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純電動車人們一直又愛又恨,愛在其環保節能、不限行,而恨在續航低導致駕駛體驗差。為此,很多人都期望市場上趕緊推出超長續航的純電動車,滿足出行需求。
而似乎只要有一款超長續航的新車出現,人們就會紛紛拋棄燃油車轉去純電動車,可是現實真的會是這樣嗎?
近日,小鵬汽車P7公布了續航情況,其NEDC最高續航裡程達到706km,不出意外成為目前國內續航最長的純電動車。
可是奇怪的是,自從消息曝光以來,這款國內續航最長的純電動車頭銜的小鵬P7似乎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相關新聞也很少有人關注,誠然這與小鵬的品牌知名度較低以及疫情影響下車市熱度下降都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在這款超長續航車型寡人問津的背後其實透露的是一個重要的命題——消費者真的還需要一款續航超700公裡的純電動車嗎?
續航超300公裡之後 邊際效應遞減
實事求是地講,對於動輒電池缺電而無法動彈的純電動車而言,能夠擁有超長的續航是許多消費者一直追求的事情。
但是當真的超700公裡的超長續航純電動車到來的時候,當初叫喊續航超XX公裡就買電動車的網友似乎突然就消失了——原因並不是網友變了,而是「這個時代變了」。
在此前大部分純電動車續航只有200公裡左右的低續航時代,增加續航是消費者最迫切的要求,但是隨著如今的純電動車普遍達到了300-500公裡續航的情況下,已經足以滿足日常的駕駛需求,續航其實已經無法再向之前那麼吸引消費者了。
尤其是純電動車市場日益成熟的的當下,人們已經發現了純電動車的「秘密」——那就是它更適合城市內部代步,而並非跨城駕駛自駕遊。而以城市內部每天通勤往返40公裡計算,一款續航300公裡的純電動車就足以保證一周一充的充電頻率,而即便算上冬天的電量衰減,最高500公裡也足以應對一周一充電的頻次。
在這種情況下,續航超越700公裡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自然就沒有那麼大了,畢竟在動力電池容量瓶頸無法突破的當下,更長的續航就意味著需要增加更多的電池,從而導致車身自重加大、成本大幅提升。尤其是如今政策針對電池的補貼大幅退坡,意味著將由消費者承擔高昂的電池成本,這無疑進一步降低了超長續航純電動車的吸引力。
更貴的價格、更高的自重,換來的只是充電時間從一周一充變為兩周一衝,這樣的代價未免有些得不償失,而這或許就是續航超700公裡的小鵬P7無法引來更多關注的根本原因。
不像特斯拉 小鵬P7缺少核心賣點
當然,這並非說超長續航車型就無人問津。
恰恰相反,同樣是純電動車,特斯拉一向以比對手更高的續航而著稱,這也是其近年來銷量大漲的一個保障。那麼為什麼同樣是超長續航版本,特斯拉model 3就比小鵬P7更受關注呢?
原因除了特斯拉的品牌知名度更高、影響力更大之外,更為關鍵的一個因素其實在於長續航電池並非特斯拉的核心競爭力,而只是錦上添花的點綴。其實對於消費者來說,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聞名天下的Autopilot系統。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願意多花錢購買長續航版本,只是為了保障自己的自動駕駛感受更順心。
對於特斯拉的真正賣點,其實小鵬汽車自身也很清楚。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就曾公開表態「不帶自動駕駛的Model3不是(小鵬)P7對手」,但是很不幸國產Model 3改為了標配自動駕駛(含基礎輔助駕駛功能),而且上市價格控制在30萬以內,導致性價比陡升,競爭力也全面超越了小鵬P7。
相比之下,同樣是長續航純電動車,儘管比特斯拉model 3續航高長,但缺少核心技術賣點的小鵬P7目前預售價為24.00-37.00萬元,由於電池成本的考慮,即便正式上市時售價能夠部分降低相信也很難便宜太多,而30萬左右的價位基礎上,消費者去買擁有標配自動駕駛(含基礎輔助駕駛功能)的特斯拉model 3,它不香嗎?
顯然,對消費者而言,超長續航的小鵬P7相比續航只有300-500公裡的其他純電動車車身更重、價格更貴,對消費者並不友好;而同屬於超長續航純電動車,小鵬P7又不如特斯拉model 3更具吸引力。
這樣一來,續航最高達到706公裡的小鵬P7目前無人問津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
「大人,時代變了」
你說呢?
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車314汽車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