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大家印象裡,都覺得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世民。很少會有人記得真正的開國者李淵,而且李淵在位也很多年。我想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多數人都認為太原起兵的真正主謀者是李世民。因為太原起兵可以說是唐朝建立的起點。也正是由於太原起兵,李淵揮師南下,打下了長安這個地方,就在長安建立了唐朝。那關於太原起兵的真正的主謀者,真的是李世民嗎?
正史中記載,李淵這個人非常猶豫。當時農民起義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都開始了,李淵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去起兵。這個時候李密的瓦崗軍都已經發展很厲害了。但是呢,李世民卻很果決,他認為天下將亂正是一個好形勢,此事起兵是最好的時機。所以他就一直勸說李淵起兵。想了很多辦法來勸他父親,軟的硬的都來,最後李淵才被迫起兵。可以看出,歷史的記載都是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真正主推者,而李淵只是被迫。在《裴寂傳》中還有一段關於李淵是被迫的更詳細的記錄。這上面記錄李世民為了讓李淵起兵,讓李淵的好友裴寂推了他一把。當時的裴寂是掌管行宮的宮女的。有一天裴寂就邀請李淵來行宮喝酒,並且叫來了宮女陪著。李淵抵擋不住酒色和美色的誘惑,和宮女過了夜。李淵醒來以後,就聽裴寂說了,陪他過夜的人是宮女。李淵自然驚懼非常,這可是死罪。所以正是在這件事的推動下,李淵犯了死罪沒有了退路,這才被迫起兵。
但是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在登基後的第十八年,曾經叫人修改過國史。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關於太原起兵這件事情,李世民做了修改呢?因為他的皇位畢竟是踩著兄弟上來的,他為了讓自己的皇位看起來更加名正言順,為了不被後世所詬病,很有可能修改了關於太原起兵的事情。因為如果太原起兵的主謀者是他自己,他就可以說唐朝的建立是他一手推動的,那麼皇位就不是他搶來的了,而是本來就應該屬於他。
在李淵開大將軍府之後,他有一個專門記錄他起居言行的手下,這個人叫溫大雅。在溫大雅記錄的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李淵的反隋之心是早就有的。早在大業九年的時候,李淵就曾經和宇文士及密談過一段,在兩人的談話中,李淵就曾經說過,我暫時不能起事。說的是不能起事,並不是不想起事。我認為這本書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因為這不是李淵當上皇帝之後寫的,而是在這之前的一個原始記錄。
新舊唐書的編寫就是根據李世民修改過的國史寫的,這兩本書把太原起兵的功勞歸於李世民是有依據的。那為什麼在《資治通鑑》中,也採用了這樣的說法呢?要知道司馬光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為尊者諱」,這就是說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會避諱甚至幫他自己欣賞的明君隱瞞一些他做得不好不光彩的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正史都是說李世民才是太原起兵的真正主謀。
關於太原起兵的主謀者直到現在還是存在一定的爭論的,但我還是更偏向於李淵是主謀者。在很多看得見的層面上,好像是李世民的動作更大一點,但是在幕後,還是有很多李淵的痕跡的。畢竟當時的掌權者是李淵,如果沒有李淵的允許,很多事情李世民是根本不可能接觸得到的。很有可能李淵只是順水推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