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是個恐龍迷?大多數恐龍迷,應該都看過《侏羅紀公園》吧?今天Abby要帶大家去的就是位於廣東的中華恐龍之鄉——河源。
在河源恐龍博物館裡最有名的就是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這裡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是不是興奮的同時,有點自豪?畢竟這是在我們國家所擁有的。話不多說,我們一起去探究下這個神奇的世界吧。
來之前,我根據課本和電影裡的情節,想像過恐龍蛋化石的樣子。當走進展館以後,還是被這數以萬計的真實的恐龍蛋化石所震撼。大家應該會問為什麼河源會有這麼多恐龍蛋化石呢?經鑑定,河源市出土的恐龍蛋化石全部屬白堊紀晚期的圓型恐龍蛋化石,距今6500 萬年以上。遠古河源地方的氣候、環境實際上非常適宜古生物和古動物的生長。由於白堊紀地殼運動和古氣候的重大變化,使白堊紀生物界早、晚兩個時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巨大的恐龍到晚白堊紀後期由於本身的內部條件不能很好地適應如此巨大的自然條件變化,因此走向滅絕。
從恐龍蛋原始結構在地層中保存的完好程度來看,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恐龍蛋殼化石;一類是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在這裡我們兩種都可以看到。
在這裡還能大開眼界,因為這裡可以看到不同形態的恐龍蛋化石,有圓形、卵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和橄欖形等多種形狀。恐龍蛋化石的大小懸殊,小的與鴨蛋差不多,最大直徑不足10釐米;大者的長徑超過50釐米。
河源恐龍博物館最大的亮點在於除了恐龍蛋化石數量多,還擁有7具骨骼化石,8組100多個足跡化石,這種「三位一體」的奇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
像上面這個就是董氏祿豐腳印。雲南省祿豐縣之所以著名,是在於雲南省祿豐縣是中國最早發掘出恐龍的地方,擁有中國最早恐龍發掘地的稱號。出土的有巨大祿豐龍、許氏祿豐龍、雲南龍、蘆溝龍、孫氏彝州龍等。
河源已出土的有多種恐龍化石,有大型肉食恐龍霸王龍類的牙齒化石、大型素食的蜥腳類恐龍肋骨、頸椎體、鳥臀類恐龍趾骨化石、還有2002年12月正式命名的竊蛋龍類的黃氏河源龍等。
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河源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黃氏河源龍」,不僅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還是全球唯一以姓氏命名的恐龍。
「黃氏河源龍」出土於1999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呂君昌博士通過多年的修復和研究,於2002年12月在美國著名雜誌《脊椎動物古生物學》(JVP)第四期發表的《記中國南方晚白堊世一新的竊蛋龍》中,正式命名河源出土的9具恐龍化石為「黃氏河源龍」。文中說明「黃氏河源龍」為竊蛋龍科新屬新種,屬名河源指化石產地,種名贈給在這些化石的發掘和保護工作中作出巨大貢獻的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
黃氏河源龍是一個既保留了小型獸腳類恐龍的一些特徵,又具有鳥類的一些基本特徵的新品種。在河源境內出土的「黃氏河源龍」化石為竊蛋龍的鳥類地位提供了標本。今後全世界新發現和研究的這種恐龍都將以「黃氏河源龍」命名,這標誌著河源恐龍的研究成果已走向了世界。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也就是旅行的意義,多出去走走,才能收穫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