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說 | 郭子儀與魚朝恩

2021-02-07 道家遊學


語音 | 信卉

文 | 南懷瑾《老子他說》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另兩件有關他個人的行誼,足以說明「挫其銳,解其紛」作法的。一是關於他與監軍太監魚朝恩的恩怨,在當時的政治態勢上,是相當嚴重的,魚朝恩曾經派人暗地挖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當唐代宗大曆四年的春天,郭子儀奉命入朝。


到了郭子儀回朝,朝野人士都恐怕要掀起一場大風暴,代宗也為了這件事,特別弔唁慰問。郭子儀卻哭著說:我在外面帶兵打仗,士兵們破壞別人的墳墓,也無法完全照顧得到,現在我父親的墳墓被人挖了,這是報應,不必怪人。



魚朝恩便來邀請他同遊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這個時候的宰相是元載,也不是一位太高尚的人物。元載知道了這個消息,怕魚朝恩拉攏郭子儀,問題就大了。這種政壇上的人事糾紛,古今中外,都是很頭痛的事。


因此,元載派人秘密通知郭子儀,說魚朝恩的邀請,是對他有大不利的企圖,要想謀殺他。郭子儀的門下將士,聽到這個消息,極力主張要帶一批武裝衛隊去赴約。郭子儀卻毅然決定不聽這些謠傳,只帶了幾個必要的家僮,很輕鬆地去赴會。



他對部將們說:「我是國家的大臣,他沒有皇帝的命令,怎麼敢來害我。假使受皇帝的密令要對付我,你們怎麼可以反抗呢?」就這樣他到了章敬寺,魚朝恩看見他帶來的幾個家僮們戒備性的神情,就非常奇怪地問他有什麼事。


於是郭子儀老老實實告訴他外面有這樣的謠傳,所以我只帶了八個老家人來,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動手時,還要煞費苦心地布置一番。他這樣的坦然說明,感動得魚朝恩掉下了眼淚說:「非公長者,能無疑乎!」如果不是郭令公你這樣長厚待人的大好人,這種謠言,實在叫人不能不起疑心的。


 作 者 簡 介 


南懷瑾先生

(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歷任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南懷瑾先生畢生講學無數,著作豐富,著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等近六十部作品,並曾譯成多國語言。他用「經史合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主 播 簡 介 


信卉

道農,道家文化傳播者,道家遊學活動策劃人推廣人。生命秘數講師、分析師。

曾在媒體行業任職十年,04年開始進入教育培訓行業至今。並從09年開始關注中國傳統文化與身心修養,通過遊學、雅集、分享會等各種方式,推廣飽含美學卻又質樸素簡的注重靈魂與修行的道家生活方式。

 文章連載中ing...


掃一掃,找到她

信卉老師 &  daonong_xinhui


系列回顧:

老子他說 | 漢文帝、康熙、郭子儀

老子他說 | 道與存在不存在間

老子他說 | 宋真宗賄賂宰相

老子他說 | 寇準的膽識

老子他說 | 趙宋是再次的南北朝

老子他說 | 道家虛心養氣的真傳

老子他說 | 虛心實腹與鼓氣

老子他說 | 世上無如人慾險

老子他說 | 劫灰和人類的物質文明

老子他說 | 歷史上嚴禁工業科技發展的死結

老子他說 | 盜機與哲學

老子他說 | 現代化好人與老人的表揚法

老子他說 | 道家與法家的辯賢

老子他說 | 賢與不賢的君子小人之辯

老子他說 | 老子薄視時賢

老子他說 | 流水行雲永不居

老子他說 | 老子背上歷史的爛帳

老子他說 | 有無相生

老子他說 | 善反而不美

老子他說 | 真善美的價值定論何在?

