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我雙鯉魚」| 明代書札,圍觀吳門裡的朋友圈

2021-02-08 三生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飲馬長城窟行》

趕在周末的時候去了上博,排了一個小時就為了看「兩條魚」。

「遺我雙鯉魚:明代吳門書畫家書札展」


「遺(wei,第四聲,表示贈與)我雙鯉魚」其實來自漢樂府中的《飲馬長城窟行》。「雙鯉魚」當然並不是兩條真的活魚,而是古代裝書信的木函套常被雕刻成鯉魚的樣子,一底一蓋,打開即成雙鯉魚,因而得名。自然,「烹鯉魚」也不是真的宰殺,而只是打開函套,取出書信的意思。

所以,雙鯉魚在這裡指的就是書信。在中國古代,書信除了被比喻為「錦鯉」,還有「飛鴻」、「青鳥」、「彩雲」等。

而這裡展覽的就是吳門一派的文人們,互相往來的書札。

好了,到這裡先要再回答兩個問題。一,吳門是哪一派?二,何為書札,與書法有何不同?

「吳門」強大的朋友圈

吳門其實指今蘇州一帶,蘇州為古吳都城,有吳門之稱。明代中期,有一群文人就生活在吳門地區,他們才華橫溢,能書善畫,瀟灑不羈,自成一派,也被後世稱為——「吳門畫派」。

以沈周、文徵明及其好友、兒子與及門弟子構成了吳門延續數代的龐大的交友圈子,在展覽上有一面牆,就展示了這個強大的關係網。


「書札」裡的家長裡短

在沒有電話、網絡的時代,除了口信,人們之間的聯繫只能靠一封封親筆寫下的書札維繫。

書札大多隨意寫就,是作者在最自然的狀態下的作品,這些信札的內容上至朝政民生,下至家長裡短,有表達思念也有表達怨念的,幾乎無所不包。

搞清了這些,下面就來看看吳門裡發生的事兒。

/ 祝枝山呼朋喚友

明朝的某一天,風雨交加,祝枝山在家閒著沒事幹,偏偏又犯了牙痛,心情很鬱悶。不過就這樣自怨自艾可不是大才子祝枝山的個人風格。就算天公不作美,邀請朋友一起來喝酒博戲亦不快哉?於是提筆揮毫寫下了一張便箋。

《祝允明致文貴》

登高落帽,皆為風師雨伯阻之,雖病齒少飲,安能鬱郁獨抱膝坐屋子下對淋淫乎?駝蹄已熟,請午前來,呼盧浮白,共銷之也。一笑。允明頓首。文貴兄足下。

大意:文貴兄,雖然我牙很疼,不能多喝酒,但整天抱著腳窩在家裡,就這樣對著外面討厭的雨也太鬱悶了吧?駝蹄已經燉熟了,你中午前過來,我們一起喝酒博戲多開心。

隨情適性,瀟灑不羈,祝枝山無拘無束、風趣灑脫的性格躍然紙上。

/ 文徵明對妻子絮絮叨叨

文徵明在給妻子的家書中也是為了生活瑣事「絮絮叨叨」。

《文徵明致妻》

不知出殯事如何,曾砌郭不曾?前銀不彀用,今再二兩去。凡百省事些,再不要與三房四房計,我當初兩次出殯,不曾要大哥出一錢,汝所見的。千萬勸二官不要與計較,切記,切記。明付三姐。

大意:不知道出殯的事情怎麼樣了?之前的銀子不夠用的話,現在再拿二兩去。各種事宜都節省一些,再不要與三房四房裡的人計較,以前我兩次出殯的事,沒有讓大哥出一文錢,這你也是知道的。千萬記得要勸二官不要和跟他們計較,切記切記。

/ 沈周直言祝枝山「小氣」

某天,祝枝山將自己的新作送給吳門畫派的「掌門人」沈周鑑賞,獲得了這位大前輩的高度讚譽,極盡溢美之詞。不過最後在談到酬勞時,沈周也沒客氣,直言祝枝山「小氣」,真是「恩怨分明」。

《沈周致祝允明》

捧誦,高作,妙句驚人,可謂壓倒元白矣。健羨健羨。敬謝敬謝。但纏頭之贈恐是虛語,所見者星銀之犒耳。呵呵。草草附復,餘容面悉。契生沈周再拜。希哲契兄先生。七月五日具。

大意:我已經讀完你的大作,每一句都精妙絕倫,這水平絕對可以壓倒元稹,氣死白居易。我對你的仰慕之情真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感謝你給我這個榮幸的機會。但是酬勞的事恐怕是假話吧,我只看到零星一點而已。呵呵。草草回復,其餘的等見面再說。

原來「呵呵」,從明朝就開始說了!

