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自述: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煤山歪脖子樹的

2020-12-22 品讀二十四史

本文系「奧卡姆剃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轉載、轉發和各種分享。

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約,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

天啟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年號崇禎。即位之初,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在位期間,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導致明末農民起義爆發,關外後金政權趁勢崛起,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朱由檢自縊於煤山,終年三十四歲。

我,朱由檢,崇禎皇帝,作為大明王朝的統治者和守護者,我對待這份工作是十分努力而且盡心的,通宵達旦批閱奏摺,隨時和大臣們開各種專題討論會議,偶有閒暇,也是和大學士們交流學習心得,二十多歲就頭生白髮,眼有魚紋,奢靡之風、享樂主義在我身上可是一點影子都沒有。

但是我再怎麼努力,也架不住這幫大臣同事們的集體摸魚,一個個說起來都是高風亮節的士大夫,做起來卻像是偷盜小人,我早看出來了,他們不僅瘋狂搞錢,還時刻準備著開開心心投靠新東家。

我身邊的人私下裡都說,我的上上上屆萬曆幹得並不好,特別是後半段,我大明朝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駛上了下坡路。後世的文人經常罵萬曆荒唐,消極怠工,其實我倒是有點同情他。張居正被清算,萬曆皇帝經歷了價值觀崩塌、權利慘遭內閣架空、家庭不和諧等重大挫折,這也讓他意識到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重要性,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萬曆皇帝並不是不上班,他只是改成了在家辦公,他看透了那幫大臣同事的虛偽和無能,能少看他們一眼就少看一眼吧。這是我們皇帝這個行業少有的獨立自主意識的覺醒,固然有不少人將他和同樣率性而為的叔祖父朱厚照一起打包印上了昏君標籤,但比起我的上一屆天啟皇帝對於同事的過分信任和依賴,不得不說萬曆其實是很明智的,反倒是我,有時候我覺得即便是天啟也比我多個心眼。

都怪我太單純。

我剛剛走馬上任就毫不猶豫幹掉了哥哥朱由校的心腹、殘聯主席魏忠賢,但現在我才知道,幹掉一個魏忠賢,還有千千萬萬個魏忠賢會站起,這不,更難搞的東林黨來了。關鍵是,魏公公雖然是個身體有殘缺的貪汙分子,但是他終究還是有點辦事能力的,國庫需要錢,他有辦法去搞;邊疆要打仗,他好歹推薦了幾個能打的。你看現在這滿朝文武,一說打仗個個都是主站派,一說和談人人都義憤填膺,可一說到軍餉,沒一個有主意的。我說那諸位既然都搞不到軍餉,就把家產捐一點吧,他們連連擺手說自己拿的是低薪,幹的是苦活,每頓都是兩菜一湯,不如直接加稅吧。那加稅就加稅吧,但關鍵是,加稅的一般套路,是打著減稅的旗號去重新統計稅基的,這幫二貨這都不懂,最後加稅加得老百姓又反了。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在魏公公和東林黨之間再選一次,我還是選魏公公吧。

這些留著鬍子的糟老頭子最壞了。

我從小讀書,就被他們灌輸各種道德觀念,比如親賢臣遠小人,那什麼是賢臣,什麼是小人,你倒是給我扯清楚了啊。現在我回過神了,他們的人,都是賢臣,不聽他們的,就是小人。他們說,我天朝上國的儒家文化,代表最先進的思想,我的上幾任沒搞好,就是因為在這方面沒有執行到位。那個溫體仁你過來,你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麼代表落後生產力和落後文化的皇太極就要打到山海關了?哦,溫體仁已經被我罷免了?嗯,最近首輔換得太快,記憶有點混亂。沒辦法,都是一群二貨!

現在遼東戰事頻繁,又有農民起義,我壓力很大,和這幫二貨天天討論打仗的事情,可他們抱定了一扯到底的態度,財政部長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仗一定要打但是現在國庫沒錢;國防部長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仗一定要打但是現在軍隊實力不行;人事部長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仗一定要打但是現在無人可擔大任;基建部長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仗一定要打但是沒有經費修工事啊……他們說這些話只是為了表明自己正義的態度,仗是要打的,怎麼打是不知道的。這幫二貨上班一門心思糊弄我,下班喝酒搞錢,只有可憐的我,還懷揣著光復祖業的偉大理想呢……

我實在想不明白,那些女真人怎麼就能如入無人之境一樣地在我大明朝的地盤上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搶得開心,掠得愉快,還創建了一個什麼後金政權,皇太極還解鎖了建立清朝並稱帝的額外成就,老子就這樣迷迷糊糊地敗光了太祖皇帝辛苦打下的基業。

我這一屆,算是幹到頭了,虧空實在太大,嘛招兒也沒有了,包不住了,我死就死在這幫二貨大臣身上了,他們扭頭可以有個新東家,我,大明王朝的統治者、守護者,也只能隨我大明王朝一塊去了!

