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小於運-20,全球最好的中型運輸機,運-30的參考目標

2021-01-19 騰訊網

最近一段時間,國產軍用飛機最熱門的機型應該是西飛的運-20運輸機。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中,空軍多個部隊的運-20運輸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作為我國第一型專用大型運輸機,運-20憑藉65噸的最大載重量,超遠的航程成為航空工業和空軍的驕傲。除了運-20運輸機外,我國航空工業還有大量的運-9中型運輸機,兩型飛機可以說是戰略與戰術的最佳搭檔。今天與大家聊聊一款介於運-20與運-9運輸機之間的機型。這就是歐洲多國聯合研製的A400M多用途中型運輸機。

A400M運輸機是一型採用4臺渦槳發動機的軍用運輸機,由空中巴士軍事公司研製生產,參與的國家主要有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土耳其,比利時等。眾所周知,歐洲多國空軍裝備的機型主要有美制的C-17戰略運輸機和C-130中型運輸機。另外還有一些老式的C-160運輸機。

由於這些國家國土面積不算太大,裝備的C-17戰略運輸機數量很少,C-17運輸機的價格過高,性能過強並不適合很多小國。歐洲地區大多數國家裝備的機型主要是C-130中型運輸機。C-130運輸機的改進型號有很多,目前在產的主要是C-130J中型運輸機。這型飛機雖然比傳統的C-130運輸機先進不少,但是其最大載重量和航程並沒有本質的提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上世紀80年代,歐洲多國計劃研製一種全新的中型運輸機,作為C-17和C-130運輸機之間的補充機型。

經過多年的論證和研製後,A400M運輸機第一架原型機於2009年首飛成功。由於採用了諸多新技術,A400M運輸機研製過程中一度由於研製節點延誤成本超支的問題,多次面臨取消。慶幸的是8個合作國家並沒有放棄,先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並且於2011年8個國家一次性訂購了174架A400M運輸機,這項合作計劃才能堅持下去。經過數年的試飛後,A400M運輸機於2013年8月正式裝備法國空軍,隨後開始批量裝備8個國家,另外還出口到馬來西亞。

在某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國航空工業曾經對外公開過一款運-30中型運輸機,有網友發現這款飛機與A400M運輸機的外形非常相似。對此小編與很多軍迷一樣,也非常期待這型新飛機。至於最終我國是否會正式研製運-30運輸機,現在還不得而知。我們先看看歐洲A400M運輸機有哪些優點。

A400M運輸機機長45米,翼展42米,機高約14.7米,空重約76.5噸,正常起飛重量約120噸,最大起飛重量約141噸,內部最大載油量高達50.5噸,最大載重量約37噸,最多可以運載116名全副武裝的傘兵。A400M運輸機採用4臺歐洲渦槳國際公司研製生產的 TP400-D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臺最大功率達到8200kW,兩側機翼各配裝兩套FH385和FH386可變螺距螺旋槳,螺旋槳的直徑達到5.3米。這兩套螺旋槳很有意思,從圖片中可以看出,4臺發動機有兩臺正轉,有兩臺反轉。這套動力總成為A400M運輸機帶來了強大的動力,同時保證了飛機的最大航程達到8700公裡,其中載重20噸貨物時,最大航程達到6400公裡 ;載重30噸貨物時,最大航程達到4500公裡 ;載重37噸貨物時,最大航程達到3300公裡。從這裡可以看出A400M的綜合性能非常優異。

本文圖片均為軍研原創攝影,未經授權,謝絕下載另作商業用途。

A400M運輸機還有一個特點是大量採用複合材料,結構重量中複合材料的佔比達到35%-40%,機翼使用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佔結構重量的85%以上。同時A400M運輸機的航電系統也是目前我們已知最先進的機型,這些技術也是歐制軍用飛機的強項。另外在工藝水平上,A400M運輸機可以算作目前最好的軍用運輸機。據最新的消息,A400M運輸機的單價高達1.7億歐元,筆者個人認為,採用這麼多的新技術,新材料 ,現在達到這樣的性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A400M運輸機具備超強的短距起飛能力,據稱可以在30米寬的跑道上180度調頭,起飛重量100噸時,戰術起飛距離約980米,戰術降落距離約770米,並且可以在一些軟質跑道上起降作業。在貨艙空間上,A400M運輸機貨艙寬4米,高3.9米,貨艙內部長度約23米,最大內部容積達到340立方米,可以容納一架NH90或者一架CH-47直升機,另外還可以容納兩輛斯崔克高機動輪式裝甲車,要知道斯崔克高機動輪式裝甲車的重量達到17噸,這一性能非常適合現代的快速反應戰爭。從性能上看,如果我國航空工業有能力研製生產傳說中的運-30中型運輸機,將大大增強我軍的作戰能力。

