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與蝙蝠圖文

2021-01-10 國民原創

每當我 們觀看傳統年畫和刺繡作品時,總會發現這樣的畫畫:一隻梅花鹿身邊,翩翩飛著幾隻蝙蝠;幾隻蝙蝠繞著一隻金桂花振翅起舞。每當我們參加古建築時,也會發現那些雕梁畫棟,飛簷翹角上,或雕或畫著蝙蝠的圖紋。

錢鍾書在他的《管錐編》中,曾引用了唐人孟浩然的話:「蟲之屬最可厭莫如蝙蝠,而今織繡、圖畫皆用之,以福同音也。」所以,鹿與蝙蝠象徵「福」與「祿」;蝙蝠與桂花象徵「福生貴子」。

而在春節中,千家萬戶的門楣上,會倒貼著一個「福」字,「倒」與「到」諧音,表示「福到了」的美好祝願。

「福」,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一個吉祥字。古人對「福」字的字形,有著種種吉祥的解釋:有的說,「福」是會意字,甲骨文的「福」字是雙手捧酒的樣子,有酒即有福;有的說,「福」的右邊是「一口田」,一個人有田有地,吃穿不愁,豈不是有福?還有人解釋為「人皆有其田」,福蔭廣大。而《說文》,則謂其「從示畐聲」,「示」,說明與鬼神與祈禱有關,即祈求遠避災禍、降臨幸福。

對於「福」字的含義,也有種種註解。

「福是祐是佑」;「福是盈」;福是「富」;福是「備」,段玉裁說:「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謂之備」。

中國人常說「五福俱備」,何謂「五福」呢?「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好德,五曰善終」。一般的老百姓說得更具體,「福」就是:太平盛世;小康人家;妻賢子孝。其實,對「福」的種種解釋,因各人的生存境遇、人格素養不同,而存在著差異。韓非子說:「仁者,謂其心中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惡人之禍也」。而清人張潮,寫過一本有名的語錄體書《幽夢影》,他說:「有功夫讀書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

最讓人敬仰的是那些為了建立新中國,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為了勞苦大眾的幸福,慨然犧牲自己的一切。在《革命烈士詩抄續編》中,有多少撼人心魄的鏗鏘詩句啊!「莫教桑麻困後人,浮雲富貴不如貧。男兒志在安天下,破舊山河再造新」;「犧牲換人群幸福,革命是吾儕之家。且將點滴血和淚,灑滿天下自由花」;「革命何須問生死,將身許國倍光榮。」

