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南單挑三國,誰給他的勇氣?

2021-01-10 騰訊網

越南是東南亞中南半島上的一個社會主義小國,國土面積狹長,僅為三十多萬平方公裡,與中國西南部接壤,西邊則與寮國和柬埔寨交界,靠近中國南海。越南戰爭勝利後,越南建立了統一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隨後柬越戰爭爆發,越南僅花費19天就迅速佔領了柬埔寨。

柬越戰爭

以此為跳板,越南對泰國悍然發動了侵略戰爭,企圖統一中南半島,進一步指染馬六甲海峽。在此期間,越南也頻頻挑釁中國,中越戰爭的爆發使得中越關係降到冰點。

以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為節點,越南這樣一個小小的島國同時與柬埔寨、泰國、中國三個國家作戰,甚至泰越戰爭是越南佔領柬埔寨之後的跨國戰爭,而和中國則是昔日戰友反目成仇,但中國體量是越南的數倍。

這樣狂妄的作戰經歷在各國歷史上都是少有的,到底是什麼給了越南小國這樣的信心,它又是憑藉什麼樣的實力單挑三國呢?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出發,可以看到越南看似不理智的行為背後都有其根源所在。

泰越戰爭

南天華夏的霸權主義歷史

越南的侵略野心有著歷史根基,挑戰三國的背後不僅僅是利益的驅使也是出自其民族「南天華夏」的歷史。

越南歷史上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是中國朝貢體系中的一個東南小國。五代十國時期,越南趁中國戰亂自顧不暇脫離其掌控。但是越南獨立後,也並沒完全和中國切斷聯繫,依然進行朝貢。

在給中原的王朝朝貢的同時,越南也仿照中國的朝貢體系在中南半島建立了以越南為中心的朝貢體系。

當時整個中南半島都是蠻夷之地,窮困落後,除越南外各國都殖民凋敝,窮困潦倒,因此當時最為強大的越南自封為「華夏」,是「南天中華」,周圍的其他小國都是「蠻夷」,要對越南的「南天中華」進行朝貢,接受教化,越南的擴張之路自此開始。

一開始,越南佔領了以紅河三角洲為中心的地盤,為了匹配其「南天中華」的稱號,越南積極地對外擴張。由於越南背靠當時十分強大的中國,西邊是綿延高大的山脈,所以只能向南進行擴張,慢慢地就形成了如今越南狹長的國土形狀。

紅河三角洲

海岸平原對國土面積的開闊也為之後越南和中國之間的南海爭端埋下了隱患。越南歷史上對中南半島的順利掌控也使得越南產生了一種迷之自信,這也是越南霸權主義和侵略戰爭的開端。

南海爭端

近代以來儘管越南成為了法國殖民地,但是歷史上近千年的「南天中華」思想依然未消除,反而在越戰勝利後進一步發展,演變成為地區霸權主義。

越南共和國建立之後,其作為印度支那共產黨的主要領導國,在1951年的第二屆黨代會上,就提出要建立以越南為主導的越南、柬埔寨和寮國三國組成的「印度支那聯邦」,這就已經赤裸裸地展現了越南對外擴張和侵略的苗頭。

寮國的親越政府上臺後,越南將矛頭指向了柬埔寨和泰國也就不足為奇,因為這兩個國家是越南一統中南半島的唯一障礙。越南還在1976年的越共四大中暗示要繼續維持對寮國和柬埔寨的控制,甚至在美國撤軍後也保持著相當數量的海外駐軍。

柬埔寨

越南軍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控制著寮國和柬埔寨,並不斷地對泰國進行騷擾,在中南半島的持續勝利和強勢使得越南的侵略心理膨脹,甚至妄圖霸佔中國南海和邊境地區。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越南也確確實實控制了整個中南半島的東部並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這樣看來,在自信心的極度膨脹和歷史因素的作用下,越南的單挑三國行為也不足為奇了。

泰國

小國發展的局限——對外擴張

除了歷史固有的侵略傳統,越南作為一個小國且瀕臨海洋,其發展勢必無法比擬大國的資源和人口,因此很多時候利益的獲取只能通過對外侵略他國和擴張得到。

一個國家想要發展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土地和人口,越南地處半島東部,現今國土面積也不過約33萬平方公裡,其狹長的地形並不是一個孕育大國的優勢條件。

除此之外,越南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僅在東部海岸平原地勢較為低平,適宜農作物生產和種植,總體上也不具有發展為農業大國的優勢。

而歷史上類似這樣的島國想要發展都是通過攫取其他國家領土實現的,例如葡萄牙和英國,其帝國主義的實現就是依靠強大的海軍力量不停地對外擴張,擴大國內飽和市場,實現全球霸權。

