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三策冊封琉球王

2021-02-10 杜氏宗親商會

杜三策冊封琉球王

杜三策,字毅齋,(1581-1640年),山東東平府三旺人。明朝皇帝派去琉球國(即今天的衝繩)冊封國王的冊封正使,天啟二年三甲進士,官至戶科右給事中,後歷任大理卿、天津巡撫等職。

冊封琉球王

據《中山世鑑》記載,隋大業中,遣使者羽騎尉朱寬到海外訪求異俗,始至其國,因於萬濤間見地形如虯龍浮水中,故稱之為「流虯」。《元史》中寫作「求」,至明洪武初,改稱琉球,時國分為三:察度王中山、承察度王山南、帕尼芝王山北。自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與琉球建立封貢關係以來,冊封新國王一直就是琉球國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冊封是世子繼位受到中國認可,獲得國際聲威的重要手段,已經是琉球王國百年來的傳統和定律。明朝於洪武二十五年派出閩人三十六姓到琉球,他們「知書者授大夫、長史,以為貢謝之司?習海者授通事、總管,為指南之備」,琉球國王把他們安置在一處叫久米村的地方居住,稱為「唐營」,後因顯榮者多,改稱「唐榮」。所謂對琉球的「冊封」,指的是「修外藩禮,王薨則世子嗣位,遣使請命,朝廷遣文臣二為正、副使,持節航海冊為中山王」。

明朝對琉球的冊封,自洪武五年至崇禎二年杜三策冊封琉球王前共15次,派出冊封使臣27人。洪武五年,遣行人楊載封中山王察度?永樂二年,遣行人時中冊封中山王武寧、山南王汪應祖?永樂十一年,遣行人陳季若冊封山南王他魯每?洪熙元年,遣中官正使柴山、副使阮鼎,冊封中山王尚巴志。正統八年,遣正使給事中俞忭、副使行人劉遜,冊封中山王尚忠?正統十三年,遣給事中陳傅、行人萬祥,冊封中山王尚思達?景泰三年,遣給事中陳謨、行人董守宏,冊封中山王尚金福?景泰七年,遣給事中嚴誠、行人劉儉,冊封中山王尚泰久?天順六年,遣給事中潘榮、行人蔡哲,冊封中山王尚德?成化六年,遣給事中官榮、行人韓文,冊封中山王尚園?成化十五年,遣給事中董旻、行人張祥,冊封中山王尚真。嘉靖十一年,遣給事中陳侃、行人高澄,冊封中山王尚清,自此每次冊封使都能把「親歷其地,目擊其事,山川風俗之殊,往來聞見,悉出實錄,因採輯事跡,撰述成書」,名為《使琉球錄》,返國後交付史館,以備採集。因此,此後的冊封情況較為詳盡。嘉靖三十七年,遣給事中郭汝霖、行人李際春,冊封中山王尚元?萬曆四年,遣給事中蕭崇業、行人謝杰,冊封中山王尚永?萬曆二十九年,遣給事中夏子陽、行人王士禎,冊封中山王尚寧。萬曆三十七年日本薩摩藩整兵出發,入侵琉球,將尚寧王帶至江戶。尚寧王被迫出具「誓文」表示對薩摩藩效忠,才被放回國。這種情況下,琉球依然把中國作為宗主國,依舊例按時朝貢。泰昌元年,尚寧王逝世,尚豐登基成為中山王。同年,萬曆皇帝、泰昌帝先後病死,天啟皇帝登基。尚豐於天啟三年遣王舅毛鳳儀,正議大夫蔡賢等奉表貢馬及方物,並以尚寧王訃告,兼請襲封。由於明末農民起義及清兵壓境,特別是明朝國庫空虛,無力建造華麗的冊封船,明朝廷的冊封使久久未能派出。