在我們的印象裡,藝術似乎是與俗世對立的,文人們怎麼會為那些雞毛小事煩擾?但這就是真實的吳門文人。


突然明白了為什麼說「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他們在凡塵俗世之上建立了自己精神上的桃花源,在那裡盡情地揮灑著自己的才情。立於生活而有所超脫。

本次展覽負責人孫丹妍表示,書札真實的反映他們普通人的一面:「書札東西雖小,但可以小中見大。它可看的角度很多,從歷史的角度看,是史料;從藝術的角度看,又是一件藝術作品。」

有沒有很動心!很想去看!先等等,最後小編要給大家分享一個大福利,讓你一分鐘穿越到吳門!

——就是這個!展覽推出的配套App,「書札裡的吳門」。(蘋果App store可下,ipad下載觀感更完美!)

打開界面,選擇你想要了解的那位文人,然後就能清晰的顯示出與其相關的「朋友圈」。再次點擊後可以進入該文人的主頁面,你會看到他的生平資料,向右滑動,就是一系列的書札寄函作品。

驚喜的是,每幅作品還配有釋文和說明,並且可以進行縮放,清晰程度和方便程度遠高於實地看展!!

好啦,下面的時間就交給大家了,線上觀展愉快~小編要繼續圍觀吳門文人的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視野 | 「遺我雙鯉魚」——古人的各色書信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日前,上海博物館推出了「遺我雙鯉魚——上海博物館藏明代吳門書畫家書札精品展」。通過展出的49通明代吳門文人間往來書信,觀眾可一窺祝枝山、唐伯虎、王寵、王守札等明代吳門書畫家過往塵世的兩個面。在前不久,由臺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舉辦的「頓首•明朝的來信」的展覽,展出50餘通明代名人尺牘,包含內閣首輔、吳門才子、文徵明六代家族、祝允明、王寵、王鐸等。
  • 書札裡的錢大昕與其「朋友圈」
    又欲求大筆為我序之,亦希撥冗一揮為幸。僕兩三年內學問無所進,惟於聲音、文字、訓詁似稍窺古人小學之本。有族侄名坫,字獻之者,亦好此學,與我同志。但此學自魏晉以後,已少解人。唐宋元明絕無問津者。今欲仿楊子云《方言》、張稚讓《廣雅》之體作為一書,推明雙聲同轉出於天簌。後人以三十六母為西域獨得之秘者,真所謂矮人觀場。
  • 今日典故 | 雙 鯉
    客從遠方來,遺〔wèi〕我雙鯉魚;    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這是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的一節。(遺,贈送。古人用白絹寫信,長約一尺,所以稱書信為「尺素書」,或「尺素」、「尺書」。)由於這首樂府詩,有人以為古人多通過贈送鯉魚來寄遞書信,因此還有所謂「魚腹藏書」或「魚傳尺素」的故亊,內容和這首詩相同,說:朋友送來一對鯉魚,剖開魚肚子的時候,發現裡頭有一封信。 但是也有人說(例如明朝人楊慎編撰的《丹鉛總錄》),古人的「尺素」並不是真的裝在魚肚子裡,而是把它摺疊並結成兩條鯉魚的樣子,以代信封,並且便於遞送。
  • 明代畫家傳:劉珏,吳門畫派師祖級人物,書文畫三絕,影響深遠!
    2、他交遊廣泛,朋友圈也是很廣泛:劉珏的社會交往相當廣泛,有詩人、書畫家、當朝要員、地方顯官,如杜瓊、沈周、 徐有貞、吳寬、夏昶【明畫家傳:畫竹名家夏昶,專注畫墨竹一生,傳世作品主角均為墨竹】,這些文人、畫友、詩人、官員、僧人經常在一起聚會暢飲,結伴出遊,詠詩作畫,寄酬唱和。劉珏的朋友圈子裡沈氏家族對他影響很大。
  • 書法家劉正成:明代書法高峰非「吳門四家」,而是當年「醜書家」
    日前,他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談到,明代書法高峰不是「吳門四家」,而是當時的「晚明六家」,而他們幾乎都是當時的「醜書家」。書法名家劉正成明代有「天下書法歸吾吳」的說法。吳,指現在的蘇州地區,後代的書法史家都把吳門書法作為明代的高峰。
  • 歷代碑帖|趙孟頫《近來吳門帖》
    111 趙孟頫 《近來吳門帖》紙本
  • 三吳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書法
    定價 / 1598元《三吳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書法》是配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同名展覽而編撰的圖錄。▎本書目錄 ▎001   三吳墨妙的歷史文化生態 鄭培凱010   明代江南的文人與書法 薛龍春044   「三吳墨妙 : 近墨堂藏明代江南書法」展品選介 高明一067   圖版527   展品信息606   附錄:書家小傳612   參考文獻
  • 樓培評《龍榆生師友書札》|龍榆生在不同時空中的朋友圈
