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之後一定要牽拉的肌肉(上肢篇)

2020-08-28 古德體育

作者 |王夕夕

審稿 |李海峰

編輯 |汪洋

圖片來源 | 古德體育

我們經常在健身房裡看到很多愛好者,勤勤懇懇地推拉蹲跳跑地懟上一兩個小時,然後象徵性地花個三兩分鐘拉拉腿拉拉胳膊,還得騰出一隻手來自拍凹造型,更有人直接衝向更衣室洗澡走人根本不拉伸……其實不僅對經常健身的人來說,訓練後的拉伸很重要,即使你沒有運動習慣,拉伸對你來說也是意義重大的一件事。

圖源網絡

每個人因為工作需要或生活習慣,或多或少地都會出現一些無意識的不良姿勢,時間長了,就會讓某些肌肉出現緊張或張力不平衡的狀態,從而引發疼痛,以及體態問題;對保持訓練的愛好者來說,訓練導致的疲勞、乳酸堆積等等問題,除了關節養護的相關訓練,訓練後的拉伸也是恢復肌肉的活性,提升關節的活動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今天,我們先向大家展示一些比較重要也是比較基礎的上肢肌肉的牽拉展示。

上肢肌肉的牽拉動作:

三角肌

三角肌前束

姿勢準備:雙腳與肩同寬,站姿,挺直後背, 從背後扣住雙手

動作執行:通過雙肩後伸,將雙手儘可能上抬,達到最大幅度後保持向上牽拉5-10秒,然後放鬆5-10秒,重複3-4次

胸大肌

需要裝備:門框

姿勢準備:以右側為例,右手、小臂以及右肘抵住門框,手肘的位置比肩略高一些,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分腿站,腹部收住,不要弓背弓腰。

動作執行:右膝微微屈,身體向前向斜下拉伸5-10秒,然後放鬆5-10秒,重複3-4次

背闊肌

需要裝備:瑜伽墊

姿勢準備:雙膝跪於墊子,臀部坐到腳後跟上, 雙手放在墊子上。

動作執行:雙手貼著墊子向前滑,保持張力伸直向前,儘量保持臀部始終坐在腳後跟上,頭放在雙臂之間,隨著手臂越來越向前,胸部逐漸放低,到最大幅度保持5-10秒,然後放鬆5-10秒,重複3-4次