崇禎帝即位後,琉球前來賀喜,並又請封。新帝按慣例命戶科右給事中杜三策、行人楊掄往。杜三策、楊掄從受命開始,進入啟程地福州,等待地方官員建造冊封舟。這次建造的冊封舟是明朝最大的一艘冊封舟,「長20丈,寬6丈,入水深5丈,5桅,約700人有奇」,建造工期前後竟用了四年多。明朝冊封寶船,崇禎六年六月,杜三策率領300餘名出使人員隨行,並隨船帶著中國的紡織品、瓷器、藥材、紙、食品、日用品、工藝品及原料。出行前祭江祭海,航船出零丁洋,過澎湖列島,穿越海峽,歷經半月跋涉,一路風高浪急,歷盡千難萬險,抵達那霸港。尚豐親自率人出港迎接。

由杜三策主持禮儀,諭祭先王,兩位冊封使臣在冊封大典上宣讀朝廷頒發給琉球王尚豐的冊封詔書,已經繼位十四年的尚豐得到冊封,尚豐的王位算是得到朝廷的認可,坐得更加牢。

杜三策至琉球的第二日「先詣孔廟行香,次至天妃宮」。冊封完畢後,杜三策與隨員在琉球各地遊歷,並與當地人士進行經濟、文化、藝術、生產各方面的交流,又接見了明初移居琉球的閩籍三十六姓的後裔。

在琉球期間,杜三策等人還在琉球多處題字、撰文,如為那霸天妃宮題寫了「慈航普度」匾。為冊封居住的天使館題寫了「每懷靡及」匾,還在天使館題四律一首「一帆多藉乘風力,萬裡長懸捧日心?興來欲泛張騫鬥,歸去羞言陸賈金」?在天使館後樓牆壁上題「梅花詩」百首以作留念,還與尚豐一起觀看宮廷畫師聾啞人欽可聖畫,讚嘆他的作品可媲美顧愷之、王維等中國的著名畫家,是近世所沒有的。

歸國前,琉球王送杜三策黃金,他力拒重金,「得使臣體」,受到了中山王上下官吏的尊敬。杜三策、楊掄歸國途中遇到颶風,折柁牙數次,勒索皆斷。幸好船中有高三尺的上等楠木,是杜三策等捐千金承諾刻媽祖神像所購。不久風消雲散,船行若飛,一夜抵閩,順利回京交差。

琉球王為杜三策修建的卻金亭

文化遺產

杜三策冊封琉球王的聖旨是在羅振玉家藏檔案中發現的。

崇禎皇帝於崇禎二年發《冊封琉球國王敕諭》,這是研究明朝冊封琉球國歷史情況的珍貴史料。

敕諭道:「皇帝敕諭琉球國王世子尚豐。得奏。爾父王尚寧,於泰昌元年九月十九日薨世,爾以世子理宜承襲。特遣戶科右給事中杜三策、行人司司正楊掄,封爾為琉球國中山王,嗣理國政,並賜爾及妃冠服彩幣等物。念爾父紹膺國統,坐鎮海幫,率職輸誠,慎終如始,中遭鄰侮致堵安。克綏提封,迄於末世。爾以原胤,國人歸心,嗣服之初,倍宜兢惕。其尚祗循侯度,恪守王章。褆身以率勵臣民,飾政以輯寧城邦。綢繆窗戶,保國藩籬,應無忝爾前人。用副予之顯命。欽哉。」

明清時期,冊封琉球的使臣可以自己選擇文人、書畫家、琴師、高僧、道士、醫生、天文生等各行各業、多才多藝的人為從客。杜三策的從客胡靖,善書畫,著有《武夷圖志》,在琉球時作《琉球記》、《中山詩草》各一卷,圖琉球山川以歸。胡靖在回國以後寫了一本名叫《杜天使冊封琉球真記奇觀》的書,書中所記有力地證明了釣魚島最遲從明朝開始就是中國領土。

