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發酵火腿創始人陸金龍:文化將是火腿業的下一個風口

2021-01-09 浙江在線

2018-10-31 09:45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吳旭華

與勞斯萊斯合作舉行第八代「幻影」廣西南寧發布會,亮相「愛仕圖爾」北京第一屆歌劇晚宴暨慈善會,走進明星鍾麗緹的家庭宴會,走紅湖南衛視熱播節目《中餐廳》……這一年,東元火腿很「忙」。在這些高大上的場合頻頻亮相,不僅進一步夯實了其作為國內首個高端發酵火腿品牌的地位,而且為其增添了更加濃鬱的「國際範」。

這是一隻什麼樣的火腿,竟然能如此風靡美食界?「它成功的關鍵在於中西合璧,把品質做到極致!」東元發酵火腿項目創始人陸金龍說,這隻火腿的研發,凝聚了他30年的心血。

午夜夢回,被鹽水浸溼的棉被

30年中的許多個深夜,陸金龍總會從夢中驚醒。夢境都是同樣的場景:冰冷的火腿加工車間內,伴著無意識的轉身,棉被無聲跌落地上,被地上的鹽水浸溼……

陸金龍在加工火腿

1973年,陸金龍出生於畫水鎮一戶農家。1988年初中畢業後,他沒有隨大流去學木雕,而是聽從父母安排,成了南馬鎮泉府村著名火腿加工師傅馬仕春的關門弟子。

馬仕春的手藝好到什麼程度?上世紀80年代,許多火腿廠給他開出500元的月薪,還是難以聘到。當時正是金華火腿出口創匯高峰期,飽滿的業務加上優厚的待遇,對陸金龍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在位於歌山鎮的浙江東元廠區,迎門牆上寫著9個大字:「走正道、行善事、做好人。」這是初入行時母親給予陸金龍的教誨。因此學徒期間,陸金龍總是第一個起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師父燒洗臉水;晚上收工後,他又把溫熱的洗腳水端到師父跟前。每年春節、端午、中秋,他都要去看望師父,堅持到師父去世。感恩,是陸金龍入職後學到的第一課。

火腿加工的高峰期在每年冬至後,3年學徒期,陸金龍跟著師父在義烏貴溪火腿廠工作。幾間簡陋的民房既是車間又是宿舍,寒冷的冬天猶如冷庫。每天數百隻火腿加工下來,地上都是鹽水,屋子裡瀰漫著濃烈的鹹腥味,晚上睡覺時,棉被經常滾落地上浸泡在鹽水裡。

馬仕春對陸金龍既慈愛又嚴厲:授藝時讓他站在邊上觀看並為他講解技術要領,訓練時又細心為他糾正動作。每個火腿加工師傅都有兩把刀:一把割肉,一把斬骨。割肉刀輕巧,斬骨刀厚重。因為陸金龍年少體弱,開始時馬仕春不讓他用斬骨刀,他就回家打制了一把偷偷練,每日練得手腕酸痛不已,但技藝突飛猛進。3年期滿,陸金龍的刀功已在學徒中首屈一指,能自如地分割筋膜與肉層、皮層,做到各部位毫髮無傷。因此,出師後次年,他就成了金華悅心火腿廠的技術負責人。

中西合璧,做中國最好的火腿

1993年,陸金龍創辦了義烏市新興火腿廠和宗澤火腿商行;2002年擔任華統集團副總裁。自主創業的頭10年,陸金龍順風順水。這一切歸因於他堅持「走正道」,堅持質量至上。傳統金華火腿屬於發酵食品,每個加工環節都嚴格遵循氣候和天氣變化作出調整,全手工操作使一家大型企業火腿年產量控制在3000隻左右。在當時火腿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許多「靠天吃飯」的企業為了增加產量,不惜違背規律損害質量,金華火腿聲譽和行情一落千丈。

面對行情低迷,陸金龍沒有氣餒,而是強化內功,率先走出低谷。「我始終相信金華火腿有著精深的文化內涵,它的發酵工藝是近千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當時,市場上對傳統火腿的高失水率和高鹽分存在詬病。陸金龍說,在沒有文字流傳的情況下,傳統火腿製作完全依賴經驗,這是火腿業最大的缺陷。因此當務之急,必須建立起科學、嚴謹、規範、完整的生產標準。

2008年起,陸金龍九赴歐洲,尋求火腿業創新路徑。他吃驚地看到:西班牙一隻生食火腿賣到4萬元,差不多是200隻傳統金華火腿的總價!這其中的奧秘,在於歐洲擁有完整的生產線與先進的發酵技術,同時從源頭上控制質量。

