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舉,即教諭或傳教之意,傳承以師徒相承,口頭授法,少立文字。噶舉派特別重視密法修行,這些修法又全靠師徒之間的言語傳達,所以在藏傳佛教中,噶舉派的神秘色彩很濃。又因為該派的創立人瑪爾巴、米拉日巴在修法時喜著白色僧裙,所以俗稱「白教」
噶舉派大約形成於公元11世紀中期,很難確定其開山祖師的身份。事實上,噶舉派從一開始就有兩大傳承體系:香巴噶舉和達波噶舉。兩派的密法皆來自印度密教,入藏之後因地方條件不同,教法產生了變化。
香巴噶舉的創始人是瓊波南交巴,原是本教教徒,後來悔過從佛,修學大圓滿法,仍未圓通,於是直接前往印度,前後參學高僧、佛學者150餘人,掌握了顯密教法的根本要旨。回藏後在後藏的香地方建立了雄振寺為首的108寺,集僧徒約八萬餘人,弘法奧的瑜伽大師,能同時顯現化身108相,出沒山巖無有障礙,還能在寶瓶中住七晝夜,能坐在空中說法。這些說法固然離奇,但他是一位高明的瑜伽師恐怕不成問題。
瓊波南交巴後,香巴噶舉又分作甲、桑兩派。其中桑派主寺為桑定寺,主持是西藏唯一的女活佛,據說她是金剛亥母的轉生。這在藏傳佛教中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內容。
香巴噶舉傳承不久,約三、四百年隱沒無聞。噶舉派中興旺發達的一系是達波噶舉。一達波噶舉教法淵源於瑪爾巴、米拉日巴師徒。瑪爾巴是一位兼通顯密教法,尤其是位善於譯經的佛教大師,在他手中達波噶舉派初步形成。而米拉日巴則頗富傳奇色彩。他自幼喪父,孤兒寡母受盡伯父伯母的欺凌迫害,家產貽盡。米拉日巴忍無可忍修學咒術,學成後把仇人咒死許多。又降雹雨毀壞全村莊稼,如此等等。後來他自感罪業深重就前去找瑪爾巴懺悔罪業,要求修煉佛法。瑪爾巴故意為難米拉日巴,令他修建碉樓,修成再拆,拆盡再修。又伸手索取供養,米拉日巴自稱貧窮無力供奉,於是瑪爾巴把米拉日巴家僅有的一頭跛足老山羊也給要走。經過千辛萬苦考驗之後,瑪爾巴見米拉日巴確實誠心從善,便對他精心栽培,把自己全部密法精心傳授給米拉日巴,米拉日巴「即身就獲殊勝悉地」。
米拉日巴傳教的特點是通俗易懂。他常常把自己的教法編成歌謠傳唱。這些歌謠的內容十分豐富,有些反映社會不良風氣,有些抨擊僧俗上層的貪鄙欺詐,因而米拉日巴本人也深受中下層人民敬仰。
米拉日巴的弟子中最著名者叫達波拉結,因常住崗波寺,故又稱崗波巴。由他把當時另一流派噶當派教法與米拉日巴的密法揉合到起,創立了以「大手印」為主要法門的達波噶舉教法系統。崗波巴的弟子最傑出者有四人,各成一系。都松欽巴創立噶瑪噶舉,主寺為拉薩西北的粗樸寺,先後出了幾個活佛轉世系統,重要者如黑帽系、紅帽系等等。噶瑪噶舉在明末曾一度統治西藏,但勢力如曇花一現。
蔡巴·尊追扎創立蔡巴噶舉,藏史關於他的記載說法差異很大,有稱讚他是大宗師的,也有說他愛械鬥搶劫的。總之蔡巴噶舉後來成為蔡巴領主的附屬,到14世紀中期就衰微了。
拔絨噶舉創立於達瑪旺秋手中,以密教大印修法和顯教大印境界為主要教法,弟子往往是家族世代相傳,內部鬥爭激烈。這一派的影響不大。
帕竹噶舉是達波噶舉中最為興旺、影響最大的教派,其創立者是著名的密教大師帕木竹巴(110-1170)。帕木竹巴一生在山南地區的丹薩替寺傳教,著有《噶吉釀格》一書。後人創立了帕竹噶舉的八個支派:達壠噶舉、止貢噶舉、主巴噶舉雅桑噶舉、濯浦噶舉、修色噶舉、耶巴噶舉和瑪侖噶舉。其中得到發展是止貢巴、達壠巴、主巴三支。
