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兩個壞習慣,正在慢慢偷走孩子的身高,抓緊改還能挽回10釐米

2020-12-23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人人都想擁有大長腿,不少女性在擇偶時,相比顏值會更在乎身高。因此,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個子能夠高一些。

父母都是大高個,兒子卻比同齡人矮

婷婷身高1米7,丈夫1米8,按正常來說,將來他們的孩子也會是一個大高個,但現實並非如此,兒子今年12歲了,身高卻比同齡人矮很多。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夫妻倆擔心兒子身體出了問題,就帶他去醫院看看,醫生通過檢查後發現他生長激素紊亂,就詢問是否有不良的作息習慣。

婷婷回答道:「孩子睡眠質量不太好,還怕黑,習慣開燈睡覺。」

醫生:「就因為如此,造成他的睡眠質量差,導致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或紊亂,個子自然也就長不高。」

關於生長激素

是腺垂體細胞分泌的蛋白質,屬於一種肽類激素。它直接作用於組織上的生長激素受體,間接被肝臟吸收,然後轉換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來發揮作用。

它可以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脂肪的分解、水、礦物質的吸收,調節糖的代謝,從而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是骨骼發育的關鍵。

還對細胞的生長、分裂,機體新陳代謝,免疫調節功能起促進作用,同時具有增強黃體生成素、性激素(雄激素)的活性,在人體的青春期發育著重要作用。

若分泌過多,青春期前,骨骺尚未融合,表現為巨人症;青春期階段,表現為肢端肥大性巨人症;青春期後,骨骺已閉合,表現為肢端肢大症。

若分泌過少,導致兒童生長發育受到限制,身材變得矮小,比同齡正常兒童矮30%以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但身體各部位比例尚勻稱,智能發育正常。

此外,生長激素呈脈衝式分泌,每24小時為10-20次,脈衝的幅度不均一,相差可達十倍或者數十倍,不是無時無刻都在分泌的,它與晝夜、孩子分泌的年齡和睡眠狀態密切相關。

一生中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最旺盛時期是青春期階段,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分泌量出現減少的趨勢,到60歲時每天分泌的hGH只佔20歲時的1/4。

據研究發現,80%的生長激素在人睡眠時分泌。

尤其是處於快速生長期的孩子,且在進入深睡眠後的1~2個小時分泌開始增加,在慢波的睡眠分泌旺盛,在23點~凌晨2點到達分泌的高峰期。清晨醒來前後的一段時間內仍處於高分泌時期,在醒後30~90分鐘後迅速下降,直至中午時刻達最低點。

ps:HGH正常量兒童<20ΜG/L,男性<2ΜG/L,女性<10ΜG/L。

由此可見,睡眠是保證孩子獲取足量生長激素的關鍵時間,因此要把握好,有些睡眠習慣不可有,可能會打亂激素的分泌,將來可能長不高。

睡覺的哪些習慣,可能導致將來長不高

1、開燈睡覺

不少家長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讓其獨自在一個房間裡面睡覺,又擔心娃怕黑就開著燈,導致他們養成了總愛開著燈睡覺的習慣。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由於機體區分晝夜是通過下丘腦的視交叉上核—松果體來進行光線感受,從而來控制人體的生物鐘及生理節律,若開燈睡覺會讓孩子身體感覺依舊是白天,促使機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量減少,從而影響身高發育。

此外,開燈睡覺還會導致褪黑素的分泌減少,導致其它激素分泌加速,如雌激素、性激素等,容易出現性早熟的情況,造成骨骺提前閉合,孩子的身高同樣會受到影響。

2、睡前加餐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期,不少家長會擔心他們攝入的營養不足,於是就在睡前加餐,久而久之就讓其養成睡前吃東西的習慣。

殊不知,人體處於睡眠狀態,是幫助機體各個器官排毒和修復的,而在睡前加餐,不僅僅會加重他們的腸胃負擔,還會激活人體消化系統,讓人興奮,影響睡眠質量,導致身高受到影響。

孩子身高生長曲線

1、快速生長期(0~2歲)

