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車王》像肯·邁爾斯開車時一樣快樂|多圖且劇透

2020-12-14 ChillOut馳放

在足不出戶的抗疫和雲辦公時,為了讓心裡醫生少賺點,我選擇了追劇和看電影。恰巧這個假期看過兩遍的《極速車王》在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剪輯兩項大獎。

《極速車王》名字確實有些俗,但對於車迷它演繹了兩位傳奇的賽車偶像:卡羅爾·謝爾比和肯·邁爾斯;對於影迷它是種土豆的傑森·伯恩特工和最帥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聯袂出演;對於復古迷而言,它還原了那個年代的色彩;對於我而言,還喜歡它V8引擎的聲浪。

《極速車王》基於真實故事改編,講述由美國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和戰後居住在美國的英國車手肯·邁爾斯帶領設計師、機械師團隊,應亨利·福特二世要求,為福特打造一款可以擊敗恩佐.法拉利的法拉利賽車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的統治地位。最終福特GT40在1966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成功擊敗法拉利,並蟬聯1967和1968年的冠軍。

但這裡不是影評,還會有劇透。意在借這部電影來抒發下觀影時的放鬆與澎湃,以及觀影后的感傷和懷念。回味時則腦海始終停留著肯·邁爾斯開車時快樂的表情。

對於復古的追逐

關於奧斯卡獲獎的一些報導中,將《極速車王》定義為體育題材電影,這很準確。但是對於喜歡車和復古的人來講,這更是一部難得的汽車題材復古電影。

當下,有人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生活,有人則越來越懷舊。近期追的《新世界》,我的視角盯在了燒煤取暖的爐子、旋轉號盤電話、編織的暖水壺等。這些在我小時候也用過,而這個時間跨度已是半個世紀。

在經歷「非典」到此次「新冠肺炎」的17年裡,我們身邊所使用的物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簡單的例子,你有多久沒開過手動擋的車了?甚至現在連自動擋杆也變成旋鈕或按鍵了。

然而時代在輪迴,多年前的流行正在復甦,也有一群人開始了對老物件、老設計重拾,復古風潮隨之興起。有人說,這是一種對現實的逃避,但是我想留住的是對過去的美好,讓我們始終還有動力去前行。而《極速車王》這部電影恰巧符合這些精神上的需求。

哪怕只聽引擎轟鳴都足以陶醉

作為一個喜歡車的人,在《極速車王》看見自己的偶像卡羅爾·謝爾比駕駛阿斯頓·馬丁DBR1在1959年勒芒大賽上奪冠時,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在柳泉賽道,肯·邁爾斯駕駛Cobra,引擎的聲浪、換擋的動作、切彎、超車、衝線,一切都那麼如痴如醉。

要知道,如今V6時代的F1早已經失去了前幾年V8的高亢,你的觀賽荷爾蒙也如同《新世界》的鐵林一樣,用藥也不會起色。我相信,無論你喜不喜歡車,都會在觀影時成為車迷。就像我很少看女籃,但這幾晚成為了中國女籃的球迷。所以,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剪輯獎實至名歸。

Ford VS Ferrari

雖然這是英文片名,但不想去過多評論這兩個品牌。福特和法拉利都是汽車工業上,令人尊敬的企業。同時,我一直都是法拉利F1車隊及恩佐·法拉利本人的車迷。不過恩佐老爺爺的「毒舌」確實「成就後人」:貶低蘭博基尼只能做拖拉機;激怒了亨利·福特二世。

多年之後,影片中代表福特去談判的野馬之父李·艾柯卡成為了克萊斯勒的拯救者(現實中他並未參與當年的談判)。在克萊斯勒,他和卡羅爾·謝爾比再次聯手推出了另一款傳奇車型:蝰蛇。而如今,收購了法拉利的菲亞特與克萊斯勒早已「成親」多年,去年底還「納」了標緻雪鐵龍,成為新的汽車巨頭。而福特GT在半個世紀後也重獲新生,再度在勒芒奪冠,至今仍在徵戰。

大公司病與術業有專攻

卡羅爾·謝爾比在福特總部看見的一個紅色文件夾經歷4手才到亨利·福特二世手上的低效率,恰恰也是現在很多大公司的問題。如此貼切!

外行人管內行人,也是現實中非常常見的事情。也就有了劇中卡羅爾·謝爾比用高超的車技把亨利·福特二世開哭的橋段。

雖然,劇中的福特公司VP裡歐·畢比被黑的體無完膚,1966年他也確實在亨利·福特二世默許的情況下,下達了三車同時衝線的指令。但現實中,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營銷專家和管理者,並在職業生涯後期服務於美國政府,在這個領域則是裡歐·畢比的專業。

冠軍是否代表一切?