葡萄牙

但越南有所不同的是,其瀕臨的南海隸屬於中國,中國為了自身的海洋安全不可能允許越南發展自己的海軍力量。

此外,越南和經過工業革命擁有雄厚資本積累來發展海軍力量的英國相比,經濟實力和科技技術又遠不及,所以只能考慮從陸上進行擴張,國力弱小的寮國和柬埔寨就是越南霸權主義首當其衝的犧牲品。

歷史上,小國發展始終具有局限性,越南的單挑行為是歷史因素作用下的必然。因為依靠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模式,越南在中南半島上始終處於經濟較為領先的水平。臨近海域的島國又往往充滿著冒險精神,例如葡萄牙的海軍力量就因冒險者無畏的冒險精神發展起來。

所以對越南而言,這種以小國實力同時挑戰三個國家的冒險行為對越南而言不過是風險大收益也大的一次賭博。

寮國

越戰勝利的收穫

但越南之所以有勇氣挑戰三國,最本質的原因還是越南戰爭勝利後帶來大量的戰利品和蘇聯為其撐腰提供的軍事援助給了越南發動戰爭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越南戰爭之後,美國支持的南越資本主義陣營以美國黯然撤軍收場,中蘇支持的北越取得了勝利。

美國從越南撤軍後,留下了大量的軍用物資,而這在戰爭結束後統統都被北越收入囊中,因此在越南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之後,國內經濟實力並沒有出現百廢待興的局面,反而因為美國遺留的大量物資而飛速發展。

除此之外,中蘇在戰爭中對越南的大量人力物力資源援助也為其提供了發展的基礎。據資料統計,中國在抗美援朝的過程中陸續派出了各個重要兵種和後勤保障部隊赴越參戰和擔負修建任務,極大地提升了越南軍隊的作戰水平。

到1978年止,按當時國際市場價格計算,中國對越南的援助總值達200億美元左右,相當於現在越南GDP得十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無償援助款。而更為財大氣粗的蘇聯出於遏制美國的對外策略更是全力支持越南的發展。

中國對越南的援助

僅在越戰期間,蘇聯對越南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總額就超過600億美元,包括575輛主戰坦克,94輛裝甲車,649門火炮,529套防空飛彈,以及57艘艦艇。大量的軍事援助迅速增長了越南的軍事實力,甚至因為援助太多,出現了有飛機沒飛行員的尷尬場面。

即使是越南戰爭結束後,蘇聯對越南的援助也持續了長達二十多年。

蘇聯援助越南

除了越南戰爭過程中受到大量援助帶來的軍事實力增長,越南的國內想法也發生了變化,這也為其之後的對外挑釁奠定了心理基礎。

當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而越南戰爭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投入最巨大、損失也是最慘重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不僅對國家實力和形象造成了打擊,更是在和蘇聯的對峙中轉攻為守,改變了國際格局。

因此越南戰爭的勝利使得越南認為自己打敗了世界頭號強國,從而產生了夜郎自大的心態,認為自己有實力追求地區霸權的地位。此外,蘇聯在背後的推波助瀾更是進一步助長了越南的氣焰。

1979年之前,中蘇關係已經開始惡化,隨著1972年中美建交,蘇聯認為中國背叛了社會主義陣營,因此開始對中國採取打壓政策。

1972年中美建交

而臨近中國的越南就是最好的傀儡,在蘇聯的支持下,越南肆無忌憚地對中國邊境和南海地區進行侵擾,製造事端。越南也藉此機會實現自己統一中南半島的野心。

歸根結底,越南有勇氣挑戰三國既是歷史因素的作用也是國際格局互動的結果,在國家具有侵略歷史和國內企圖稱霸的野心下,大國在背後推波助瀾就顯得順其自然。

但是歷史總歸是向著和平發展,霸權主義註定也不符合時代潮流,因此越南受到了中國激烈的反擊和國際道義的譴責,國家的強大必然不能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