A400M運輸機作為一型介於戰略與戰術,大型與中型運輸機之間的型號,目前的產量已經近90架。A400M運輸機除了作為運輸機外,還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改成空中加油機,空中救護飛機。其中A400M作為空中加油機時,可以在距離基地930公裡遠的空域逗留兩個小時,並且為一些空中受油機提供34噸的燃油,這樣的性能在我們看來真香,這也證明A400M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中型運輸機。我國目前並沒有在運-9中型運輸機基礎上研製生產中型空中加油機,主要原因是載油過少航程較短。如果未來能研製成功運-30運輸機,那麼帶來的空中技術優勢是不可限量的。

關於運-30運輸機未來的發展,現在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最終是否如航展公開的那樣,現在誰也說不準。理論上如果我國有能力研製這樣的運輸機,對於我軍的運輸能力將有很大的提高,當時其成本和研製周期目前問題多多。從軍迷的角度看,我們還是期待以後的官方正式報導……

相關焦點

  • 運-20運輸機的小兄弟,4臺六槳葉發動機,堪稱國產C-130J運輸機
    如今的運-9運輸機是航空工業dgmr生產的一款20噸級中型中程運輸機,這款飛機是在運-8基礎上全新研製而來,相比於運-8飛機有更寬敞的貨艙,更好的飛行性能,更好的起降性能等。
  • 我國已有運8運輸機,為何還要研製運9?關鍵時刻作用堪比運20
    一直以來,世界上發展的主流運輸機都是400噸級和200噸級別的運輸機,比如說美國的C-5和俄羅斯的安-124,美國的C-17和我國的運-20這類運輸機,都是知名的大型運輸機。不過這類運輸機都具備著擁有大航程和大載重的優勢。但是這些運輸機對機場的要求也高,同時研發和裝備的成本也高。
  • 我國運-30中型戰術運輸機2020後試飛
    有媒體評論指出,由種種跡象看來,這可能是運-30的氣動模型,顯現中國新一代戰術運輸機可能已經進入研發階段。 分析認為,從相關情況來看,運-30可能會在2020年以後進行試飛,未來將和運-20改進型運輸機一起,成為中國空軍未來運輸機裝備主力。
  • 8機新照:俯瞰運-20與運-9同框,2型運輸機大小是一目了然
    2月17日,我空軍4架運-20、3架運-9和1架伊爾-76共8架運輸機,第4次執行向武漢空運醫療隊員與物資的重大任務;據悉,我空軍先後4次空運任務共動用了30架次運輸機。運-20「鯤鵬」,是我國最「年輕」的大型運輸機,服役才僅僅不到4年的時間。
  • 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首飛成功
    解放軍報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李國文報導:2013年1月26日,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該型飛機是我國依靠自己力量研製的一種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運-20大型運輸機的首飛成功,對於推進我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援助等緊急情況,具有重要意義。該型飛機首飛後將按計劃繼續開展相關試驗和試飛工作。上圖:1月26日,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在進行試飛。
  • 又一批運20已服役!空軍戰略運輸機數量創紀錄,突破百架不是夢
    四年來,運20已經服役了12架,加上我國空軍原有的30多架伊爾76,我軍目前已經擁有了50多架大型運輸機,多年來大型運輸機數量過少的局面已然不復存在。運-20是中國研究製造的新一代軍用大型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然而,從長遠來看,運20的用途很可能不只是運輸這麼簡單,運20航程遠,可在複雜條件下執行任務,是接受改裝成為其他類型的支援飛機的合適平臺。例如空中大型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轟炸機等等。
  • 兩大國運輸機機場比拼,運20運9氣勢如虹,但被這大塊頭壓過一頭
    近期抗疫行動中,人民空軍先後出動多批次運-20、運-9運輸機。其中運-20是戰略運輸機、運-9是中型戰術運輸機,都是我軍目前的主力機型。對比美國空軍的C-17戰略運輸機、C-130中型戰術運輸機相比毫不遜色。
  • 最新運-30運輸機進展不順,運-9生產線開足馬力7周就造一架
    試飛場停機坪上,一架完成塗裝的運9即將交付,繼空軍駐邛崍某運輸機團和陸軍航空兵某旅先後列裝該機後,空軍另一個運輸機團也即將或者已經裝備該型運輸機,可見目前運9在航空兵部隊龐大的需求量。本次參觀活動中,最值得令人稱道的就是運九的這條集數位化、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於一體的總裝脈動生產線。
  • 簡氏關注中國「新中運」:比運9更大 比運20經濟
    【環球軍事報導】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1月17日題為《中國航展2014:中航工業披露新款中型運輸機概念》的報導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在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舉行的珠海航展上披露了新概念中型運輸機。報導說,從模型看,這款飛機的機身設計與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的A400M多用途運輸機相似,但機身更寬,並採用4臺渦槳發動機,配備6葉螺旋槳。
  • 深度解析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
