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全因無核彈?為何說德國根本沒有機會使用原子彈稱霸世界?

2021-01-10 靜夜史言

作為二戰期間真正的主角,德國從來都是後人爭論不休的焦點。雖然納粹德國身上背負了數不盡的罪惡,但依然有很多人為德國的戰敗而扼腕嘆息。

因為德國比美國更早開始了原子彈的研究,所以理論上如果德國先行擁有了原子彈,那麼二戰的結局必然改寫。

而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德國的原子彈以及核飛彈的成功與否,本質上是差在了時間上。也就是說如果德國能夠晚幾年挑起二戰,最起碼等原子彈或者核飛彈橫空出世再行動,那麼二戰的結局必然會大相逕庭。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真的不是。因為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蘑菇雲雖有毀天滅地之功效,但絕不是一統天下之良藥。

現實中作為世界上第一顆擁有原子彈的國家,美國的核壟斷一直持續到1949年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才告結束。

作為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美國比任何國家都有稱霸甚至統治全球的野心,但在1945~1949年這4年時間裡,美國卻並沒有使用原子彈平推世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是初代原子彈威力不足。除了巨大的心理威懾力,實際破壞效果有限。比如美國投在廣島上空的小男孩原子彈,有效毀傷半徑為1.9公裡,這意味著想要毀滅一個國家,尤其是蘇聯這樣的巨無霸,理論上需要大量原子彈,但由於原料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原子彈的生產力遠不能滿足需求。

二是原子彈汙染危害太大,雖然為達到最大毀傷效果,原子彈投放時一般選擇在600米左右的高空實施空爆,對地面核汙染危害較小,比如今天的廣島能夠居住大量人口。但沒有人能保證所有原子彈都能凌空爆炸,而一旦因核爆炸產生嚴重的核汙染,必然也會令德國得不償失。畢竟德國發動戰爭甚至投放原子彈的目的旨在掠奪土地和資源,而核汙染的同歸於盡毫無疑問是德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靜夜史認為,即便德國能夠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和核飛彈,晚幾年發動戰爭,因為技術條件的嚴重滯後以及擴張國策的南轅北轍,原子彈和核飛彈並不能讓德國無往不利、戰無不勝。

而比原子彈本身更尷尬的,是德國的內外環境根本不允許希特勒一直等下去。

作為德國歷史上最出色的演說家,希特勒靠著無與倫比的演說天賦不斷擴張和壯大納粹黨,並最終登上了德國歷史的舞臺。

但在1929年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之前,希特勒和納粹黨在德國長期不溫不火,他們的收入來源,幾乎來自於西方大財團的支持,尤其是美國大財團。而洛克菲勒、摩根等美國大財團之所以對希特勒傾囊相助,根本原因在於美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歐洲勢力制約英法,並阻擋蘇聯的西進。

而在1929年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席捲資本主義陣營後,深受衝擊的德國社會行將崩潰。這時,除了納粹黨前後奔走收穫了一大票粉絲之外。美國大財團對希特勒的支持也是再接再厲、無怨無悔,這最終使得德國總統興登堡妥協,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逐漸成為德國元首。

所以,既然有西方大財團的知遇之恩,登上德國元首寶座的希特勒自然是投桃報李、湧泉相報。

依靠大財團的啟動資金,希特勒上馬了高速公路等諸多大型工程,並推行以物易物的形式根治通貨膨脹,此舉吸引了大量失業人口,迅速降低了失業率。

為了討好軍隊和西方大資本家,穩定了社會秩序的希特勒大力擴充軍備,短短數年間,德國軍隊由數十萬陸軍猛增到700多萬,並恢復了海軍和空軍。

恐怖的軍隊規模需要的是海量的軍火,這大大刺激了大財團的軍工生產能力。

但無論建設大型工程還是擴充軍備都是一項異常龐大的開支,如果不能迅速回本,德國勢必會首先被拖垮。

所以,為了第三帝國的生存,希特勒必須開戰,而且越早越好。通過戰爭掠奪以戰養戰,雖然這種方法可能並不划算,但比起在和平中被撐死,這種方法毫無疑問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所以,為了帝國的生存,希特勒不能等。

當然,比希特勒更著急上火的,是背後的西方大資本家,因為蘇聯已經快要鬧不住了。

雖然上帝給了德國不公平的空間,卻給了任何人平等的時間,在德國抓緊時間搞生產、聚精會神搞科研的同時,紅色帝國蘇聯正以最恐怖的速度在膨脹。

因為共產主義制度超乎尋常的資源集中和動員能力,即使蘇聯起步時社會基礎薄弱,也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資源搞建設。再加上鋼鐵領袖史達林的領導,蘇聯的重工業化道路極其迅速。