相關焦點

  • 蝙蝠:蝠者,福也
    蝙蝠卻又突然出現在走獸的營區。"各位恭喜!把鳥類打敗!實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類,也是走獸!敬請大家多多指教!"走獸們也很樂意地將蝙蝠納入自己的同伴群中。於是,每當走獸們勝利,蝙蝠就加入走獸。每當鳥類們打贏,卻又成為鳥類們的夥伴。最後戰爭結束了,走獸和鳥類言歸和好,雙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為。當蝙蝠再度出現在鳥類的世界時,鳥類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不是鳥類!"
  • 幾隻蝙蝠才算「福」?中國古代蝙蝠圖騰文化告訴您
    在古代中國社會,蝙蝠因諧音「福」字,一直被民間譽為最佳「福氣形象代言人」。而民間關於蝙蝠吉祥圖案的樣式也是豐富多彩的,同時,不同數目的蝙蝠所構成的吉祥物,也具有不同的意蘊和含義。接下來,就讓我們回歸古代民間傳統文化,看看不同數目蝙蝠構成的圖騰,究竟包含著怎樣的吉祥意蘊?一隻蝙蝠: 「福在眼前」「一」,對於中國人而言,這個數字具有重要的地位。
  • 被熱議的蝙蝠,其實是古人「福」文化的象徵
    等到獸王麒麟過生日,蝙蝠仍然不去參加,它說我有翅膀能飛,因此算鳥不算獸」。這個故事,是借著蝙蝠嘲諷當時的政壇。實際上,在古人眼中,外表兇惡的蝙蝠是代表中國「福」文化的唯一動物,亦是福氣的代名詞。蝙蝠不是鳥,也不是鼠,而是一種能夠飛翔的哺乳動物,屬動物學中的翼手目。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裝飾藝術中,蝙蝠的形象被當作幸福的象徵,習俗運用「蝠」、「福」字的諧音,並將蝙蝠的飛臨,結合成「進福」的寓意,希望幸福會像蝙蝠那樣自天而降。蝙蝠紋飾變化相當豐富,有倒掛蝙蝠、雙蝠、四蝠捧福祿壽、五蝠等。
  • 福在眼前是什麼意思?玉雕中為何要用蝙蝠表達福在眼前?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玉雕名家 | 置頂關注邂逅玉雕藝術匯集玉雕大師 | 締造傳世精品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福在眼前」是我國傳統「福」文化的體現,表示福即在眼前,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祝福,因此「福在眼前」的含義擴及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出繪畫、玉雕等等。
  • 莊河77歲老翁半張宣紙剪出108隻蝙蝠「百福圖」
    剪出108隻蝙蝠的「百福圖」2020年9月,為了參加莊河剪紙大賽,他送交了一幅《共同富裕》剪紙作品,他一共剪了56條魚,寄託了我們國家56個民族共同富裕的美好寓意。在遞交作品後,他激情不減,感受到現在國家越來越富強,老百姓都奔向小康生活,自然老百姓都有福了,這時,他就萌生了想剪出一幅以蝙蝠當主角的剪紙作品。原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是一種瑞獸,因為它的名字裡有一個「蝠」字,和「福」字諧音,寄託著人們希望幸福早日降臨的心理。
  • 由「蝙蝠進屋」說起
    清縣一農民家裡飛來一隻蝙蝠,他立即上報政府。消防員在柜子上捉住它,並將它放飛山林。蝙蝠不是鳥,也不是鼠。它屬於翼手目科,也就是飛行的時候不是靠翅膀,而是靠前肢演化出來的手飛翔。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真正飛翔的獸類。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因「蝠」與「福」諧音,所以,蝙蝠飛臨則寓意「進福」。
  • 蝙蝠何時從「福」變成了「禍」?
    多種冠狀病毒自然宿主:中華菊頭蝠 圖源水印先來介紹一下蝙蝠,蝙蝠見證了恐龍的滅絕,大概在7000萬-80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甚至有人推測蝙蝠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億多年前,但那時的「蝙蝠」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翼膜(翅膀),而隨著時間的推進,基因突變等原因使得蝙蝠演化出了翅膀這一結構,因此蝙蝠是一類真正會飛行的哺乳動物。
  • 蝙蝠圖案在園林中的應用
    後來再對蝙蝠的認識就是園林專業課的學習中,尤其是古典園林中蝙蝠的圖案在園林中應用還是比較多的。頤和園的長廊全長728米,從萬壽山上看,形狀像一隻倒掛的蝙蝠;我國民間有在建築物上畫刻蝙蝠的習俗,而蝙蝠倒掛的意思就是表示福到了。在中國民俗中,人們最理想的幸福生活包括五個方面: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即「五福」。
  • 蝙蝠:由瑞獸到瘟神
    在中國古代,把蝙蝠美化成蝠身蝠翅捲曲自如,翅展祥雲,風度翩翩逗人喜愛的奇趣祥瑞之物。因「蝠」與「福」同音,蝙蝠成了幸福與好運的吉祥物,凡以福為主題的吉祥圖案,均少不了蝙蝠的形象。蝙蝠亦名伏翼,古代有飛鼠之稱,據說能活五百歲的蝙蝠是白色的,頭也變得很重,以致倒垂,故稱倒掛鼠,將這種倒掛鼠風乾研成粉末而服食,有延年益壽的作用,所以蝙蝠又稱仙鼠。
  • 蝙蝠的諧音是福,那它是瑞獸還是毒王?
    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裡,蝙蝠跟福諧音,所以我們中國人把它當作一種富貴吉祥的象徵。在很多磚雕木雕或者瓷器裡,都能找到蝙蝠的身影。但是蝙蝠其實是超級毒王,科學研究發現,它身上有170多種病毒,其中很多都是可以傳染給我們人的,那麼蝙蝠為什麼會成為超級毒王呢?
  • 古錢上的蝙蝠文化
