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紅的對聯 紅葉對聯(二)

2021-03-01 一灣紅石

一樹秋風情始落【太陽緣】
半彎新月夜初涼[一片紅葉]

不覺蟬聲已沉寂【太陽緣】
才知鶯語正情濃[一片紅葉]

 

一輪風月驅雲雨【雲遊四海】
滿天白雪遮蒼穹[一片紅葉]

 

石上泉流聲有響【一塘醉荷蓮】
竹中蝴舞葉無風[一片紅葉]

 

一生賞月無緣去【太陽緣】
兩地傳書有愛來[一片紅葉]

 

月照幽空當寄夢【太陽緣】
星浮碧海可傳情[一片紅葉]

 

焉曉桃花迷情夢[一片紅葉]
哪知流水漾人痴【芙蓉譜】

 

古廟尋仙探靈氣【雲遊四海】
故都訪友道別情[一片紅葉]

 

孤獨莫尋閒月伴【太陽緣】
寂寞難耐落花眠[一片紅葉]

出句:嫋嫋茗香  融詩入曲牽春夢[天影]

對句:絲絲韻律 匯樂成歌惹幽情[一片紅葉]

 

出句:愁上眉間橫一字[天影]

對句:淚流粉面溼雙腮 [一片紅葉]

 

出句:欄邊笑倚人如玉[天影]

對句:花叢醉吻蝶似飛[一片紅葉]

 

出句:錯過緣何情不剪[天影]

對句:擦肩夢醒愛難尋[一片紅葉]

 

出句:青衫濯遍滄浪水[天影]

對句:紅葉舞動碧空雲[一片紅葉]

 

出句:梅心因雪冷[天影]

對句:玉潔緣冰清[一片紅葉]

出句:古道陽關誰又醉[天影]

對句:今朝柳岸君還愁[一片紅葉]

 

出句:茶融月色神情爽[天影]

對句:香飄竹下心境寧[一片紅葉]

出句:詩吟柳下風飛吻[天影]

對句:夢醒青山月含情[一片紅葉]

 

出句:疊石疏泉呈畫意[天影]

對句:飛花碎玉有詩情[一片紅葉]

 

出句:晚霞正點西山下[天影]

對句:彩虹爽約風雨時[一片紅葉]

出句:幾縷春風皆舊識[天影]

對句:一片紅葉似新朋[一片紅葉]

 

出句:紅葉題詩多悱惻[天影]

對句:高山流水少纏綿[一片紅葉]

 

出句:獨愛屋前芳草綠[天影]

對句:孤思月下碧縲春[一片紅葉]

 

出句:滿地落花憐瘦骨[天影]

對句:一簾風雨惜春歸[一片紅葉]

 

出句:夕陽閒掛秋籬外[天影]

對句: 朝霞樂隱白雲邊[一片紅葉]

 

出句:風從花下偷香走[天影]

對句:月穿深夜帶露來[一片紅葉]

 

出句:尋夢閒庭能攬月[天影]

對句:追情蒼海可搜魚[一片紅葉]

出句:緣來無遠近[天影]

對句:情變各東西[一片紅葉]

 

出句:風靜雲生倦[天影]

對句:花香蝶亦勤[一片紅葉]


出句:硯淺卻容千尺墨[天影]

對句: 池深難覓萬裡雲[一片紅葉]

 

出句:愁來非我願[天影]

對句: 酒醉本無心[一片紅葉]

 

出句:舟閒常載月[天影]

對句:水混好摸魚[一片紅葉]

 

出句:心事折成千紙鶴[天影]

對句:幽情疊韻一張琴[一片紅葉]

 

出句:打點青春酬壯志[天影]

對句:張揚個性寫春秋[一片紅葉]

 

出句:柳下相思春幾許[天影]

對句:花前牽手夜多濃[一片紅葉]
出句:未老心成雪[天影]

對句:年少發如霜[一片紅葉]

 

 

出句:淡酒酬知己[天影]

對句:濃茶醉佳賓[一片紅葉]

 

出句:月下獨吟情字瘦[天影]

對句:花叢孤賞愛何濃[一片紅葉]