藏香豬是東元高端發酵火腿的優質肉源

 「讓我觸動最深的,就是歐洲企業只想著怎麼把產品做好,質量至上,這和傳統火腿業的工匠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在走遍了歐洲各大火腿企業後,陸金龍緊緊圍繞傳統火腿中的發酵環節,結合歐洲的控溫控溼等技術,研創出了中西合璧的火腿加工技術,建成了高端發酵火腿生產線,於2012年在東陽創辦了「東元」,同時找到了優質的肉源——西藏藏豬高品質原材料資源和河南三門峽生態黑豬原產地保護豬源。10年時間,在雛鷹農牧集團的支持下,東元火腿在鄭州、上海、深圳、浙江、西藏等地布局落子,形成了高端發酵火腿項目「區塊鏈」,把金華火腿從「熟食」推進到「生食」階段,讓大家真正了解並接受這種含有18種胺基酸以及其他豐富營養素的美食。「現在80後、90後甚至00後已成為生食火腿的消費主力,火腿消費市場結構正發生巨大變化。」陸金龍說,生食高端發酵火腿的市場空間將會非常大。

藏香豬

藏香豬

2017年,中國首次受到國際組委會邀請,陸金龍作為史無前例的唯一一位中國代表,參加在西班牙舉行的世界火腿大會,讓世界同行第一次聽到來自中國火腿業界的聲音。

「做一條真正的好火腿很難很難,這取決於對火腿的認知。」陸金龍說,他的目標就是振興中國發酵火腿,「做中國最好的火腿」。在他的人格感召下,一批在他創業之初就同甘共苦的員工至今追隨,而他這些年打造的優質平臺也吸引了許多「新工匠」加入,與他共圓中華火腿的復興之夢。

張揚優勢,振興東陽火腿文化

「我們規劃用3至5年時間,在國內建起3000個城市合伙人,讓國人不出國門就能品嘗到優質發酵生食火腿。」這是陸金龍的近期目標。而他的遠期目標,則是恢復弘揚東陽火腿文化,目前正在著手建造中國火腿博物館。

走進浙江東元公司大樓一樓,金華火腿發展歷史、火腿醃製傳統器具、東元火腿各類產品等歷歷在目;走進陸金龍的辦公室,馮文土、吳初偉、黃小明等大師創作的火腿主題木雕竹雕作品琳琅滿目,還有金華火腿獲得巴拿馬博覽會大獎章的相關證物……這些年,陸金龍一直留心收集火腿主題的文化產品和古董,已小有所成。今年5月,伴隨著西藏東元高端發酵火腿項目開工,陸金元的「火腿小鎮」夢想也邁出第一步。「來到東元火腿小鎮,你會看到藍天白雲下,雪山草原間,藏香豬悠閒地撒歡。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以及科學合理的放養方式,保證了優質的肉源。人們可以在小鎮上賞美景、品美食,感受豐富多元的火腿文化與藏族地域文化,這是資源共享前提下的文化產業融合。」他興致勃勃地描繪著。這種被當地政府當成「軟黃金」保護的豬種,一直以來缺乏運營溢價,如今終於等到了陸金龍帶來的「風口」。不久前,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洛桑江村視察西藏東元,品嘗了東元藏豬高端發酵火腿後,對產品質量和「火腿小鎮」均給予了高度評價。

然而在他內心深處,更希望在東陽打造「火腿小鎮」,「中國火腿看金華,金華火腿數上蔣。歌山鎮是中國火腿文化的重鎮,也是打造『火腿小鎮』的最佳載體。」

深耕火腿業30載,到底什麼才是火腿文化的精髓?「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絲不苟的態度!」陸金龍毫不猶豫地說,傳統金華火腿把天時、地利、人和完美結合,工匠們就是憑著「因時而動、因地制宜」的原則,成就了「金華火腿」金字招牌。他感嘆,當年學藝時,不僅嚴格遵循「過春不加工」的時令規定,而且對火腿上的上鹽區域都有極嚴格的規定,不會多撒一粒鹽到其他區域;切火腿時也不是一刀,而是3刀形成倒三角形。「當年的火腿師傅都是真正的『老先生』,極其敬業,每年所加工火腿不過百來只,就是保證對每件產品負責。」

「火腿文化是東陽極具優勢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保護的文化。」對於火腿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核心,陸金龍坦言需要做好3方面工作,「首先是原種保護,主要是保護東陽獨有的『兩頭烏』豬種,保證肉質;其次是技術保護,弘揚優秀工匠創製的火腿醃製技術;然後是品牌保護。只有把這三者有機融合,火腿文化才不會獨木難支。」