戰爭帶來的只會是痛苦和傷害,而一個國家真正的勇氣則體現在對國內百姓的負責和對國際責任的承擔上,越南挑戰三國的勇氣也註定要淪為一場笑話。

相關焦點

  • 1979年2月,解放軍還擊越南,印度是一種什麼態度?
    1979年2月17日,新華社奉我國政府之命,就中國人民解放軍被迫還擊越南武裝入侵發布了一篇嚴正聲明。聲明中說:「兩年來,越南當局在猖狂反華排華的同時,不斷在中國邊境地區進行武裝挑釁和敵對行動。中國方面一直以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為重,採取克制和忍讓的態度,再三向越南當局提出規勸和警告,以避免事態的擴大。
  • 三國殺:遊戲中的袁紹謀士誰最強?田豐墊底,他單挑比孫權都強!
    說起袁紹的謀士,我們都知道有田豐許攸,審配郭圖等等,在《三國演義》中袁紹的謀士可以說誰也不服誰,那麼在三國殺遊戲中,你知道袁紹的謀士誰最強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到底誰才是最強的那個袁紹謀士。 第五:田豐
  • 中越兩國空軍的對比,1979年,越南空軍為何不敢出戰?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越南軍隊的步兵。不得不說,步兵部隊是越南的王牌,也是越南唯一的王牌。越南步兵作戰經驗豐富,而且驍勇善戰。但其他兵種就差點意思了,1979年的較量中,越南空軍的戰機數量並不少。但是,越南空軍始終不敢出戰。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全面戰爭三國》如何單挑?單挑的好處是什麼?
    單挑是《全面戰爭三國》中的特殊戰鬥要素。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全戰三國》單挑的相關知識。在交戰時,如果兩名將領距離接近,就會出現單挑選項。此時你可以通過屏幕左下的單挑按鈕向敵將發出單挑要求。同樣的,敵人也會有很大概率對你發動單挑。
  • 三國殺:不懂就問,八血孟獲單挑完全體曹純,誰能贏?
    即便是沒有在排位機制的遊戲裡,玩家也想方設法讓一些遊戲角色「碰一碰」,俗稱單挑。縱觀整個遊戲史,單挑一直都能成功吸引玩家的眼球。大至那些3A巨作,小到俄羅斯方塊,單挑似乎無處不在。三國殺同樣有著不少有意思單挑梗,比方說什麼「單挑王」劉備,「會玩的孫權」。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雙方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
    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南自衛反擊戰拉開戰幕。經過一個月的激烈交火,雙方停止戰鬥。其後,又不斷產生邊境摩擦,直到1989年中越雙方才真正偃甲息兵。 戰爭自然免不了死亡。中越戰爭期間,中國和越南各自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呢?
  • 三國中呂布趙雲,單挑誰更厲害,曹操一句話全明白了
    三國中有兩位勇士,一位是單挑無敵的呂布,另一位是少有敵手的趙雲。小編一直有一個疑問,他兩個單挑到底誰厲害,在電視劇中他們兩人從未交過手,我們也不知道誰能獲勝,但是曹操卻說出了答案。先來說下呂布,歷史上以勇武稱呂布,在當時呂布和他的坐騎赤兔馬的呼聲非常高,號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以想像他們的呂布和赤兔有多麼厲害。呂布和董卓誓為父子,後來被王允利用貂蟬使美人計,造成了他們之間反目成仇,呂布殺死董卓之後,被董卓的舊部下李傕打敗,後又依附袁紹,又因袁紹不信任,依附張揚。
  • 1979年,中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給越南帶來怎樣的影響?
    雙方從1955年開始,就摩擦不斷,終於在1961年全面爆發了戰爭。雖然北越軍隊的戰鬥力十分頑強,但終究是不敵裝備精良的美軍。無奈之下,胡志明多次派黎筍前往北京,向中國求援。 越南與中國唇亡齒寒,而且都是社會主義國家,都緊密的圍繞在蘇聯的周圍,而且美軍還製造了北部灣事件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出於各種原因1965年中國從廣西增兵越南。
  • 一對一單挑同時死戰不退的話,三國有誰能打敗張飛?
    張飛作為三國時期的名將,此人的實力極強,在劉備軍中武將地位僅次於關羽,張飛的生涯之中,單挑幾乎沒有輸過,關羽曾評價過張飛,我三弟取敵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足以見得張飛的實力是非常不錯的,可能的話,羅貫中老爺子在撰寫三國演義的時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有一些偏向蜀漢方面的。
  • 1979年中國打越南只用了一個月,邊境輪戰為什麼要打10年?
    不過,雖然建國後我國沒有參與過大規模的戰爭,但在領土、邊境受到威脅時,我國還是毅然派出了軍隊,消滅了邊境地區的安全隱患,和越南進行的自衛反擊戰就是如此。不過,在與越南作戰時,我軍1979年明明在一個月內就取得了勝利,為什麼邊境衝突卻打了十年之久呢?在近代以來,越南曾一度淪為法國的殖民地,在二戰中又被日軍佔領,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陷入被殖民和侵略的困境。
