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我空軍4架運-20、3架運-9和1架伊爾-76共8架運輸機,第4次執行向武漢空運醫療隊員與物資的重大任務;據悉,我空軍先後4次空運任務共動用了30架次運輸機。運-20「鯤鵬」,是我國最「年輕」的大型運輸機,服役才僅僅不到4年的時間。畫面上,是4架運-20與4架運-9俯瞰新照,兩者體型的差異是一目了然。
運-20的服役,終於使得我國擁有了自己的戰略投送力量,戰略空軍的短板正在被一一補齊。
運-20是我國航空工業「20工程」之一,與殲-20隱形戰鬥機、直-20戰術通用直升機形成了富有我國特色的新一代空中力量體系。
現代戰爭,尤其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快速機動能力是重要影響因子;高性能的運輸機,能迅速將人員和裝備投射到關鍵地區,從而掌握制勝先機。
運-20「鯤鵬」就是這樣一款高性能運輸機,它不僅氣動布局讓人賞心悅目,而且電傳飛控系統和全玻璃化座艙也處於世界極高水準。
從運-20多次公開飛行展示畫面能看出,運-20擁有高超的飛行性能,無論是轉彎和盤旋讓人感覺「身輕如燕」。
最主要的是,運-20還具備出色的短距起降能力,這在戰時是非常重要的戰技指標。外界分析,如果運-20換裝推力更大的新型渦扇發動機,它的綜合能力還會有更明顯提升,令人期待。
運-20可通過側面和尾門上下人員,貨物運輸可通過標準託盤由尾門進出,機動裝備則可直接開進寬敞的機艙內部;我國最強的99A主戰坦克,運-20也能運輸一輛,並同時搭載一定基數的彈藥和配件。
運-9中型運輸機的動力為4臺渦槳發動機,它最大航程約5000公裡,載重能力約為20噸。圖/中國軍網英文、Fan Xianhai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