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用高怎麼破?海爾智家數位化轉型見效,國內費用同比持續優化 ...

2020-12-14 企業觀察網

私有化和數位化賦能海爾智家發展新動能。

疫情儘管可怕,但未必都是「悲歌」。

8月28日,海爾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爾智家(600690.SH)發布2020半年報。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海爾智家實現收入957.3億元,歸母淨利潤27.8億元。雖然海爾智家上半年業績增速受到疫情影響,但是二季度增速迅速回暖,迎來業績拐點,6月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0.6%和21.4%,趨勢向好。

不過,以往業績發布後,除了掌聲,也不可避免地會有疑問,關於其運營成本過高的質疑一直不斷。但在2020半年報中,我們可以看到,海爾智家數位化轉型初期便在費用優化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相較於去年同期,2020年上半年,海爾智家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規模同比下降好幾個億,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海爾智家的費用優化緣何這麼快就見了成效?

追本溯源,先看看海爾智家的「真金白銀」究竟花哪兒去了 

「萬物皆有因,萬般皆有果」,從客觀角度講,運營費用投入多少跟一個企業的戰略布局是分不開的。那麼海爾智家的費用投入都去哪兒了呢?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與科技發展的雙輪驅動,已經步入存量市場的家電行業迎來新一輪變革與洗牌。海爾智家認為「物聯網時代,場景將替代產品,生態會覆蓋行業」,因此決定圍繞用戶痛點,在全球落地定製化智慧家庭場景解決方案。而過程中,海爾智家一直在加大建店投入,先後落地了海爾智家001號體驗中心,海爾智家衣聯網、食聯網、水聯網、空氣網001店等體驗店。

與此同時,海爾智家也從未間斷過在高端品牌建設、全球創牌、市場渠道四網融合建設等方面的投入。早在1999年,它就在美國建立了海外工廠,堅持「自主創牌」,並在研發上加大投入進行產品創新。今年疫情期間,針對用戶爆發的健康需求,海爾智家在歐洲推出主打殺菌、保鮮功能的多門冰箱,拿下德國、法國、英國、俄羅斯等市場份額TOP1;在美國,針對當地用戶多存、多洗的廚房和洗衣習慣,海爾智家推出的多門冰箱拿下當地市場份額30%以上,大滾筒洗衣機產品整體市場份額TOP2。在澳洲和日本,海爾智家的雙品牌T門冰箱和超大型冰箱份額也在持續提升。

在品牌本土化方面,海爾智家還連續收購了日本三洋、紐西蘭斐雪派克、通用電氣旗下的家電資產等等;在高端品牌建設方面,海爾智家經過十幾年的營銷推廣、市場建設、渠道開拓、服務創新等前期投入,傾力支持卡薩帝研發新科技,還率先完成了向高端智慧生態場景的換道,建立起覆蓋衣、食、住、娛全場景的高端成套智慧解決方案。

這些投入短期之內無不需要耗費大量的「真金白銀」,必然會影響財報數據的「漂亮」程度,但長期來看,卻能產生巨大的回報。譬如2020年卡薩帝白電&廚衛產品實現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7%,保持著高端市場份額絕對引領;在智慧家庭方面,海爾智家物聯網生態收入達37.7億,同比增長96%,其中智慧家電銷量同比增長20%,成套銷量增長55%,同比提升4.8pct,場景方案銷售62.7萬套,同比增長65.75%;在海外市場方面,海爾智家實現收入470億元,同比增長0.64%,海外經營利潤率由一季度的2.3%增加到二季度的3.8%。

智家體驗雲平臺落地,數據化轉型優化費用提速

磨刀不誤砍柴工。

在新冠疫情和行業下滑背景下,海爾智家仍能以「逆行者」的身份帶來運營費用降低和業績高質量增長的出色答卷,不難看出,海爾智家的轉型升級已經初見成效。

從傳統家電→智慧網器→場景→生態,海爾智家在數位化技術的賦能下,早已跨入了全新的行業賽道。縱觀海爾智家2020年上半年的表現,可以看到海爾智家以智家體驗雲平臺為基礎,通過將產品、營銷、客戶、用戶、物流、服務等納入數位化平臺,不斷構建差異化競爭力,推進營銷轉型、提升市場份額、優化運營效率。