「我是畫水人,卻到歌山來創業,就是想建構火腿業的『歌山畫水』現象。」陸金龍認為,歌山鎮之於火腿最大的優勢就是文化,這種深厚的火腿文化底蘊在全國首屈一指,欠缺的就是保護、挖掘、利用、提升。為此,東元火腿在東陽創辦了專門展示火腿飲食文化的「吳寧府」餐廳,又投資參與拍攝了獲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的唯一華人電影《阿拉姜色》。「任何行業,沒有熱愛是做不久的,對火腿業來說尤其如此。我堅信,文化將是火腿業的下一個風口!」美食界的潮流風向瞬息萬變,而對火腿文化的發掘利用極其微小——這正是讓陸金龍深為著迷並執著投入的領域。

1540950356000

相關焦點

  • 東元火腿「匠心」閃光東京
    10月11日,浙江工匠、國家肉製品專家委員會委員、東元火腿創始人、火腿加工高級技師陸金龍攜東元高端發酵火腿,亮相於在蔦屋書店舉辦的「中國匠人展」,讓日本看到了中國新匠人、新國貨的力量。據悉,此次的「中國匠人展」主題為「讓日本看到中國匠」,由中國當代財經作家吳曉波發起組織,是百年來在日本舉行的首次中國新匠人展。
  • 陸金龍:30年只為一條好火腿
    因為海鹽品質對製作高端發酵生食火腿至關重要。經過三年多不懈努力,近期從歐洲首次大批量進口中國的120噸地中海海鹽運至鄭州東元高端火腿生產基地。「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火腿企業。」陸金龍介紹,「由於國家對食鹽採取統一管制,東元公司最終通過國家相關部門批准,才採購到高品質的地中海海鹽,這是對中國高端生食火腿加工的又一次升級,對生食火腿品質將是一次質的飛躍!」
  • 去陸金龍火腿館探尋火腿的「前世今生」
    收藏品琳琅滿目從東陽市區出發,沿527國道(嵊義線)往東,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東元食品有限公司。以國家肉製品專家委員會委員、東元食品公司總經理陸金龍名字命名的火腿館就在公司大門邊,靠近公路一側。雖說火腿館佔地面積不大,但內裡乾坤卻不小。
  • 馬雲對這位東陽人做的火腿讚不絕口!
    「你們公司火腿年產量有多少?」「現在,我們每年可產出10萬條發酵火腿。」昨日下午,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一行抵達西藏林芝,走進由中國當代火腿傳承創新大師、浙江工匠陸金龍創辦的西藏東元食品有限公司進行項目考察。
  • 陸金龍:火腿匠人的驕傲和喜悅
    「『金華火腿出東陽』,這是對東陽火腿匠人最好的褒獎,為了這句話,我們也得拼了命把火腿做好。」陸金龍,國家肉製品專家委員會委員、東陽市東元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懷著匠人心態,從事火腿行業近30年。  1988年,16歲的陸金龍拜入知名的火腿老匠人馬仕春門下學藝,與火腿結下不解之緣。
  • 馬雲對這位東陽人做的火腿讚不絕口 交換名片 推動戰略合作
    昨日下午,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一行抵達西藏林芝,走進由中國當代火腿傳承創新大師、浙江工匠陸金龍創辦的西藏東元食品有限公司進行項目考察。「我是浙江東陽人。因為藏香豬是做頂級發酵火腿的優質原料,所以我們才進軍西藏。」一碰面,陸金龍就向馬雲表明了自己的「浙商及東陽屬性」。在他的內心深處,始終為自己是一名東陽人而感到自豪。
  • 西班牙火腿太貴,金華火腿美味又實惠
    而這塊 「家鄉肉」,是一份味覺記憶,一種情感寄託,也是當地火腿手藝人千百年來的匠心與情懷。在東陽市歌山鎮,我們見到了火腿手藝人陸金龍。從16歲開始,30多年的時間裡,他只做了一件事——做火腿。在他看來 「做一條真正的好火腿很難很難」,而其中最關鍵的要素,還是手藝人對於火腿要有一顆虔誠的心。」匚 一個農村娃的成長之路陸金龍,東陽畫水鎮人,農家子弟出身。
  • 浙江美食系列之五:金華火腿
    陸金龍火腿館鎮館的兩條火腿。 2019年春節期間,浙江東陽的吳軍紅聽到一個消息:義烏的一個人手裡有一隻保存了幾十年的火腿。聽到這個消息後,吳軍紅一頭就奔向這個收藏者家,經過一番周折,這隻陳年火腿終於被他引進了他在的陸金龍火腿館。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金華火腿名震天下,素有出東陽之說。
  • 火腿——千滋百味從頭說
