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國符號之:武術

2020-12-11 俊逸散人

武術是中國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總稱,是所有亞洲武術的始祖,他獨特的傳統運動形式,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豐富的哲學內涵使其獨具魅力。今天,武術已經成為國際化的一項體育運動。

中國武術的中心思想: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中國傳統武術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繫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止戈為武,武術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是一個能夠詮釋中國"和平崛起"、展示 中國形象的標識;是一個西方人體驗中國與觀察中國的視閩,也是一個打造中國國家形象的利器與品牌。

中華武術在對外文化交流上理應承擔起塑造 "中國形象"的歷史使命。我們不僅要讓西方人看到神奇的武術技術,更要讓西方人通過武術這個中國符號儘可能看到一個想像之外的真實中國。

中華武術,它將引導我族攜中國文化帶領世界人民走向精神與物質並存的高度文明。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武術
    中國武術,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停止(止)戰鬥(戈)的技術;是消停戰事、維護和平的技術;是物質文明的保障和導向,帶領修習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方式。上武得道 平天下 中武入喆 安身心下武精技 防侵害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人民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 唐夫人 說: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看中華武術之美
    在武術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和傳統的美學價值觀是中華武術千百年來澤惠大眾的本質。 在我國中華武術中,無論是在技擊攻防的形態特徵上,還是在節奏韻律、意境追求上,都體現了傳統文化美學的思想內涵。
  • 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國最值得驕傲的文化財富之一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武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代代相傳,是中國最值得驕傲的文化財富之一。我從小就練武術。雖然學習武術很辛苦,很累,但我一直堅持,並享受它。寒冷的冬天也想早起,但我在房間裡練習,更不用說夏天的汗水了。但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我不僅鍛鍊了身體,還培養了勇於拼搏、不畏艱辛的精神。記得有一次,我食物過敏扁桃體腫脹,還發燒了,媽媽問我前一天晚上,第二天練武術,我毫不猶豫地說去。
  • 中國功夫之中國傳統實戰武術
    從建國之後,中國傳統實戰武術卻被中國人慢慢遺忘.       真正的傳統實戰武術很不具觀賞性,一般只有一個回合,伸手見高低,拳打兩不知。  在武術中武德和技擊法是相矛盾的,但又必須把它們合二為一。在技擊訓練時強調: 肯、忍、狠、謹、穩、準六字訣。招法中含有笑裡藏刀的陰險,殺人不見血的無情,聲東擊西的狡詐。
  • 文化 有一種中國符號叫太極
    說到太極,腦海裡第一印象並非因為它是一項體育運動,而是它的文化象徵,它頗有品位的文化身份。太極是一種東方元素濃鬱的文化形態,太極也是一種中國文化符號。從太極拳大師到太極拳學員,接觸並習練太極的人,身上都有與眾不同的文化範,有著不可忽視的中國氣質。
  • 中國傳統武術實戰中為什麼不堪一擊?
    近些年,隨著一些不入流的搏擊運動員點支煙沒顧上抽的功夫就把一些所謂的「傳統武術高手」打得血光飛濺、屁股尿流的視頻的播出,「中國傳統武術在實戰中不堪一擊」的言論流傳網絡,讓廣大國人對武術這項國粹引起了強烈的質疑,網上更引起支持和反對這種說法的激烈討論。
  • 中國傳統之武術
    馬保國號稱武術大師、太極掌門人,自稱能夠秒殺MMA冠軍張偉麗,結果跟一個連業餘選手都算不上的拳擊愛好者對陣,讓人家一拳一個跟頭打趴在地,30秒結束比賽。他不僅丟了自己的人,也把中國武術的人丟盡了。這場比賽又引發中國武術有沒有實戰能力的討論。其實,中國武術原本就不是用於實戰,何來實戰能力?認為中國武術實戰能力如何如何,想必是香港武打片看多了。
  • 漢字—中國文化符號的明信片
    在這一地區,除了中國大陸、臺澎地區、新加坡以及南洋華人,把漢語作為母語或官方用語之外,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這些有自己語言的國家和地區,有的在歷史上曾借用過漢字如朝鮮和越南;有的至今還在使用漢字,如日本本土、衝繩、韓國、新加坡等。如今,漢字已作為一種中國符號進入世界的眼球,它作為中國語言文化信息的載體,將中國文化以符號的形式表達,成為中國文化的明信片。
