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獅子的古代中國,為何能誕生出綿延千年的石獅子文化?

2020-12-18 看乎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很多人在家門口或者是一些大的殿堂,廟宇,景區那裡都會看到一對很大的石獅坐落在門口,這個可以說是從中國古代就流傳下來的一種傳統文化。

眾所周知,獅子並不是中國的物種,最早時期是在漢朝時期,獅子從西域傳過來,在東漢漢章帝時期,西域大月氏國把一隻金毛獅子作為禮物進貢給中國皇帝,這也是獅子第一次進入中原進入中國。

那麼,石獅是怎麼進入我們的傳統文化和生活中成為不可缺少的一個習俗呢?為什麼會把石獅擺放在自己的家門口呢?這其中有怎樣的講究以來源呢?

石獅的起源與發展

在古代人的眼裡,獅子是一種神獸,很多人都把它當作是神話中的動物。在中國古代,獅子甚至和麒麟一起成為中國的神獸,唐代的高僧慧琳就曾經說過,」 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在不斷的傳承之中,獅子就成為了看門守護的吉祥物,可以驅邪除惡。家門口擺放的石獅也是有很大的規矩講究的,一般來說,是一隻雄獅和一隻雌獅,而且是左雄右雌,這符合中國傳統男左女右的思想。

像我們如今現在生活之中,天安門前有石獅,中山公園門前有石獅,北京大學門前也有石獅,這種石獅已經成為我們古代到如今生活中都不可缺少的一種象徵,一種傳統。

在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這樣獅子才有機會進入中原。在獅子指第一次進入中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由於中原人從來沒有見過獅子,剛見到獅子感覺很害怕,很新奇,這也就讓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在中國享受到了很大的禮遇。

中國人都對他很喜愛,尊稱他為瑞獸。而在佛教之中,更是將獅子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曾經是獅子。相傳佛祖釋迦牟尼降世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也就奠定了獅子在佛教中獨尊的地位。

在漢唐時期,帝王的陵墓都出現了石獅的蹤跡。用來震懾人,讓人敬畏,並且不敢盜取陵墓。在唐宋時期石獅開始走向民間,成為很多貴族家庭門前的護衛神獸。

石獅文化的講究

在唐朝時期,國力不斷強盛,並且唐太宗對周邊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贏得了少數民族的尊重,在威望和武力的雙重威脅之下,很多少數民族都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每年向唐朝,不斷的進貢大量的貢品,而西域各國為了巴結唐朝,紛紛加大了進攻獅子的數量。

在唐朝之後獅子就慢慢從皇室走入了民間,中國的石獅文化也就發展開來,很多的工匠都鑄造獅子來當成為石獅放在家門口,陵墓大門前用來向降魔驅邪,護家鎮宅,祈求平安。

石獅文化在明朝時期達到了巔峰,很多的宮殿,園林,府第,衙門門前都有石獅的影子,石獅也就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不可或缺的一個裝飾品。而像我們現在如今傳統文化之中流傳下來的舞獅,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流行起來,象徵了中國人民對祈求平安,保佑家庭和睦的美好願望。

像我們現在很多家門口的石獅,他都是有一定的區別的。石獅頭頂他並不是頭髮,而是疙瘩卷。這個疙瘩卷其中有著很大的講究。這其中,與中國森嚴的官吏制度有著很大的關係,像一品官員石獅子頭上的疙瘩卷就可以有13個,二品官員9個,三品就有11個。

在七品以下的官員都不允許門口擺石獅子,那麼皇帝門前有多少個呢?像故宮太和門前的石獅就有45個疙瘩卷,為什麼是45個呢?這其中有著很大的趣事,皇帝尊稱天子,也叫九五至尊。那麼五九四十五也就有了45個疙瘩卷了。