  • 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在三國演義中,武將人數眾多,那說到最厲害的人物,或者可以這麼問誰是在三國歷史上單挑最厲害的武將呢?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呂布、趙雲。確實沒錯,呂布二十四名將排名第一,實力雄厚,無人能敵。趙雲,二十四名將排第二位身陷重圍連殺眾人救出阿鬥,他的實力也是不可小看的。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 三國時期,如果孫策和關羽單挑,誰更厲害呢?
    孫策與太史慈在神亭嶺大戰,雙方都沒有別人助戰,一對一單挑,可以算是公平決鬥了,從馬上打到步戰,從步戰再打過肉搏,雙方誰也奈何不得對方。在太史慈的戰鬥生涯中,從來沒有過斬殺過一名敵將,只是幹掉了一大堆嘍囉兵,所以可以認定太史慈的攻擊力是有問題的。而孫策的斬殺率非常高,他與太史慈數百合戰成平手,說明孫策是攻擊力很強,而太史慈的防禦滴水不漏。
  • 三國第一猛將是張飛,那麼三國第一美女是誰?曹植給出了答案
    三國最典型的就是猛將如雲,而民間對三國武將排行,更是有各種版本的榜單。當然有英雄也少不了美女,才女蔡文姬、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當然還有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大喬和小喬。小編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第一猛將和第一美女,他們是誰呢?且聽我慢慢道來。第一猛將非翼德莫屬說起三國猛將,世人第一印象非呂布莫屬,那傢伙手持方天畫戟,跨坐赤兔寶馬。於虎牢關外以一敵三不遜於劉關張。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還擊越南,印度官方是啥態度?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應用而生,解放軍還擊越南本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那麼當時印度對此又是什麼態度呢?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前,越南對中國就已經進行了武裝侵犯,當時越南當局集結了大量武裝部隊在中越邊境,他們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 1979年對越還擊戰後,越南邊民提出要劃歸中國管轄,越方直接慌了
    1979年對越還擊戰後,越南邊民提出要劃歸中國管轄,越方直接慌了文/文史紀事自古以來,越南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居,雙方來往密切,交流頻繁,受中原文化的薰陶在多次勸告無果的情況下,我邊防部隊於1979年2月被迫進行了自衛還擊。3月作戰基本結束,但被狠狠教訓後的越軍並未就此罷手,雙方依舊在中越邊境展開對峙。不過兩軍交戰並未妨礙雙方邊民的來往交流,越南高平省茶靈、河廣的幾個縣和我國廣西靖西縣接壤,邊境線長達153公裡左右。
  • 三國殺:為什麼劉備被稱之為單挑王?皇叔: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梗,說到三國殺中的單挑王,很多小夥伴應該會想到孫權。不過劉皇叔才是當之無愧的,很多人就問了劉備本質上單挑無限接近4血白,比4血白強是能破空城和火攻,卡+1馬回血(給別人牌自己回血,裝個+1馬,別人打不到你),跟一些有單挑能力的武將相比,無疑是弱將。其實,大家都誤解劉備了,劉皇叔之所以被稱為單挑王,主要是因為靠仁德感化對手,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優秀的。
  • 三國殺:神呂布永遠單挑不過的3個英雄,最後一個讓神呂布放棄!
    三國殺這個卡牌遊戲算是比較古老的,小編記得剛學這類桌卡遊戲是在10年前,當時和小夥伴在棋牌室玩現實版三國殺還是挺有趣的,當然一開始還是在電腦端遊來玩的。三國殺經常會出一些新英雄,他們都有著強力的效果,隨著遊戲的版本更新,每一個英雄都有他獨特的玩法,只要你出牌和技能運用得當,和隊友配合得好,相信隨便拿一個英雄都能讓你超神!
  • 1979年對越反擊戰,我軍即將打到越南首都河內,為何突然撤兵?
    引言: 對越南自衛反擊戰從1979年的2月17日開始,到當年的3月16日結束,事實上中國部隊從3月5日開始便動員撤軍了。這場為期28天的自衛反擊戰,明明都已經要打到越南首都了,為何會做出撤軍的決定呢,這其中有什麼考慮嗎?
  • 1979年中越戰爭:侵犯邊境,搶我國土,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誓師動員大會 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爆發的原因 1979年1月,越南軍隊宣布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在中越邊境全線加緊作戰準備
  • 1979年中越戰爭,中國打了勝仗,美國反而是大贏家?
    誰都無法否認,1979年最震撼的一件事就發生於當年1月1日——中美建交。 實際上,兩國建交的第一個變化很快浮現:2月17日,中越爆發邊境戰爭,中方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