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坐不住是專注力差?你的「好心」正在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2021-01-13 陸北老師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湖南株洲初一的男孩小陽,是一個患有中重度腦癱,有斜視、反應遲鈍、肢體殘疾的孩子,期中考試以總分712.5分的成績斬獲班級第一全校第二十名,榮獲「最美少年」稱號。

記者問他最喜歡哪門課,小陽高興地說:「我最喜歡英語課,我不用花太多時間,我還有其它更多的科目需要時間。」班主任評價他說:「平時的小測試都還可以,只是沒有那麼拔尖。期中考試,幾乎每一科都是第一的時候,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又覺得是意料之中。五門單科第一,另外兩門也很好,就是書寫不那麼好,作文分扣得多了一點點。」

由於小陽手指是變形的,他七歲上學時才學會拿筆,花了半年時間才把自己的名字寫好;小陽的腿也是變形的,走起路來,一歪一扭,也走不了幾步路,媽媽一個人擔負著照顧小陽的重任,每天一邊抱著他一邊背著書包去上學,遇到下雨下雪,傘都撐不了,吃了很多苦,但是小陽的成績讓媽媽很是欣慰。

大家都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但是在小陽媽媽看來這沒有什麼難度,她說:「我崽這樣算半個奇蹟,主要是勤奮,雖然別的小孩比他聰明,但是他的專注能力比別人強」

一、專注力是孩子成長的必備素質

義大利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致力於兒童心理學研究。

她觀察兒童的日常行為,發現3歲的孩子不停地把一系列圓柱體放進孔中,然後又從孔中取出。

圓柱體的大小對應的孔的大小不同,他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全然忘記外界,哪怕老師在旁邊唱歌,其它兒童在他身邊走來走去都不能打擾他。

42歲之後,這個孩子仿佛從夢中醒來,嘴角掛著滿意而愉快的笑容,這是一種所有兒童都會有的奇怪行為——重複而專注。

1、專注力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蒙臺梭利指出,成年人最大的責任就是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保持理智的沉靜,不要幹擾兒童工作,在她的「兒童之家」,教師幾乎沒有教學,兒童遵從內心的指引而專注的工作。

她觀察到專心工作的孩子就像經過休整的人,充滿活力,看起來似乎感受到一種很大的欣喜。孩子自發的專注工作,滿足了自己的心理發展需要。在完成工作之後,他們更有活力和健康,而蒙特梭利所做的就是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專注的環境和教具,像給鐘上了發條一樣,給予了鍾自身不斷運轉的動力。

2、專注力有利於完成複雜而枯燥的工作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曾說過:「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注意力也就是專注力,專注力強的人,不易受外界幹擾,專心致志,做事效率高。

牛頓並沒有什麼天賦,只是特別勤奮和專注,甚至達到了入迷的程度,一天,請朋友吃飯,飯菜上桌了,他又去做實驗了,朋友等不到人就自己吃完走了,牛頓做完實驗出來一看桌上的剩菜剩飯,自言自語道:「原來我吃過了。」

不僅僅是牛頓,很多偉大的天才,面對枯燥的實驗工作,除了興趣使然,就是擁有持久的專注力。排除一切雜念,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有驚人的發現。學習也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如果學習上有專注力,就像集中火力去攻克難關一樣,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很難考出好成績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學習的時候,人在曹營心在漢,效率低下。對於家長而言,孩子缺乏注意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學習上。

演員姚晨的兒子土豆,一轉眼也到了上學的年紀,輔導作業是姚晨最頭痛的事情。有一天,老師給孩子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字數100左右,這麼簡單的作業,土豆寫了兩個小時,時不時東張西望。姚晨一邊陪同一邊做思想工作,可孩子就是不能專心把作業寫完,最後勉強收工,寫得歪七扭八,不少字用拼音代替。

不少孩子都有類似的問題。寫作業的時候東張西望,玩筆、玩橡皮,玩桌上一切可以玩的東西,或者喝水,上廁所,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就是做小動作,講話。有些老師甚至會覺得孩子有多動症,不能安心坐下來,不能持續保持注意力在作業或課堂上。這些都是缺乏專注力的行為。當然也會對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

還有一種缺乏注意力的表現就是分神,它不像前面說的內容那麼

不寫作業的時候,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就雞飛狗跳。不少家長輔導作業,弄得血壓高標。網上有個媽媽抱怨:「我孩子作業拖拖拉拉,全家人陪著熬夜,害得我第二天上班遲到。十道題錯一半,粗心大意,到底是怎麼學的?氣得我把他的作業都撕掉了!」

雖然有些孩子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寫作業,但是拖拉和粗心都反應了孩子其實是在走神的,他沒有集中注意力,就像有些孩子貌似在認真聽課,但是你一提問,他就支支吾吾搖頭不會,這些都是學習上缺乏專注力的表現。

不專心,學習效率就不高,效率不高,成績就不好。周圍往復,就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影響孩子的發展。

三、孩子為什麼會缺乏專注力呢?