而1929年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在幾乎摧毀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同時,也成為蘇聯更進一步的寶貴機遇。因為資本主義陣營市場秩序失靈,產品嚴重羈押,蘇聯由此大量引進先進技術和科技人才,幫助蘇聯在1937年就基本完成了工業化,綜合國力一躍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革命的導師,史達林和列寧一樣,也有將無產階級革命向全球輸出的夢想。而史達林和列寧最大的不同在於:史達林認為應該先有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做後盾,無產階級革命才能在全球成功。所以當蘇聯基本完成了工業化後,無產階級革命輸出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德國不進攻蘇聯,蘇聯也會先發制人。所以就算德國能等,蘇聯也不能等。

概括起來,二戰的爆發看似偶然,實則是歷史的必然。而德國的失敗,也是註定的宿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美國最先發明原子彈,兩枚降服日本,為何放棄核彈統一世界
    1945年8月,為加快日本軍國主義投降步伐,美國分別於6日和9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市各投下一顆原子彈,終於促使日本在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籤署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人們不禁要問,既然當時只有美國擁有原子彈,為何放棄核彈統一世界?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為何寧可戰敗也不用原子彈?毛主席一語道破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為何寧可戰敗也不用原子彈?毛主席一語道破1950年新中國成立才僅僅一年時間,就對世界上第一超級大國開戰,秘密派遣部隊進入朝鮮,打了一場讓全世界驚呆的大戰。那麼,我們不僅想問一句,當時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核武器,為何不使用核武器一勞永逸解決問題,而是要在這裡承受無休止的傷亡,以及最終的戰敗結果?事實上,美國確實有用原子彈解決問題的計劃。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記者招待會上大聲宣布自己打算對中國使用原子彈,美國的聯合國軍第一任總司令麥克阿瑟也提交了一個原子彈投放計劃。
  • 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
    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越南戰爭的結果,是美軍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付出了約5.8萬名士兵的生命以及兩千多億美元的軍費開支之後,仍舊沒能消滅在南越的北越滲透武裝人員。
  • 美軍面臨戰敗,都不拿原子彈還擊?美方:承擔不起使用的後果
    美軍面臨戰敗,都不拿原子彈還擊?美方:承擔不起使用的後果對於二戰有所了解的都會知道,最終日本會戰敗主要就是因為美軍使用了兩枚原子彈,瞬間給日方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而原子彈的副作用一直在廣島和長崎持續下去。
  •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造出原子彈?就因為這個醉漢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隨著納粹德國的戰敗,海森堡作為納粹德國原子彈計劃的負責人被英國軍方軟禁在了一個莊園之中,他是在收音機上聽到的廣島原子彈爆炸的消息的,聽到這個消息時,海森堡感到自己錯了本來德國是最有可能首先研究出原子彈的,因為當時德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科學中心,提出量子假說的普朗克偉大的愛因斯坦,當然還包括海森堡都是德國人,不過由於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大量科學家被迫離開了德國,不過德國還真不在乎,因為他們還有海森堡。
  • 二戰時期德國軍事力量一流,為何沒有研製出原子彈,真相不簡單
    二戰初期,德國在歐洲大陸可以稱得上是無敵的存在。在德國軍隊閃電戰的迅速突襲下,法國作為一戰中的佼佼者最先淪陷。隨著戰線的慢慢延伸,德國要想實現之前的作戰效率不太現實。在這樣的局勢下,德國只能將希望寄託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不管是V1、V2飛彈都沒能拯救德國的命運。
  • 如果沒有二戰,4個國家會崛起成為超級大國,美國根本沒機會稱霸
    迄今為止,二戰依舊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廣的一次戰役,可以說,這次戰爭,不僅給全人類造成了難以挽回的災難,就連國際經濟也遭到巨大打擊,化為烏有,世界格局因此而改變,美蘇崛起,開始爭奪世界霸權,美國成功並成為了全球唯一超級大國。
  • 為什麼說「原子彈下無冤魂」?看到二戰時的日本百姓,你就明白了
    70多年前,我國一直處於被欺壓的狀態下,當時的日本最為瘋狂具有稱霸全世界的野心!到目前為止,日本也是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日本在二戰中犯下的罪行是不可饒恕的,但對於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正義的,有人認為這是違背人類道德的。
  • 假如二戰德國搶先研究出了原子彈,世界會怎樣?答案令人窒息!
    假如二戰德國搶先研究出了原子彈,世界會怎樣?答案令人窒息!眾所周知,二戰德國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方面,都達到了世界頂峰。除了美國,當時幾乎沒有任何國家能與之抗衡。甚至,就連原子彈,也是德國最先開始研究的!那麼,德國為何沒有搶先研究出原子彈呢?
  • 為何美國當年不趁獨有原子彈,徵服世界?專家:原來是因為這個!