那些關於杜三策的傳說 傳說據家譜記載:魏忠賢為陷害杜三策,在製造冊封用的寶船時,用漿糊把寶船粘貼而成,當寶船抵達琉球島剛下岸時,寶船沉沒,隨即海裡有一大魚累死浮上水面,原來一直是大魚在船底託著寶船。

其實杜三策乘坐的寶船不僅安全到達琉球,而且安全回到福建。傳說是對1606年兵部給事夏子陽冊封琉球(中山王)的演繹,夏子陽乘坐的寶船歸國途中遭遇風浪,從客王元卿鎮定自若,拿出詔書,向船頭宣讀,旋即風平浪靜。

在東平還有一個有關杜三策缺金府的傳說。杜三策年事已高,便向皇上告老還鄉,皇上念其一輩子清正剛直,以大批金銀綢緞相送,杜三策婉拒。皇上大為感動,遂命修建缺金府,名為「缺金」,意在誇頌杜三策清廉。

查《明史》等有關資料俱未見「缺金府」的記載,疑為「卻金亭」之移花接木。嘉靖十三年,明朝琉球王冊封使杜三策出使琉球,完成冊封任務欲返國時,琉球王尚清贈送黃金四十兩,他堅決謝卻不受,琉球王深為感動,後來在迎接冊封使臣的「迎恩亭」旁建了「卻金亭」,以紀念杜三策不受饋贈的高尚品德。

杜三策歸國後,受到崇禎皇帝的高度讚揚,後官居大理卿、天津巡撫等職,年老告老還鄉,死後葬在故裡東平。杜三策墓位於泰安市東平縣大羊鄉三旺村北山坡地上,墓原有封土,神道上有石馬、石羊、石人和神道碑等,惜在「文革」中被毀,今僅存石羊1個

杜毅齋三策冊封琉球 摘自《玉堂薈記》,杜三策於崇禎六年(1633)六月入琉球,行冊封禮。琉球國王欲贈重金籌謝,為三策辭絕,「海外卻金」傳為佳話。《三策公冊封琉球記》所錄,杜三策一行行至姑米山(今衝繩之久米島)後,始有琉球國人迎接護駕,姑米山之鎮守將官並向國中舉火上報。

