最大的家族墳墓,2500年完好無損,烏鴉和蛇竟都不敢靠近!
    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入土為安,無論封建統治者還是王侯將相、官宦世家,都有自己的陵寢和墳塋,代表著一個家族和實力。說到陵寢,莫過於秦始皇陵了,至今為止,秦始皇陵仍未面世,還有許多的疑問等待著人們去解答。士族門閥對中國封建王朝以及中國的歷史,可謂是影響深遠,例如東漢時期的汝南袁氏,是東漢初期興起的家族,到後來家族裡出了「四世三公」,如袁紹。弘農楊氏,先祖楊敞是西漢昭帝時的丞相,同樣出了「四世三公」,代表人物有楊震、楊修。平輿許氏,漢靈帝時許敬官至太尉,相當於當時全國的最高軍事長官,與兒子許訓、孫子許相,稱「三世三公」,代表人物有發表了《說文解字》的許慎。
  • 「文聖」之墓,世界上有名的家庭墓地,清明節只能獻花
    自古以來,皇帝的陵墓就被稱為陵墓,如陝西的秦始皇陵;比如北京昌平區的十三陵,王侯將相的墳墓叫做冢,聖人之墓叫做林,在中國,墳墓可以被稱為林,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武聖」關,其墓叫「關林」;另一座是「孔林」,中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創始人孔子「文聖」之墓。
  • 山東孔林的千古傳說:上不落烏鴉,下不招蛇,真實原因與迷信無關
    在古代,人們普遍相信天降聖人必有各類異相異兆。比如姚舜天生重瞳,劉邦額有龍骨,趙匡胤出生紅光滿屋,身泛金光;這些記錄到底幾分真,幾分假,不得而知。不過,一說到聖人,孔子必然要名列其中,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是得到公認的。
  • 曲阜孔林有哪些怪異之處?蛇蟲遠避烏鴉不棲,實際原因令人嘆服
    雖然在現代社會中,儒家學說已經有許多內容不再適合,而且有許多人對儒家學說加以指責,但不可否認的是,儒家學說確實有著合理之處,對於為人處世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將儒家學說視為古代統治者作為維護統治的工具,這一觀點則存在片面性。事實上,宋明以後的程朱理學,完全不符合孔子創立儒家學派的初衷。除了儒家學說,現代人同樣應該理性看待在中國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孔子及其家族。
  • 陵、冢,墓、墳的區別
    旅遊的時候,會到一些名人的墓地參觀,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有些人的墓叫什麼陵,有些人的叫冢,大多數叫墓,這是為什麼呢? 王候將相的墓叫冢,凡是有官職的人死後,埋藏他們的地方都可以叫冢。      陵指帝王或諸侯的墓地,今通稱以陵墓為主的園林。也作「園陵」      墳,本義為高出地面的的土堆,後指埋葬死人的地方.       冢,高墳的意思.       墓,墳墓,埋死人的地方.
