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部疼痛10年不料竟是腫瘤 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救治胸椎管內巨大...

2020-12-14 瀟湘晨報

半島記者 王鑫鑫

近日,市立醫院本部脊柱外科於珂副主任醫師團隊與神經外科王偉民主任醫師團隊聯合心外科、心內科及手術麻醉科共同組成MDT團隊,集中多學科優勢,成功完成一例胸椎管內巨大腫瘤高難度切除手術。

腰背部疼痛10年,不料竟是腫瘤

56歲的王先生,10年前開始出現腰背部疼痛,自以為是「勞累」所致,偶爾服用消炎鎮痛藥物治療,但疼痛持續存在,時輕時重,後逐漸出現下肢麻木無力,3個多月前明顯加重開始行走不穩並且伴有大小便無力。就醫後,行胸椎強化磁共振檢查顯示胸2-5椎管內巨大腫瘤,脊髓嚴重受壓,醫生建議儘早手術治療。隨後,他經多方諮詢,都被告知椎管內腫瘤手術難度高、風險極大,術後有癱瘓的可能性。經過深思熟慮,王先生來到市立醫院本部,找到脊柱外科於珂副主任醫師求醫。

巨瘤霸佔整個椎管,有術後癱瘓風險

於珂副主任醫師仔細閱片測量,發現椎管內腫瘤呈類圓柱體,幾乎佔據整個椎管容積,長度超過6釐米,直徑達到1.5釐米,脊髓嚴重受壓,且腫瘤位於硬膜下,脊髓前方,手術難度及風險尤其高,術後癱瘓的可能性很大。且病人3年前曾做過開胸心臟搭橋手術,心臟超聲顯示冠狀動脈搭橋術後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二尖瓣脫垂、反流,左室舒張功能重度減低,這又增加了手術的風險及不確定性。

胸椎是脊柱外科手術風險最高的部位,特別是胸椎管內腫瘤手術,難度及風險更高,國內知名專家在胸椎手術中失敗的報告也屢見不鮮。看著病人期盼無助的眼神,於珂副主任醫師於心不忍,決定手術幫助患者解除病患!

多科聯手挑戰難題,完整切除腫瘤

考慮病人複雜的病情、手術的風險,住院後趙永生主任和彭國棟主任多次主持科室重大手術術前討論,決定啟動多學科聯合綜合診治模式:心外科及心內科會診調整心臟功能,脊柱外科、神經外科聯合制定手術方案,麻醉手術科、心外科、心內科共同評估病人手術耐受性。

經過充分而周密的準備,上午9時30分手術如期進行。脊柱外科與神經外科聯手手術,麻醉科醫生為患者實施全麻,嚴密監測,保障生命體徵平穩。於珂副主任醫師團隊精準定位,椎管減壓,顯露病變節段,切開脊髓包膜(硬膜囊)見腫瘤巨大,長度超過6釐米,直徑超過1.5釐米,佔據椎管內容積高達90%,且腫瘤與硬膜囊和脊髓粘連緊密,位於脊髓前方,此種情況,多數專家可能會選擇切斷部分脊神經來切除腫瘤,但神經外科王偉民主任醫師立足於保障患者損傷最小,獲益最大的原則,選擇了採用顯微外科技術,耐心地、一點點地剝離腫瘤,歷時8個小時,腫瘤被完整剝離、切除,術中未出現任何神經損傷,一場高難度、高風險的胸椎內腫瘤切除術順利完成。專家們分工明確,協作無間,充分發揮了市立醫院MDT團隊的巨大優勢。術後病人病情穩定,雙下肢活動良好。

專家提醒:椎管內巨大腫瘤少見,病人宜及早就診

椎管內腫瘤,是指生長於脊髓本身及椎管內與脊髓鄰近的組織(神經根、硬脊膜、血管、及脂肪組織等)的原發、繼發腫瘤。原發性椎管內腫瘤發病率較低,每年新發病例2.5/10萬,大約是腦腫瘤發病率的1/10。由於椎管是一骨性狹窄空間,腫瘤生長後非常容易壓迫神經,會出現相應症狀,更容易被早期發現,如此巨大的椎管內腫瘤實屬少見。於珂副主任醫師提醒大家:椎管內腫瘤儘早手術可以減少手術難度及風險,且利於神經功能恢復,如出現頑固性頸胸腰部疼痛,或者伴有肢體疼痛、麻木、無力,甚至出現大小便無力失禁等應儘早就診。

