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的核武器沒有研製出,源於納粹領導人的「短視」

2020-12-11 騰訊網

說起二戰時期的德國,人們往往都會想到當時叱吒歐洲,不可一世的納粹政權。二戰時期的德國,不僅軍工、機械製造十分強大,其科技實力也不可小覷。

噴氣式發動機、極為先進的雷達系統以及飛彈的制導技術等等,比起盟國的實力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即便如此,納粹德國仍然沒有製造出核武器,而是盟國中的美國率先實施了"曼哈頓計劃",並在戰爭末期研製出了核彈,並對軸心國的日本投出。

核武器的破壞性是十分強大的,以至於經過核彈轟炸的日本不僅百姓流離失所,城市幾近破壞殆盡,其政府也因此發布投降詔書

可見核彈這一軍事武器,在二戰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這一武器的研發,則成了戰局以至於之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 德國人才的流失

1.瘋狂的種族政策

納粹德國的政治政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種族消亡政策。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以迫害猶太人,而臭名昭著。

納粹政權汙名化猶太人,為的就是激起民粹主義。消滅猶太人的同時,以病態的主義——雅利安民族是優等民族,通過敵視其他民族,以此來團結國內的動員能力。

為的就是在二戰中能夠更多地凝聚本國的戰鬥力,為自己侵略世界的惡行樹立一個看似正當的理由。

2."二等公民"的科學家

納粹政權對其他民族的"潑髒水",使得同為德國人的其他民族被認作是"二等公民"。這就像印度的種姓制度一樣,在德國的社會中劃分了民族優劣階級。

而作為"二等公民"的普通百姓難以掀起波浪,但在科學家中,可不乏其他民族的德國科學家。

這些科學家中,有相當一部分在1942年,德國初步探索鈾計劃時,並不迫切地希望能夠獲得成功。

其原因正是因為德國社會並沒有將他們視作一體,而是作為永遠都比不上雅利安人的民族區分看待,這當然是科學家們心灰意冷。

二、 沒有安全的科研環境

1. 德國本土被進攻

1944年6月,盟國的軍隊在諾曼第搶灘登陸,開闢了歐洲的第二戰場。作為二戰時期轉折後的一次主要進攻。

諾曼第登陸有著強有力的軍事意義和象徵意義——盟軍在經過二戰時期的防禦、轉折階段,終於在1944年發起了反攻。

而諾曼第登陸後,蘇聯在東線同樣發動進攻,兩面夾擊的困境可以預見德國軍事上的慘敗。這樣的困境使得當時的德國人民心惶惶。

在可以預見的失敗中,大家都在考慮自己的安危同樣的,本土都無法保護的國家,自然就沒有能力給人民安全感,國家和民眾"勞燕分飛",只是時間問題。

2.挪威的莫維克爾工廠被破壞

納粹德國研發核彈的失敗,與挪威的莫維克爾化工廠被破壞,有著一定的相關性。挪威的莫維克爾化工廠,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能夠生產重水的工廠。

而在德國的鈾計劃中,重水作為研發核彈的相關材料,莫維克爾化工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這個化工廠在挪威人的反抗中,通過洩密告訴了英國。

於是乎,在邱吉爾的快速反應下,化工廠被組建的轟炸隊伍化為了廢墟。莫維克爾化工廠被破壞,導致的是德國的鈾計劃直接"破產",重水的產出基本為零。

三、 納粹領導人的"短視"

1. 鈾計劃的支出少

二戰時期的德國生產力比不上盟國中的其他國家。用鋼鐵產量來說,1940年的粗鋼產量,美國六千多萬噸,蘇聯和英國都是兩千多萬噸。

而在武器的生產中,德國的轟炸機、戰鬥機、攻擊機都不如盟國的裝備。在軍事裝備上投入都如此捉襟見肘的德國財政,自然沒有更多的錢去支持鈾計劃的實施。

而鈾計劃作為當時十分尖端的科研研究,其消耗的財政支出無疑是巨大的。孱弱的德國生產力自然支撐不起這樣的支出。

2. 尖端科研的缺失

殘酷的種族政策使得國內的精英大多投靠了盟國,如美國、英國、蘇聯等。其中包括的有大部分的科學家,納粹執政的開始,就有著大約三千餘人的學者離開了納粹德國。

同樣的,四分之一的物理學家也因此離開了德國,大約一半的大學教授失去了其職位。這顯然的就是德國科研的一大損失,其影響也不只是核武器的研發失敗。

不僅如此,納粹德國的政權通過敵視其他民族的方式,使得大量的外籍科學家人人自危,瘋狂的種族政策逼迫他們出走德國,加入了同盟國的行列。

3. 一味依賴閃電戰

德國閃擊波蘭的計劃成功,讓德國嘗到了甜頭。這種快速襲擊制敵取勝的方式,讓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對機械裝備的提升成為了納粹德國主要的支出。