首先,在2020年上半年,海爾智家基於智家體驗雲平臺和鏈群合約機制,積極推進「1+N」智慧家庭場景解決方案的轉型升級與落地,並首創「體驗雲眾播」模式,不斷推進營銷轉型,為費用優化「加速度」。疫情期間,消費需求在線上集中爆發,海爾智家緊跟直播風潮,以智家場景為基礎、以用戶家生活需求為主線,連結供應商和生態方打造「眾播」模式,為用戶帶來智慧除菌、空氣除菌等健康場景方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眾播」是持續性的:海爾智家基於30餘年家電布局、10餘年的智家實力沉澱,全面推進落地智家APP、1號體驗店、專賣店、電商渠道等線上線下一體的觸點網絡,讓全國乃至全球用戶享受到「一次交互,終身關愛」的服務。據了解,上半年海爾智家共開展了5場大型眾播活動,從用戶交互、交易、平臺日活多維度實現引爆引領,並通過場景內容不斷迭代升級,為用戶帶來全維度解決方案,吸引用戶注意。比如8月1日眾播日,平臺GMV1.34億元、用戶觀看量達189萬人次,分別較3月31日眾播日增幅283%、64%。

其三,海爾智家在倉儲物流方面的效率提升也值得關注。其以數位化重生切入,通過客戶端、用戶端、員工端的數位化工具應用,提升了全流程效率。譬如通過持續擴大統倉統配覆蓋範圍,深度推進營銷網、物流網、服務網、信息網的深度融合,截止2020年6月已覆蓋14188個行政鄉鎮、21908個鄉鎮網點;通過反向定製爆品搶單、天網雲TOC模式,實現SKU聚焦,提升產品效率、供應鏈效率、倉儲效率。數據顯示,上半年,海爾智家產品SKU效率提升至97%,物流配送及時率提升至99.5%,流程系統使用效率提升至83%,不良品率下降94%。

基於智家體驗雲平臺,海爾智家得以整合全球資源,實現與終端用戶需求的無縫對接與迅速響應,革新「供需方式」,與生態方共創場景方案。總的來說,海爾智家的數位化轉型以及生態圈的化合反應成果已經顯現。

放眼未來,海爾智家私有化「乘數效應」帶來新動能

7月31日,海爾智家與海爾電器發布聯合公告,表示海爾智家擬通過協議安排的方式私有化海爾電器。一場被市場關注並期待7個多月的交易,終於浮出水面。

由於歷史原因,導致海爾集團旗下擁有A股、H股兩個家電業務的上市公司平臺,雙平臺業務和治理模式帶來的管理成本提升、運營效率無法最優等「內耗」問題無法避免。

而通過將海爾電器私有化,海爾智家將成為海爾家電業務的唯一平臺代表,從成本上來講,整合後的海爾智家管理層級減少、業務鏈整合之後管理成本及運營成本毫不疑問必將大幅下降。