杜如晦唐朝開國三公千古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杜茂東漢雲臺二十八將

杜延年麒麟閣十一功臣

杜育茶道大師茶文化第一人《荈賦》茶賦

杜光庭唐末五代高道天師道門領袖著名文人

河南新鄉杜氏族譜序杜常立

唐朝杜氏宰相12人

杜氏望族清朝帝師杜受田故居

文殊菩薩化身華嚴宗初祖杜順高僧

杜文秀回族領袖總統兵馬大元帥

相關焦點

  • 這個莆田人曾受命冊封琉球國王,媽祖途中兩次顯靈護航!
    編輯:聞道     圖:琉球風光「他受命出使琉球,冊封琉球國王,備受琉球國人尊崇。琉球國屢屢厚贈金銀珍寶,也被一一謝絕,琉球官民深受感動,特地為他建立了「卻金亭」,以表褒揚、紀念之情。船隊返航時,在媽祖的庇佑下,安然化解了海上巨大風險。
  • 3大藩屬國舊照:華夏烙印隨處可見,圖2琉球王的龍袍為五爪龍
    3大藩屬國舊照:華夏烙印隨處可見,圖2琉球王的龍袍為五爪龍
  • 奮王羅大綱:權力博弈之「棋子」,提出滅清3策未被採納
    如此之人,曾國藩難以忘記,但羅大綱一生都沒冊封為王,死後才追封「奮王」,寓意奮鬥一輩子都沒得到王爵。對此,曾國藩不理解,他詢問李秀成,沒有得到答案。奮王羅大綱:權力博弈之「棋子」,提出滅清3策未被採納,將告知答案。羅大綱參加太平天國,帶來精銳之師1851年1月金田起義爆發,包括家屬在內,太平天國總計2萬餘人。
  • 《權力的遊戲》——冊封騎士傳統的完美詮釋
    今天的這一集完美的再現了中世紀冊封騎士的傳統儀式,可以說非常良心了。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之前布雷妮效忠的凱特琳·徒利和珊莎·史塔克不給她一個騎士的頭銜呢?那是因為,就是冊封騎士的人,只能是是國王,或者另一個騎士。其他人,哪怕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員,只要沒有騎士身份,都是沒有權利冊封騎士的(當然,中世紀的歐洲不會有領主或者高官沒有騎士身份)。
  • 首裡城祭重現清朝冊封禮 日本右翼高喊"醜陋琉球王"
    再者,正在舉行的「首裡城祭」中有一個重要儀式,便是重現清朝冊封使冊封琉球王的場景。屆時,琉球王的扮演者會率領「百官們」,向說著北京腔、一般也由在日中國人扮演的「冊封使」行三跪九叩之禮。每到這個時候,便會有一部分日本的右翼分子聚集在首裡城外,拿著擴音器高喊「醜陋的琉球王」、「非國民」等口號。
  • 讀《續資治通鑑長編.河北守禦十二策.其十》
    明朝皇帝曾冊封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頒賜 《大統歷》,這是自 5 世紀中國南朝皇帝對倭五王進行冊封九百多年後第一次讓日本真正有了 「奉正朔」的機會,但足利義滿迫於國內壓力,終未敢使用《大統歷》。正朔一詞最早出現於《春秋公羊傳》隱公三年:「春, 王二月, 己巳, 日有食之。何以書? 記異也。日食則曷為或日, 或不日? 或言朔, 或不言朔? 曰:某月某日朔。
  • 《南平僚傳奇》| 夜郎王族 • 冊封
    此次李光吉回大僚壩,也正是應命回來接受冊封的。此時的李軒見到阿波,心中本有千言萬語想要傾訴,但一見李隼大巫師的表情和阿波臉上寫滿的滄桑,他竟然忍住了,依舊悄悄一個人縮在角落裡靜觀其變。李光吉一步步走入正殿,殿中各人看他的目光和表情各不相同:阿蠻夫人的眼神有些渾濁,面上毫無表情;阿玉夫人有些感傷,卻無能為力;李隼大巫師稍有得意,卻不動聲色。
  • 藝術成就被印尼皇室肯定 黃建南獲伯爵冊封
    12月8日,印度尼西亞皇室勳爵冊封大典在印尼三寶瓏皇室舉行,18個國家的國王和皇室代表、總統府要員一起見證了大典盛況。來自中國的著名藝術家黃建南,榮獲印尼皇室伯爵冊封。▲國王為黃建南親授皇室徽章和冊封證書冊封儀式在祥和的宮廷音樂中進行。在宮廷禮儀的引導下,黃建南步入冊封大道。國王親自為黃建南佩戴勳章、頒發勳爵冊封證書,以褒獎黃建南在世界藝壇做出的傑出貢獻。其間,黃建南向國王贈送了國畫,以及向公主贈送《黃建南紀念畫冊》,並揮毫「中印友誼」四字,表達中印兩國的情感。