  • 墳、墓、冢、陵有啥不一樣?簡單的四個字,體現了嚴格的尊卑制度
    在古人的認知中,人死後會去到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也有嚴格的尊卑等級,因此,人死後的陰宅,也有墳、墓、冢、陵的區分。墳墓墳墓通常是埋葬死人之地的通稱,但也有明顯的區別,《禮記·檀弓上》曰:「古也墓而不墳」,意思很明了,就是說墓是平的,死後不堆土、不植樹,謂之墓。
  • 灌南堆溝港:「零、亂、散」墳冢有了歸向
    在該鎮浦三公墓地,村民紛紛來到墓碑前栽植兩棵青松,並敬上鮮花,擺上糕點,寄託他們對已故親人的哀思……近期,堆溝港鎮著力加強農村公墓建設,規範農村殯葬管理,營造厚養薄葬的良好風氣,徹底改變了鄉村「看風水、選墓地」的陋習。該鎮在縣民政等部門的支持下,投資8萬餘元,擴建了浦三公墓。這個公墓12.4畝,可容納2000多個碑位,截至目前,已有880餘座墳冢搬進墓內。
  • 世界上最大的冢林,17萬座墳墓堆在一起,為何不學金字塔搞旅遊
    導語:世界上最大的冢林,17萬座墳墓堆在一起,為何不學金字塔搞旅遊?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對於古人來說,死後的墓葬向來是一件重要的事,我國古代的皇帝們大多從年輕時就開始修陵墓,建出來的陵墓也大都龐大奢華,以至於現在被人們當成旅遊景點,例如西安的兵馬俑、南京的明孝陵。
  • 孔林因埋葬孔子出名,兩千年來烏鴉不棲謎團不斷,原來靠的是這個
    說起這個「森林」,中國甚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是山東曲阜孔林。「千禧年儀式和音樂回歸東魯和永恆之王服飾和崇拜曲阜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因為它們與名字孔子緊密相連。許多人不知道,孔林是中國最長、保存最好和最大的家族墓地,綿延2400多年,佔地3000多畝,這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 貴州村民「涉惡犯罪集團」背後的墓地生意
    被判刑村民中,60歲以上的有11人,其中年齡最大者已79歲。「根據一審查明的事實,2004年時任濫泥組小組長段永全通過村委承包了濫泥組的荒山,之後多次把承包的荒山轉讓給別人建墳;村民不服,認為荒山是集體的,便糾集多人,通過堵墳來謀取利益。」
  • 浪a浪~楊也|天全楊家烏鴉墳
    四川有個雅安,雅安有個天全,天全有座烏鴉墳。
  • 孔林最新的墓地是孔子的幾世?今後孔子後裔能否再入孔林?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就連人死後的葬墓也得按尊卑來稱呼,帝王之墓稱「陵」,王侯之墓稱「冢」,百姓之墓稱「墳」。 於是,就有山東曲阜孔林、河南洛陽關林、山東鄒城孟林。 不過,世事無絕對。 河南安陽又出了一個袁林。 可能有人要奇怪了,哪有姓袁的聖人? 的確,這姓袁的不是什麼聖人,而是曾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的老袁。
  • 湖北發現27座古墓,是梁朝皇室家族墓地?
    點上面「世界梁氏宗親」加入梁氏大家族
  • 這個家族的墓地有3000畝,鐵路修建也不能佔用通過,只得繞彎
    就世界範圍而言.孔氏族譜,不管是從連續時間上,還是族譜內容上,都能稱得上是世界之最。埃及的法老家族,英國的伊麗莎自家族都無法與之相比。據有關資料考證,孔子的父祖可追溯到軒轅黃帝之子玄囂。玄囂第41代嫡長孫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本不姓孔,後因幼時「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姓孔氏」。孔子之後,7世單傳.到第8世開始繁衍,宗支逐漸旺盛起來。
  • 探秘福建福州閩國帝陵,地宮淪為垃圾場,僅剩兩座巨大墳冢
    唐閩忠懿王墓碑這座陵園埋葬的是五代十國中,閩國開創者王審知和皇后合葬墓,今天,我就前往福州森林公園探秘,揭開這座帝陵的神秘面紗。閩王墓墳冢來到這座陵園面前,我著實被現場的場景嚇到了,並沒有想像中的帝王氣派。雖然整個陵園規制仿造唐帝陵布局,規模宏大卻異常冷清,僅剩兩座巨大墳冢和一些石像生,荒草叢生無人管理。
  • 聖人墓稱「林」,全國僅有四座半「林」,最後半座誰都不服
    從「莫」的字,如「幕」「暮」「慕」等,均有「昏暗」、「隱秘」之意,因為「莫」字本身是個會意字,就是太陽落在草叢裡。「墓」自然也不例外。不管有沒有堆土都可以叫「墓」,如果有了堆土,就可以叫「墳」。再高一些的封土叫做「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