當然,「兩個海爾」合體所帶來的效果絕非如此簡單,合體後的「乘數效應」才是這次「資本布局」的點睛之作。

私有化後,通過開啟「全品類一體化」的內部深度整合,海爾智家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將更加豐富,成套家電平均客單價也會得到提升;而藉助物聯網、大數據、5G等技術手段提升產品的便利性及互動性,為用戶帶來更佳的生活方式體驗的同時,也必將加速真正涵蓋生活方方面面的海爾智家體驗雲平臺戰略的實現落地。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放眼過去,海爾智家貢獻了一個產品的世界名牌。著眼未來,經過多年蓄勢及沉澱,在私有化和數位化轉型的「加力賦能」下,海爾智家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編輯:劉軍)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新股解讀|智能化+物聯網開闢成長新賽道,海爾智家(06690)能成為...
    海爾電器有渠道優勢,可鞏固海爾智家在高端品牌上的龍頭份額。值得一提的是,雙方通過整合後,全流程數位化和一體化的運營變革,釋放渠道價值,提升管理效率。針對市場普遍關心的渠道改革,海爾智家或將全面整合KA和自有渠道,同時推進渠道數位化轉型,提高營銷費用投放效率,推進統倉統配,提升終端銷售的效率,並反哺提升製造端效率。
  • 誰是服務轉型標杆?海爾智家獲「數位化服務典範」獎,行業唯一
    在剛剛公布的「2020中國數位化轉型與創新評選」中,海爾智家數位化場景服務獲得「數位化服務典範」案例獎,併入選《2020中國數字企業白皮書系列》,成為行業唯一入選案例,為行業樹立了數位化場景服務示範樣板,推動行業加快布局數位化服務生態。
  • 海爾智家港股IPO,這能否開創白電巨頭的新時代?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海爾電器和海爾智家同為海爾集團旗下操盤家電業務的平臺,其中海爾智家的業務覆蓋國內空調業務、國內冰箱業務、國內廚電業務以及海外業務等;海爾電器則主要從事國內洗衣機業務以及國內熱水器業務。
  • 私有化對海爾智家意味著什麼?
    銷售端:海爾智家的銷售體系較為繁雜,海爾電器定位於渠道服務,但主要負責三四線城市渠道,而海爾智家旗下的子公司重慶海爾家電銷售有限公司(由海爾智家直接及間接合計持股100%)負責與KA等外部渠道對接。此外,公司產品銷售結算體系較為複雜,海爾智家旗下冰箱、空調等品類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需要通過海爾電器旗下日日順渠道,故在收入結算方面會有重複計入的過程(報表端會出現大規模的分部間抵銷)。
  • 代工利潤很穩定,為何海爾智家卻選了「先賠後賺」的路?
    不過,回過頭來看,相較於投入低、見效快、有3%-5%穩定利潤的貼牌代工,自主創牌投入大、費用高,短期內利潤規模相對較低,可海爾智家為何還是選擇了走創牌之路?1「先難後易」需要勇氣多年前,國內家電行業的外貿規模大幅增長,代工貼牌客戶源源不斷地找上門,為了快速獲得利潤,家電企業幾乎集體選擇了貼牌的路子,貼牌不僅簡單還可以享受海外市場規模的紅利。
  • 擁有品牌長板的海爾智家,市值為何還未對齊?
    導語: 估值的攀升,表明機構投資者近期持續看好;從長周期來看,海爾智家的市值空間依然不小。海爾智家品牌戰略強,市值體量卻不符,這是為何?1月11日,海爾智家(600690.SH,06690.HK)股價再創歷史新高,盤中最高漲幅3.09%,報34.02元/股,市值破3000億元。
  • 不止業務整合這麼簡單,海爾智家要做首家物聯網化的上市公司
    12月23日上午9點,海爾智家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一聲鑼響,宣告海爾智家正式完成「A+D+H」三地上市的全球資本布局。  H股上市後,外界多聚焦於業務合併帶來的優化費用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強化組織效率等利好,卻忽視了海爾智家另一關鍵意圖:助推旗下場景品牌「三翼鳥」在更大的全球智慧家庭平臺上飛入家庭、飛向全球。
  • 海爾智家港股IPO:市值2167億,私有化落地, 海爾強勢逆襲?
    從業務劃分來看,海爾智家的版圖包括冰箱、空調、廚電及海外家電等產業;海爾電器負責的則是國內洗衣機、熱水器、淨水器製造以及內銷渠道分銷業務。但實際業務中,通過海外併購(GEA、AQUA、Candy、FPA)取得的洗衣機和熱水器業務卻劃歸海爾智家。
  • 看完年報:美的、格力是真正家電企業海爾智家已轉型物聯網時代新秀
    作為海爾集團旗下四大上市公司之一,海爾智家發布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整體業績優於預期、也優於行業整體水平。報告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07.62億元,同比增長9.05%,實現歸母淨利潤82.06億元,同比增長9.66%。
  • 外界質疑的這三點,海爾智家既給出答案,又給了可期的未來-地產頻道...