缺乏注意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孩子沒有養成專注的習慣的條件,如今家庭條件好,玩的東西多,吃的零食多,一不小心,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被這些東西帶走;有的家庭生了二胎,弟弟妹妹時常來打擾。有的家庭書桌不整潔,凌亂,導致孩子分心;

有的家長喜歡在孩子旁邊走來走去,人對運動的東西都有不自覺的關注,這也導致孩子分心;

有的家長缺乏耐心,在輔導作業的時候火急火燎,常常自以為是地指點江山,打擾孩子,沒有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安靜的氛圍。

沒有這種專注力,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專注力要從小培養,那麼家長該從哪幾個方面培養呢?

首先,父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儘可能保持安靜,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超級育兒師》裡,有個孩子在寫作業,媽媽就開始嘮叨了:「你低著頭,老晃悠個什麼勁啊」,育兒師阻止媽媽,示意媽媽不要說話。孩子在扳手指算算術,育兒師很快捕捉到了媽媽不信任的眼神:「你是不是懷疑,他在玩,他不是在玩。」

然後,育兒師支開了媽媽:「你不要看著她,你要相信他能做好。」她跟媽媽說:「我不摟著你,你就會回頭看,想監視他。」媽媽點頭承認,:「是的,我老是會回頭看他,讓他快點快點快點,他就會更煩,更不願意寫。」做完了題目,超了時間,媽媽一臉不高興:「剛才就是因為你不專心,所以才超時了。」

育兒師馬上糾正媽媽:「你有個特別錯誤的假設。」後來經過詢問,才知因為題目太難了,辰辰超了時間。可見父母的信任和理解是對孩子來說是多麼重要。

專注力是一種自發行為,不需要人為監督,需要一個寬鬆安靜的環境。家長總是不信任孩子,一會嘮叨坐姿不對,一會嘮叨眼睛離書本遠一點,一會催促快一點,這些都是家長容易犯的錯誤,會導致孩子無法專心學習,久而久之,隨著學習內容的複雜,就會養成了拖拉厭學的毛病。

其次,父母應該滿足孩子的放鬆要求,注意勞逸結合

17歲的陳文龍以高考成績703分獲得全省理科狀元,老師說:「他高一高二學習還好,但是高三成績沒有進過學校前五十名,我想到過他獲得全市理科狀元的可能性很大,但沒有想到居然考了個全省第一。」

記者問陳文龍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他說:「該學的時候學,該玩的時候玩,勞逸結合很重要。」陳文龍說自己喜歡跑步,愛好打籃球。果然,會學的孩子都是會玩的孩子。

腦科學家池谷裕二教授研究表明,當人感到愉悅時,大腦神經細胞就會持續高效工作。學習是腦力勞動,大腦雖然只佔我們體重的2%,但是消耗的能力卻是20%,大腦休息不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成人的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0-20分鐘,孩子的注意力要長久保持會更難,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會適時地講些小故事,達到放鬆的目的,讓孩子緊繃的大腦勞逸結合。回家,電視有孩子愛看的球賽,綜藝節目,與其讓他心心戀戀,放不下,不能專心學習,不如讓他看,孩子學習累了,玩遊戲、聽音樂、看電視能起到放鬆的作用。家長不反對玩,但要和他商量,用和玩耍一樣多的時間來學習,玩多久就學多久,並要明確不能一邊玩,一邊學,玩和學要分開。

第三,父母要關心孩子的作息,保障身體健康

日本陰山英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早睡、早起、早吃飯。」這裡旨在保證睡眠和早餐,休息好了,大腦才能高速運轉,吃飽了,大腦才能專心工作。餓肚子會導致血糖低,特別是早餐,很多家長來不及準備,孩子來不及吃或不吃,對一早上的學習是很不利的。

青少年每天的睡眠時間應不少於8-10小時,良好的高質量的睡眠有利於大腦的休息,像給汽車加油一樣,能馬力十足。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專注力比起智商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更大。」學霸不是更聰明,而是更專注。專注源於身體和意志力,所以鍛鍊專注也要關心身體,從各方面保障身體和大腦的高效運轉,不搞疲勞戰。

第四,父母不要強迫孩子長時間保持專注

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愛迪生其實是有多動症傾向的孩子,少年愛迪生做事往往只有兩三分鐘的集中力,之後就要幹別的事情了。讀書幾分鐘,就會放下書本,去幹別的。他的母親從來不呵斥他,而是讓他換科目去學習,做幾分鐘數學,然後又去閱讀,然後又換別的科目。換了科目,讓大腦休息了,左右腦交替使用,卻沒有少了學習時間。如果孩子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的,用這種辦法也能有效地提升學習效率。很多的幾分鐘,日積月累也是一筆不少的時間。在初中、高中學習科目多,學習壓力大的情況下,可以採取這種交替的方式放鬆大腦,又不耽誤學習。