在1966年的勒芒大賽中,一路領先的肯·邁爾斯在最後放慢了車速,讓記者拍下這張三輛福特GT40並排衝線包攬冠亞季軍的最佳宣傳照。它有著極大的公關營銷價值,我理解裡歐·畢比的想法。而這也為福特進軍歐洲市場打下基礎。不過法拉利在次年就完成了復仇,1967年在有福特主場寓意的戴通納24小時耐力賽上,法拉利用同樣的方式,以3輛法拉利並排衝線包攬冠亞季軍。1968年戴通納,保時捷和GT組別的克爾維特都是冠亞季軍,都採用了同樣的方式衝線。

然而,由於那個年代對賽制規則理解的疏忽,也沒有team radio及時向車手傳遞信息,肯·邁爾斯最終因起跑在前,行駛距離短8米而痛失冠軍。

肯·邁爾斯對卡羅爾·謝爾比說:「你承諾給我的是參賽的機會,不是勝利的機會。」有些人說:「冠軍不代表一切,沒能奪冠也不代表一無所謂。肯·邁爾斯依然是無冕之王。」恩佐·法拉利老爺子則為他脫帽致敬。然而,對於實力超群的肯·邁爾斯而言,這個結果顯然極度遺憾和惋惜。

肯·邁爾斯是二戰退伍的英國坦克兵、卡羅爾·謝爾比的知己、研發福特GT40 車型的功勳成員。如果不是為了這張照片,他還將是被更多人銘記:同一年獲得世界汽車耐力錦標賽大滿貫的男人。1966年,肯·邁爾斯駕駛福特GT40獲得了戴通納 24 小時耐力賽和賽百靈 12 小時耐力賽冠軍。然而迄今也沒有人能做到戴納通、賽百靈、勒芒三冠的成績。

兩位賽車界傳奇的不同人生

雖然當年的人們有理由相信,1967年肯·邁爾斯可以在勒芒捲土重來,但在1966年勒芒大賽結束不久後的一次試車中,肯·邁爾斯永遠的離開了。勒芒的冠軍牆上,永遠不會出現肯·邁爾斯的名字。他永遠都是人們心中偶像,是賽車界的傳奇,是卡羅爾·謝爾比的知己,是他妻子的好丈夫,是他兒子的好榜樣。

他最後駕駛的內部編號為J-car的測試車 ,正是第二年(1967年)福特勒芒奪冠車型GT40 MKIV的原型車。

劇中的結尾並沒有去刻意渲染傷感,現實中的卡羅爾·謝爾比在痛失摯友後,也一直在續寫著傳奇。Shelby車型輝煌之時,甚至還沒有AMG、M。影片中,卡羅爾·謝爾比的心臟問題是真實存在的。1990年,他接受心臟移植手術,隨後又從兒子那裡移植了腎臟。1992年,卡羅爾·謝爾比入選美國汽車名人堂,然後用移植來的心臟和腎臟參加了人生最後一場賽車,並差點打破最快圈速。2002年,卡羅爾·謝爾比重回福特。2012年5月10日,卡羅爾·謝爾比永遠離開了他割捨不下的賽車。

加餐時間:戲份少影響大的兩位

電影結束,但還有兩位在劇中戲份很少的角色,在現實中卻影響深遠:

1966年最終幸運獲得勒芒冠軍的是布魯斯·邁凱倫,沒錯,你沒看錯,就是他,邁凱倫F1車隊的創始人。但不幸1970年6月,邁凱倫在古德伍德賽道測試新車M8D時不幸身亡。雖然1966年布魯斯·邁凱倫奪冠,但他是英國人,不能完全算美國贏得了比賽。於是1967年,曾經是卡羅爾·謝爾比在阿斯頓·馬丁車隊時期的對手,後成為其麾下車手的丹·古尼和A·J·福伊特駕駛著上文所說的GT40 MKIV奪得勒芒冠軍。在奪冠後,丹·古尼激動的把旁邊人遞過來的一大瓶香檳搖晃完噴向了亨利·福特二世、卡羅爾·謝爾比、其它車手以及記者……對,你依然沒看錯,從那以後領獎臺的噴香檳成為了最為美妙的時刻。

也許我還會再看幾遍,你呢?

在2019-2020這個漫長且難熬的冬天,我不想去悲傷。春天會到來,疫情會攻克;願科比和GIGI安息,願舒馬赫早日康復。最後,引用一段肯·邁爾斯的話作為結束:

I am a mechanic. That has been the direction of my entire vocational life. Driving is a hobby, a relaxation for me, like golfing is to others. I should like to drive a Formula One machine, not for the grand prize, but just to see what it is like. I should think it would be jolly good fun!