肱二頭肌

GIF有加速,請注意速度

要需裝備:一個固定的直杆

姿勢準備:背對直杆站立,以右側為例, 右臂旋內,向後伸抓住直杆,拇指向下,右臂高度與肩同高或略低。

動作執行:拉伸右側肱二頭肌,將頭向左轉,保持5-10秒

然後放鬆5-10秒,重複3-4次

肱三頭肌

需要裝備:一面牆

姿勢準備:面向牆面靠近站立,以右側為例,右腿在前,右臂屈肘抵住牆面,讓手肘位置明顯高於肩。

動作執行:腳不動,將右肘沿著牆面向上滑動,讓上臂大部分貼近牆面,手肘始終保持儘可能彎曲保持5-10秒,然後放鬆5-10秒,重複3-4次

最後,有兩點需要提醒大家哦:牽拉,不是越痛越有效!牽拉,不是越久越好!肌肉需要良性的收縮能力,保持良性的張力,過度牽拉,有可能會導致肌肉鬆弛,從而造成關節失穩。

相關焦點

  • 訓練之後一定要牽拉的肌肉 (下肢篇)
    作者 |王夕夕審稿 |李海峰編輯 |汪洋圖片來源 | 古德體育上周,我們推送了《訓練之後一定要牽拉的肌肉(上肢篇)》(錯過的小夥伴可以猛戳這裡~),不少小夥伴看完就開始問下肢啥時出,下肢篇這就來啦!關於牽拉的重要性,今天就不再重複啦,同樣的,我們為大家整合了一些最基礎、也是相對比較重要的訓練之後一定要牽拉的下肢肌肉。不過其實每塊肌肉的牽拉方式並不是唯一的,所以在今天推送的動作推薦裡,我們做了些拓展,給到一些相關動作讓大家參考選擇。
  • 壺鈴訓練系列(中級) | 一隻壺鈴,從熱身到訓練再到牽拉
    作者 |黃杰動作示範 |黃杰 楠楠編輯 |汪洋圖片來源 | 古德體育這是我們陸續推出的關於壺鈴使用的訓練計劃的第二篇,本次主要講的是中階壺鈴訓練。Ⅱ:訓練動作Ⅰ單手壺鈴搖擺:動作準備:兩腳打開與肩同寬,最大屈髖位,重心垂直地面
  • NFL訓練分析之詹姆斯哈裡森——上肢動作篇4
    上肢動作篇4  1、俯身槓鈴三頭肌伸展(Bent Over BB Triceps Extension)  描述:你在健身房看到的更多版本可能是用小重量的啞鈴做的,老哈不會那麼普通  針對部位:肱三頭肌(內側頭)。  訓練難度:3。槓鈴版本的可以使用的重量更重,如果俯身下背部先疲勞,可將胸口靠在椅子上。  2、啞鈴臥推(Dumbbell Bench Press)  描述:哈裡森在做啞鈴臥推時,手腕稍微向外45度,這樣對關節的壓力更小。  針對素質:上肢垂直推類力量,上肢垂直推類增肌,上肢垂直推類力量耐力。
  • 靜態拉伸(二)——上肢,胸大肌、背闊肌拉伸
    上一期的《靜態拉伸(一)下肢後側(伸髖)大肌群拉伸》中講了靜態拉伸的原則,這裡再重複一遍。靜態拉伸,就是靜態的,幾乎不動的。一般,一個拉伸動作達到目標肌群有牽拉的疼痛感後,保持30-40秒。在這半分多鐘的時間裡,牽拉感會慢慢減弱,那麼我們可以略微增加幅度。拉伸完了,歸位的時候,別太猛,正常、慢速地復原。
  • 健身新手一定要知道訓練知識點
    剛進入健身房開始健身的小夥伴一般分為兩類,一類特別迷茫,不知道怎麼練,不知道什麼(這種小夥伴適合教練練習)避免受傷,減少摸索時間!另一個喜歡活躍活潑,有一定的徒手訓練經驗,或者喜歡運動,這種小夥伴通常只進入健身房並且盲目練習!沒有規則可言,也不會認同教練的觀點,屬於盲目自信型!
  • 跑後放鬆不只是要牽拉肌肉,更要進行「肌肉大保健」!
    跑後拉伸放鬆是跑步訓練的標配,但是長時間跑步的跑友會發現跑後只進行牽拉並不能夠很好的消除疲勞,促進恢復,然而有經驗的跑友在跑後除了牽拉還做一個「肌肉大保健」,也就是滾泡沫軸,兩者相結合才能深度放鬆肌肉,促進疲勞恢復。
  • 健身小白——訓練篇(2)
    要想看起來是健身房老鳥,攏共分三步第一步:帶個大號的搖杯(一定是搖杯,可不是上工時候帶的太空杯),因為所有的老鳥都會在健身的過程中手裡提個搖杯,甭管裡面有沒有貨,都會時不時搖兩下,然後抬頭——仰脖——咕咚——砸吧嘴!
  • 盂肱關節與上肢訓練思路
    (本講)盂肱關節盂肱關節是由肱骨與肩胛骨組成的關節,也是我們肩關節複合體最後一個要介紹的關節把它放在最後一個,是因為它的特殊性,在大多數人眼裡盂肱關節就等於肩關節,但實際上,通過前九講文章的講解,你現在已經對於肩關節複合體有了全面的認識,相信你也已經知道盂肱關節嚴格上講只是屬於肩關節的一部分
  • (哈爾濱冰江轉發)
    如果你是新手,今天這篇文章你一定要收藏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健身運動的分類(有氧運動)(無氧運動)  無氧運動是指在「缺氧」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大部分無氧運動都是負荷度高,瞬間爆發性強,所以無法維持長時間,且疲勞感消除得比較慢,比如:舉重,短跑,力量訓練等(健身房器械抗阻訓練)都是無氧運動!  健身訓練後的重要拉伸技術(衝擊性伸展練習)(靜力性伸展練習)  什麼是衝擊性伸展練習?
