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有運8運輸機,為何還要研製運9?關鍵時刻作用堪比運20

2020-12-16 雷姐的機械空間

一直以來,世界上發展的主流運輸機都是400噸級和200噸級別的運輸機,比如說美國的C-5和俄羅斯的安-124,美國的C-17和我國的運-20這類運輸機,都是知名的大型運輸機。不過這類運輸機都具備著擁有大航程和大載重的優勢。但是這些運輸機對機場的要求也高,同時研發和裝備的成本也高。

不難發現,在某一方面,中型運輸機比大型運輸機作用還大。雖然在航程以及載重量不及大型運輸機的一半,但是裝備的成本和使用成本也低,對機場的要求也低,甚至可以在質量較差的前線機場起降。這類運輸機也是被美俄等國家率先重視起來,其中最具代表的機型是美國的C-130運輸機和前蘇聯的安-12運輸機,並且都大量裝備。我國在安-12運輸機的基礎上,發展出來了運-8運輸機。在之前我國運輸機只有運-5和運-7,已經不能滿足運輸的需求,運-8的誕生對我國運輸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成為了那個時候的主力運輸機。

美蘇的這兩型運輸機沒有採用噴氣式發動機作為動力,而是採用螺旋槳為動力。雖然目前世界上有很多運輸機已經採用渦扇和渦噴發動機,但螺旋槳運輸機在很多國家還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即便是軍事實力最強大的美國,也依舊擁有大量的C-130運輸機,而我國空軍目前擁有運-8和運-9兩款螺旋槳運輸機,這兩款運輸機也是我國空軍運輸機部隊重要的組成部分,那麼當初我國在擁有了運-8運輸機後,為什麼又要大力發展運-9運輸機呢?

運-8運輸機

當年的我國空軍很多戰機其實都有著蘇系戰機的影子,運-8的藍本就是前蘇聯的安-12運輸機。安-12這款運輸機在設計之初是為了對標美國的C-130運輸機,但實際上在性能方面要落後C-130很多,不僅動力遠遠落後於C-130,而且飛機的機翼也較小,這就導致這款飛機的單位載荷大於同類型飛機,也就使得這款飛機的低空低速性能較差。所以這款運輸機即便從1958年生產到1973年,蘇聯也並未解決他身上存在的問題,而運-8運輸機實際上繼承了安-12運輸機的各類問題。

不僅僅是繼承了原型的各種問題,由於當時我國的工業水平較差,就算是對於這款問題多多的蘇制運輸機進行仿製,我國還產生了大量的新問題,運-8和安-12兩款運輸機在尺寸方面是基本相同的。另外安-12運輸機是蘇聯50年代末的產品,而我國則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才研製了運-8運輸機,所以即便比蘇聯晚了30年,我國的這款運輸機還是比不過蘇聯的同類型產品,而這其實也受到了一線部隊的詬病,所以在中美蜜月期間,我國的生產水平有所提升,我國也開始對現有的運-8運輸機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當時我國空軍對運8運輸機的改進型號一共有兩種,分別是運8-C和運-8F,而運-9實際上是在運8F600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

運9實際上是中國空軍為了彌補運-8運輸機的缺陷而設計的一款飛機,首先是對飛機的油箱進行了改進,大大增加了飛機油箱的載油量,並且對飛機的機體進行了改進,使其更為流暢,這樣的改進也使得運-9運輸機的航程達到了5000多公裡。而在動力方面,運-9運輸機也換裝了國產的渦槳6C發動機,飛行速度提高到了600公裡/小時,極大的提高了飛機的起飛重量,這也就使得飛機能夠搭載更多的士兵和貨物,在最大載重方面達到了25噸,較之前的運-8有所提升,同時機載的電子設備也是有所更換,座艙也進行了相應的升級。

另外我國空軍還對這款飛機的飛控和航電系統進行了更新,這也就使得目前我國能夠運用運-9運輸機作為平臺建造大量的高新特種機,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空警500預警機。目前我國已經在研製下一代中型運輸機,而這種運輸機的目標就是要超過C-130,成為全世界性能最佳的中型運輸機。所以說,這款中型運輸機的作用不亞於運-20,能夠執行一些特殊的任務,關鍵是經濟實用。在未來,隨著我國航空工業的快速發展,期待新一代的中型運輸機。