——Ken Miles

我是機械師。這一直是我整個職業生涯的方向。開車是一種愛好,對我來說是一种放松,就像打高爾夫球對別人一樣。我想開一級方程式賽車,不是為了大獎,而是想看看它是什麼樣子。我想一定會很好玩!

——肯·邁爾斯

相關焦點

  • 極速車王:被遺忘的車王肯·邁爾斯,2大汽車公司鬥氣的犧牲品
    極速車王:被遺忘的車王肯·邁爾斯,2大汽車公司鬥氣的犧牲品201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極速車王》,是一部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在車手的人員選擇上,謝爾比推舉了肯·邁爾斯,2人經過重重困難,在90天內製造出了GT40款賽車,最終擊敗了對手。
  • ...引進,這次必爆|卡羅爾·謝爾比|極速車王|法拉利|福特|肯·邁爾斯
    即使你已經看過,也絕對值得再進影院二刷——《極速車王》。去年在美上映,在奧斯卡大放異彩。提名最佳影片,拿下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兩項技術獎。豆瓣12萬人打出8.6分,爛番茄、IMDB口碑雙爆,是當之無愧的爆款。陣容炸裂。
  • 《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讓人羨慕的邁爾斯!
    》《極速車王》是由出身藝術世家的詹姆斯·曼高德執導的,由馬特·達蒙與克裡斯蒂安·貝爾兩位好萊塢巨星聯手打造。而作為好兄弟車王肯·邁爾斯卻認為謝爾比被騙了。底特律公司的條條框框,是限制賽車誕生的主要原因,因為這些條條框框,福特想要製作出一款戰勝法拉利的戰車,至少需要幾百年。
  • 蝙蝠俠和心靈捕手雙影帝領銜,《極速車王》看點不僅僅是飆車
    《極速車王》目前在豆瓣的評分為8.5分,評價人數尚且只有兩萬多。稱不上「為人熟知」。看完這個電影之後,我認為這個評分是名副其實的。某種程度上,《極速車王》是一部「有待大眾挖掘的寶藏」。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極速車王》。(一)不要因為「傳記電影」就放棄這個影片我承認,在看到「傳記電影」的標籤時,我猶豫過要不要看這個電影。
  • 《極速車王》比《速度與激情》燃太多了!拍出不一樣燃爆飆車戲!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對《極速車王》這部電影感興趣,完全是因為請到了兩位實力擔當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如果不是因為這兩位演員,我可能就不會在意這部電影了。目前《極速車王》獲得一致好評,豆瓣雖然評分很少但達到了8.6分,爛番茄不管是專業評分或是大眾評分,還有IMDB和metasore,都得到了極佳的讚譽,可謂是零差評。
  • 《極速車王》:天才車手毀於權力?邁爾斯決定減速的原因並不簡單
    最近正在熱映的電影《極速車王》你看過了嗎?這部由馬特·達蒙和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基於真人真事改編的賽車電影,不僅有熱血澎湃的飆車戲,也有惹人淚目的情感,是不可錯過的佳作。如果拿下了勒芒冠軍,肯·邁爾斯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連續贏得賽百靈、戴通納和勒芒三項賽事的人,這一成就前無古人,甚至時至今日都無人企及。
  • 詳解《極速車王》,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
    因為勒芒不像《極速風流》裡的F1比賽,沒有具體的積分,比的是誰能堅持更久,跑的裡程更多,《極速車王》的對決激烈程度要稍微遜色。只有深度了解歷史背景的觀眾才會意識到,當福特勝券在握的時候,真正的高潮才剛剛開始。
  • 讓《極速車王》告訴你,這部飆車爽片為什麼比「速激」更好看?
    有觀眾看到《極速車王》的片名,總是忍不住想起另外一部著名的賽車電影——《極速風流》(Rush)。額,聽起來確實很像,片名難道是同一個翻譯起的麼?賽車世界的人生百態說完肯·邁爾斯,再說回《極速車王》電影本身。賽車世界總是充滿男性的荷爾蒙,非常刺激。
  • 肯·邁爾斯
    從《好萊塢往事》到《愛爾蘭人》,這種「雙雄會」類型在很流行,包括《極速車王》主演兩個奧斯卡級別明星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電影《極速車王》的主角是兩個賽車傳奇人物,卡羅爾謝爾比和肯·邁爾斯,但英文的原名是《Ford v Ferrari》。
  • 個人意見|《極速車王》:諂媚逢迎金腰帶,捨命競速無屍骸
    本文涉及部分劇透,請謹慎閱讀。儘管還沒確定這部電影什麼時候會在國內公映,對於目前官方給出的電影譯名——《極速車王》實在是很難不批判一番,誠然這樣的名字很容易讓觀眾想起6年前那部同樣講述賽車題材的《極速風流》,然而後者因為比國外晚了兩年時間引進,國內票房可以說是相當雞肋。
  • 不完美 才真實——《極速車王》首映式紀實
    2020年8月7日, 《極速車王》(英文名:Ford v Ferrari)終於迎來了國內首映,這部讓人期盼已久的賽車電影著實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兩位奧斯卡影帝 - 馬特·達蒙 與 克裡斯蒂安·貝爾 攜手共同演繹了謝爾比與邁爾斯的賽車傳奇。
