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那麼大,想要有所發展,就要靠各區的「成長」。而每個區樓市想要存活,就要有自己的「立身之本」,擁有屬於自己區域的特色。而這些「一技之長」會輔助各區樓市的發展。據小編了解,和平立學區、河西立新區,你知道南開立什麼嗎?
和平立學區
相信大家都知道和平區的重點學校最多,且教學質量也是不容置疑的。這樣的「硬核」條件,便是和平區的立身之本。
據百房資訊小編了解,目前和平區常住人口約35萬人,但戶籍人口卻高達42萬人。很多人落個和平區戶口,就為要個學籍,而不住。
和平區的房子,一般都是小戶型天價、大戶型流血,並且學區房的價值不斷被放大,讓很多改善人群對和平區望而卻步。
河西立新區
河西也算是天津市區內「佼佼者」的板塊之一,據調查,很多人對市內比較喜歡居住的區域其中之一就是河西。
目前河西區北片容量已經處於飽和狀態,想要擁有更好的立身之本,就要靠新區域來襯託。從現在樓市狀態看,河西區以新八大裡和新梅江撐起半邊天,房價也是「扛把子」。
和平和河西都有具體的「立身之本」,才讓自身區域保持良好的「姿態」,就算是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兩個區域也沒有被「打到」。
但作為人們喜歡居住的南開區,又有什麼立身之本呢?
南開立地王
南開區的生存方式,讓人很驚訝,他們想要立足與樓市,靠的是地王,這樣有個性的立身之本你見過嗎?
為什麼南開出「地王」?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百房資訊小編認為有兩個原因:地利和人和。
如何理解「地利」?
南開沒有大面積新區,出讓的地塊也有限,都是比較小的地塊,即使能夠全部出讓,建面也超不過400萬平米。但你知道嗎?一個河西區新梅江建面就達到了1800萬平米。
而南開的「先天缺陷」就是土地少,這也是目前無法改變的事實。更關鍵的是,土地成本都不低。
因為沒有新區,只能拆舊建新。學校、工廠的拆改最簡單,但南開區基本都拆完了,如:老師大、南大迎水校區,接下來只能是棚改,拆遷成本高,土地成本也高。這樣的「地利」,真算不上什麼好消息,南開區的樓面價很難降下來了。
細想起來,房企們之所以熱血沸騰的往南開區「砸錢」,也是覺得「值」。南開區城市資源就不用多說了,寸土寸金的地方都錯不了。
主要是這麼多年沉澱下來的生活氣息會讓人有歸屬感,不像新區,開發了十年可能都栓不住人的心。
如何理解「人和」?
一個區想要擁有長遠的發展,就離不開人。而人的概括面又很廣,如數量、素質等。都是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
據統計,南開區人口總數達到了115萬人,是市內六區中,人口數量最多的區域。就算從全天津市來看,南開人口數量也能排第三名,僅次於濱海新區和武清區。
從全國人口抽樣調查中發現,南開區大專以上學歷佔常住人口總量的31%,是相當高的水平了。
相信這也離不開南開區的高校。南開區高校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知名大學。在校大學生佔天津市大學生總數的一半以上。並且就單單這兩所大學的畢業生,每年都能達到1.5萬人,而且很多學生也願意繼續留在南開。
所以,南開區是天津市人口文化素質最高的地區。也就造成了很多外地人「只知南開,不知和平」的這種現象。
置業調查統計中發現,選擇置業的區域很多人都選擇了南開區。證明開發商孤注一擲的行為,與買房人的喜好有很大關係。
因為南開區地王多,所以最「壕」,沒有之一。在售新盤單價5萬/平米以上的數量最多。
據了解,今年樓市上三區主打改善化,下三區主打剛需化。如今天津新房限價已打開,中高端產品的價差可以拉大。
只有改善買房人能承受產品溢價,所以,如果要出現漲價現象,一定會先從上三區開始。別看南開區供應少,成交均價可不低。2019年成交均價達到40591元/平米,站上4萬大關,僅低於和平區。
那麼,南開區什麼總價段位的新房賣的好?
相信你看過後會被嚇到。那就是,總價在800萬以上的房子竟然是成交量最高。
這種頂豪房源不全是賣給南開人的,高端改善會全市選房,沒有地緣依賴。成交量較高的350-450萬的房子,才是賣給「南開本地人」的。
南開區成交最高的房屋面積段位在80-110平米,這也是南開供應較少的段位面積,所以,對於普通改善者來說,在南開區能選擇的新盤很有限。很多因為新房供應少,就回去二手房「挑挑撿撿」。
粗略計算,在市內六區中,南開區二手房成交佔比最高,約87%。
從2017年調控以來,南開區已經積壓了大約94萬平米的改善購房需求。而到了2019年成交了1.45萬套,位列市區第一。
正是因為350-450萬是南開區改善人群真正需要的總價段,也是成交量最高的總價段,所以有地王「緊跟潮流」之說。
但也要適時「放低身段」推出良好的改善型新產品,才能吸引到更多人入駐南開區。同時也證明了一點,每一輪樓市由跌轉漲都是從核心地段開始。比如2016年那波大行情,市內六區,尤其是南開區房價領漲全市。
當然,這種行情今年不會出現,但長期來看,邏輯依然存在,馬太效應不會消失。對於現在的你來說,如果能夠上南開的新房「門檻」,不妨試著夠一夠,相信夠到後,不會讓你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