相關焦點

  • 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首飛成功
    解放軍報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李國文報導:2013年1月26日,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該型飛機是我國依靠自己力量研製的一種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運-20大型運輸機的首飛成功,對於推進我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援助等緊急情況,具有重要意義。該型飛機首飛後將按計劃繼續開展相關試驗和試飛工作。上圖:1月26日,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在進行試飛。
  • 體型小於運-20,全球最好的中型運輸機,運-30的參考目標
    最近一段時間,國產軍用飛機最熱門的機型應該是西飛的運-20運輸機。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中,空軍多個部隊的運-20運輸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 運9運輸機橫空出世,我國戰爭潛力不可小覷,讓各國刮目相看
    近年來,我國空軍在運輸機方面與美國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越來越小。根據最近媒體報導可知,我國的運9運輸機也在技術不斷發展下呈現出許多優點,運9在很多方面上要比運8改進許多。運9的貨艙容量比起運8要大,最大航程也因為渦旋6D提升到7800千米。
  • 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一架堪比4架運-20,為什麼只有一架?
    說起運輸機大家首先就會想到運-20,作為我國空軍「20」家族中的一員,一亮相就賺足眼球。然而運-20作為大型運輸機,其載重能力在世界範圍來看,不是非常的突出,有一種運輸機的運載能力是運-20的四倍,也是全世界最大運輸機,它就是安-225運輸機。
  • 運20戰略運輸機首飛6周年 究竟給中國空軍帶來了什麼
    大型運輸機是指最大起飛重量在200噸的運輸機,世界上具備大型軍用運輸機研製能力的國家非常少,我國通過研製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大型軍用運輸機研製能力的國家。如今運-20運輸機已經在空軍運輸機部隊批量服役,在運-20運輸機之前我國裝備的最大的運輸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MD運輸機,這是蘇聯時代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但是由於年代久遠,這款運輸機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在研製運輸機上最具有實力的是美國,目前美軍服役的大型運輸機主要是C-5M和C-17兩款,而C-17是屬於與運-20以及伊爾-76MD同一個級別的運輸機。
  • 兩大國運輸機機場比拼,運20運9氣勢如虹,但被這大塊頭壓過一頭
    近期抗疫行動中,人民空軍先後出動多批次運-20、運-9運輸機。其中運-20是戰略運輸機、運-9是中型戰術運輸機,都是我軍目前的主力機型。對比美國空軍的C-17戰略運輸機、C-130中型戰術運輸機相比毫不遜色。
  • 8機新照:俯瞰運-20與運-9同框,2型運輸機大小是一目了然
    2月17日,我空軍4架運-20、3架運-9和1架伊爾-76共8架運輸機,第4次執行向武漢空運醫療隊員與物資的重大任務;據悉,我空軍先後4次空運任務共動用了30架次運輸機。運-20「鯤鵬」,是我國最「年輕」的大型運輸機,服役才僅僅不到4年的時間。
  • 運-20運輸機的小兄弟,4臺六槳葉發動機,堪稱國產C-130J運輸機
    原因是在全國抗擊冠狀病毒的過程中,中國空軍某部8架伊爾-76運輸機從多地運輸醫護人員和設備支援武漢地區的救援任務。網友對於沒有派出運-20運輸機爭議很多。其實沒有用運-20運輸機的原因很多,有客觀的有主觀的,筆者過幾天想寫一篇長文與大家分享這件事情,本文的重點不聊這兩款大型運輸機,與大家聊聊中國空軍運-9運輸機。
  • 大國空軍 | 和運-8相比,國產運-9運輸機有哪些優點?
    大國空軍 | 和運-8相比,國產運-9運輸機有哪些優點?video 運-
  • 運-8運輸機
    運-8(Y-8)運輸機由中國陝西飛機製造公司研製,為中型四發渦輪螺槳中程多用途運輸機,該機可用於空投、空降、運輸、救生及海上作業等多種用途。原型為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的安-12飛機(北約代號「幼狐」,1956年首次試飛,1958年投入批生產並交付使用,1973年停產)。   運-8運輸機起飛重量61噸,航程5600公裡以上。
