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論_010 路德宗的觀點
校對:加立 文字:榮樂
聖靈施行救贖第十講 救贖的次序路德宗的觀點【TheLutheran View.】前面的九講我們走過了改革宗的觀點兩次。現在我們來到路德宗。路德宗的人士雖然不否認神的揀選,不否認基督與信徒的奧秘的聯合,也不否認神將基督的義歸算給選民,或者是信徒。他們相信這三項的教義。至少相信神揀選,誰得救,他們相信基督與祂的信徒奧秘的聯合,他們相信神將基督的義歸算給信祂的人。不過路德宗的人士談到救贖的次序的時候,並沒有用這三項的真理作出發點。就是他的出發點並不是揀選,也不是基督與我們的聯合,也不是上帝將基督徒的義歸算給我們的。不是的。他們完全承認神是神的恩典大工。讓神的救贖的工作在人的心裏面,在罪人的心,罪人的生命中具體的或者主觀的具體的實現出來。再來一次:路德宗的人士絕對承認,完全承認是神的恩典的作為,在罪人的心中跟生命中實現了神的救贖。
這是神的工作神的恩典。但是當他們討論到【ordo salutis】討論到救贖的次序的時候,這個救贖的次序最重要所強調的【themain emphasis】是人做了什麼?what is done a parte hominis (onthe part of man)】人做的是什麼?而不是,【what is done a parte Dei(on the part of God).】不是神作的是什麼?再來一次啊:他們相信神的恩典,相信神的主權,神的揀選,但是當他們講救贖的時候,就是他們從人所做的,人的經驗開始講。他們相信信心是神的恩典,是神所賜的,他們相信的。但是他們同時看信心是一個人的作為,人的一個主動的動力【active principle in man】人裡面那個主動的動力人所做的【anactivity of man, the all-determining factor in their order of salvation.】在他們的救贖次序裡面,這個人的信心是決定一切的那個因素。下面這段德文我不會翻譯,所以這兩行就跳過了。
我們在本書前文伯克富說,已經 讓讀者注意到【Kaftan】這一位19世紀受到士來馬赫等等影響的路德宗的神學家【regards faith as the whole of the ordo salutis.】這位自由派的路德宗神學家是經典的路德宗。他認為整個的救贖次序用信心來講就夠了。信心就是救贖次序的全部。【This emphasis on faith】他們這樣的強調信心,信心一個人的主動的積極的一個的動力。為什麼這樣強調呢?毫無疑問就是因為在路德宗的宗教改革這段歷史中,因信稱義是最突出的,所強調的真理。而因信稱義用一個從希臘哲學借過來的名詞來說是宗教改革的【material principle】直接翻就是物質原則。好等下我會解釋的。那什麼為什麼有一個【material principle】因為還有個【英】形式原則就是唯獨《聖經》。
那我這樣說好了,宗教改革是回到《聖經》,回到福音。所以我們可以說宗教改革整個的核心的外殼,就是唯獨《聖經》。裡面的【餡】內容就是因信稱義或者神的恩典。宗教改革所恢復,再重新發現的就是唯獨《聖經》最高的權威,和因信稱義都是神的恩典。而路德宗呢?走馬丁路德他自己身為一位修道士越認罪悔改,越懺悔,越覺得自己大罪人,沒有得救的確據,沒有平安喜樂。直到他發現原來義人必因信得生的。所以他這個整個個人裡面的那個精力就好像後來約翰衛斯理的經歷。就讓這兩位神學家馬丁路德1517年開始改教,1734年約翰衛斯理清楚自己重生得救。都把自己的經歷不論是信心或者神的愛、基督的愛當著他們整個信仰或者神學的架構的骨幹。我們改革宗說,這個不夠完整的。不是不重要,不是信心不重要,不是基督的愛不重要,信《聖經》作為神的話最高的權威是同樣的重要的。