閃電戰的成功使得德國以最小的代價拿下一片地區,而德國想通過複製這樣的戰鬥方式徵服世界。

然而可惜的是,閃電戰的輝煌只持續了一小段時間,最終以被美國空軍以"活靶子"結束了閃電戰的輝煌。

四、總結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科技強大,製造出當時十分先進的機械化部隊和眾多先進的機械設備。然而不幸的是,納粹德國瘋狂的種族主義政策和民粹主義,將德國拖入了戰敗的泥潭。

不僅如此,納粹德國非正義的戰爭舉動,才是他們戰敗並且臭名遠揚的原因,而不僅僅只是科技抑或是軍事實力的不夠強大。

軸心國的殘酷行為體現在他們的錯誤政策上,並因此失去了世界人民的支持。世界是希望和平的,一戰、二戰的極短的時間,使得世界人民流離失所,失去了安穩的居所。

由此看來,納粹德國的核武器沒有研製出,不僅僅是因為客觀原因,對當時甚至是世界來說,當時無核的納粹德國是世界人民的幸事。

參考文獻:

《第三帝國的興亡》

《二戰通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文/史海觀復

相關焦點

  •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研製出原子彈?原因其實很簡單
    美國是第一個發明出原子彈並將其投入使用的國家,但在當時的世界上,並不止美國一個國家在研究原子彈,納粹德國對於原子彈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中。要知道,當時的德國可謂人才濟濟,各個領域的頂尖專家都不在少數,還誕生了不少諾貝爾獎得主。同時,希特勒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軍事科研上,按理說,納粹德國研究出原子彈只是時間問題。
  • 全世界最敏感的符號,納粹德國的「卐字」到底是源於何處?
    在現在的德國乃至全世界,有一個極為敏感的圖形,這個圖形在正常的場合絕對是禁用的,這就是著名的「卐」字圖形,這個圖形是當年邪惡政權納粹的象徵,給歐洲人民帶來了極深重的災難,所以在歐洲,大家對這個圖形都非常敏感。
  • 納粹德國——一個瘋狂的國家和它瘋狂的科技發明!盤點納粹德國的黑...
    納粹德國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間由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所統治的德國。納粹德國先後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國(德語:Deutsches Reich)與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國(德語:Gro deutsches Reich)。"
  • 納粹德國的逃亡者
    納粹對猶太人的歧視、迫害,早在希特勒攫取最高權力前就已經開始了,只是程度遠沒有後來那麼嚴重,但愛因斯坦還是從一些納粹的日常表現中看到了危險。 1931年,在一封寫給朋友的信中,愛因斯坦表明了自己想要放棄德國國籍的想法。「議會的解散,經濟的崩潰,納粹分子的巷戰,共和黨的軟弱,所有這些預示著將要到來的災難。」
  • 納粹魔王海德裡希墳墓被人掘開,德國警方尋找嫌疑人
    據德國多家媒體15日報導稱,前納粹高級官員萊因哈德·海德裡希位於柏林的無名墳墓被掘開,德國警方正在尋找嫌疑人。柏林警方告訴《圖片報》,柏林榮軍公墓的一名僱員15日發現海德裡希的墓穴已經被掘開,警方已對這一嚴重汙辱行為展開調查。
  • 一步之遙的納粹德國原子彈計劃,最終為何沒能成功?
    義大利2005年年底出版的一本書再次引發了一場壓制已久的爭議: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是否接近於製造出一枚核裝置。該書作者路易奇·羅梅薩是目前唯一活著的納粹德國核裝置的見證人,他和一些歷史學家相信1944年德國在波羅的海的一個島嶼上進行了一次早期核武器爆炸試驗。
  • 黑暗時代:讓波蘭恨之入骨的納粹德國佔領期
    經過1個月的連續慘敗,大半波蘭領土已被納粹鐵蹄踐踏。同時,蘇軍也從東方突然殺到,與納粹完成了不可思議的勝利會師。 根據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所描繪的美好夢想,波蘭將是大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間。 換言之,原有的國家架構是沒有存在價值的。
  • 納粹德國:崛起的災難
    國會形同虛設,由於議員開會只是高唱國歌《德意志高於一切》和納粹黨黨歌《霍爾斯特·威塞爾之歌》,此外沒有任何發言辯論,被稱為「昂貴的合唱團」。授權法案的規定,使得希特勒的命令具有和法律平等的權力。 當然,納粹德國也沒有執政黨和在野黨之間的相互制約了。
  • 德國反思納粹上臺教訓
    「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 柏林「恐怖地帶博物館」曾是納粹蓋世太保總部所在地,現在常年舉辦各種歷史展覽。默克爾當天為題為《柏林1933——走向專制之路》的展覽揭幕並發表主旨演講。她在回顧納粹上臺的歷史後指出,當年納粹能夠犯下滔天罪行,德國社會也有責任。一部分精英分子加入了納粹黨,更多的人則對納粹暴行保持沉默。
  • 納粹德國的科技是什麼水平?
    就知道為什麼我說短命的魏瑪德國可謂有再造德意志之功了。)如果沒有這些雄厚的基礎,希特勒的擴軍計劃只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那納粹在科學技術上又有什麼功勞呢?希特勒對「教授」,對學術生活的輕視,在《我的奮鬥》中已屢有流露。他在這本書裡表示過他對教育的一些想法。他寫道,「一個民族國家的整個教育的主要目標,決不可以只是灌輸知識,而是要造就十足強健的體魄」。
