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國內市場上極具號召力的品牌,大家對於它的印象或許更多的是「官車」,從最初的奧迪100、200,到當今的A6/A8,被政府部門的廣泛採用在不少消費者心中塑造了大氣穩重的印象。不過,對奧迪品牌有了解的車迷朋友們或許會知道,奧迪在高性能車型的打造以及賽車界都有著相當亮眼的成就,Quattro、RS、勒芒等等單詞對於奧迪來說都代表著速度與激情。而R8 LMS CUP則是奧迪旗下一項代表性賽事。
踏入第六個年頭的奧迪R8 LMS CUP
R8 LMS 杯是亞洲領先的短途系列賽。緊張激烈的比賽、持續不斷的創新以及頂級的招待活動吸引著全亞洲的賽車愛好者們。作為奧迪全球首個單一品牌賽事,杯賽在2017年已經駛入第六個賽季。R8 LMS CUP在組別上分為專業組和業餘組,對於職業選手來說競爭會更加的激烈,對於業餘組的選手來說,R8 LMS則是一款相對容易上手的賽車。在國內,這樣高規格的單一品牌賽事其實並不多,而GT級別的則可謂是屈指可數了。
這項比賽自創立以來就吸引了眾多頂級車手,如前F1車手、杯賽2014和2015賽季冠軍、來自馬來西亞的熊龍(Alex Yoong);2015賽季冠軍爭奪熱門、中國賽車明星程叢夫以及2012賽季冠軍、香港車手李英健(Marchy Lee)等等。同時還吸引了不少熱情的賽車愛好者們與職業車手同場競技。
比賽用車GT3賽車奧迪R8 LMS已經取得了200多場國際比賽的勝利。該車配置V10發動機和輕量化的全鋁車身(ASF)。2016賽季,新一代奧迪R8 LMS將登陸杯賽。該車與量產奧迪R8 共享50%技術基礎,而賽車運動的成果也將被直接應用到量產車生產研發中。
由奧迪中國主辦,奧迪R8 LMS 杯是奧迪運動(亞洲)customer racing項目的重要部分。奧迪運動(亞洲)customer racing為賽車愛好者們提供全面的服務,從運動車型體驗到賽車駕駛培訓再到於比賽中駕駛奧迪R8 LMS杯賽車。
程叢夫談賽車
程叢夫,作為第一批海外車手來說,他在國內賽車圈已經擁有極高的知名度,但一直保持著低調內斂,謙虛樸實性格的他在圈內擁有著極佳的口碑。作為第一批留洋的國內車手之一,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德國房車賽等賽事上,程叢夫用穩定的發揮和出色的實力為中國車手贏得了國內同行的尊重。
作為一汽大眾奧迪車隊的車手,程叢夫也參與了剛剛過去的奧迪汽車嘉年華和在上賽舉行的兩場GT級別的賽事,並有著搶眼的發揮。從WEC LP1組別,China GT,AUDI R8 LMS CUP,對於程叢夫而言,上賽已經再熟悉不過,但他表示,每一次在上賽比賽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賽道上細微的變化,天氣狀況,輪胎抓地力的變化都會導致車手的圈速的不同,需要車手對賽道和賽車的變化做出最迅速的調整。
在賽車圈裡,許多的職業車手都是從卡丁車起步,程叢夫也不例外,11歲開始接觸並參加卡丁車賽事這為他接下來的賽車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談到這一點的時候,程叢夫表示,大多數的車手的啟蒙都選擇從卡丁車開始,一方面是由於通過卡丁車可以鍛鍊對車身的動態的感受與反應,並聯繫對於走線的選擇,而另一方面就是成本較低。如果是用更高等級的車型在賽道練習的話,根據不同的賽道一天賽道日的門票大概是400-1200元人民幣不等,再加上輪胎、剎車等損耗件以及車損維修等費用,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不得不承認,較高的參賽成本確實阻礙了一部分的賽道愛好者的成長。而卡丁車則可以儘可能地降低這一門檻,這也是程叢夫建議大家從卡丁車開始接觸賽車運動的重要因素。
作為一名職業車手,在沒有比賽的時候,程叢夫更多的是在給自己的體能做儲備,爬山,滑雪和更多的體能訓練佔據了他多數的私人時間。某種角度來講他很尊重和熱愛的自己的職業。這就是為什麼在剛過去的上海站,為什麼他同時參加兩項高級別賽事還能取得穩定的成績最重要的原因。
說到國內的賽車文化,程叢夫覺得,國內各大汽車品牌銷量提升也帶動了賽車運動和賽車文化的發展,而像是TCR、以及品牌單一賽事的引入也讓大家接觸賽車的門檻被降低。奧迪R8杯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高質量的平臺讓大家去更好的理解、感受與參與到賽車運動中。
展望未來,對於是否讓自己的小朋友參與賽車,程叢夫表示會尊重小朋友的意願,如果他有興趣的話,自然會把自己的多年的經驗和教訓分享給自己的小朋友,並與他一起享受賽車的樂趣。
在採訪的尾聲,我向程叢夫問了個問題:如果吳佩向他下戰書,他會有多少勝算?程叢夫很肯定的說一定會是他贏,然後哈哈大笑。當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並沒有多少懸念,更多地像是開玩笑,畢竟業餘愛好者和職業車手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
不過大家會不會好奇,在同一場地駕駛同一賽車,吳佩和程叢夫之間的圈速差距會有多大?如果大家想看到這一幕對戰上演的話,請大力點讚留言,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見到這一經典對決哦!
點擊訂閱吳佩頻道百家號,更多討論等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