    南宋的抗金名將宗澤被奉為火腿業的祖師爺,相傳他帶兵抗金的時候曾用家鄉的「醃腿」作為行軍口糧,得勝班師後,康王趙構見其獻上的醃腿肉色鮮紅似火,滋味鮮美鹹香,讚不絕口下賜名「火腿」,這就是火腿名字的由來。較這更早,偉大的吃貨蘇東坡在其筆記中記錄了當時人們醃製火腿的方法。他在《格物粗談·飲食》中寫道「火腿用豬胰二個同煮,油盡去,藏火腿於谷內,數十年不油」。
  • 湶塘古建中的火腿業往事
    它們幾乎與房子同壽,無聲地見證著大宅院裡數代人與火腿、紅麯酒的纏綿糾葛,以及一個個家族命運的悲歡浮沉。  有囡只可嫁湶塘 火腿骨頭燒飯湯  凡醃製火腿、釀造紅麯酒,都需要豐沛而潔淨的水源。歷史上,湶塘村南臨大澗,西界錦溪,村名就是塘名。面積達一頃十九畝的湶塘內有三十六泉,下分七甽,輪流灌注平疇數裡,即便是在大旱年份亦有收成。
  • 金華火腿出東陽 東陽火腿數湶塘
    民國腿業營業稅檔案所記湶塘(蟾塘)腿業商號湶塘任氏有一批醃製火腿的名師。如任子達、任子祥、任子芳、任松雲、任柏雲、任金土,後有任盛蘭、任子榮、任世高等。他們掌握有一套特殊的加工技藝,精選皮薄、肉嫩之「兩頭烏」豬後腿為原料,既講究刀工,更注意鹽的質和量,又掌握掛釘、發酵及洗曬之火候,故醃製之火腿,均能色澤紅火,芳香撲鼻,味道鮮美。
  • 名揚天下的金華火腿背後竟然有這些故事!看完流口水……
    金華籍抗金名將宗澤把家鄉醃腿帶到前線去犒勞抗金將士,宋高宗趙構見其切開肉紅似火,又多產於金華府八縣,遂賜名「金華火腿」的傳說流傳至今,因此金華火腿業至今仍奉宗澤為祖師爺。元末明初平江(蘇州)人韓奕著《易牙遺意》書中最早記載了火腿加工方法,「火肉(即火腿),以圈豬殺下,只取四隻精腿乘熱用鹽,每一斤肉用鹽一兩從皮擦入肉內令如綿軟。以石壓竹柵上置缸內二十日。
  • 上等兵陸金龍:10年,追逐一個夢想
    12歲的陸金龍躲在父母身後,目送著最要好的表哥轉身離去。雖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為他穿上軍裝、戴上紅花後帥氣的模樣,感到高興。從那時起,陸金龍的心裡就萌生起當兵的念頭。▲新訓結束後與同班戰友合影(上右3)2013年,陸金龍初中畢業了。長大後的他對參軍有了更深的認識。就讀高中時,陸金龍為自己定下考取軍校的目標。
  • 白酒的下一個風口是「精」
    未來5年川酒產業將如何高質量發展?從即日起,我們將邀請酒業大師,為川酒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今日推出第一期——  「你們歲數多大?」白酒行業發展 下一個風口在「精」  「白酒風味的下一個風口是爽!」5年前,曾老在接受四川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認為,濃香型白酒的風味要從「餘味悠長」改良為「餘味要爽」,醬香型白酒則要改良為「餘味酸爽」,要凸出一個味覺特徵:爽!
  • 宣威火腿歷史文化及現狀
    因歷代戰亂頻繁,沒有確切的文獻記載,但彝族是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而彝族又是一個崇拜火的民族,狩獵曾經是彝族獵取高蛋白和脂肪的主要來源之一,調劑餘缺,醃製臘肉和燻制幹肉,是彝族先民必須具備的生活技能。據宣威現存氏族家譜記載,明朝初年,來自西北、中南、華東和江蘇、安徽的移民陸續成為宣威住民,不僅帶來的先進的農耕技術,也帶來了先進的養殖技術,外來文化與本地文化的碰撞,可能是產生宣威火腿的根本原因。
  • 一支活的金華火腿丨皇貢火腿陪你過端午,東白嚴選直播贏好禮鉅惠享不停!
    說起中國最有名的火腿大家都會想起皇貢的金華火腿火腿,產金華者佳色澤鮮豔,紅白分明瘦肉香鹹帶甜
  • 中國的火腿——甘當美食製作中的綠葉
    元代初期,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將火腿工藝傳至歐洲,開啟了歐洲火腿業。明朝,金華火腿已成為金華乃至浙江著名的特產,並列為貢品。1905年,"雪舫蔣"腿代表金華火腿參加德國萊比錫萬國博覽會,獲金獎。1915年,"雪舫蔣"腿代表金華華火腿參加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獲金獎。——說明中國火腿在世界的影響力,您懂的!
  • 《即食發酵火腿》公開徵求意見 提升產業質量和標準
    即食發酵火腿因其食用、保存十分方便,且發酵後風味口感獨特,越來越受到一些消費者的喜愛。為了進一步提升整個即食發酵火腿產業的質量和標準,以確保品質的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