  • 蘇聯沒有美援能否戰勝納粹德國
    那麼就是soviet union 能否靠它自己的力量單獨戰勝納粹,而沒有英美的援助。它是否可以打到柏林去? 在今天大部分人看來,蘇聯沒有英美援助是無法靠自己單獨戰勝納粹德國的,那麼事實究竟是否如此呢?美援固然重要,那它真的重要到了可以決定整場戰爭的勝敗了嗎?
  • 太陽炮、納粹鍾,細數二戰納粹德國試圖發明的那些「神級」武器
    這是德國梅塞斯密特公司開發的戰鬥機,要知道當時的主力戰機,都是螺旋槳式戰鬥機,突然出現噴氣式飛機,就像是外星科技。雖然在當時盟軍的機海戰術下,me. 262根本發揮不了優勢,但是當時的盟軍飛行員看到,這種沒有螺旋槳,時速高達800公裡每小時的戰鬥機,還是相當驚訝的。彈道飛彈的前身。
  • 納粹德國「人類之泉」計劃揭秘,納粹為什麼對這些孩子感興趣?
    所以德國當時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人口危機。而在納粹上臺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生育率,如為養育孩子的夫婦提供各種經濟補償和社會榮譽,採取各種措施鼓勵結婚和生育,限制墮胎、阻止避孕知識的普及等等,希望提高德國人的生育率。而客觀地說,這些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1938年二戰爆發前夕,德國的出生率恢復到了19.2。
  • 新書推介 | 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
    當時,德國最大的政黨納粹黨領袖阿道夫·希特勒要求擔任他原來立誓要加以摧毀的民主共和國的總理一職。在那個命運攸關的冬天的周末,關於未來局勢,首都謠諑紛紜,而照後來的情況來看,這些荒誕不經的謠言中最令人吃驚的謠言不是一點沒有根據的。有的謠言說,施萊謝爾同陸軍總司令庫爾特·馮·哈默施坦因將軍相勾結,打算在波茨坦衛戍部隊的支持下舉行政變,逮捕總統,建立軍人獨裁政權。有的謠言說,納粹黨人要舉行政變。
  • 鮮為人知的生命之源計劃,納粹德國人種改良,打造「超級嬰兒」
    生命之源計劃(Lebensborn)出自於海因裡希·希姆萊之手,他是納粹黨衛軍的首領,納粹從1935年開始秘密實施「Lebensborn」計劃,以通過挑選美麗優秀的女子,達到」創造優秀人種」的目的藍色的眼睛和金色的頭髮的雅利安人被視為優秀的人種,當時的挪威被視為是最純正的地方,因此海因裡希
  • 蓋世太保在納粹德國「一手遮天」,但對這個非納粹組織,卻不敢惹
    蓋世太保全稱「國家秘密警察」,是德國在納粹時期,直轄於納粹黨「黨衛隊」的武裝力量,負責將納粹黨高層的決議,全部徹底貫徹到納粹德國的方方面面。 對那些可能不滿意納粹德國統治的人,進行有罪定刑。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蓋世太保在德國做到了「一手遮天」的概念。納粹帝國統治下的百姓,無不擔心自己,在哪一天不小心,就被蓋世太保安上「不滿納粹政府」而被剝奪人權。
  • 夏芊若:德國納粹時期的「黑色教育」
    一個納粹時代長大的德國人後來在一部反省納粹歷史的紀錄片中感嘆道:「我們從頭到尾都在學習為了國家而死,從來沒有學習過為了國家而活!」本文作者11歲到德國求學,獲社會學碩士學位。德國的教育之所以特別重視人的尊嚴、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民主的意識,注重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擯棄暴力,這跟德國經歷了「黑色教育」有著莫大的關係。
  • 納粹德國為何沒能力研發原子彈,只因這位科學家「算錯」一個數?
    要說到人類手中威力最強大的武器,那莫過於核武器了。現在的世界上,聯合國的五常正是靠著手中捏著熱核武器才坐穩了五常的位置,而那些其他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其國際地位也不會低。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正是因為他們在二戰的末期朝著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才提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的減少了盟軍的傷亡。
  • 自從希姆萊自刎以後,這位納粹公主,就成了納粹殘存組織的領袖
    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很少人能聽到納粹分子了。這是一個封塵已久的話題。隨著二戰結束,納粹便宣告滅亡。但事實上,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仍有殘存的納粹分子,他們有著完美的組織和獨立的活動,而且他們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領袖。但是他們的領袖卻不再是希特勒了,而是古隆德·希姆萊,她被稱為「納粹公主」。
  • 在納粹德國,女人的根本角色就是生孩子
    對女性來說,沒有什麼比生兒育女更偉大的事了」。納粹的宣傳負責人戈培爾則附和元首的意見,聲稱「女性的任務就是讓自己美麗,將子女帶到這個世界上,正如雌鳥為了雄鳥而讓自己美麗,它也為雄鳥孵蛋」。在納粹黨人的理念中,生兒育女是衡量女性是否成功的最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