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被覆蓋率是比較大的國家,而植被的品種也比較多。不過隨著社會發展很多野生植物越來越少,以前小時候在野外經常看到的一些植物越來越少,像蝦蟆草、曼陀羅、龍葵這樣的野生植物少了很多,一個是農民大量使用農藥,另外農民居住環境不斷擴大。在農村植物往往會被很多人給予不同的定義,就說有種植物叫做「還魂草」,這是一種在比較偏僻的野外才能發現的,不過以前是可以常看到的,以前老輩人都說這是「仙草」,治病很管用。
「還魂草」它的名字叫做「千日曬」,這個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不過很多野草在一個地方叫法都不同,有些植物可能都見過,但是說學名可能大家並不是很熟知。農村植被多就是因為環境比較好,一些山林或者溝渠邊甚至田裡都能看到稀奇古怪的植被,有些植被價值比較高,所以有些地方的農民會專門來採摘賣錢。
「還魂草」並不是什麼新品種,其實是非常久遠的植物,它是草本植物,筆者這邊叫「卷柏」,它生長的地方和方式苔蘚非常相似,所以屬於「蕨類」,在一些潮溼的山林裡還有巖壁上都是常看到的,現在是三伏季節,正是「還魂草」生長的黃金期,雖然生長在裸露的巖壁之間,但是生命力極為頑強。它生長區域比較廣泛,廣西,安徽,福建,雲南,浙江,海南,四川等地比較多,而在北方一些少部分地區也有。「還魂草」從遠處看和我們常看到的山上的柏樹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一個大一個小,所以看似像松針一樣,其實並不堅硬。
以前誰家的小孩老是哭這老輩人說「魂」丟了喝點這個,當然是迷信,其實「還魂草」它確實是一個名貴的重要,它能治療體虛和咳嗽,很多人農民其實對於這個植物的藥用價值並不了解,都是拿來餵牲畜,所以以前是非常多的,因為很多農民以為是松針不是什麼好東西其實它的價格非常高,根據目前市場了解達到上百元每斤。另外這個「還魂草」對於化瘀很管用,將其搗碎之後用紗布敷在淤血的地方很快就好,再有對於一些經常有眩暈的人也一定的作用。
因為「還魂草」高度只有10釐米左右,所以很不起眼,有時候生長在山林裡或者溪水邊,農民直接拿回家餵羊,以前在古代的時候,中國人都是拿植物當藥材來治病,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現在有了科學醫療之後,很少再有人去專門採摘這種植物了,所以現代很少人能熟知。
那麼為什麼叫它「還魂草」呢?《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 卷柏 ,豹足 ,象形也 。萬歲 、長生 ,言其耐久也,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看出,還魂草不是說人吃了還魂的意思,而是描述這種植物的傳奇生命力,另外有的地方可能還叫它不死草、回陽草、長生草 、萬年松等。「還魂草」的名其實就是與它生長環境有關。
現在因為「還魂草」的經濟價值關係,現在已經有人工培植的情況,不過很多都不是看重它的藥用價值而是觀賞價值,因為和松樹長得比較像,所以擺在家裡也比較好看,不過這人工培植的「還魂草」藥性也比較低,與野生環境下生長的周期也不一樣,外表可能沒有人工種植的好看,但是藥效野生的「還魂草」還是比較高。大家在野外的時候如果看到一定不要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