  • 中國武術在大運河「揚帆起航」 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2月22日,「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在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揭牌。該聯盟由武術界專家、學者、武術愛好者、社團組織及企事業單位自願發起成立,旨在推進運河兩岸武術文化繁榮發展。當日還舉辦了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活動基地鞏式通臂拳傳承學校授牌儀式。承載著探索和使命的中國武術在大運河揚帆起航,將開啟中華武術與世界文化的交融新篇章。
  • 中國傳統武術的神奇之處——超強的實戰性
    這些武術簡單直接粗暴而樸素,沒有那麼多花架子確招招索命,是過去武者的立身之本。哪朝哪代都不能輕易傳到社會上來!一個家長可以允許自己孩子學學武術,因為可以強身健體,但你要交別人孩子殺人技術,看家長不把你告到公安局的!你說對吧!
  • 傳承與發展中國武術文化
    中國武術是一個豐盈飽滿的文化載體,在一招一式中折射著中華智慧,在一拳一路中體現著中華精神,在一技一理中內隱著中華文明。新時代,傳承與發展好中國武術文化,應成為一種社會責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有中國武術,健康中國建設中有中國武術,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建設中有中國武術,文旅融合中有中國武術。可以說,無處不在的中國武術政治生態正在形成,新時代的中國武術「再出發」已勢在必行。那麼,怎樣按照優秀文化的發展思路開啟「再出發」的頂層設計,已到了必須應答的時代關口。
  • 中國武術協會關於加強行業自律弘揚武術文化的倡議書
    大 中 小 廣大武術習練者、愛好者、工作者:       中華傳統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 哭泣的中國傳統武術
    我是個習武之人中國單只武術一項,從建國至今我們就失傳了上千個拳種。今天我想以中國式摔跤為主說一下中國功夫。主要是再懷念一下摔跤大師王文永老先生。第一屆中國式摔跤世界盃要舉辦了。猜猜在哪裡舉行的。肯定不是在中國,中國人最喜歡拋棄自己的好東西。
  • 京兆堂國術館中國傳統文化(國學+武術+書法茶藝薰陶)秋季招生火熱報名中······
    榆林市京兆堂國學武術館成立於2016年,場館面積1000平米,是陝北地區規模最大也是唯一以傳統文化和傳統武術相結合的國術館。
  • 中國傳統武術的巔峰
    ,讓武術界人士和普通民眾開始反思甚至傳統武術的實力。普遍的理性觀點認為,傳統武術的觀點和訓練都已經過時,願不能與現代的搏擊技術和科學訓練相比。更有甚者認為傳統武術就是一個人們意淫出的神話和騙局。我也一度是這麼認為的,直到有一天我通過《逝去的武林》這本書,看到了作者對薛顛的武學論述的描述。
  • 武術中國,我們用功夫介紹自己!
    武術中國,我們用功夫介紹自己!在外國人眼中,中國的武術十分神奇,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作為一項我國的傳統運動,卻已經很少願意去學習了。一招一式都成了文化的傳播,我們堅信文化的傳播在武術中我們能看得一清二楚,隨著國潮復興,我們這條路走得並不痛苦。武術的宣揚,傳統文化的推廣,人們對於這些古老的藝術越發的感興趣,甚至認為是一種延續,如此驕傲的民族,如此美好的未來,我們在自己的心去向這個世界推廣他的美好。
  • 霍元甲後人評馬保國被KO: 傳統武術不代表整個中國武術
    在5月17日的一場搏擊比賽中,「渾元形意太極大師」馬保國被50歲業餘搏擊愛好者王慶民30秒內擊倒3次,最後一次直接倒地休克,一時間引起譁然。此後的馬保國立刻成為網絡紅人,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同時也將「太極拳」和「中華傳統武術」再一次推上風口浪尖,「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不是武術是舞術」、「武術界的騙子」之類的評價充斥整個網絡。
  • 中國符號
    是中國乃至全人類的一筆寶貴財富。這裡精選了100種絕美中國符號,不僅驚豔了國人,還驚豔了世界!
  • 文化符號 中國除了「熊貓」還有什麼
    然而,能被世界所熟悉的中國文化符號基本都是來自中國古代文化傳統而非中國現當代文化傳統,更非當前倡導的代表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和今日中國形象的現當代文化符號。「中國古代文化符號確實具有魅力和作用,但光靠它們而缺乏中國當代核心文化符號,能夠向世界展示完整的和充滿活力的中國嗎?」主持過中國文化符號相關調查和研究的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這樣發問。
  • 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滄州是著名的武術之鄉,在流傳於滄州的五十多個拳種流派中,孟村的八極拳獨樹一幟,享有盛譽。武諺中有「八極加劈掛,神鬼也害怕」的說法,足見八極拳的赫赫威名。 吳鍾歷時十年,終於以大槍成名,有「從南京到北京,大槍數吳鍾」之說。吳鐘被人們譽為「神槍」。吳鍾傳授的功夫後來被命名為八極拳,從此,八極拳就在滄州孟村的吳氏家族中紮下了根。吳連枝就是吳鐘的後代。 出身於武術世家,秉承祖訓,傳承武術是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