 

出句:妝成每被桃花妒[天影]

對句:香濃偶遇冷風吹[一片紅葉]

 

出句:壟斷長天雲霸道[天影]

對句:縱橫蒼海鷗橫行[一片紅葉]

 

出句:蛙噪荷撐傘[天影]

對句:蟬鳴葉遮陰[一片紅葉]

 

 

出句:明月提壺,清風醉解春山袖[天影]

對句:蝴蝶起舞,荷花笑迎柳絮鉤[一片紅葉]

 

出句:七星垂釣,五嶽三山皆入簍[天影]

對句:明月泛舟,蒼天碧海任我行[一片紅葉]

 

出句:柳戲河魚頻放線[天影]

對句:竹聊青草樂彎腰[一片紅葉]
 

出句:金枝待嫁  十萬鬚眉難入眼[天影]

對句:君子好逑  千戶粉黛不稱心[一片紅葉]


 

出句:風扯雲裳輕掩月 【醉清風】
對句:春牽楊柳細抽絲[一片紅葉]

    

    

出句:古寺無僧風代杵【葉子】
對句:花叢有蝶香為媒[一片紅葉]

出句:池中小月風彈破[清馨一脈]
對句:山間大樹霧滴珠[一片紅葉]

 

出句:青山問遍皆無對[清馨一脈]
對句:綠水求姻鮮有情[一片紅葉]

出句:花前擺酒求合巹[太陽緣]
對句:廟內抽籤盼夢圓[一片紅葉]

 

出句:遙見山頭雲落影[太陽緣]
對句:近觀船尾浪追花[一片紅葉]

出句:風來跡隱惹林語[太陽緣]
對句:雁去蹤留落葉聲[一片紅葉]

 

出句:花間置酒期明月(清馨一脈)
對句:竹下吟詩盼清風[一片紅葉]

出句:花隨月夢留書韻(清馨一脈)
對句:劍伴琴音遺俠情[一片紅葉]

出句:世事如煙隨水蕩(霧竹幽蘭)

對句:人生若夢伴雲飛[一片紅葉]

出句:清風淡淡香飄送(霧竹幽蘭)

對句:明月攸攸夜朦朧[一片紅葉]

出句:北望天空思故友(霧竹幽蘭)

 對句:南觀蒼海嘆人生[一片紅葉]

出句:水流清苦月[花月]
對句:雨潤富貴花[一片紅葉]

出句:足印空山雪[花月]
對句:嘴吻幽谷蘭[一片紅葉]

出句:南山扶柏千秋歲[太陽緣]
對句:雪野觀梅萬世情[一片紅葉]

出句:一湖碧水皆賦詩[花月]
對句:兩岸青山同邀月[一片紅葉]

出句:為你瘋狂 豈可擦肩而過[山城求]
對句:對君情痴 焉能過目就忘[一片紅葉]

出句:輕聲呼月兔[太陽緣]
對句:細語喚情郎[一片紅葉]

出句:閒坐小窗 月夜清輝朱顏瘦[山城求]
對句:樂觀大海 水波霞影心胸寬[一片紅葉]

出句:夜輕風 吟詩品韻陶然醉[山城求]
對句:秋爛漫 賞酒邀月李白痴[一片紅葉]