出生:新生兒身高大約在50釐米左右;

嬰兒期:0~6個月,平均每個月增長2.5釐米;7~12個月,平均每個月增長1.5釐米,寶寶滿周歲身高平均增長25釐米,達75釐米左右;

幼兒期:12~24個月,這一年身高增長10~12釐米。

2、穩定生長期(2~10歲)

這段時間孩子每年長高5~6釐米。

3、青春期(10~20歲)

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的年齡劃分為10~20歲的人,而女孩開始和結束的年齡都會早於男孩。

青春期階段,孩子每年至少增長7釐米,其中男孩平均每年增長7~10釐米,最高可達到10~12釐米;

女孩平均每年增長6~8釐米,最快的一年可以長10釐米。

綜上所述,如果父母能夠把握好青春期這個最後的長高機會,改掉上面兩個睡眠壞習慣,還能挽回10釐米。

如何把握住孩子的身高?

1、保持高質量的睡眠

睡前不要讓孩子處於興奮狀態,這會導致他們在入睡後無法平靜下來;入睡後,給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如室內溫度適宜、關燈睡覺、不發出聲音等。

此外,由於只有在深睡狀態且晚上11點~凌晨2點,生長激素才能達到最高峰,因此,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讓他們在9點30分之前上床睡覺,最遲不能超過10點,來保證生長激素能達到顛覆,幫助娃長高。

2、堅持做適量運動

據研究調查發現,運動是增加hGH分泌的最有效途徑,且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兒童比不參加鍛鍊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釐米。

因此,在孩子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家長要帶他們進行適量運動,如踢足球、打籃球、跳繩、引體向上、跑步等,不僅能促進骨骼發育,還能增強免疫力。

3、注重飲食均衡

父母想要孩子長成大高個,除了補充營養物質外,還需要注重飲食均衡,避免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如炸雞、可樂、燒烤等,而應該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

《營養膳食學會》建議:4~12歲兒童的每日熱能供給標準為1830~2470千卡,蛋白質30~75克,鈣500~1000毫克,鋅6~15克,維生素a每日2000~4000國際單位,維生素B20.5毫克和尼克酸6毫克,維生素C3~12歲,每2~3歲為一個年齡組,維生素的供給量分別為40、45、50毫克。(wcy)