老子他說 | 玄元之妙

老子他說 | 有無主賓

老子他說 | 頭頭是道

老子他說 | 老子五千文過關

老子他說 | 老子還他老樣子

老子他說 | 陰柔不是陰謀

老子他說 | 王陽明與曾國藩

老子他說 | 曾國藩與屠羊說

老子他說 | 老子吃癟

老子他說 | 半壁江山一紙書

老子他說 | 漢文帝善用老子的法寶

老子他說 | 太上老君與李老子

老子他說 | 撥亂反正的趣談

老子他說 | 黃老的內涵

老子他說 | 內用黃老 外示儒術

老子他說 | 由老子到孫子


相關焦點

  • 郭子儀與魚朝恩的故事——為人處世的哲學
    魚朝恩來到軍中仗著皇帝的勢,大權獨攬,亂指揮,結果被唐軍收復的失地又被叛軍奪回,將士們紛紛找到郭子儀要求殺了魚,並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聽。郭說:魚是皇帝的寵臣,他來說明皇帝對我有疑心,現在殺了他,不是正說明皇帝的猜測是對的嗎?後來皇帝見江山動搖,才立即將魚調回,指揮權又回到了郭子儀手中。
  • 老子的上善若水,莊子的無用之用,王陽明的心即理:成就了郭子儀
    唐朝名將郭子儀,受封汾陽王后,王府大門常年大開,任由大家出入。他的兒子們都覺得這有失王府的威嚴。郭子儀說:「月盈而蝕,物極必反,這是自然規律。朝廷中只要有一人構陷我對朝廷有二心,那我們全家都會死無葬身之地了。我這樣做,是向人證明我胸懷坦蕩,對朝廷絕無二心。」
  • 郭子儀的手段到底有多高明,讓魚朝恩這樣的權宦,都驚駭佩服不已
    郭子儀,唐朝著名的大將軍,歷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個朝代,於每一個皇帝,都有一些微妙的關係。可是憑藉自己的機智,不僅獲得了皇帝們的信任,甚至還徵服了權宦魚朝恩,獲得善終,下面我們用幾個例子,來說下郭子儀的為官、為人的處世之道。
  • 老子他說 | 山人自有妙計
    為了特別褒揚久被埋沒的李泌長才,再略加說明他的行誼事績。肅宗為了儘快收復首都長安,等到郭子儀籌借到西北軍大集合的時候,便對李泌說:「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裡先事範陽乎!」>老子他說 | 半個芋頭 十年宰相老子他說 | 盧杞、李白與郭子儀老子他說 | 郭子儀與魚朝恩老子他說 | 漢文帝、康熙、郭子儀老子他說 | 道與存在不存在間老子他說 | 宋真宗賄賂宰相老子他說 | 寇準的膽識老子他說 | 趙宋是再次的南北朝老子他說 | 道家虛心養氣的真傳
  • 郭子儀的祖墳被人偷挖了,為何他卻上奏皇帝說,此事不予追究
    郭子儀號稱唐朝中期的「中興名將」,和李光弼一起匡扶大唐江山,挽大唐江山於將傾。唐肅宗曾由衷對他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後世更是給予了郭子儀極高的評價:「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這樣一位虎威將軍,魚朝恩偷偷派人掘了他的祖墳,他為什麼不予追究呢?
  • 郭子儀,「福祿壽考」的汾陽王
    唐肅宗親自勞軍,對郭子儀說:「國家再造,卿力也。」話雖如此,但功高震主,唐肅宗派太監魚朝恩為監軍,處處掣制郭子儀。魚朝恩深知皇上意思,編排了郭子儀的許多不是。於是唐肅宗下詔命郭子儀交卸兵權,即刻回朝。郭子儀不顧部下的反對,瞞過眾人後獨自回到京師。後來戰亂又起,快要病死的唐肅宗不得不重新啟用郭子儀,任命郭子儀為諸道兵馬都統,賜爵「汾陽王」。
  • 戛然而止的巔峰:魚朝恩之死的背後
    然而面對留下來的資料,大家都有點犯難,因為大家很難推導出一個合理的,皇帝要清除魚朝恩的理由,只能在死太監就是該死的框框裡打轉。  說起來,魚朝恩被披露出來的最核心的罪狀,就是他驕橫跋扈,陰謀陷害郭子儀,而且絲毫不把當朝宰相們,元載和王縉放在眼裡,甚至對皇帝也大不敬。
  • 功高蓋主的郭子儀如何得以善終
    在中國歷史上,立下赫赫戰功的功臣名將並不罕見,但是能夠保全自身並得以善終的卻沒有幾個,郭子儀是如何做到的呢?這除了郭子儀在戰場不停地證明大唐缺少不了他之外,更與他的為人息息相關。後來安思順被朝廷調走,郭子儀被任命接替了他的職位,成了李光弼的上司。這讓李光弼十分地不服,想要收拾東西離開。可這時唐玄宗下令郭子儀點兵出徵,郭子儀第一時間來找李光弼。李光弼以為郭子儀是來找自己麻煩的,於是就對郭子儀說,你想幹什麼就幹吧,把我怎麼樣都行,但是別難為我的家人。沒想到郭子儀卻走到李光弼面前,抓住李光弼的手說,現在國家到了危難的時候,連皇帝都去避難了,我們兩個還爭吵什麼呢。
  • 唐朝名將郭子儀,為何被後世稱為聖人?
    宋代大儒朱熹在他的著作《周易本義》裡記載,唐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回紇,派人到長安談判,唐朝與回紇談判的是當時的名臣郭子儀,回紇使臣對郭子儀說,我們來之前卜卦,說此去要見到一位聖人,今天見到您,證明這個佔卜是對的。那麼回紇為什麼認為郭子儀是聖人?