相關焦點

  • 對聯
    這是一副七字短聯,上下聯節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較長的對聯,節奏也必須相應。5、平仄相諧什麼是平仄?普通話的平仄歸類,簡言之,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古四聲中,平聲為平,上、去、入聲為仄。平仄相諧包括兩個方面:(一)上下聯平仄相反。
  • 對聯常識:對聯平仄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輓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
  • 淺談對聯
    古代的桃符,是兩塊一對,用長約七八寸,寬約二寸的桃木做成,掛在門的兩邊,寓意驅邪、避鬼,保平安。又據《宋史.蜀世家》記載,公元964年五代後蜀主孟旭叫學士辛寅遜在古代的桃符上題詞,但又嫌辛的題詞不工,便自己動手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傳說這是古代的第一幅對聯。       對聯從最初張貼於門的兩邊,逐漸變遷內移。
  • 對聯怎麼分上下聯 教你正確分辨對聯左右
    鬧了不少笑話,那麼對聯怎麼分上下聯呢?一、對聯怎麼分上下聯平仄方法區分: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三聲和四聲(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聲和二聲(平聲),如下聯:興xīng 一聲 是上聯,旺wàng四聲是下聯。張貼方法區分:對聯的張貼撰寫要求是上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因為古代人寫字是從右往左寫的。
  • 對聯怎麼貼 如何分左右(對聯的正確貼法)
    上聯在左邊,下聯在右邊,這樣貼對聯正確嗎這裡按臉背對著大門時的時候來說左右。 上下聯之分:最後一個字是仄聲的為上聯,仄聲一般指三四聲,比如「新年納餘慶」;最後一個字為平聲的是下聯,一般為一二聲,,比如「佳節號長春」。 對聯貼法:這要從古時候崇尚的方位說起。我們中國古代多以「左」為大位。所以對聯的上聯應當在「左」邊。
  • 怎麼作對聯
    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既要用詩一般精練的語言表達完整統一的語義,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優美和諧的韻律來體現。形式工整和韻律優美是對聯最突出的特點。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二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
  • 對聯知識匯總
    (一)對聯的起源1.相傳古代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旗下有神荼,鬱壘二神,統管眾鬼,如遇其作祟,則捆起來起來餵老虎。:落花掃仍合叢蘭摘復生 對聯是以對偶為特徵的,而對偶之文--駢文早在漢末魏初之際便產生了,駢文中的單句對、長句對、隔句對,本身就是一種對聯。
  • 再說,對聯!
    她的文學表現形式,有單獨以對聯的形式出現,也有嵌在格律詩當中,以對偶句的形式表現更高雅深邃的意境。   對聯,最早出現於三國時代。明洪武年間,曾在江西廬陵出土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鑄三國時期孫權赤烏年號;在鐵十字架上,還鑄有一副精美的對聯,聯云:「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    學習對聯,最好的教材應該是《笠翁對韻》。
  • 開放性習題——對聯
    對聯又叫對子、春聯等,古詩詞裡還叫桃符,它歷史悠久,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在語文的考試中也頻頻出現。首先,對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在考試中只考上、下聯,上聯貼在門的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其次,對聯有三個特點:對偶(詞性相對,字數相同);平仄(上聯以三或四聲音結尾,下聯以一或二聲音結尾);押韻(上下聯最後一個字韻母相同)最後,根據它的生個特點,有兩種考試形式:一是給上聯,讓寫出下聯,正常情況下只要滿足對偶就可以,如果上聯以三四聲音結尾,那下聯要以一二聲音結尾,押韻可以自由選擇;二是給幾句話,讓選出上下聯,
  • 對聯---中醫藥(二)
    對聯---中醫藥(二)中藥對聯妙趣煩暑最宜淡竹葉
  • 寫對聯可以不管平仄嗎?到底對聯該怎麼寫
    對聯不同於詩,寫詩如果不遵守平仄,只要你不說是格律詩就問題不大。因為詩有遵守格律的近體詩,也有不遵守格律的古風。但是對聯則不同,對聯必須遵守平仄、格律,如果不遵守,就可以說你寫的不是對聯。為什麼這麼說呢?