相關焦點

  • 睡前有這兩個壞習慣,青春期可能長不高,小孩虧了10釐米
    個案在休息時間,胡先生帶兒子去了醫院,兒子已經14歲上了初中,但身材卻比同齡人矮很多,甚至跟他10歲的侄子差不多高。以前以為是孩子發育晚才把它放在心上,沒想到14歲的時候還這麼矮,這可讓夫妻兩人憂心忡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把孩子帶到了醫院。
  • 孩子睡前總有3個「壞習慣」,青春期很難長高,當心虧了10釐米
    對於身材矮小的人,無論臉蛋身材再好,可身高太矮達不到標準要求,出門在外難免都會變得不自信。眾所周知,孩子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有就是外界條件。遺傳的話這個就靠自己爸媽了,沒得選擇。然而外界條件,只要父母們運用好,幫助孩子孩子長到理想身高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 孩子有這2種「睡前習慣」,影響身高發育黃金期,白白虧了10釐米
    莫先生的女兒今年已經11歲了,正在讀6年級的女兒身高卻只有一米四,在班裡幾乎是最矮的孩子了。女兒平時總是對父母說,由於個子矮,每次班裡換座位的時候只要輪到自己坐在後排,就總是被前面的同學擋住視線。前不久學校組織體檢時,女兒的身高更是在「偏矮小」的範圍,這讓莫先生和妻子心裡不免有些著急。
  • 不想孩子少長10釐米,家長就別在睡前做以下事,太影響身高了
    奈何她和老公身高都高出平均線一大截,去醫院檢查孩子也不屬於晚長,這才苦思冥想找原因。而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文文兩口子脾氣不好,給孩子嚇得了。 不是我誇張,我和文文打電話,十次裡面九次都能撞上她在兇兒子,經常大晚上十點多還能聽到她小兒子的哭聲。由此談到這個問題,文文還一臉得意,說是自從發現孩子哭完會睡得比較早以後,她就經常把孩子教訓哭,圖個早睡早起。
  • 孩子睡前有這2種習慣,青春期可能長不高,白白虧了10釐米
    孩子一直不長個?可能是這兩個壞習慣惹的禍。黃先生夫婦的女兒今年都12歲了,身高卻只有一米二,這可愁壞了夫婦倆,平時想盡辦法給她補充營養,但就是不管用。終於,夫婦倆決定帶女兒上醫院去看看。醫生慣例詢問了孩子睡前有什麼習慣,黃先生說:「就是洗臉、刷牙,沒別的了。」
  • 孩子這幾種睡前習慣,14歲後就很難再長高,身高白白損失10釐米
    因此一些不好的睡眠習慣,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身高的發育。案例上個周末,我去表姐家探望,見到了一年沒見的小侄子。卻沒想到之前很活潑的孩子,現在反而有些病怏怏的。而且一年多沒見,孩子的身高几乎沒怎麼變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按道理來說,身高不應該是「一天一個樣」嗎?這不禁讓我產生疑慮。晚上孩子睡覺的時候,我才發現了端倪,孩子剛躺下,表姐就端著一碗飯讓孩子吃。面對我的疑問,表姐卻說:孩子長得快,睡前給孩子多吃點,晚上不餓才能睡得好。
  • 長不高的孩子,多半與這些睡前「壞習慣」有關,家長千萬別忽視
    就拿孩子身高問題來說,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長得高高壯壯,對於那些雙方身高不佔優勢家長來說,孩子的身高問題成為他們最擔心的事。經過調查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問題,百分之30是來源於後天培養,在這其中,睡眠對身高的影響會佔其中一部分。
  • 春天是孩子身高猛漲期,家長抓住了機會,可幫孩子長高10釐米
    所以家長為孩子做好準備,迎接孩子長個子。我們都知道,孩子長個的時間並不長,一個是嬰幼兒時期,一個就是青春期。在嬰幼兒時期,孩子一個月可長高2釐米以上;而青春期,孩子一年時間可以長高10釐米左右,上半年還能穿的衣服,下半年就完全沒法穿了。
  • 骨骺線閉合有徵兆,這一信號來臨前幹預,往往還能幫娃挽回十釐米
    在骨骺線閉合之前,孩子的身高還有繼續發育的餘地,此時注意營養充分,飲食合理,再加上其他幹預措施,個子再往上躥幾釐米不是不可能。在醫生的建議下,婷婷從孩子的生活習慣上慢慢做出調整,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身高確實有了起色,比之前高出了不少。
  • 「偷走」女性膠原蛋白的壞習慣,請你趁早改掉,很多人卻不聽勸
    「偷走」女性膠原蛋白的壞習慣,請你趁早改掉,很多人卻不聽勸熬夜絕大多數女性朋友都會存在熬夜的壞習慣,而熬夜也是偷走女性朋友膠原蛋白的重要貨根,勸你趁早改掉。如果長期熬夜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到身體的內分泌,影響到各項內臟器官的排毒和修復,氣血不足,皮膚毫無彈性,慢慢的就會加速衰老的到來,還是請你要養成規律的作息。