蒙特梭利的研究表明,專注力是一種從小就有的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成人的悉心培養和呵護,家長不過分幹涉,不著急,保障孩子勞逸結合,哪怕孩子剛開始學得時候,跑得慢了一點沒關係,只要有養成了專注的習慣,終究能摘到成功的果實。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籤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了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好動、坐不住是專注力差?你的「好心」,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嘿,集美們,我是糖媽~我敢打賭,每個媽媽都為孩子的專注力犯過愁!你以為自己會生個「小天使」,楞沒想到出來後是個「永動機」。充電5分鐘,續航12個小時!陀螺還有停的時候呢!我生的這個是啥?能回爐重造嗎?!再看看大家給我們的留言:真是好動的孩子千篇一律,乖巧的孩子萬裡挑一!
  • 孩子坐不住是專注力差?家長常踏入這些誤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文 | 凝媽蒙臺梭利:兒童的正常發展源於專注於某項有興趣和有目的的工作。專注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不專注就會影響未來的發展。所以在看到孩子不夠專注的時候,家長就會非常焦慮。有媽媽發來私信,家裡有個小男孩1歲半,特別好動,給他一個玩具總是玩不住,不超過5分鐘就扔掉。一會兒玩小汽車、一會兒去拿畫筆,一會兒又去找書看。玩具擺了一地,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沒有一個喜歡的,這些可都是他自己要求買回來的。這孩子是不是專注力有問題?1歲半的孩子坐不住,不能長時間玩玩具就是專注力差嗎?
  • 孩子專注力差,學再多也沒用,這幾個方法教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家長都很苦惱,不知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什麼孩子辛苦學習成績卻始終不理想呢?在我看來,這是孩子的專注力出現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時不夠專注。一會兒走神、一會溜號,雖然看起來一直在學習,但是真正學到腦子的東西卻少之又少。因此如果孩子的,如果孩子的專注力差,學再多都沒有用。一、專注力差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呢?
  • 孩子學習不專注?避免3大誤區,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吧
    高質量的陪伴是用心的陪伴,是父母和孩子都投入到一段關係中,有積極的互動,有愛的交流,並且雙方都感到快樂才算數的。但是高質量的陪伴並不適用於每個場景。比如,孩子在靜靜地玩一件玩具的時候,為了達到積極互動的效果而去打擾孩子,甚至打斷孩子的思路,這樣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上課走神,注意力差怎麼辦?試試這幾招,提高孩子專注力
    屁股在椅子上轉來轉去,坐不住。窗外飛只鳥也能吸引他。一節課45分鐘,只有10分鐘是專心聽講的。做作業因為不專心,總是比別的同學慢。小學一年級是學習打好基礎的關鍵期,長此以往怎麼行呢?他為什麼這麼容易分散精力?1 自主學習能力差孩子讀幼兒園時,多半時間都在做遊戲,玩,安安靜靜坐45分鐘的時間不多。剛上一年級,可能不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差。
  • 孩子小網課坐不住,線下就能坐住了?好動的孩子是時候要重視了!
    反對的原因是:孩子小,線上課坐不住,課程內容吸收差。家長沒有時間時刻盯著孩子上課,維持孩子的上課狀態實在太累了。有的家長說如果我的孩子不是五歲,而是十歲,那麼上線上課沒有意見。那麼五六歲的孩子真的還不適合上線上課嗎?好動的孩子線下課就能坐的住了嗎?
  • 孩子專注力差和父母正在犯的錯有關,如何提升孩子專注力你懂嗎?
    她已經很久沒有和她媽媽好好下棋了,所以宣萱正在認真考慮棋路正當宣萱全神貫注地想著棋路,時,母親突然改變了主意,突然對宣萱說:「我們去兜兜風吧。」。宣萱當時正專心地想著下棋,但她突然被孩子的母親打斷了,突然感到非常難過。這樣,宣萱也明白了孩子注意力受影響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經常喜歡打擾孩子的思考。從那以後,宣萱再也沒有打擾孩子們的思考。
  • 孩子老是坐不住?或是專注力不夠惹的禍,3妙招提高孩子專注力
    接孩子的時候,果果媽媽又聽到了老師的「告狀」,這個學期,已經是第四次了。老師說:「果果在教室根本坐不住,而且還經常走神」,他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樣。老師的話讓果果媽想了很久,總覺得孩子像得了多動症一樣。甚至趁著周末,還帶果果去看了醫生,但是各項檢查之後,結果顯示孩子很健康。
  • 李玫瑾教授:孩子專注力差,家長常做這4件事,會影響其專注力