石獅文化在中國,更代表著是一種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美好祝願和嚮往。很多人民把它放在家門口,也都是起到一種威懾的作用,想要除魔驅邪避禍,保佑家庭和睦。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石獅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從一定層面來說,它可以讓人們在精神方面有一個寄託,封建時期的人民,都信鬼神,而石獅也就能很大程度上幫助人民在精神層面尋求一個安慰,一個寄託。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沒有獅子,為何卻誕生了石獅文化?
    石獅子是以大理石、青石等為材料,以獅子為原型雕刻而成的。石獅子作為中國古代傳統的闢邪物,常被擺放在宮殿、園林、府邸等地。而在如今石獅子也作為一種身份、美好寓意的象徵物,被放置於一些酒店、住宅、景區等地的門口。從獅子作為舶來品傳入我國的經過,看石獅文化的起源獅子並非中國本土之物,最早是西域各國將其作為貢品進獻於漢章帝。
  • 中國古代文化:中國沒有獅子,為何古代建築門口會放置一對石獅子
    了解我們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人都知道,在我國古代並沒有獅子,那麼為什麼古代建築門口會放置一對石獅子呢?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獅子並非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動物,令人稱奇的是,這種非本土產物得到了人們普遍的尊崇,人們甚至將它們作為鎮門的吉祥物,而同樣具有威嚴的老虎、黑熊是中國的本土動物,它們卻沒有得到如此高的地位,這裡面的原因值得人深究,需要我們了解關於獅子在中國的歷史。
  • 中國沒有獅子,中國人為何喜歡在門口擺一對石獅子?
    中國古代怎麼喜歡上石獅子的? 小學生都知道,獅子從古至今都沒有在中國天然存在過,只在動物園裡才有。那麼,中國人上千年來為什麼會這麼喜歡中國沒有、也並不常見的獅子呢?
  • 古代中國沒有獅子,那門外的石獅子是從哪裡來的呢?
    許多人遊覽我國的古代建築名勝的時候,都會發現一些古代建築的門口會有一對石獅子。這對獅子一公一母端坐在門口的左右,表情都是威嚴無輕佻的公獅子前爪會按著一個球,而母獅子一般都會帶著一隻小獅,這種設計幾乎已經成為慣例。
  • 中國並沒有獅子,為什麼古代建築的門口總是放置一對石獅子
    相信很多朋友在遊覽名勝古蹟的時候,會發現古代建築的門口,都有一對石獅子。它們一公一母,表情威嚴莊重,公獅子的在把玩一個球而母獅子則帶著一隻小獅子,這幾乎已經是定式。在中國,獅子並不是本土產物,那麼這種動物為什麼會獲得如此廣泛的認同,成為擺在門口的吉祥物呢?為什麼不是老虎、黑熊等本土生物呢?
  • 中國古代沒有獅子,卻家家戶戶門口都擺,什麼原因?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其中有摒棄很多不好的文化,其中也保存了很多的傳統文化,例如我們現在每年都會過的春節,以及我國各個地方的名勝古蹟,以及很多的古文物在博物館進行展覽,供遊客們參觀。
  • 中國古代只有老虎沒有獅子,那為什麼會有石獅子這種雕像呢?
    石獅子在我國可是非常出名的。稍微富裕些家庭,都喜歡在自己家的大門門口放一對石獅子。就連古代的縣衙那裡都會擺有。儼然,它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徵意義的東西。但有一個很實在的問題,在古代人們要打的也是老虎,這獅子人們幾乎沒有見過。為什麼石像這麼受歡迎呢?我們可以來看一下。
  • 中國不產獅子,哪麼石獅子是何時在中國流行起來的?
    ,就得從第一隻活獅子踏上中國國土說起。原產在非洲中東的獅子,怎麼會出現在中國境內?以《後漢書》的記載,那是東漢章帝年間,滿血復活的漢軍胖揍匈奴打通絲綢之路後,絲綢之路上的歐亞列國,也紛紛來遣使示好。尤其是安息國(今伊朗)更送來了獅子,果然一亮相就深受漢朝君臣歡迎。消息傳開後,其他列國也紛紛效仿,各種品種的獅子紛紛送來。東漢牛氣了多少年,就送了多少年。
  • 揭秘古代「石獅子」的由來,門前一對「石獅子」有什麼用?
    中國古代的各類建築物前,如宮殿、衙署、陵墓、寺廟、園林、橋梁等等,總會左右各擺放一對石雕的獅子。在古籍也有記載,如清朝朱象賢《聞見偶錄》:「今宮殿衙署門外左右,所峙石獸,捲髮巨眼,張吻施爪,俗稱為石獅子。」  那麼,為什麼古代建築前常擺放一對石獅子呢?
  • 為什麼古代中國明明沒有獅子,卻有那麼多與獅子相關的事物?
    前面說過,瑞獸一般經過想想加工,所以有的獅子上增添一雙飛翔的翅膀,有的在獅子的頭上飾以單角或雙角,有的在獅身上飾以雲紋和火焰紋。對這種以獅子為模本的祥獸,稱呼上也各有不同,有稱闢邪的,有稱天祿的,也有稱扶拔的。獅子一般是以石獅子的形象出現的,石獅子的使用最早是在貴族墓地,用來驅邪避惡,保護墓地之用的。
  • 在古代中國,其實並沒有獅子,為何古人卻能夠雕刻出石獅?