    在杭州展出時,筆者前往觀瞻,雖是匆匆一瞥,卻印象深刻,當天發朋友圈稱:「總體數量甚夥,琳琅滿目,未見朱彊村、張爾田手澤,殊覺可惜,夏承燾先生僅一札,亦美中不足,葉聖陶諸函頗耐玩味,其餘周作人、俞平伯、陳寅恪、錢鍾書等各有可觀。」(2017年5月26日)當時就琢磨著這些書札若能早日整理出版,就更饜愜於人心了,相信這也是諸多讀者和學者不約而同、不言而喻的想法。
  • 甘肅館藏精品丨吳門畫帖集覽冊
    吳門畫帖集覽冊,明代,一級文物。山水書法冊頁。泥金紙本。縱30.2釐米,橫38.4釐米。二十開,十開山水,十開書法,為王峻、杜照、文從簡、朱士瑛、張澂、吳徵、宋珏、文彥可、文震亨、鄭敷教、朱陛宣、王心一、陳裸等十三人所作。
  • 吳門書法,原來這麼精彩(二)
    不久前,宇師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吳門書法,原來這麼精彩(一)》,大家可以回顧一下;上次講到了唐朝,這次從宋朝開始。宋代書家絕大多數在基本筆勢,筆法上是延續二王正脈。宋元時期吳中書家範仲淹、蘇舜欽、範成大是這樣的典型,只是他們政治功績太大,或為文學成就所淹沒,於書法,有遺珠之撼。
  • 詩書畫俱佳的「吳門四家」 「江南第一佳人」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涉會試洩題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
  •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我整一整也可以啊。2.比家世?鯉魚祖上有龍不光有顏值。鯉魚的家世背景可是草魚們比不了的。要說家譜的話,先要說祖上。鯉魚祖上有龍啊。鯉魚是水仙的坐騎,當然不是一般凡魚能比的。在唐代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詩中: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稀。唐人寄書信,習慣將尺素結成雙鯉之形。雙鯉喻義書信。這層意義其實自漢代以來就已經形成,兩漢的《飲馬長城窟行》有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 鑑賞|手跡裡的錢大昕與其「朋友圈」
    書札裡的錢大昕與其「朋友圈」 小犀 整理 2020-12-1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
  • 成都雙遺馬拉松5月17日舉辦
    25日下午,成都雙遺馬拉松組委會正式宣布,2020成都雙遺馬拉松報名開啟,定檔5月17日,將面向全國跑者,具體公告如下:陽春三月,萬物復甦,關不住的春色溫暖人心。3月22日,2020成都雙遺馬拉松健康跑成功舉辦,我們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跑友們的支持和建議,在這裡,我們十分感謝每一個關心和關愛成都雙遺馬拉松的朋友們!每年春天,在雪山腳下、世界雙遺之中舉辦的成都雙遺馬拉松,已經成為全國各地跑者的「必跑賽事」之一。
  • 尺素光風——明人書札詩翰鑑賞(一)
    希我□□(霞)鄉丈先生即刻移至。立伺、立伺!鄉弟宋旭頓首。 (二)弟行復歸矣,五簋之約何時乎?笑笑。布幔乞還,許金扇望立發,其人索之甚切也。繩仲先生,弟實頓首。留虎公為作贊云云,甚得意,容錄之,呈正。 宋旭(1525-1606年後),字初陽,號石門山人,後為僧,法名祖玄,又號天池發僧、景西居士。浙江湖州人,後徙居上海松江,為吳門派支流「蘇松畫派」的先聲。博宗內外典,通禪理。善山水,兼長人物。
  • 關於2020沃爾沃汽車成都雙遺馬拉松暫停報名的通知
    4月18日,傾盆大雨下僅有4776名跑者參與了雙遺馬拉松,因為跑步,你們遇見了雙遺,認識了雙遺,也因為雙遺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六年的時間,從4776到30000人,你們每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發生了很多改變吧?或許結婚生子或許辭職創業又或許胖了又瘦瘦了又胖,但不變的是,我們相遇的初心。
  • 文徵明的畫和他的「吳門畫派」
    文徵明堪稱500年前江南藝術圈的精神領袖,「吳門畫派」最重要的領軍人物。 吳門畫派,一般認為始於沈周,成於文徵明。文徵明擅長清逸深秀、文雅典麗的隱居山水畫。明朝中期,在他的帶領下,「吳派」逐漸取代宮廷繪畫和「浙派」的地位。
  • 趙燦鵬丨「吳六奇書札」正名:清初名臣傅弘烈書札的新發現
    二十一年(1682),詔廣西建雙忠祠於桂林,祀巡撫馬雄鎮與傅弘烈。雍正二年(1724),入祀京師昭忠祠,乾隆年間入祀京師賢良祠。《清史稿》卷二五二有傳。著作存世有《傅忠毅公全集》[6]。我們檢讀《傅忠毅公全集》,在集中卷八發現有四通書札,與所謂「吳六奇書札」完全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