  • 自稱「德兼三帝、功蓋五皇」的秦始皇為什麼沒有冊封皇后?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新皇帝登基上位,除非年紀太小未到達婚配年齡,大多數都冊封了皇后。然而歷史上有位自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的皇帝,卻一生未曾立後,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秦始皇(圖片借鑑,侵權可刪)秦始皇嬴政為什麼沒有冊封皇后?
  • 百家 | 孫成旭:清鮮關係中清朝禮制的張力 ——以康熙年間清朝冊封朝鮮王世弟為中心
    三使到京第二天,去禮部呈交《請冊封世弟元奏》與《陳請封事情別奏》。這次與康熙三十五年被拒封后,次年再請封時一樣,朝鮮上了「別奏」,詳細解釋朝鮮請封延礽君為世弟的理由。從此可知,羅瞻的周旋並未成功,甚至康熙帝還命大臣開會調查朝鮮奏封的事情,且1月19日羅瞻的消息並不準確,只是索賄之策。到1月23日,清晨,禮部通官引導朝鮮三使與譯官韓興五、李樞、李碩材、書寫李春芳至午門外朝房處。大學士嵩祝(又作松柱)、王頊齡、王掞、禮部尚書賴都、陳元龍、內閣學士阿克敦、額和納、格甭布、李周望、禮部漢左侍郎王思軾、滿右侍郎羅瞻共十一人為調查朝鮮請封世子之事等待於此。
  • 扎洛|清朝冊封布魯克巴德布王禮儀探析——第十七任德布王強巴貝冊封案例分析
    期間各派政治勢力爭奪「夏仲」轉世靈童的尋訪權和控制權,因而出現了所謂身、語、意三個轉世系統,「夏仲」在政治上的權威也因此逐漸下滑,德布王成為布魯克巴政治中的真正權威。德布王原則上實行任期制,一般在位 3-4 年。1730 年,第十任德布王米旁旺布(mi-pham dbang-bo,清代史籍中稱諾顏林沁齊雷喇卜濟)與西部實力集團首領噶畢頓珠 (dkav-sbe don-grub) 發生衝突。
  • 紀子妃冊封為皇太妃!戴皇冠亮相,雅子皇后戴兩串鑽石項鍊都得輸
    當地時間11月8日,日本德仁天皇的弟弟文仁親王正式冊封為皇太子,而紀子妃就正式成了皇太妃。這個為日本皇室生了悠仁小王子的紀子妃,確實是大贏家。日本皇太子冊封日!紀子妃換三套衣服比皇后風光,30斤重十二單最吸睛
  • 痴心女子負心漢,杜十娘:除了怒沉百寶箱,我還有別的選擇嗎?
    三、利盡而疏李公子和杜姑娘這樣恩愛,對老鴇來說,並不是好事。自從李甲來了之後,獨佔杜十娘,漸漸地就引起老鴇的不滿。剛開始時李甲帶來的盤纏充足,還能大方地花錢打點上下,老鴇奉承不暇。但時間長了之後,李甲的盤纏花光了,又不敢催家裡繼續送錢過來,自然就讓勢利的老鴇怠慢了很多。李甲家裡也慢慢知道了他在外面的行藏,數次書信叫他回家。
  • 策展時刻丨「策展與策展性」&「當代設計策展」系列講座
    近期著作包括《策展性:策展哲學》(The Curatorial: A Philosophy of Curating),以及探討策展作為一種倫理的哲學研究專著《作為倫理的策展》(Curating As Ethics)。
  • 最佳教練員,杜指導,實至名歸
    2018-2019賽季杜峰迴歸廣東宏遠擔任主教練,開始了他的教練生涯,在執教過程中我們發現杜指導是個非常認真的主教練,對場上每一個細節杜指導都會認真的講給隊員。杜指導的執教風格非常嚴格,甚至比其他球隊的教練員還要嚴格,我認為這樣做的很好,嚴師出高徒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因為只有嚴厲的師傅才能帶出好的徒弟,廣東宏遠男籃隊員能有這麼一個好教練是非常幸運的。 還記得杜指導經典語錄嗎?阿日,阿日能不能硬一點;你在夢遊呢;一打五青年隊球吧;超級高水平。這些話雖然聽起來非常有意思,但是每一句話都蘊含著杜指導對球員的嚴格要求和為提高球員籃球水平的認真。
  • 古代被冊封的光榮稱號,數千年來只有四人功成名就,可無一人善終
    相信很多人對於古代稱號來說都會有些了解,畢竟在歷史中獲得帝王冊封非常不簡單,那可是需要對國家有傑出貢獻的人才能得到。所以來講獲得稱號之人,在古代歷史中聲望不是一般的高,通常都是受人尊敬的。因此,古人對於冊封名號之事還是很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