到了該寫遺詔的時候了吧,「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諸臣誤我啊!

不說了,李自成已經闖進來了,清軍也要入關了,我去煤山了。

END

相關焦點

  • 市井鄉情《歪脖子樹》
    十七年後李自成攻破北京,國破家亡一心玉碎的崇禎殺死宮中女眷,在煤山歪脖子樹上結束了自己悲壯的一生。無辜的歪脖子樹被賦予了傷情傷感的印記,成了走心走淚的象徵。宮家莊村口的歪脖子樹也是方圓有名,一摟粗的柳樹在人頭高處擰巴半圈側身遠眺,老乾枯杈枝簡葉稀,春綠秋黃不死不活。裸露出的蜿蜒根系如幾條幼龍,爪子牢牢伸進溝壩土層,顯示著樹的滄桑和與眾不同。
  • 全長90米的「無名河流」和煤山歪脖子樹,是明清兩大著名背景板
    煤山上的歪脖子樹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砍殺了後宮的嬪妃、公主等女眷,然後跟太監王承恩逃亡煤山,據說崇禎逃亡的路上,走得很急,鞋子都還掉了一隻,但他還是來到了煤山,看到一顆歪脖子樹,最終在樹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崇禎的死還是有那麼一絲悲壯。
  • 朱由檢: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內心高傲卻行動愚蠢,煤山上吊自縊
    孫傳庭知道此事後,氣不過大怒"我孫傳庭到底是為誰而戰"。 這不僅僅是電影情節,在明朝末年,流民四起,邊境危機,然國庫空虛,崇禎皇帝央求大臣們能拿出錢財救國,結果沒有一個人老老實實的捐錢。李自成破進入北京城後,從這些大臣的家中搜到幾千萬兩白銀。
  • 悲情皇帝朱由檢
    朱由檢,年號崇禎,在位期間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節儉樸素,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崇禎執政時正值農民起義猖獗,關外滿清勢大,大明已處於內憂外患交集之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後,崇禎於煤山自縊身亡,留給後世一個悲情的背影。
  • 歷史知識——【明思宗朱由檢】
    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後,於煤山自縊身亡,為江山社稷而死,終年35歲,在位17年。廟號思宗,後改毅宗、懷宗。清朝上諡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於十三陵思陵。
  • 明思宗——朱由檢
    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明思宗——朱由檢,明光宗朱常洛之庶出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之異母胞弟,明代第十六位君主,年號崇禎,十七歲即位,在位一十七年。朱由檢 像一直說自己非「亡國之君」的朱由檢,終究在自己任上結束了大明276年的國運。朱由檢用自己在煤山的自縊為後人留下了大明「君王死社稷」的悲歌,亦博得了無數人的惋惜。
  • 明思宗朱由檢為什麼要殺了妻子和女兒,卻放走自己的兒子?
    明思宗朱由檢,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16歲時登基,在位17年。當時,明朝處於內憂外患之際。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把持著朝政,外有後金虎視眈眈,還有農民起義。他登基後,大力剷除閹黨,逼大宦官魏忠賢自縊,處死了客氏等人。雖然朱由檢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了不少冤獄,試圖改變現狀。但明朝的情況就像一個已經嚴重腐爛的傷口,裡面的肉壞掉了,一時間很難治好。
  • 閒話明思宗——朱由檢
    朱由檢 像 一直說自己非「亡國之君」的朱由檢,終究在自己任上結束了大明276年的國運。朱由檢用自己在煤山的自縊為後人留下了大明「君王死社稷」的悲歌,亦博得了無數人的惋惜。
  • 大悲劇:崇禎皇帝朱由檢之死
    崇禎是個年號,今天則是朱由檢的代號,崇禎就是朱由檢,朱由檢就是崇禎。他是在煤山上吊而死的,也是漢族皇帝中很悲慘的一個人,研究這個皇帝的死亡前後的時間段,就像從地窖裡挖出一壺百年老酒,喝著甘冽無比,酒本身附加的故事卻令人肝腸寸斷,劇疼無比。
  • 歷史人物|朱由檢
    朱由檢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惜其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朱由檢死後廟號懷宗,後改毅宗、思宗。
  • 【原創】歪脖樹的氣數