    福文化是中國傳統民俗吉祥文化的主要內容,已經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錢幣與人們生活關係最為緊密,因此錢幣自然成為承載表現福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從古至今,蘊含福文化內涵的錢幣層出不窮,種類繁多,在人們生活當中隨處可見。
  • 蝙蝠——並非你所知
    (宏都拉斯白蝙蝠 / 圖片來源:搜狐網)(宏都拉斯白蝙蝠 / 圖片來源:搜狐網)到了明清時期,「福」文化愈加繁榮。「福」為「福、祿、壽、喜、財」之首,能否得「福」,關係著很多人的「幸福指數」。據說恭王府裡有9999隻蝙蝠,再加上康熙御筆的「福」字,正好一萬個「福」,所以恭王府又稱「萬福園」。住在這裡的主人,真是恨不得每天一睜眼就見到「福」,天天扎進蝙蝠堆裡。(恭王府後罩樓蝙蝠造型窗戶/圖片來源:中國文物網)直到現在,民間也流傳著一種觀念,認為誰家裡飛進了蝙蝠就是一種吉兆,是「福來了」。
  •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蝙蝠代表了福氣,並不代表災禍
    蝙蝠經常棲息在洞穴、廢礦井和樹洞中,有的棲息在房簷下、尖閣和鐘樓裡。在2020年初,大家說到蝙蝠就臉上變色,好像蝙蝠給人帶來了災禍一樣。可是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蝙蝠代表了福氣,是吉祥的象徵,蝙蝠寓為「遍福」之意。。古代中國人認為,蝙蝠代表著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綿無邊。 由於「蝠」字與「福」字同音,以蝠表示福氣,寓祥瑞之氣。
  • 蝙蝠,究竟何錯之有?
    然而你可知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蝙蝠其實是一種吉祥物——只因「蝠」與「福」諧音。眾所周知,祈求幸福吉祥、平安順利是國人共同的願望,由於漢語音節相對較少,很多字詞都是同形異音或異形同音,使得人們常常願意藉助於諧音字詞來表達吉祥如意的心意,這在民間被稱為「討口彩」。
  • 中國的「狐狸精」和西方的「蝙蝠吸血鬼」
    在西方,有一種動物和狐狸在中國一樣詭異,那就是蝙蝠(bat)。西方恐怖傳說中,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所以蝙蝠一直以鬼魅般形象植根於西方靈異故事中。其實大部分蝙蝠是不吸血的,主要以捕食昆蟲為生,也有捕小魚,及植食性蝙蝠。
  • 憤怒的蝙蝠與微笑的蝙蝠,啥意思?帶你走進中國古代蝙蝠圖騰文化
    01蝙蝠因「蝠」字諧音「福」字,成為中國民間的最佳「福氣吉祥物」追求吉祥安康幸福,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在我國古代民間建築與藝術品中,都有大量的蝙蝠圖騰造型,而我們所看到的,是蝙蝠的形象,但是在心中所能感受到的,卻是造型以外的理想表達。例如,「五福捧壽」圖就是依託五隻蝙蝠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福氣常伴」的美好追求,以及對「壽、富、康寧、攸好德和考終命」等「五福」全面擁有的嚮往。
  • 蝙蝠不能吃「新冠狀病毒肺炎」是因為吃了蝙蝠引發出來的
    蝙蝠,我們方言叫鹽老鼠,父母告誡,它是好動物,不能傷害。於是,在天麻麻黑的院子裡,蝙蝠盤旋低飛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就坐在板凳上一起唱兒歌。一大群蝙蝠就在頭頂上一直盤旋,盤旋,直到我們回屋吃飯,它們才漸漸隱入夜空,不知去向。
  • 梅亦風清:「福」字的風俗來歷和寓意
    圖文/梅亦風清福」字為我國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甲骨文中就曾出現,是裝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狀,古人以酒象徵生活富裕。人們懷著迎福到家的美好願望,貼福字時一般都會特意倒過來貼。不過有一種福字,不適合倒著貼,就是康熙帝御筆親書的「天下第一福」。康熙帝親筆書寫的這個福字大有來歷。據說在康熙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六十大壽時,為了祈禱祖母早日康復,康熙帝齋戒沐浴,自創筆法,鄭重地書寫了一個「福」字。這個「福」字的右半部分,看上去像個「壽」字,意為祈禱孝莊皇太后延年益壽。
  • 甲骨文「福」 雙手捧一酒 「福」字才是中國人最真切的吉祥物 百福百壽送給您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喜歡在屋門、箱子、水缸、糧囤等處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裡,福星高照,在不斷的發展中,還逐漸形成了源遠流長的「福」文化。大年三十除夕到正月十五 花看半開 酒飲微薰,倒上美酒,擺上菜餚,祈福平安。「福」字的起源在甲骨文中表示「人雙手捧酒罈把酒澆在祭壇上」的意思。「福」字像一個人雙手捧著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位前祭獻,求得神主保佑。
  • 恭王府的蝙蝠
    早些年前鐘鼓樓的蝙蝠一直很多。以前的荷花市場,是老北京人納涼的聚集之地,等到暮色降臨,在地面上仰看,大群的蝙蝠開始出現在晦暗的夜空,穿梭、兜轉、盤旋,有時會飛出很遠,一直到近郊的莊稼地去覓食。直到暗夜展開蝙蝠一樣的巨翼,蓋住了最後的光線。蝙蝠之所以把鐘鼓樓當一個據點,很大程度上,是鐘聲讓它們能很遠就辨別方向。蝙蝠靠回聲定位來引導飛行,是自然界中的精密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