    在古代中國,其實並沒有獅子,為何古人卻能夠雕刻出石獅?獅子作為一種熱帶草原動物,早年在我們國家是不可能會有他的影子,並且氣溫不適合它的生長,不過自己很早因為靜靜時四九中國夢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再來到時期再來一定時期又時期又西方國家向中國上貢了獅子這種動物,他邪惡的外表也記殘暴的性質,甚至甚至不少人當時中國並沒有獅子的存在,所以國人也只是按照外國人叫法稱它為獅子。
  • 古代豪宅官邸門前擺對石獅子,有何講究?
    獅子歷來被視為吉祥之物, 在中國眾多的園林名勝中, 各種造型的石獅子隨處可見。 石獅子是漢族傳統建築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裝飾物,在中國的宮殿,寺廟,佛塔,橋梁,府邸,園林,陵墓,以及印鈕上都會看到它。
  • 獅子來中國都要燙頭嗎?為何石獅子像都有一頭捲髮?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幾乎所有石獅子雕像的獅子,都頂著一頭捲毛。這些捲毛會盤成一團一團的,均勻分布在獅子頭上。而且,不同地方的獅子頭上的捲毛朵數還不一樣。比如故宮裡的十字頭上便有足足45個卷,比其他地方獅子的卷數都要多。
  • 中國並不產獅子,為何到處都是「石獅」而不是「石虎」?
    走在大街上,石獅子幾乎隨處可見。一直以來,獅子在中國就有獨特的「獅文化」,大家都把獅子看作是喜慶和威嚴的象徵,比如隨處可見的石獅子,再比如「舞獅」的文化。許多旅遊景點也都是以獅子聞名的,比如盧溝橋的獅子,滄州鐵獅子等。
  • 古代官府門前為何要擺石獅子?有何寓意?擺放又有哪些規矩?
    雖然各地的獅子雕像都有所不同,但是他們都非常的莊嚴巍峨。炯炯有神的盯著過往的行人,尤其是石獅子的眼睛和爪牙栩栩如生,讓過往的人們都為之驚嘆。說到這裡,不知你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獅子這個動物並不是起源於我國本土。在《穆天子傳》當中曾經記錄了有關周穆王狩獵時候與獅子的邂逅,但是史書不過寥寥幾筆沒有細說。
  • 獅子能「食虎豹」,當保護神,中國的獅子是怎麼成神的?
    在中國各族人民的文化中都有推崇、喜愛獅子的習俗,無論是石獅、雕刻、舞獅,還是神話、文學以及宗教中的獅子,都反映了這一點。但對於整個大中華地區來說,獅子是「舶來品」,李時珍說「獅子出西域諸國」。中國古代本土不產獅子是事實,但卻極度崇拜和喜歡獅子,下面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中國文化裡的獅子。因為稀有而兇猛,獅子開始進入中原文化根據史書記載,最早的獅子應該是在東漢時期被當作貢品由西域的月氏國進獻到中原來的。
  • 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門前或橋墩上的石獅子,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必不可少的標誌性元素。但是細細想來,中國是不產獅子的,形態各異又與真實的獅子長得大相逕庭的石獅子又是從哪來的呢?古人造出來的石獅子是否加入了其他動物的元素?或者石獅子根本就不是獅子?
  • 古代石獅子嘴裡有個繡球,工匠是如何把球放進去的?智慧讓人佩服
    在中國的文化藝術中,獅子大量地是作為一種神話傳說中的動物,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和青龍一起變成中國的靈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獅子就變成了看管門戶網的吉祥物設計了,而且慢慢和中國文化藝術相結合。獅子的造型設計在不一樣的時期有不一樣的特點,漢唐時一般強大威猛,元朝時,軀體高挑而堅強有力,明代時,比較溫馴。清朝,獅子的手工雕刻已基礎定形。
  • 中國沒有獅子,那為什麼古代建築,現代公安門口放獅子,為何舞獅
    只是一種臆想,大家就當聽故事,中國沒有獅子,引起我的一系列臆想而已。都說中國是沒有獅子的,獅子在古代叫做狻猊。狻猊(suān ní)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一說是第五子,另說是第八子)。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常出現在中國宮殿建築,佛教佛像,瓷器香爐上。再說舞獅,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
  • 滄州鐵獅子屹立千年,卻為何倒在了專家的保護上?網友:還有很多
    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歷史,從古至今,誕生過無數珍寶,每個朝代都有屬於每個朝代的獨家記憶,但是到了現代,許多文物卻遭受到了自己本不該遭受到的動蕩,甚至「摧殘」!它們本該是我們捧在手心的寶貝,為何遭到如此下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