  • 學生黨身體發來這「3暗號」,證明身高還能長高,10釐米小意思
    學生黨身體發來這「3暗號」,證明身高還能長高,10釐米小意思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除了事業上獲得成就之外,在學生時期的時候,有一個靚麗的外表也是非常關鍵的。
  • 兩個多月長假,孩子長高5釐米?114位家長曬出真實數據,原因竟然是它...
    在這114位家長中,只有兩位家長說孩子沒長高,其他家長都稱孩子長高了2釐米到5釐米左右。而說起孩子長高的原因,家長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睡得好!」在大家填寫的睡眠時間中,這114名孩子每天睡9到9個半小時的佔43%;睡9個半小時到10小時的佔36.8%;睡10小時以上的佔14%。只有6.1%的孩子睡眠在9小時以下。
  •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吃第一年時就「長高」了10多釐米,父母很是高興,便接著給女兒購買,沒想到卻吃成了「矮小症」。到醫院拍片後發現,女兒的骨骺線基本閉合,以後基本不會長個兒了,所以她這輩子的最終身高就是1.41米,讓人遺憾!
  • 一年長高25釐米!這個階段是娃身高的「猛漲期」,爸媽抓緊別錯過
    據《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2009年)顯示,新生兒的身高標準為:男寶寶47.1-53.8釐米,平均50.4釐米;女寶寶46.6-53.0釐米,平均49.7釐米。對於新生寶寶的身高,很多朋友非常好奇,父母的身高體重各不相同,孕婦飲食也不一樣,為什麼新生寶寶的身高基本都一樣?《婦產科學》裡提到:到妊娠足月時,子宮體積達到35釐米*25釐米*22釐米,容量為5000ml。
  • 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有望破紀錄:孩子身高管理,不能忽視
    近日,四川一名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引發網友關注,他有望打破最高青少年金氏世界紀錄。據報導,這名男孩名叫小宇,目前是一名初中生,10月18日剛過14周歲生日。據了解,小宇上幼兒園時身高就有130釐米,最初醫生也懷疑過是巨人症,但是他的生長激素、腦垂體等各項檢查結果又都是正常的。
  • 這些不起眼的習慣,正在「偷走」你的健康!第二個太容易中招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很多習慣,比如起床喝一杯熱水、飯後散步、睡前泡腳......今天,小編幫大家「揪出」了7個正在偷走我們健康的壞習慣,如果你還不知道,趕快看看吧。01、手指劃破了,用嘴舔一舔偶像劇經常上演這樣的一幕——男主將女主劃破的手指,放進嘴裡吸一吸,是不是很浪漫? 浪漫歸浪漫,不得不說,這個行為是不科學的!
  • 入睡前五個壞習慣讓人一夜衰老,第一個就非常致命
    下面五個睡眠習慣,如果您有其中之一,可千萬要改了。01帶「氣」入睡一項西方研究發現,與清醒的狀態相比,睡眠可能讓你對糟糕經歷的記憶更加牢固,那些讓你憤怒的畫面會更長久地出現。02睡前吃過飽中醫道「胃不和,則臥不安」,睡覺前吃得過飽,在睡眠過程中腸胃孩子緊張的「加班工作」,這時產生的不良刺激就會傳遞到大腦。使人出現多夢、失眠或睡眠不深的症狀。
  • 四川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有望破紀錄:孩子身高管理,不能忽視
    近日,四川一名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引發網友關注,他有望打破最高青少年金氏世界紀錄。據報導,這名男孩名叫小宇,目前是一名初中生,10月18日剛過14周歲生日。01孩子身高是每一位媽媽心中的大事,儘管家長非常關心自家孩子的身高增長問題,但還是有很多兒童目前連遺傳身高都沒達到,而且家長對此渾然不知,甚至盲目樂觀。長高有早有晚,我家孩子應該是「晚長」的,過兩年還能躥一躥。
  • 孩子即將停止長高的表現,家長早發現,還能多長几釐米
    我們都知道青春期是骨骼發育,體徵變化的階段,但這種發育變化並不是沒有止境的,孩子們長到骨骼線開始閉合的時候就基本形成了最終的成人身高。那麼,到底可以用哪些標準來判定孩子快要停止長高了呢?1.長高速度越來越慢很多家長都有為孩子定期測量身高的習慣,這是非常好的一個記錄青少年成長的參考數據。
  • 寶寶睡前有這三個壞習慣,很難長高,家長要趕緊糾正!
    孩子成長期間,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發育問題。孩子的身高,是爸媽們心心念念的問題,所以每天變著法子給寶寶補充各種營養,只為讓寶寶長得更高。但是身高這回事,除了一部分由先天遺傳影響,另一部分就與生活習慣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