  • 4個靜態拉伸肌肉的訓練動作,幫你緩解肌肉疲勞,練出有型的肌肉
    導語:新手健身,經常會聽到老司機傳授經驗,說在正式組訓練前要做拉伸訓練,故而不分青紅皂白就茫然地選擇一些動作進行練習,根本傻傻的分不清哪些動作是靜態的、哪些是動態的,哪些適合正式組訓練前使用、哪些適合正式組訓練後使用,今天小編在這裡會一一幫助各位剖析。
  • 康復:半月板撕裂了不想做手術,我該怎麼做之緩解篇!
    看完這篇你或許會有所了解?在這之前我們用兩篇文章講述了半月板是如何撕裂的以及半月板的撕裂程度是如何通過MRI來判斷的。有的朋友留言問道是不是只有MRI(核磁共振)才能判斷半月板的損傷呢?當然不是這樣的,有經驗的醫生可以通過查體以及問診就能夠大致判斷半月板受損的部位以及損傷程度。MRI只是進一步確定,同時可以幫助醫生檢查是否有其它的損傷。
  • 帕梅拉上肢運動:10分鐘訓練手臂、胸部、背部肌肉
    沒有健壯結實的上肢,不僅身材不夠美觀,也容易造成駝背圓肩喔。跟著帕梅拉,徒手做10分鐘上肢運動,訓練手臂、胸部和背部肌肉。
  • 運動後肌肉酸痛怎麼辦?
    1、急性肌肉酸痛這種疼痛多半發生在運動員身上,是由於經常性進行高強度耐力訓練及大重量、大強度力量訓練後發生的,發生的時間一般是在運動的過程中或者運動後就會立刻產生肌肉酸痛的反應。>身體疲勞肌肉僵硬肌肉酸脹肌肉收縮力量和放鬆能力的下降(3)延遲性酸痛的位置主要出現在大肌肉群和肌腱連接處。
  • 值得收藏的牽拉教程,專業、詳細、全面
    7、前臂伸肌牽拉:伸肘牽拉前臂,另一隻手輔助然後向外旋轉,到達末端再施加一定壓力;11、輔助胸部牽伸動作二:牽拉胸肌,俯臥位,同伴輔助雙上肢向後向上牽拉。:牽拉腰部及臀部肌肉;先仰臥平躺,一側上肢及肩部壓地固定,對側下肢亦伸直貼地,另一手扶膝輔助牽拉側下肢屈膝屈髖內收;
  • 小課堂開課了,適合初期健身,一周最科學有效訓練方案(下)
    二、周五腿部篇身體肌肉量的70%都在腿部,腿能促進全身的一個肌肉的增長,所以無論中心還是減脂,都需要把腿部訓練重視起來。經常進行腿部訓練的人,他會比同齡人更加年輕,更具有活力。(2)深蹲跳通過動作一的腿部肌肉激活以後,再加上深蹲跳可以有效的讓腿部充血,達到訓練爆發力的效果,12次做四組。動作三,健步蹲這個動作,主要訓練大腿往下直,整體看起來緊緻有力,具有美感,16次做四組。
  • 4個上肢健身動作,提高上肢肌肉質量,擁有年輕形態
    在整個健身過程中,我們目標都是追求好的身材,而在這一個過程當中,我們一方面要變瘦下來,另一方面就是變瘦了,也要瘦得勻稱而且健康,讓我們的身材看起來苗條而且很有線條感,那麼我們的目的才能真正達到呢,而要想做到這些,飲食方面的控制那是必須的,除了這一點外,我們還要配合規律的進行塑形訓練,特別是中年以後,年齡是在無情的增長,根據生態自然發展,我們的肌肉當然也會跟著變得鬆弛,所謂的肌肉流失
  • 靜態拉伸(一)下肢後側(伸髖)大肌群拉伸
    這是靜態拉伸的第一篇,講講下肢後側(伸髖)大肌群的拉伸。 眾所周知,訓練結束後,應該有一個冷身的環節,冷身,自然包括了靜態拉伸。那麼,靜態拉伸是幹嘛的?有人說,拉伸後,肌纖維都變樣了;也有人說,拉伸能增進肌肉的生長。類似的說法都是比較誇張的。靜態拉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放鬆肌肉和改善柔韌。
  • 與小腿後側肌肉對應的肌肉——脛骨前肌的訓練
    這些訓練每周可以進行3-5次,配合冰球訓練以及牽拉放鬆訓練。脛骨前肌的訓練脛骨前肌和小腿後側肌群是相互牽制關係,也是拮抗肌關係。什麼是拮抗肌呢?舉個例子,小腿後側肌群主要使我們做提踵的動作,解剖術語稱作蹠(zhǐ)屈,那麼可以產生與之相反動作的肌肉就是它的拮抗肌,脛骨前肌的主要收縮動作是使我們的足部做勾腳尖的動作,解剖術語稱作足背屈。
  • 漲知識,上肢力量訓練對於提高短跑成績不容忽視
    要想取得短跑的較好成績,就要重視每一個動作要領,對人體整體力量加強訓練提升,更要注重對速度的提高。多年來,對於短跑技術的探討與研究主要放在下肢訓練內容上,卻忽視了上肢力量訓練對短跑成績提高的影響。上肢力量訓練不但可以增加下肢的後蹬力量、維持人體的平衡並促進上下肢的協調性、提高跑速、提高肌肉的協調放鬆的能力、會降低身體的脂肪比,還會對步頻與步幅產生影響。
  • 比平板支撐更高效的核心訓練,跑者必練(高收藏)
    做卷腹練習時,我們很快就會感覺到淺表腹肌的酸脹燒灼感,而做平板支撐時,肌肉持續收縮所帶來的燒灼感則明顯發生在身體比較深層的部位,這就是由於訓練腰腹部不同肌肉所帶來的差別。前面說了平板支撐是主要用來訓練腹部深層肌肉——腹橫肌,腹橫肌不同於其他肌肉的是特點是它的收縮並不能產生人體運動,而是增加腹壓,一定的腹壓對於維持軀幹穩定,支撐脊柱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