  • 運20為什麼有3名飛行員 與以往運8運9運輸機有什麼不同
    ­  「鯤鵬」今日乘風起­  ——空軍航空兵某師改裝運-20大型戰略運輸機紀實­運-20起飛遠航。 餘紅春攝­  這一天,川西某軍用機場,官兵們翹首仰望。­  視野中,空中那個深灰色的小點慢慢變大,轟鳴聲震徹耳畔。
  • 運-8運輸機的性能如何?
    正好中國此時得到了一些來自蘇聯的安-12運輸機及其相關技術資料,空軍經評估認為,該運輸機發動機功率大,載重大,耗油少,經濟性能好,技術相對簡單,決定以安-12運輸機為原型,研製一種新型運輸機,即運-8運輸機。經多年開發,運-8原型於1974年首飛成功,1980年經批准正式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
  • 深度解析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
    圖1:2013年1月26日首飛當天的運-20,第一次將中國帶入了國產大型運輸機時代一、研製背景中國人談到的「大飛機」,一般是指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或是載客超過100人的民航客機。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款大飛機還要追述到上個世紀70年代研製的「運-10」,但因為經費、技術、市場等原因,運-10最終胎死腹中。
  • 簡氏關注中國「新中運」:比運9更大 比運20經濟
    【環球軍事報導】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1月17日題為《中國航展2014:中航工業披露新款中型運輸機概念》的報導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在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舉行的珠海航展上披露了新概念中型運輸機。報導說,從模型看,這款飛機的機身設計與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的A400M多用途運輸機相似,但機身更寬,並採用4臺渦槳發動機,配備6葉螺旋槳。
  • 我國運-30中型戰術運輸機2020後試飛
    有媒體評論指出,由種種跡象看來,這可能是運-30的氣動模型,顯現中國新一代戰術運輸機可能已經進入研發階段。 分析認為,從相關情況來看,運-30可能會在2020年以後進行試飛,未來將和運-20改進型運輸機一起,成為中國空軍未來運輸機裝備主力。
  • 運-9和運-8的區別不是簡單地加1,那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在你心目中我國空軍進步最大的裝備是什麼呢?你可能選的是殲-20戰鬥機或者運-20運輸機這些「明星」的裝備吧。如果要評選我國空軍最具有突破性的裝備的話,最應該獲獎的是空警-200預警機和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為什麼呢?因為這兩款飛機的裝備都是突破性的裝備,之前我們的空軍沒有大批量裝備此類型的飛機,在這方面就是一張「白紙」。
  • 運20馳援武漢怎麼回事 運20是什麼馳援武漢事件始末
    空軍多架運-20、伊爾76、運-9運輸機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從烏魯木齊、重慶、天津、張家口等地,運送大批軍隊醫療隊員和醫療物資馳援武漢,抗擊疫情。今天將有包括6架運-20在內的11架空軍運輸機抵達武漢。
  • 中國「網紅」運輸機運20,除了運輸,還有哪些發展潛力?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 我國空軍就一直致力於發展自己的運輸機, 並將解決大型運輸機的需求作為發展的重點。 在上世紀末, 我國開始投入研發大型運輸機, 於2007年確立了大型運輸機項目運20的研發計劃, 並逐步啟動研製工作。
  • 簡述我國運輸機運30的發展概況,國產武器裝備,我國空軍的驕傲
    我國空軍也十分重視運輸機的研發和應用,在運20這家大型運輸機面世後,我軍對於運輸機的研發上也絲毫不敢有任何懈怠,反而愈加迫切的想要研發出更高端更實用的新型運輸機。在新造的運-9也逐批的投入服役後,一定程度上給我軍運輸機研發事業帶來了慰藉,極大的平衡了我軍運輸機的忙碌程度。
  • 最新運-30運輸機進展不順,運-9生產線開足馬力7周就造一架
    試飛場停機坪上,一架完成塗裝的運9即將交付,繼空軍駐邛崍某運輸機團和陸軍航空兵某旅先後列裝該機後,空軍另一個運輸機團也即將或者已經裝備該型運輸機,可見目前運9在航空兵部隊龐大的需求量。本次參觀活動中,最值得令人稱道的就是運九的這條集數位化、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於一體的總裝脈動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