    走的匆匆,留下了一個倒下的王朝,來不及入土的你啊,連累的歪脖樹都咬牙切齒。認識你是在《努爾哈赤傳》這本書裡,昏君的帽子總比明君多,況且你處於我那時欽佩的三位皇帝之間(朱元璋、朱棣、康熙)。按照現在的話形容你:老弟,你真敗家!而現在我要幫你回應:大哥,我真冤! 有時候真想在樹旁陪你喝點(當年樹已自戕)。
  • 朱由檢——年輕有為的皇帝
    朱由檢(1611年~1644年)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位年少有為一生致力於整頓國家的好皇帝
  • 朱由檢34歲在煤山自縊,15萬錦衣衛去哪了,學者:降清後改名了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朱由檢自縊於煤山,終年三十四歲。錦衣衛盡忠皇上一人,可明朝末年崇禎滅亡,自縊身亡煤山之時,為什麼看不到錦衣衛保駕救君?明朝滅亡後,這些人又來到哪?崇禎滅亡之時,錦衣衛仍然存有,崇禎對這些人也極其信任。崇禎年裡,巡捕營捉到一個木匠,說成袁崇煥在北京打探戰情的內奸。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忠君愛國,心懷公平正義,感覺事出異常,袁崇煥即使有二心,以他勢力,怎會找一個木匠做內奸?
  • 宵衣旰食,日理萬機的明朝亡國之君朱由檢,為何沒能挽救大明王朝
    明朝不但沒有實現朱由檢所期望的中興願景,反而被李自成的大軍給毀滅了!而朱由檢也成了亡國之君,他在北京皇城內的煤山上吊自殺身亡。那麼,勵精圖治的明朝皇帝朱由檢,為何會以悲慘的結局收場?下文將深入分析崇禎帝朱由檢個人的悲劇產生的根源,以及他對於明帝國的影響和滅亡的根本原因所在。
  • 明朝滅亡之後,朱由檢和他的家人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朱由檢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明朝316年的基業止步於朱由檢的手中。作為末代皇帝,明朝的滅亡原因有一部分與朱由檢有關,但他也為了拯救明朝做了一部分的努力。只是朱由檢的努力終究是徒勞的。公元1643年,李自成帶著農民軍隊闖進了北京城。彼時,朱由檢就在煤山上,看著北京城內一片刀光劍影,他知道明朝的命數盡了。
  • 太宰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毀滅的?
    不過,比起作品本身,人們都對他是如何從富貴人家的小少爺,一步一步變成一個自殺狂人的,自我毀滅的一生更感興趣。那,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兩個月後,芥川龍之介自殺身亡,留下一句「對於未來,我只抱有一種模糊的不安」。幾個月前還在做演講的人,轉眼就自殺了,這讓修治的精神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我想,如果芥川龍之介好好活了下去,後來的太宰治,也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吧。
  • 《步步驚心》第33、34集:若曦一步一步走向了自己的結局
    當若曦發現,那些她在意的人,開始一個接一個地走向了絕路。恐懼和痛苦一直折磨著她,她無法安心,也不能視而不見。曾經無數次,若曦日夜恐懼的事情,開始一點一點地變成了現實。而這些是她不想看到的,即使她深愛著四爺,也無法接受這一切。直到明玉來求她,若曦才知道四爺開始對十爺動手了。
  • 詩詞禪意 ▏老母歪脖不作聲
    【老母歪脖不作聲】 古幽州之側,閭山之頂,有洞名曰:歪脖老母洞。我雖然肺疾纏身,但心志不衰,故隨緣攀登,登山之時,有心者隨之記錄成句。精行北遊思安寧,閭山腳下踏冰峰。空山曲徑尋舊路,乾草枯枝襯山空。一步臺階一滴血,滴滴皆從心底生。低頭垂視老母殿,仰觀峰頂霸王松。老母常憶離別子,靜盼佛子早回程。童心思歸憶老母,老陰匹配少陽成。陰陽顛倒方便道,空假中道性轉通。
  • 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向光明
    陝北人民憨厚老實的,做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但是踏實老實有時就會被一些投機取巧的人捉弄,而且捉弄家大部分都是知名人士,一些成功的人士,成功人士高新僱傭一些知識分子,利用知識分子來鑽法律的空子,像這樣的現象到底有誰來監管?
  • 分析梅西是如何一步一步拖垮巴薩的
    那麼巴薩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今天的局面的呢?1 2015年,梅西拿到了第5座金球獎,聲望達到最高,成為了巴薩最重要的一員,同時擁有大量的球迷。2 在逆轉巴黎的比賽中,內馬爾功勞最大,到賽後媒體只捧梅西,讓內馬爾不滿,導致內馬爾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