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15時,莊河青堆子鎮上,冬日暖陽照在77歲的叢樹盛身上,他正在整理著自己的1000多幅獅子、老虎、鴛鴦、魚、鳳凰、花卉等許多系列的剪紙藏品。他說要把這些剪紙作品整理成書,讓傳統剪紙技藝深入人心發揚光大
60歲生日時發現自己技藝」還行」
在青堆子鎮,叢樹盛老人可謂小有名氣。平日裡,只要看到花被子上鳳凰、牡丹花、喜鵲等圖案,他就會隨手擷來成圖,並用紙和剪刀給表現出來,剪紙技巧堪稱一絕。
2019年5月,青堆鎮政府、文化站舉行首屆剪紙文化大賽,他的剪紙作品更是一鳴驚人,奪得一等獎。
叢樹盛老人說,從4歲時起,他都是看著奶奶和媽媽在用針繡枕巾、窗簾,剪窗花,耳濡目染之下,他就對傳統文化充滿興趣,喜歡上了剪紙。後來,他從事建築業,對傳統圖案和古建築修繕特別感興趣。
讓他重新拿起剪刀的是他60歲生日的那天,他根據自己的屬相猴,剪出了一幅猴子抱壽桃的圖案,剪出來後得到老伴的大力褒獎,令他信心十足。從此,他用一把剪刀一張紙,把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給活靈活現剪出來,並把這種形式搞成了許多系列。
他不滿足於自娛自樂,為了讓傳統剪紙技藝傳播下去,從2015年開始,他在青堆鎮文化站舉辦剪紙培訓班,從最簡單的團花圖案教起,學生有六十多歲的花甲老人,更多的是一些孩童。
在他的家庭裡,他不但教兒子和女兒剪紙,在孫子和、孫女和外孫女四五歲時,他就教孩子剪紙。他說,他教孩子們剪紙技藝,主要是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埋下了一顆喜歡剪紙的種子。
剪出108隻蝙蝠的「百福圖」
2020年9月,為了參加莊河剪紙大賽,他送交了一幅《共同富裕》剪紙作品,他一共剪了56條魚,寄託了我們國家56個民族共同富裕的美好寓意。
在遞交作品後,他激情不減,感受到現在國家越來越富強,老百姓都奔向小康生活,自然老百姓都有福了,
這時,他就萌生了想剪出一幅以蝙蝠當主角的剪紙作品。原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是一種瑞獸,因為它的名字裡有一個「蝠」字,和「福」字諧音,寄託著人們希望幸福早日降臨的心理。正因為蝙蝠具有這種美好的象徵意義,在今年10月份,他悶在家裡三天,在半張紅色的宣紙剪出了一幅擁有108隻蝙蝠的「百福圖」。
在這幅作品中,叢樹盛老人將蝙蝠的形象,進行了或誇張、或簡約、或變形的創作,製作成108個動態優美、寓意豐富的精美的蝙蝠,表達他對中國14億人一同奔向小康的幸福生活的美好祝願。
他笑著說:「我把這幅作品取名百福並臻,是我近來剪的最滿意的作品!」
他說,親朋們看到《百福並臻》,都嘖嘖稱讚,紛紛用手機拍照。「有機會,我會把這幅作品展出!」
孫承文 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張錫明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