  • 郭子儀祖墳被人刨!眾將大罵:定是魚朝恩幹的!郭子儀為何不追究
    公元767年,有一天,郭子儀正在大帳研究破敵之策,突然家中來人,號啕大哭說:「老爺,出大事了,我們郭家祖墳被人刨了。」眾將大罵:「肯定是魚朝恩幹的!」魚朝恩是誰?一個誰都不敢得罪的人!魚朝恩是個宦官,侍奉唐肅宗頗為賣力,於是一路提拔,升左監門衛將軍,統率神策軍。
  • 60歲的郭子儀掌管兵馬萬千,為何被人挖了祖墳?郭的反擊真絕了
    而作為國之棟梁的郭子儀,也自然難逃遭奸人陷害的命運,不過,和嶽飛和比幹的命運不同的是,郭子儀運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化解了一次次的危難,並且最終兒孫滿堂,甚至還活到了85歲。那麼,郭子儀究竟是如何應對奸臣陷害的呢?魚朝恩,他是歷史上一個有名的宦官。
  • 郭子儀為何對魚朝恩如此寬容?智囊上面這樣寫道
    郭子儀受命堅守涇陽他一來就開始觀察敵情,回紇大將見了問左右城上何人?得知好像是郭子儀後大驚失色向城上喊:「不是說郭令公去世了嗎,城上的是真是假?能否出城一見?」郭子儀當機立斷帶領十幾人出城,左右大將苦勸。郭子儀說道:「他們兵力是我們的十倍之多,今日只有智取才能退敵。」郭子儀出城,讓隨從大喊:「郭令公出來了!」
  • 《智囊》:郭子儀府門大開,驅使將士為夫人打洗臉水,是何用意?
    郭子儀看到這些人真著急了,便意味深長地笑了,他說:「其實我這麼做也是迫於無奈。如今皇上對我如此厚愛,提供了五百匹馬的糧草,一千人的夥食費用。而且我位居高官,可是高處不勝寒,就算我有心隱退來避妒忌,卻也是防不勝防。
  • 魚朝恩,站在風口上的皇帝家奴
    歷代史家常說,唐代三百年國祚除了短暫的盛世輝煌,相伴到老的還有三大亡國之源:女禍、鎮禍、閹禍。其中的「閹禍」就是指宦官專權帶來的影響。那麼,究竟是從那位宦官開始體驗到操控權柄的快感,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呢?安史之亂給了李輔國一個機會,他和唐肅宗李亨兩人互相利用,迅速抓住機遇,然後共同起飛,成就了彼此。
  • 武舉出身的唐朝名將傑出軍事家郭子儀
    而她的這一英明決策很快便得到了回報,平定唐朝安史之亂的著名將領郭子儀就是通過武舉入仕的,間接來講,這又何嘗不可以說是一項制度救了一個朝代呀!武舉入仕的郭子儀郭子儀出生於公元697年,此時的華夏大地正處於武周時期,女皇武則天邁向了她的人生巔峰,同時她也到了遲暮之年。
  • 郭子儀
    後來,魚朝恩請郭子儀赴宴,宰相元載派人對他說魚朝恩將對他不利,部下也要求跟隨前往。郭子儀沒有同意,只帶十幾個家僮前去。魚朝恩問道:「您的隨從怎麼這麼少?「郭子儀把聽到的話告訴了他。魚朝恩感動得哭道:「若非您是長者,能不起疑心嗎?」
  • 大唐再造功臣郭子儀的故事給我們的啟迪
    1僕固懷恩引誘回紇入侵大唐,郭子儀說至誠可以感動鬼神,不帶騎兵護衛將生死置之度外,扔掉長槍,脫去盔甲,大大方方單騎走進回紇軍營,回紇士兵全部放下兵器,說真是我們的父親郭令公來了。他開導回紇,說以前萬裡同我並肩做作戰收復東西二京。共同度過那些艱難日子。
  • 平定安史之亂,明明李光弼是第一功臣,為何人們就記住了郭子儀?
    如果單論平定安史之亂的功勞,第一功臣不是郭子儀,而是李光弼。郭子儀從相州之戰後,受到魚朝恩、程元振等宦官的陷害,被剝奪了兵權,由李光弼接替郭子儀,出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全程領導了平定安史之亂,被譽為「中興第一功臣」。但是李光弼最終也難逃宦官陷害,安史之亂平定後,他鑑於郭子儀的教訓,在徐州擁兵自保,拒絕朝廷調遣。
  • 同為興唐名將,郭子儀和李光弼的人生結局為何不同?
    性格決定命運,李光弼的政治智慧比起郭子儀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不過這對於武將而言也不能太過苛求。作為唐朝最重要的兩員「中興大將」,郭子儀和李光弼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李光弼被封為臨淮郡王。可是,這兩人的人生結局卻大不相同。
  • 郭子儀是不是扭轉了唐朝的命運?他的一生為何如此成功?
    外圍掃清,郭子儀出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會合其他部隊以及回紇等軍,先西進攻克長安,再東徵奪回洛陽,為唐朝收復了二京。在迎接郭子儀的儀式上,唐肅宗感激地對他說:「這雖是我的家國,但實由卿再造」郭子儀對唐朝有再造之功,由此獲得了殊榮,但也由此功高震主,使唐肅宗對他有了提防之心。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肅宗調集各路大軍圍討鎮守鄴城(今河南安陽)的安慶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