  • 一吐為快·是訓條 非對聯——漫說同仁堂「對聯」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人們把它稱為對聯是一個天大的誤會,由此也產生了一堆問題。有人認為:不合平仄,同位重字,上下聯掛反了;有人還認為,訓條既然是四句話,不能割裂.對聯應該是「遵肘後,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辨地產,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也有人認為「品味」用錯了,應該用「品位」等等。追根溯源,這原本就不是對聯,只因為掛在店的兩邊,就被誤認為是對聯。明永樂年間,寧波鈴醫(舊時遊走各處﹐手搖串鈴召喚病家的醫生,又稱走方郎中)樂良才隨朱棣遷都定居北京。
  • 經典對聯有特色,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對聯!
    對聯由於其字數不限,內容不限,想像無限的特點很受古代段子手的鐘愛,於是就有了回文對,諧音聯,缺字聯,反諷聯等等。但對聯用得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門前,也就是各具特色的楹聯。在古代,楹聯也是很代表格調的象徵,文人墨客出沒的地方,即便是草廬,那也是蓬蓽生輝。就連寫出《陋室銘》的劉禹錫也說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因此,一副水平高深的楹聯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文人相繼而來。
  • 現代人如何對對聯
    對聯俗稱對子。網上看到很多人喜歡出對子,也有很多人喜歡對對子。看到有些人對的對子,我很想說幾句。對聯是由古代詩詞中演化而來的。起源於桃符,五代開始流行,明清時期達到興盛;講究上下兩句格式工整。對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才華。往往幾個字就濃縮了很多文化經典。歷史上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對聯的故事,最有名的是蘇軾。蘇軾是才情並茂的官方大叔,常常所到之處都是學問。一日蘇軾造訪好友佛印。開門的卻是一個小和尚,蘇軾就問:禿驢何在。
  • 于右任楷書對聯,真誘人
    他的對聯作品,更把這種書風演繹到了極致。于右任(1879年-1964年),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于右任作品水平代表著清末民初碑學的巔峰。今天給大家展示于右任60副楷書對聯作品,細緻呈現當代「草聖」風範。
  • 不得不看的對聯常識
    對聯,也叫楹聯、楹帖、對子。對聯的基本特徵是:字數相等、詞性相同、結構相應、節奏相合、平仄相協、意義相關。1.字數相等。對聯的上下聯內容必須是相關的,上下聯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表達一個主題,絕不能彼此孤立。如林則徐的一副對聯: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 對聯例話(17)哀思緬懷對聯:輓聯
    (17)哀思緬懷對聯:輓聯朱英貴(本文刊載於《晚霞》雜誌2018年第9期)  輓聯是為悼念死者而作的對聯,屬於哀思緬懷性質的對聯。 二、輓聯的精髓:哀思追悼,情真意切輓聯的主旨在於哀思追悼,兼有追念逝者並對治喪主人慰問之意,因此貴在情真意切。
  • 同劍彬:對聯趣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聯更是中華文化寶庫裡的鑽石,是漢文化獨有的語言文字結晶。各種史料普遍認為:對聯的正式形成始於五代十國時蜀國國君孟昶寫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普及於明代,盛於清代,時至今日,年節時令、婚喪嫁娶、各類儀式、各類建築、旅遊景點、甚至地下墓葬等等等等,對聯已經普及到無處不有。《聯律通則》規定的詞性平仄等嚴格的對仗要求,形意並重,把對聯提高到了更高的文化層次。但在廣大農村和基層,由於方言和普通話讀音的區別對平仄的影響等因素,對聯普遍是以意為重,以形於次,為群眾喜聞樂見。
  • 結婚不光要貼喜字,還要貼對聯!結婚對聯怎麼貼?有什麼講究?
    說到對聯,或許在很多人心中,只有春節的時候才會使用到對聯,然而實際上,咱們現實生活中會使用到對聯的情況有很多,除了春節會用之外,新人結婚的時候也是需要貼對聯的,很多人對結婚對聯還不是很了解,貼結婚對聯和貼喜字一樣是有很多的講究,一起來看看吧。
  • 中華對聯是從哪裡來的
    陳西峰先生著《中華對聯賞析》,弘揚我中華傳統文化,真是一件值得讚賞的事情。先生不以我無才,命我為之作序,令我感到十分榮幸。中華對聯是從哪裡來的?她對小丫鬟翠縷說:「天地間都賦陰陽二氣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變萬化,都是陰陽順逆。比如天是陽,地就是陰,水是陰,火就是陽,日是陽,月就是陰。」小丫鬟問她:「這些大東西有陰陽也罷了,難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蟲兒,花兒,草兒,瓦片兒,磚頭兒也有陰陽不成?」湘雲道:「怎麼有沒陰陽的呢?比如那一個樹葉兒還分陰陽呢,那邊向上朝陽的便是陽,這邊背陰覆下的便是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