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6歲少女右手麻木疼痛不斷 原來是長了腫瘤「地瓜」
    晶報2019年12月25日訊 來自深圳大鵬新區的16歲女孩小美(化名)脖子上長了一個小小包塊,到醫院一查,居然是來自深藏胸內的兩個拳頭大的脂肪肉瘤!輾轉多地求醫未果,病情在迅速惡化。今年10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頭頸外科「三名」工程團隊多位教授合力手術下,根除了藏身女孩體內的惡瘤。如今,她已經可以重返校園。
    巨瘤從胸侵犯到頸 手術風險極大
    小美平時上課時偶然覺右手麻木,一直沒重視,直到麻木疼痛不斷加劇,父母帶她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頸部有一小腫物,本想著頸部小小包塊,做個小手術切掉便行,沒想到頸部這小包塊原來才是冰山一角,小美的胸部有兩個拳頭大小的惡性腫瘤——脂肪肉瘤,從胸部一直侵犯到頸部。由於腫物卡在頸胸部多處大血管處,手術難度極大,甚至可能導致意外。他們四處奔波求醫,醫生大多建議保守治療。有兩家醫院排上了手術,卻因腫瘤侵犯了回流的心臟上腔靜脈,手術難度和風險極大,兩次都在術前一天被取消手術。
    頭部突然腫脹一倍 心臟隨時可能驟停
    此時,小美已出現了呼吸困難,不能平臥,上半身特別是頭部在一夜之間出現腫脹,頭部腫脹了一倍以上。再次檢查的結果是,腫瘤進展極快,一周時間腫瘤增大了6cm,並且壓迫了心臟,出現了心包壓塞,生命危殆。
    他們找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魏明輝。魏明輝連續5次組織醫院的胸外科、內科、放療科專科會診,經充分評估,認為患者錯過了最好的手術時間,目前腫瘤侵犯了回流到心臟的上腔靜脈,壓迫血液回流的心臟,患者出現了心臟隨時可能停跳的心包壓塞,目前無法進行手術切除。他建議先行放化療,讓腫瘤進一步縮小,給外科手術創造機會。
    手術刀遊走大血管 挑戰手術禁區
    前期放化療效果不錯,可以手術!10月14日早上8點,深圳市「三名」工程團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唐平章教授頭頸瘤治療團隊核心成員,魏明輝教授、李德志教授聯合醫院胸外科郭曉彤教授,通過開胸及頸部同時入路,開始頸部和胸部巨大惡性脂肪肉瘤的切除。
    手術困難重重,由於腫瘤侵犯了上腔靜脈等多處人體重要的大靜脈,這往往是手術的禁區。但三位專家在處理腫瘤侵犯大血管有豐富經驗,術中直接打開受侵犯的上腔靜脈,重新進行血管的吻合再造。該類處理惡性腫瘤侵犯大血管的手術,在國內也屬於難度極大的挑戰手術。經過3個多小時奮戰,手術團隊就將這巨大的惡性腫瘤完整切除。「非常感謝能遇上那麼好的腫瘤專科治療團隊,小美準備重返校園,正常生活學習。」小美母親說。
    晶報記者 範劭華 通訊員 朱偉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