帕竹噶舉本派系後來為朗族一系奪取權力,變為朗氏家族把持的兄弟叔侄的傳承。到了絳曲堅贊1353年取代薩迦派在西藏的統治後,西藏相對地獲得了一個較長的穩定時期。絳朵堅贊針對當時宗教儀軌混亂的情況,提倡戒律、推重顯教,同時又做了一系列整頓法紀發展生產的工作,為朗氏家族在全藏地區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406年,帕竹政權繼任首領扎巴堅贊被明成祖封為「闡化王」,朗氏家族、政治、經濟、宗教實力達到了鼎盛。此一時期是西藏封建經濟顯著發展的時期。朗氏家族政教合一的政權體系在藏區延續了百餘年之久。
噶舉派派系儘管十分複雜,但宣揚的教法基本上大同小異,即以龍樹的「中觀」學說為基礎揉合密教修法的「大手印法」。
大手印的含義,據崗波巴說:「若能通達諸生死涅架之一切法皆不超出法性無生的範圍,即是『手』,所現所有的一切法均不超出本元之義,即謂印,於法性自然解脫中證悟,故稱『大」。簡要地說,就是法性本來解脫,以自心去印證這種無生無滅的解脫狀態,就稱作大手印。
「大手印法」由顯、密兩種構成,顯教大手印依龍樹中觀而證得諸法空性,密教大手印以種種修持方法獲得實證境界。前者證空,後者不舍方便,稱樂。兩者結合叫做「樂空雙運」。這種思想與「定慧雙修」、「止觀並重」等原則如出一轍。因此也有人把大手印歸結為止觀學說。
根據修道者根器的優劣,大手印分為實住大手印、空樂大手印、光明大手印三種。實住大手印即大手印瑜伽,是大手印法門的一般形式,適應利鈍一切根性的眾生,所以意義最為重要。空樂大手印適於中上根性者,修習氣脈、明點,六成就法等。其中六成就法是藏密中流傳最廣的法門,包括靈熱成就、幻觀成就、夢觀成就、淨光成就中陰成就、轉識成就等。光明大手印又稱恆河大手印,適應於最上根器之人,屬於頓修的範疇。上師以無上加持之力在學者因緣成熟之時略一點拔,一彈指間成就佛法。光明大手印對於上師和弟子兩方面要求都很高。
大手印修持之中最常用的還是它的一般形式實住大手印。通常修習大手印要經歷四個次第。
第一是「專一瑜伽」,即「心注內心」,達到心住一境而不散亂,不起念,如此則入禪定,妄念消減。
第二是「離戲瑜伽」。就是中觀學派所宣揚的「離戲論」。修法就是認識到心體本來與生、住、滅都是不相干涉的,無生無滅,非斷非常。這一階段有點像禪宗的初步開悟。
第三是「一味瑜伽」。主要是說自心與外物本來是一體化的,精神與物質本是一元而非二分,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這樣,善惡來去、淨染等相對狀態就被說成只是自心本體的幻現作用,雖有不真,雖空不無。用諸於生活,則善惡淨染皆是法身,故心無所住,身得自在。
第四是「無修瑜伽」。即離開一切相狀,心物一元,交融無礙。如此則修道的主體與對象一起遣除,心與境完全地印證自在,也就是證得果位的狀態。
大圓滿法與大手印在修持路線上取的都是頓悟頓修的路子,兩法又都有密教具體的身心鍛鍊方法作為實踐內容,可以看作是藏傳佛教吸取漢地禪宗思想,又混融印度密咒觀想之術而創造出的獨特教法。大圓滿法的高級境界重在自心流露,即自心證悟自心,外境也收攝為心,立足點側重於自心。大手印法則認為心與外境本是一元,故通過修證可以達到心境交融自在,著眼點在心境關係上,實際上是更重視外境在自心中的轉變。兩者的區別十分微妙,如果仔細探究的話,裡頭存在著兩種理論思路。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密教所言「心」與禪宗所言心性相似,並非指人的思慮念頭,思慮念頭只是心體變現的很小一部分。密教所言的心體實際上是涵蓋了宇宙萬有的本源,比一般所言的「精神」要深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