  • 肯·邁爾斯才是60年代車手的榮光 聊聊電影極速車王背後的故事
    在前不久在家「躲疫情」期間我看了一部講述上世紀60年代賽車運動的電影:《極速車王》。這部電影的題材可以說比其他賽車類電影挖得更深,更走心。時長兩個半小時,導演幾乎完美地重現了20世紀60年代賽道上那些稍顯原始但又讓人腎上腺飆升的賽車畫面,將賽車運動緊張刺激展現淋漓盡致,一舉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福特與法拉利之戰:讓人羨慕的肯·邁爾斯
    而作為好兄弟車王肯·邁爾斯卻認為謝爾比被騙了。 底特律公司的條條框框,是限制賽車誕生的主要原因,因為這些條條框框,福特想要製作出一款戰勝法拉利的戰車,至少需要幾百年。 果不其然,因為公司的高層太多,讓謝爾比的能力難以施展,而且福特的高層拒絕使用為人放蕩不羈的肯·邁爾斯,他們認為肯的形象是"垮掉的一代",會破壞福特公司的形象。
  • 《極速車王》2019最燃爆的賽車電影!7000轉極速狂飆!
    大家好,今天小編安利一部超好看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由馬特達蒙與克裡斯蒂安貝爾共同領銜主演。電影的中文名稱是《極速車王》,但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電影的英文名稱叫做Ford v Ferrari,翻譯過來就是「福特vs法拉利」,從電影的名稱就可以看出電影的核心矛盾指向了2家著名的汽車公司。
  • 《極速車王》上映,福特的逆襲不是重點,賽車精神才值得銘記
    Ferrari》(《極速車王》)終於在8月7日正式在大陸地區上映。就電影本身而言,《極速車王》堪稱是自2013年《RUSH》(《極速風流》)之後最為優秀的一部賽車題材電影。不過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極速車王》依舊有著能夠激發你腎上腺素的賽車追逐場景,更有著讓人過目不忘的情感對白與精神寄託。關於劇情《極速車王》的劇情主線,想必各位都有所了解。上世紀60年代牛逼轟轟的福特可謂是有錢的主,不過產品設計上的平庸很難迎合年輕人的胃口,唯有推出時尚運動的跑車才能收割年輕人的心。
  • 《極速車王》:GT40的永恆經典
    電影《極速車王》,獲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講述了這款傳奇車型的誕生。像所有的傳奇故事一樣,它有著跌宕起伏的情節和震撼人心的情感依託。故事聚焦於因心臟問題放棄賽車的傳奇汽車設計師的卡羅爾·謝爾比和對賽車有著異常靈敏的直覺的英國賽車手肯·邁爾斯。謝爾比和邁爾斯都在故事裡都被賦予了一身反骨,為了賽車夢,面對福特公司高層的諸多幹預,容忍、妥協、反抗、鬥爭。
  • 《極速車王》幕後故事:一場福特與法拉利的較量
    謝爾比頂住壓力舉起「7000+,go like hell」,恩佐·法拉利向無冕之王肯·邁爾斯脫帽致敬,這才是屬於賽車運動中的惺惺相惜。因此有評論認為,《極速車王》主人公是福特的,故事是福特的,勝利是福特的,但贏得尊敬和認可的卻是法拉利。
  • 《極速車王》熱映 馬特·達蒙與貝爾上演雙雄會
    馬特·達蒙與克裡斯蒂安·貝爾聯手上演《極速車王》1905電影網訊 8月7日,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上映。 賽場逆襲 金獎視聽還原曠世對決《極速車王》改編自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一段故事: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與車手肯·邁爾斯率領的團隊用極短時間研發出超級賽車GT40,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挑戰不可一世的法拉利車隊。
  • 《極速車王》熱映 馬特·達蒙與貝爾上演雙雄會
    》1905電影網訊 8月7日,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上映。 賽場逆襲 金獎視聽還原曠世對決《極速車王》改編自賽車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一段故事: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與車手肯·邁爾斯率領的團隊用極短時間研發出超級賽車GT40,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挑戰不可一世的法拉利車隊。
  • 2019最燃爆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
    無疑就是好萊塢雙雄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聯手奉上的這部《極速車王》! 於是謝爾比找到了脾氣古怪在生活線掙扎賽車機械師肯.邁爾斯,由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