【來源:半島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突發劇烈腰背部疼痛,警惕脊柱轉移性腫瘤
    脊柱轉移腫瘤是脊柱最常見的腫瘤,約30%~70%的惡性腫瘤患者會出現脊柱轉移,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常見於肺癌、乳腺癌等腫瘤患者晚期骨轉移,胸椎和腰椎是最好發的部位。隨著腫瘤生存期延長,椎體轉移發病率逐年增長,因此,腫瘤患者如果突發劇烈腰背部疼痛,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 青島市市立醫院:腦卒中中心全流程「綠色通道」提高救治水平
    面對這個「時間就是大腦」的疾病,青島市腦血管病質控中心主任、青島市市立醫院副總院長、腦科中心主任譚蘭教授指出,在發病3-4.5小時內,通過溶栓或介入取栓早期開通血管,是決定腦卒中患者生死存亡的關鍵。因此,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完善的流程、最精準的團隊技術,挽救腦卒中病人的生命,提高腦血管病人的治癒率,並最大限度保護患者的身心健康。
  • 胸椎「掃雷」!我院骨科成功開展高難度胸椎腫瘤切除術
    8年前確診食管癌,曾在我省多家醫院進行就診治療,近日因突感胸背部疼痛,並出現雙下肢進行性乏力,不能自主行走,前來我院就診。經檢查,患者胸椎MRI結果顯示:胸7椎體及附件轉移瘤並脊髓明顯受壓。胸椎位於脊柱胸段共12個椎體主要有支撐軀體保護胸廓內的心、肺作用脊柱腫瘤(spinal tumor)則指發生於脊柱的原發性及繼發性腫瘤。原發性脊柱腫瘤的總體發生率約為0.4%。
  • 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開展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骨關節科順利為一例外翻膝病人完成了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實施了小切口下對膝關節病變部位精確治療的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地自如行走。左膝關節疼痛三年致跛62歲的張女士左膝關節疼痛已有3年,近1月來,左膝疼痛加重,平地行走時也感覺困難,疼痛導致左膝不敢完全負重,走路呈現明顯的跛行姿態。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前來市立醫院本部骨關節科找到郭傳友主任求醫。
  • 直升機跨城救援 萊州危重患者50分鐘飛抵青島市立醫院
    11月17日,上午10點05分,隨著陣陣呼嘯聲,一架橘黃色救援直升機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二期綜合樓樓頂停機坪緊急降落,機上搭載一名來自萊州的危重患者,現場等待的救護人員將患者緊急轉至ICU。飛機從起飛到降落僅用時50分鐘,為患者後續救治贏得寶貴時間。
  • 男子脊椎管內「大啞鈴」狀腫瘤佔位,九院骨科專家脊柱微創手術成功...
    >   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25日電 (喬涵 徐英 陳靜)一名35歲男子,腰背部和腿部疼痛並伴腳趾麻木數月
  • 半島學生記者團走進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 續寫抗疫「心」故事
    半島全媒體記者 董婉婉 一位位敬業的醫生,一臺臺巨大的呼吸機,一個個藍白相間的口罩,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抗疫故事。暑假的尾巴,半島學生記者團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有幸採訪到了這些可愛的白衣天使們。
  • 救死扶傷 保家衛國 ——記青島市市立醫院白衣戰士在抗美援朝的...
    翻開青島市市立醫院檔案室留存的一張泛黃的老報紙,「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聲仿佛在耳邊響起,一張張單純又充滿朝氣的笑臉在眼前浮現又定格在了黑白老照片上。  1951年2月28日青島日報,歡送青島市抗美援朝志願醫療隊特刊。
  • 青島市市立醫院:精準施策科學抗疫 做百姓健康守門人
    半島網12月2日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疫情考驗,青島市市立醫院全院上下集約全部資源、調動全部力量,上下一心、眾志成城,高效、有序、紮實推進落實各項防控工作,用行動踐行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和道義。
  • 不足2克膠囊大小 青島市首例無導線起搏器在市立醫院成功植入
    半島網6月30日訊 6月19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完成青島地區首例無導線起搏器Micra植入。開啟了青島市無導線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的新時代,標誌著市立醫院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了國內先進水平。青島市市立醫院心臟電生理中心主任,心內二科主任李賓公、本部心內二科(心臟電生理科)副主任何濤經過縝密的方案分析,同患者和家屬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後,決定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2020年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 五大中心招聘公告
    江西醫療衛生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0年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 五大中心招聘公告,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月8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 青島市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從「患者」身上學到的要還給「患者」
    在重症醫學科一幹就是26年,守著生命最後一道防線,每時每刻都在拼盡全力,她是曲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負責人。這裡是青島市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每天都在和死神殊死搏鬥,可以稱呼他們為「救命超人」。從「最早」到「最優」,見證市立ICU的成長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與死神搏鬥。
  • 青島市市立醫院李永春:鏖戰武漢52天實現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
    青島市市立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永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辛剛 通訊員 張瑄 青島報導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青島市市立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永春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李永春請纓擔任青島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
  • 青島市市立醫院李永春: 鏖戰武漢52天實現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
    青島市市立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永春。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辛剛 通訊員 張瑄 青島報導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青島市市立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永春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 青島市市立醫院在全國三級綜合公立醫院中喜獲第67名
    全國公立醫院考核,怎麼考?全國公立醫院考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國家公立醫院的第一次全國統一「高考」。是檢驗公立醫院改革發展成效的重要標尺。權威性:由國務院辦公廳於2019年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相關部門,構建由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三級公立醫院、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相關專家組成評價團隊。
  •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 要把從「患者」身上學到的寶貴...
    在重症醫學科一幹就是26年,守著生命最後一道防線,每時每刻都在拼盡全力,她是曲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負責人。這裡是青島市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每天都在和死神殊死搏鬥,可以稱呼他們為「救命超人」。
  • 兩齡童被狗咬斷淚小管,管道細如髮絲專家妙手吻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劉芳 趙穎 青島一名兩歲娃與寵物狗玩耍時,突然被狗咬傷,淚小管接近淚囊處被完全撕裂致斷開。日前,市立醫院眼科專家顯微鏡下為幼兒精準吻合細如髮絲的斷裂淚管,避免了終身「以淚洗面」。
  • 2020山東青島市市立醫院「雙一流」高校招聘考核考察體檢方案
    2020山東青島市市立醫院「雙一流」高校招聘考核考察體檢方案 2020-10-12 14:35:48| 青島市市立醫院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2號)、《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
  • 2020年青島市科技活動周:市立醫院科技戰疫
    1.青島市市立醫院科技戰疫主辦單位: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呼吸科舉辦地點:膠州路1號青島市市立醫院舉辦時間:8月25 日聯 系人:劉彧展 聯繫電話:0532-82789369活動內容:(1)新冠肺炎科普視頻:劉學東科普視頻(2)疫情相關高風險工作指南展示:青島市呼吸質控中心操作指引(3)現場演示:穿戴防護設備後的呼吸操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