    不少父母平時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更多地注意到他們的腦部發育和智力等方面,但卻忽略了這些「隱形重點」。如果孩子的專注力差,則容易造成任何事情都較難集中精神去完成,經常只需要一會兒即可完成的任務,硬是拖到了很晚。
  • 孩子好動坐不住,可能是家長忽略了這三點,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然而放任不管的話,多動症將會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無論做什麼都沒辦法專心。何為「專注力」?所謂的專注力,就是當一個人做某件事時的心理狀況,能影響一個人專注力的因素有很多,正因如此,有些人才完全沒辦法專心做某件事,尤其是年齡還小的孩子。
  • 孩子老走神、不專注,6個方法培養專注力,幫孩子從坐不住到專注
    自從幼兒園複課,同事就把孩子送回幼兒園了,本以為終於能輕鬆一點不用在家一邊辦公一邊看孩子,終於能回公司上班了。結果孩子更上了半天課老師就聯繫她說:「孩子的狀態非常不好,上課時經常溜號,而且一節課也坐不住,東張西望的小手也不老實。」
  • 孩子做事沒耐心、沒有堅持的動力,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而有的孩子卻能專注的看繪本或者玩玩玩具,上幼兒園之後這種差別更明顯,有的孩子在教室裡根本就坐不住。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啥呢?難道是孩子得了多動症?還真不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和多動症沒關係,而是涉及到孩子的專注力。
  • 貪玩坐不住丟三落四是專注力不夠,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文/婷媽 很多家長說,孩子特別貪玩,坐不住,做作業不能專注,還經常丟三落四…… 2、專注力不足,會哪些表現?
  • 孩子專注力差和父母正在犯的錯有關,如何保護孩子專注力你懂嗎?
    軒軒當時正在專心的思考下棋問題呢,卻突然受到了孩子媽媽的打斷,瞬間感覺非常糟糕。 藉此,軒軒也明白了,孩子之所以專注力受到了影響,其實就是因為自己平時經常喜歡打攪孩子思考而導致的。 從這以後,軒軒再也不打攪孩子的思考了。
  • 你家孩子專注力達標嗎?別偏信棉花糖測試,教會認知控制還需努力
    皓皓是一個四歲的小男孩,平常活潑好動、吃飯香、睡得好,很少讓媽媽操心,可是最近皓皓的媽媽筱玲卻遇到一件苦惱的事。也許是因為皓皓太過於活潑好動了,以至於經常「坐不住」,筱玲從皓皓的幼兒園老師那裡得知,皓皓在學校裡經常不能安靜地坐下看一小會兒書,或是獨立完成一個拼圖。但皓皓絕不是一個笨小孩,平常在其他方面的表現都很機靈,就是在集中注意力這方面的表現差別人很多。
  • 睿智燈塔教育-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孩子們開學已經是半個多月,由於放假時間過長,導致孩子往往上學後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上課坐不住、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等,很多家長也是很頭疼。那麼,家長如何培養的專注力?其實,孩子坐不住和專注力不集中是有著密切的關係。有數據顯示,孩子學習好不好,與專注力有很大的關係。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做好這幾件小事,幫助孩子學習更高效
    前段時間,有位家長私信我說,孩子在幼兒園專注力非常差,上課的時候經常東張西望,老師都經常點名批評,導致孩子最近都不想上學了。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根本的原因就是專注力太差了,不知道你家孩子是否遇到過?
  • 3-6歲是孩子培養專注力的重要時期,抓住黃金時期,分段式培養
    我們經常能在一些公園、小區的一些綠化休閒區裡聽到一些家長抱怨小孩注意力難以集中,整天都坐不住。 這都是因為家長沒有抓住培養小孩專注力的重要時期,小孩的專注力差才會有這樣的表現。
  • 孩子專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2招幫你解決
    專注力差對孩子有哪些危害1)天才和平庸之間,只差一個專注根據國外的一項研究,98%的孩子智商相同,只有1%的孩子有天才智商,只有1%的孩子有智力低下,那麼為什麼在100個孩子中,差別有多大呢?相信父母都知道,要想做成一件事,就一定要堅持,如果專注力差,不僅會影響做事效率,還難以將事情做成,導致自己的努力半途而廢。一旦錯過孩子培養專注力的最佳時期,今後將很難補回,並且影響孩子一生。
  • 孩子上學總坐不住,抓住這3點,提升孩子專注力
    最近天氣變冷以後,很多家長都給寶貝留言說自家的孩子上學的時候由於太冷了,總是坐不住,尤其是上幼兒園,天天都被老師喊去談話。其實孩子上學坐不住這個問題想必是很多家長都遇到的,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解決才能提高孩子上課的專注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