好。根據以為路德宗的神學家Pieper,他說,路德宗的信徒的他的出發點是什麼?是【in Christ God is reconciled to the world of humanity.】上帝在基督裡與全人類和好。這個是現代的路德宗的人士所講的。再來哈,路德宗的信仰的出發點是,上帝在基督裡與全人類、全世界和好。而上帝在福音裡,這個福音把這個事實向人宣告上帝也願意【offer】祂提供了這個,祂願意人在祂的生命中得到罪得赦免,和稱義。這個就是在基督的工作裡。客觀的已經成就了。再來一次哈,神在基督裡向全人類和好。基督已經成就了赦免跟稱義。神現在來傳福音給人,要人具體的罪得赦免,具體的稱義,這個福音的呼召【always】總是和某一個程度上的光照,或者叫人活過來,一起發生的。就是說福音傳出去的時候,神一定是光照人心,在某個程度上光照人心,在某個程度上叫人甦醒過來的。因此人領受一種的能力,什麼能力?人領受到不抗拒聖靈救贖大功作為的能力。那這個是馬丁路德,路德宗的觀點是從改革宗跟天主教之間的一種的觀點。再講一次哦:從頭來講過。上帝在基督裡,向全人類和好。透過福音,上帝宣講這個好消息給人,也願意人的確得到罪得赦免跟稱義。因為這個基督已經成就了。所以當福音這樣傳出去呼召的時候,神肯定的每次都有某一個程度上的光照,某一個程度上的使人甦醒。因此每個人都得到某一個程度上的能力。不抗拒聖靈的。這個福音的呼召,和甦醒和聖靈的甦醒工作,常常結出一個悔改的果子。這個悔改就帶來重生,借著重生,聖靈賜罪人救恩,就是透過重生聖靈就救人了。這裡所講的一切就是福音的呼召、光照、人的悔改和人重生都是預備階段preparatory,嚴格來說還不算是人進入到恩典之約所得的福分。
我在念的四個:福音的呼召、光照、悔改和重生,還不算是人在恩典之約裡面的福分。簡單的說還不算是人得救的福分【They are experienced apart from any living relation to Christ】人還沒有與基督發生生命上的關聯,關係的時候,就經歷到這四方面的:福音的呼召,光照,悔改和重生。【and merely serve to lead the sinner to Christ】所以福音的呼召,光照、悔改跟重生,僅僅是領人領罪人到基督那裡。連重生都是,是啊。等下我們再解釋一下【Regeneration is conditioned by the conduct of man with regard to theinfluence exerted upon him,and therefore "willtake place at once or gradually, as man's resistance is greater or less."】這個很關鍵性的。我慢慢來解釋,他說重生是要在乎人的行為,就是說人怎麼對待神在他身上所施的影響力。就是說神給了人光照,呼召,光照跟重生等等。那現在看人要做什麼了?所以這個人重生不重生就看人怎麼樣回應這些的神在他身上感動了。因此,重生可能是一刻,馬上發生的,或者是逐漸的,經過時間,一個過程中發生的。這個在,這個就似乎是人抗拒聖靈是更大還是更小,就是看人合作不合作?假如是完全合作的話,重生可能馬上就發生;假如不是的話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是我加的自己的一句話【In it man is endowed with a saving faith】在重生這件事情裡,上帝賜給人使人得救的信心,藉著這個信心,人領受赦罪之恩,或者說領受稱義之恩。也就是領受這個,在基督裡,客觀已經賜給人類的這個恩典。就是赦免,跟稱義。借著這個信心呢,人,上帝收養他做神的兒子。人與基督奧秘的聯合,還有領受新生命和成聖的聖靈。也就是領受了一個新的順服的生命的動力。我把【principle】每次都翻成動力。
再來一次:重生發生的時候,人就得到信心,人領受基督所成就的大恩,就是罪得赦免跟稱義。藉著信心人成為神的兒子,與基督奧秘的聯合,領受了新生命和成聖之靈,領受了順服的生命動力。一個罪人是否【permanent】永久性的、一輩子的擁有這些所有的福分呢?就是罪得赦免,稱義做神的兒子,與基督聯合,有聖靈的成聖的工作呢?那就要看信心是否持續【depends on the continuance of faith】就是說要在乎人的主動的積極的信心on an active faith。假如人繼續的相信,他就有平安、喜樂、生命和救恩。假如人停止有信心,或者他停止相信【if he ceases to exercise faith】。假如他這種的用信心的這個動作停止了這一切都成為可懷疑的,不確定的,可能失去的。一個信徒總有可能性會失去他所擁有的一切。也就是說路德宗基本上沒有這個信徒的堅忍,永遠的就這個的確據的。