    打通內部管理阻隔,消除股權屏障,海爾智家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將顯著增強,也就是機動性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隨著費用的優化,未來公司的利潤也將持續提升。在撬動戰略槓桿後,海爾智家的股價增長空間將被打開,從而進入擊球「甜區」。01?
  • 海爾智家H股成功上市!構建「A+D+H」全球資本市場布局
    本次海爾智家在港上市新發行的H股,股東均為海爾電器上市公司原來的公眾股東,並沒有引入新的股東。因此,交易完成後,沒有改變企業性質和股權結構,海爾集團依然是海爾智家的控股股東。而整合後的海爾智家,將會在業務協同、財務發展、公司治理等方面發揮協同效應,以全新的面貌整裝待發,持續放大競爭優勢。
  • 海爾智家H股成功上市 成為首家「A+D+H」三地上市公司
    本次海爾智家在港上市新發行的H股,股東均為海爾電器上市公司原來的公眾股東,並沒有引入新的股東。因此,交易完成後,沒有改變企業性質和股權結構,海爾集團依然是海爾智家的控股股東。而整合後的海爾智家,將會在業務協同、財務發展、公司治理等方面發揮協同效應,以全新的面貌整裝待發,持續放大競爭優勢。
  • 營收四年複合增長率22.3%,這家公司如此詮釋「智家」戰略前瞻力!丨...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經過數年鋪墊,2019年海爾智家更名以明志,從傳統家電變道智慧家庭,擁抱新消費時代,轉型相當堅決。在場景生態帶動下,2019年海爾智家全品類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整體市場份額依然保持行業第一位置。在高端市場,卡薩帝已佔據四成份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 海爾智家H股上市有望看齊國內!
    海爾 智家 一次次成功的海外併購整合,證明了 其 在海外併購方面具有實現1+1>2的 協同 能力。   同時,海爾智家在海外將「研發、製造、營銷」等環節全部緊抓在自己手中,穩定性與可持續增長性極強。
  • 海爾智家完成私有化後更有利於三翼鳥的發展
    私有化完成後,據財視傳媒預測海爾智家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預計將進一步改善, 短期有望恢復海爾電器2018年水平,即海爾智家2020Q3費用率19.7%較海爾電器2018年的15.9%再優化3.8個百分點;長期有望恢復到行業2018年平均水平。
  • 海爾智家港股敲鑼,首家「A+D+H」三地上市企業來了
    12月23日,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爾智家」)H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海爾智家成為首家上海、香港、法蘭克福三地上市的公司,構建起「A+D+H」全球資本市場布局。首日開盤,海爾智家報24港元每股,截至午盤上漲6.67%,對應總市值為2311億港元。
  • 海爾智家半年報:「三位一體」促雙循環,高質量發展實現逆勢回升
    8月28日晚間,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智家(600690.SH)發布2020半年報。報告顯示,上半年,海爾智家海外市場實現銷售收入470億元,同比增長0.64%,海外經營利潤率由一季度的2.3%增加到二季度的3.8%,且海外主要區域表現好於當地行業。
  • 海爾智家港股上市時間敲定:三地上市打開全球資本市場格局
    眾所周知,此前由於歷史原因,海爾雙平臺雖均屬家電業務,經營卻相互分離——品類上海爾智家與海爾電器分別以「網器」和「電器」為核心進行延伸,業務上海爾智家負責冰箱、空調、廚電以及海外業務,海爾電器則負責國內洗衣機、熱水器、淨水器製造以及內銷渠道分銷業務。
  • 光大證券:海爾智家私有化塵埃落地,歸母淨利有望達到150億元
    事實上,自私有化方案公布以來,海爾智家就一直受到資本市場廣泛而持續的關注。據光大證券分析,私有化完成的海爾智家有望實現自上而下的經營特徵轉變,上市公司平臺的定位更加明確,市場一直期待的利潤修復邏輯也有了兌現的土壤。   四個重構驅動經營提效,利潤有望持續改善   新零售周期來臨,行業商業模式正從規模製造分銷向高效零售轉變。光大證券認為,海爾智家硬體能力的儲備和經營思路方面的升級都走在了對手前面。
  • 青島海爾改名「海爾智家」,透露公司哪些轉型信號
    6月5日,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600690)披露公告,公司名稱變更為「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為「海爾智家」。「智家」兩個字,看起來只是名字的改變,這背後是海爾近年來業務、思維轉向的體現。青島海爾作為山東的明星企業,1984年成立,長期以來,是山東改革的旗幟和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