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口咔嚓響,很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

2020-12-23 紅網

紅網時刻6月15日訊(通訊員 閆菲)當你正在大快朵頤時,當你正在哈哈大笑時,或者當你正張開大嘴打哈欠時,你突然聽到自己的腮幫子發出咔嚓的聲音。注意了!發出聲音的部位是耳朵前方的關節,叫做顳下頜關節。而之所以會發出咔嚓聲,很可能是因為你患上了顳下頜關節紊亂。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專家提醒,顳下頜關節紊亂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多數關節功能失調紊亂的預後是良好的。但是久而久之會影響面部輪廓,導致臉部變形。

病因有哪些?

1、精神因素、社會心理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如偏愛用一側咀嚼食物、經常咀嚼較硬的食物等。

2、外傷、微小創傷,如咀嚼的時候突然咬到硬物。

3、咬合關係紊亂,是口腔和面部比較常見的問題。如常見的「天包地」「地包天」。

4、系統性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

有什麼臨床表現?

1、 疼痛部位在關節區、關節周圍,咀嚼及張口時明顯。

2、 彈響,響聲清脆。

3、 運動障礙為張口受限,但也可出現張口過大或張口時下頜偏斜。

4、 伴顳部疼痛、頭暈、耳鳴等症狀。

如何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

藥物治療:

一般選擇非甾體類抗炎藥與氨基葡萄糖類、阿片類鎮痛藥等。

非藥物治療

1、矯正咬合關係

2、封閉療法

3、針刺療法

4、超短波、離子導入、磁療等局部理療等

5、針灸穴位慢刺激療法:肌肉穴位慢刺激療法給予咀嚼肌群輕撫、按壓、剝離及腧穴按壓,對顳下頜關節周圍結締組織施加壓力,從而牽張粘連,松解膠原組織之間的異常連接,又可降低張力過高的肌肉,延長肌肉中短縮的筋膜,從而使軟組織能被進一步拉長,達到增加顳下頜關節活動範圍的目的。穴位的選取都是特定穴位,可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解痙止痛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打哈欠吃東西「咔咔」響 這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經歷過這種情況,這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是口腔科的常見疾病,但是很多朋友有了症狀後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就醫,乾脆就自己挺著,這樣是不行的哦。什麼是顳下頜關節病顳下頜關節病指累及顳下頜關節和(或)咀嚼肌系統,引起關節疼痛、彈響及張口受限等一組疾病的總稱。
  • 需要警惕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TMD)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為多見。顳下頜關節紊亂的症狀主要臨床表現有: 局部酸脹或疼痛,彈響,運動障礙。 疼痛部位可在關節區或關節周並冋伴有輕重不等的壓痛,關節酸脹或疼痛尤以阻嚼及張口時明顯。
  • 顳下頜關節疼痛怎麼辦?
    顳下頜關節是一個鉸鏈,連接下巴到顱骨的顳骨,在耳朵的前面。 這個關節可以讓下巴上下左右移動,讓你可以說話,咀嚼和打哈欠。當關節和控制它的肌肉出現問題被統稱為顳下頜紊亂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英文簡稱:TMD)。什麼原因引起的? 目前並無定論,也就是說並不明確什麼會導致TMD。
  • 3招緩解顳頜關節紊亂
    我們在吃東西或者打呵欠的時候可能會偶爾有一兩次這樣的經歷:耳朵旁邊的關節會「咔咔」的響一下,接著會有點不爽的感覺,但是張一張嘴活動一下就好了起來。這個會響的關節,叫顳頜關節,具體位置在就是耳朵前界和臉頰交界的地方,來回張閉口,摸上去會鼓一小坨的那個部位。但實際上,有不少人,會持續一段時間出現像文章開頭所描述的表現,還伴隨不同程度的疼痛,甚或還有頭痛、耳鳴或者睡眠質量變差等影響生活質量的症狀。
  •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是咋回事?
    近日,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安軍明主任醫師門診來了一位五十歲左右女性患者,張口困難,右側耳前顳頜關節處疼痛,嚴重影響進食及語言交流,甚是苦惱。安軍明主任醫師仔細詢問診患者病史、並行CT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病變。該患者最後診斷為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
  • 顳下頜關節強直之治療篇
    一般說來,顳下頜關節內強直必須採用外科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髁突切除術和顳下頜關節成形術。髁突切除術適用於纖維性強直的病例。顳下頜關節成形術適用於骨性強直病例。關節外強直一般也需手術治療,基本方法是切斷和切除頜問攣縮的瘢痕;鑿開頜間粘連的骨質,恢復開口度,用皮片或皮瓣消滅創面。
  • 嚼東西時下巴「咔咔」響是怎麼回事?如何緩解下頜紊亂的症狀?
    這種關節的彈響聲醫學上稱之為"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症",所謂的顳下頜關節啊,是由下頜頭和顳骨的下頜窩組成的,左右合成了一聯合關節,主要的作用就是做出張口、閉口和咀嚼東西的動作來。當連接關節周圍的肌肉因為長期的活動變得緊張之後,就會影響到關節正常的活動,接著問題就來了。
  • 一張嘴腮幫就「喀喀」響?可能是得了這種病
    情急之下兩人趕緊去醫院,大夫檢查之後診斷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在藥物消炎以後,大夫讓他們到康復科尋求幫助。倆人一頭霧水,為什麼下巴「脫臼」了不去口腔科不去骨科,來康復科幹嘛啊?滿臉疑惑半信半疑的他們找到了康復醫師和康復治療師,在詢問病史以後,得知翠花最近說話、打哈欠時總能聽到腮幫子喀拉喀拉地響,吃飯咀嚼時耳朵前面的臉有些疼,大大咧咧的翠花以為過幾天就會好,便沒有在意。
  • 「譯文分享」顳下頜關節與膕繩肌之間的聯繫,骨盆如何影響面部
    顳下頜關節紊亂是一種具有多種誘發因素的持續性疾病。縮寫TMJ(TemporalMandibular Joint,顳下頜關節)一般指下頜疼痛。就我個人而言,我遇到的患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的女性比男性多。不能確定這些統計數據的可靠性,但艾克斯博士報告說,在美國有超過1000萬人患有TMJ。他的數據顯示,90%的TMJ患者都是女性。
  • 【攜手康復】張口時腮幫子作響,也需要治療
    如果有, 很有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在搗鬼。 什麼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是指累及顳下頜關節和或咀嚼肌系統,具有相關臨床問題的一組疾病的總稱。一般表現為顳下頜關節區的疼痛、彈響、或伴有張口受限。
  • 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下巴脫臼別自己亂託
    下巴脫臼或者民間俗稱的「掉下巴」在醫學上稱之為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由髁突和關節窩組成,是人體最精密的關節之一,我們說話、吃飯,凡是張嘴的動作都要用到這個關節。「當我們大笑、劇烈咳嗽或長時間張嘴之後,髁突滑出了關節窩,不能自行復位,就會發生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1、急性前脫位:好發於女性。
  • 一張嘴腮幫子就響?醫生:這是病!做好4步可以有效改善
    那麼你可以通過下面三個簡單的測試自檢一下你的顳下頜關節是否正常1、彈響或雜音:把嘴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關節會發出「咔咔」的聲音,有雜音,或是有彈跳的感覺2、下頜運動異常:兩邊運動不一致,照鏡子張嘴還會發現下巴竟然會偏向某一邊,甚至張不開嘴;
  • 顳頜關節炎折磨老漢4年 精心施治感恩送錦旗
    日前,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疼痛康復科,顳頜關節炎患者鄭大爺親手將一面印有「技術精湛  醫德高尚」的錦旗送到副主任馬亨和經管醫生紀雲良手中,為醫院再添一段佳話。  76歲的鄭大爺是廣信區人。4年前,他突發左耳前疼痛,張口困難,吃東西都必須一小口一小口的。為探明究竟,鄭大爺曾輾轉當地多家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顳頜關節炎,可經藥物對症治療收效甚微。
  • 「譯文分享」顳下頜關節與膕繩肌的聯繫,骨盆如何影響面部「下」
    由於長時間在診所工作,統計之後發現女性顳下頜關節疼痛的人群多於男性。在開始的六個月,我先讓有下頜關節疼痛的人嘗試做站立式體前屈,檢測她們的手能否碰到地面。在Kendall寫的經典的物理治療書籍——《肌肉:測試與功能》中,曾描述到:「掌心觸地是一種病理學的標誌。」有些人不能達到完全的髖關節伸展,所以不需要強迫他們完成掌心碰地面的動作。
  • 【大咖來支招】孩子睡覺張口呼吸?醫生這樣來幫你!
    01 孩子張口呼吸如何治療? 兒童張口呼吸需要耳鼻喉科、呼吸科、正畸科、頜面外科、心理科等多學科聯合治療,在不同的階段由不同的科室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確保患者整個治療不會有任何階段的遺漏。 02 孩子張口呼吸家長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