    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大國,美軍也是現今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軍隊,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核武器庫,並且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的國家。1945年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兩顆原子彈直接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美國用自己的實力真正演繹了強大軍事實力帶來的便利以及強勢,但是美國軍事實力如此強大,為何不趁機在上世紀40年代趁著其他國家原子彈尚未研究出,出兵攻佔其他國家,甚至佔領全球呢?
  • 歷史深處的秘密: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何沒能率先造出原子彈
    早在1939年納粹德國就以海森堡作為核心,打造了著名的【鈾俱樂部】,在整個俱樂部中可謂是群星薈萃,匯集了當時歐洲最頂尖的100多位科學家,開始大刀闊斧搞原子彈工程,那麼為何這支超強科學天團最終沒有能夠完成原子彈的研製呢?歷史深處的秘密到底是否是像海森堡所說的那般,由於出於道德沒有同他的祖國德意志合作?進而使德國沒有能夠率先造出原子彈?
  • 冷戰時美國比蘇聯提前擁有核彈,為何沒向蘇聯宣戰?
    然而在冷戰剛開始的時候,美國率先研製出了原子彈,而那個時候蘇聯根本沒有原子彈武器,為什麼美國沒有趁人之危呢?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第1點核武器的保質期。那個時候的科技核彈需要一個引爆裝置,然而這個引爆裝置的電池最多只可以維持30個小時。而不斷地更換電池以及更換設備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物力,並且會導致核彈的質量出現問題。
  • 在韓戰中,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戰爭中真正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清楚。在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放棄了最後的抵抗,最終選擇投降。而美國在韓戰時,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卻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呢?
  • 美為何沒對志願軍動用原子彈結束韓戰?這些忌憚足以掀翻美國
    當今社會因為核武器的誕生,世界格局進入了恐怖的平衡,大國之間對於戰爭都保持著克制,這個平衡的要素就是兩個國家都有核武器,然而在韓戰的時候,這種平衡是不存在的,美國的實力對於當時剛成立的新中國可以說是單方面壓倒性的實力,既沒有先進的飛機大炮,更沒有毀天滅的的原子彈,那麼為啥抗美援朝期間,美國為何沒有對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動用原子彈呢
  • 核武難題終於解決,最少能造300萬枚核彈,中國為何放棄好機會
    本國境內發現大規模鈾礦,至少能造300萬枚核彈,為何我國核武器數量沒有大幅上漲?我們都知道,雖然各國已經進入了和平時代,但是武器裝備還是必不可少的,一定程度上,實力強大的武器裝備可以對別國進行威懾。多年來,在中國並沒有發現規模較大的鈾礦,很早之前我國研製原子彈期間,為了籌集到足量的鈾,全國範圍內的人都被調動起來了,即使是含量微小的鈾礦都被開採了一遍,為了湊齊研發首顆原子彈所需的鈾,全國人民都參與進來了。雖說中國人民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從這裡我們也能明白,中國鈾礦是十分缺乏的。
  • 為何說「原子彈下無冤魂」?看看二戰時日本百姓的行為,著實可笑
    雖然美國和日本是同一條戰線上的,但是為了減少損失,在1945年的夏天,美國向日本的長崎和廣島各投了一顆原子彈,騰空而起的蘑菇雲,人在一瞬間變為蒸汽,化為烏有,原子彈強大的衝擊波也將建築物瞬間摧毀,原本的天堂瞬間變為地獄,場面十分慘烈,如同經歷了惡魔的洗禮。
  • 細數日本長崎避免被原子彈襲擊的三次機會,背後全是大國博弈
    今天我們來細數長崎本可以逃過厄運的三次機會以及背後的大國博弈。 第一次機會 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國頒布《波茨坦公告》,公告的內容很簡單,只有一條,那就是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早在當年5月,納粹德國已經宣布投降,但是日本不僅不打算投降,而且已經做好與美軍、蘇軍在日本本土決鬥的準備。
  • 美國二戰用原子彈轟炸日本,越南戰爭為何寧願敗北,也不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已經窮途末路,早晚都會戰敗,可美國為了讓日本能儘快地投降,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對日本本土進行登陸,減少了自身的傷亡。可以說美國為了儘快取得戰爭勝利,是用盡了一切辦法的。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國防軍,而日本只有自衛隊
    可是德國卻不一樣,在當時,不僅蘇聯佔領的東德,擁有東德人民軍,美英法三國控制的西德,也組建了西德國防軍,就算到了今天,德國仍然保留著17萬的德國軍隊。 同為戰敗國,同樣接受締約諸多限制,為何日本只能擁有守衛本土的自衛隊,而德國卻能組建國防軍,還能加入北約的對外軍事行動呢?
  • 所謂「人性」只是遮羞布:納粹想造出原子彈,其實根本沒戲
    今天咱們來討論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二戰德國到底有沒有可能造出原子彈;如果有可能,那麼納粹離原子彈究竟有多遠?如今,人們對二戰德國沒有造出原子彈大概有如下幾種解釋:其一,德國科學家有良知,故意錯誤地引導原子彈的研究方向;其二,德國高層並不怎麼重視原子彈,相對原子彈而言,高層更迷信巨炮和遠程飛彈;其三,德國根本就沒有製造原子彈的條件,所謂「二戰德國無限接近原子彈」這個命題,根本就是後人腦補出來的。除了這三大傳聞外,各種版本更是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