    從圖片和參數中我們不難發現,運-20其實是一架設計「中庸」的運輸機。並沒有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當然也沒有一味為降低風險而只採用「成熟技術」。首先從機體規模上來說,比美軍裝備的C-17「全球霸王」幾乎小了一圈,但又比俄羅斯伊爾-76「耿直」大了一圈,該機在設計上明顯參考了伊爾-76的某些設計,但在機尾等位置又融合了C-17的一些特點。
  • 運-20:研發時參考了伊爾-76,採用同樣的發動機
    伊爾-76,是蘇聯時期伊留申航空集團發展的一款4發大型軍用運輸機,當然,必要時也能當作民用機使用;自1975年服役以來,已有將近40個國家採購了此型軍民兩用運輸機,是全球最為成功的一款運輸機之一。
  • 運20換中國心首飛,治癒空軍心臟病頑疾,未來彰顯戰略空軍面貌
    中國出動運-20運輸機將重型裝備戰略投送到俄羅斯參加軍事演習,但跟俄羅斯實現戰略戰略投送能力存在著相當差距,最重要則是中國空軍在戰略運輸機跟俄羅斯依然存在相當大差距,運-20運輸機則是對標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而且在借鑑伊爾-76運輸機經驗,參考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氣動布局和結構設計,在融合C-17運輸機。
  • 運-8運輸機
    運-8(Y-8)運輸機由中國陝西飛機製造公司研製,為中型四發渦輪螺槳中程多用途運輸機,該機可用於空投、空降、運輸、救生及海上作業等多種用途。原型為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的安-12飛機(北約代號「幼狐」,1956年首次試飛,1958年投入批生產並交付使用,1973年停產)。   運-8運輸機起飛重量61噸,航程5600公裡以上。
  • 印度有25架大型運輸機,運20量產後,中國大型運輸機已是其數倍!
    伊爾76之前,我空軍的主力運輸機為運-8,運8是一款中型螺旋槳式運輸機,雖然技術成熟穩定可靠,但最大載重只有20噸運輸能力有限。1992年我國引進了首批10架伊爾76,在運20服役之前,我國共引進4批30架左右的伊爾76,但其中一部分歸民航使用,還有5架改裝成了預警機,空軍實際裝備的大型運輸機數量不足20架,低於印度空軍裝備的25架。
  • 簡述我國運輸機運30的發展概況,國產武器裝備,我國空軍的驕傲
    我國空軍也十分重視運輸機的研發和應用,在運20這家大型運輸機面世後,我軍對於運輸機的研發上也絲毫不敢有任何懈怠,反而愈加迫切的想要研發出更高端更實用的新型運輸機。在新造的運-9也逐批的投入服役後,一定程度上給我軍運輸機研發事業帶來了慰藉,極大的平衡了我軍運輸機的忙碌程度。
  • 美稱中國曝光2款新型運輸機 運30與運19競爭激烈
    【國產運30新型運輸機首次曝光】【環球軍事報導】據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網站11月11日報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本周披露了一款新型運輸機的模型。如果項目生產方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得批准,這款運輸機將於本世紀20年代服役。美媒稱,中國業界官員說,該項目處於概念設計階段,應該在大約兩年內進行全面研製。如果一切順利,將於2020年首飛。
  • 運20戰略運輸機首飛6周年 究竟給中國空軍帶來了什麼
    大型運輸機是指最大起飛重量在200噸的運輸機,世界上具備大型軍用運輸機研製能力的國家非常少,我國通過研製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大型軍用運輸機研製能力的國家。如今運-20運輸機已經在空軍運輸機部隊批量服役,在運-20運輸機之前我國裝備的最大的運輸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MD運輸機,這是蘇聯時代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但是由於年代久遠,這款運輸機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在研製運輸機上最具有實力的是美國,目前美軍服役的大型運輸機主要是C-5M和C-17兩款,而C-17是屬於與運-20以及伊爾-76MD同一個級別的運輸機。
  • 運20為什麼有3名飛行員 與以往運8運9運輸機有什麼不同
    ­  「鯤鵬」今日乘風起­  ——空軍航空兵某師改裝運-20大型戰略運輸機紀實­運-20起飛遠航。 餘紅春攝­  這一天,川西某軍用機場,官兵們翹首仰望。­  視野中,空中那個深灰色的小點慢慢變大,轟鳴聲震徹耳畔。
  • 美C130性能依舊世界最強,中國只能靠運30補課
    圖:被稱為運30的新中運模型隨著最近運20的交付,國內運輸機研發的重心將轉移到其它噸位級別和種類範圍上。以美國C130系列運輸機為目標、中國新中型運輸機的方案也再一次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圖:在90年代經過更換發動機、機電和航電設備改進,結構改進,全機70%重新設計以後,C130J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中型戰術運輸機C130運輸機在項目設計之初,是美國空軍和陸軍的聯合項目。陸軍對C130提出了非常苛刻的前線起降要求,C130必須能在前線野戰機場強行著陸,具備大載重短距起飛能力。
  • 戰略運輸機哪家強?安124最大載重150噸,C5銀河129噸,運20多少
    C-5銀河作為美軍最大的戰略運輸機,光看其「體型」就兩倍於美軍其他的運輸機。從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向以色列部隊提供軍事物再到承擔起沙漠風暴行動中的空中橋梁,C-5無與倫比的運載能力可謂是美國全球霸業戰略的重要基石。冷戰結束之後,美軍對C-5進行的現代化的升級改裝,新型的C-5M超級銀河相比傳統的C-5在性能、效率以及可維護性等指標上有了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