再來溫習一下,這一段下面這一段。前面說的人的信心是最重要。那怎麼重要呢?下面他又解釋了,那上帝在基督裡向全人類和好。上帝宣告,在福音裡宣告。我與全人類和好。所以呢,祂就願意給人罪得赦免,稱義的。因為這個在基督裡已經成就了。當神用這個福音來呼召人的時候,神總會給人的某一個程度上的光照和甦醒的。人就得到一個不抗拒聖靈工作的能力了。既然,上帝有福音的呼召,有光照人的心,使人甦醒,那人又既然不抗拒聖靈,人就會悔改,悔改就帶來重生,上帝聖靈就會給人這個拯救的恩典。福音的呼召,光照人的悔改,跟重生都是預備性的。還沒有講到人進入到恩典之約。所以人沒有與基督有完全的生命上的聯結,都可以領受這些,因為這些只不過帶人到基督那裡。因為重生這件事的要看人怎麼樣回應福音的呼召,光照使人甦醒等等,要看人怎麼回應?所以呢重生可能是,一次過發生,可能是逐漸的,要看人的抗拒的力有多大,透過重生人就得到信心,透過信心人領受赦罪跟稱義,成為神的兒子,與基督奧秘的聯合,領受聖靈使人成聖的聖靈。領受順服的生命動力是否永久性地得到這一切呢?那要看人是否繼續的主動的相信,人若繼續地主動地相信就有平安、喜樂、生命、救恩。若不是的話呢?這一切都可能失去。所以總有一個可能信徒會失去他所得到的一切。這個是路德宗的觀點。
我要解釋一件事情就是個重生這個詞。你看到沒有?有福音的呼召,光照,使人又醒過來有,悔改,然後又重生。那重生要看人的合作不合作,信不信,他又說重生呢又可能是一剎那的,有可能是逐漸的。
我們首先解釋一下天主教對重生的看法。雖然我們要下一講才講天主教。天主教認為嬰孩受洗或者成年之後受洗就是重生。透過洗禮,人的原罪洗乾淨了就重生了。當然我們基督教是不相信這個的。好,路德宗是怎麼說的?路德宗說重生和洗禮是同時發生的。他沒有說你要靠洗禮重生。但是他說重生和洗禮是同時發生的。所以當一個嬰孩領受洗禮的時候,他就重生了。不過你看這裡說這個重生還要看人的信心有多大?多小?人抗拒多大、多小,人繼續的相信還是不繼續的相信,主動地相信。所以天主教和路德宗中重生這個詞,是指在嬰孩洗禮或者成年洗禮,神所給人的那個恩典,不過神與人,然後呢,人要與神合作。改革宗絕對不會這樣隨便的說重生就是發生在洗禮那一刻。雖然我們這些沒有嬰孩洗禮的非改革宗的教會,當我們舉行浸禮的時候,成人浸禮的時候,我們多多少少都會唱一些出死入生的詩歌。我們總會把重生跟浸禮放在一起來考慮的。不過我們都不承認這個洗禮本身就是重生。我們說這個浸禮洗禮是一個記號,象徵著重生。改革宗呢?是這樣看的。重生之奧秘。記得嘛?是聖靈的工作把人的心換掉。那嬰孩洗禮也是我們改革宗、長老宗所實行的,所相信的。嬰孩洗禮的確是象徵重生。不過重生是從什麼時候發生?我們同意馬丁路德所說的,可能是一刻,可能是一個過程,意思就是說基督徒的下一代。從出生甚至乎在母胎裡,母腹裡就有聖靈的感動。這個重生是一個過程。直到這個孩子很清楚的當他反省他的內心的時候,他知道,是的。我已經悔改、認罪,信耶穌基督了。所以人的悔改信心往往是一個過程。聖靈的重生也往往是一個過程。不過我們很多半途出家的。的確是過了14歲,18之後甦醒過來決志。一次過的決志,悔改信耶穌受洗加入教會。不過請注意,不是每個人都走同樣一條路。總結我們與馬丁路德和路德宗是有一些的距離的。不過他講的人必須要信,確是很重要就是了。
伯克富系統神學 聖靈論:聖靈施行救贖 共計133講
點擊下方↓↓↓文字目錄即可閱讀全文
聖靈論_001 Ⅰ.救贖論:一般論述;救贖的次序
聖靈論_002 救贖的次序(續)
聖靈論_003 救贖的次序(完);改革宗的觀點
聖靈論_004 問題解答 上
聖靈論_004 問題解答 下
聖靈論_005 再談改革宗的觀點
聖靈論_006 再談改革宗的觀點(續)
聖靈論_006 問題解答 上
聖靈論_006 問題解答 中
聖靈論_006問題解答 下
聖靈論_007 再談改革宗的觀點(續):巴文克
聖靈論_008 再談改革宗的觀點:三個方面
聖靈論_009 再談改革宗的觀點(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歸正神學 Reformed-Theology
(長按上圖,可迅速關注)
感謝您支持網絡平臺事工!
提示:林慈信牧師同意,加立弟兄校對,榮樂姐妹文字整理,並由微信公眾號平臺:歸正神學(Reformed-Theology)發布。由於平臺同工的學識有限,個別詞句,需要大家來互補,願上帝賜福文字編輯和校對的肢體來雅正!只限於學習交流,造就教會,不涉及國家政治敏感話題,敬請大家遵守。有願意參與文字錄入的服侍事工,敬請與平臺聯繫。轉載時,保留原稿,註明此文章的出處,若是有修改的地方,請聯繫平臺。反之所產生的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