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之最 | 晚清重臣丁寶楨

2021-03-05 雲上畢節

   


丁寶楨(1820—1886年),清朝平遠州(今織金縣)牛場鎮人,又名瓊選,字稚璜,清鹹豐三年(1853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軍功卓著相繼任嶽州、長沙知府;同治六年(1867年)任山東巡撫,十年間以智斬慈禧寵宦安德海,兩治黃河水患,興辦洋務抵禦外侮,興辦學堂、重修孔廟等實績而名滿天下。光緒二年(1876年)授頭品頂戴,並以光祿大夫、太子少保、都察院右都御史銜升任四川總督。又十年間以徹底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大刀闊斧改革鹽政、堅決打擊貪官汙吏、帶頭裁汰夫馬局推行節儉之風、大力提倡教育、組織川軍在抗擊外侮戰爭中取勝等政績而聞名於朝野。在風雨飄搖的晚清社會中,樹立起一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愛國為民、勇於任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光輝形象。丁寶楨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卒於成都,後葬於山東,享年66歲;贈太子太保,諡「文誠」;有《丁文誠公遺集》、《丁文誠公奏稿》傳世。丁寶楨一生之中主要有以下幾件極為突出的業績:

一、智斬太監安德海。同治八年(1869年)秋天,慈禧太后派心腹太監安德海南下採辦龍袍。安德海一路公然巨額索賄,搞得地方雞犬不寧。船到山東境內後,丁寶楨以清宮祖訓「太監不得私自離京」為由,將安德海抓獲,並火速上報與慈禧太后有矛盾的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獲準後決定將安德海就地正法。可就在此時,慈禧太后發來解救安德海的懿旨。丁寶楨果斷地決定「前門接旨,後門斬首」,毅然將安德海斬首。這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驚人之舉,一時震驚滿清朝野,連曾國藩也讚嘆丁寶楨為「豪傑士」。

二、兩治黃河水患。黃河於同治五年(1866年)在鄆城侯家村決口。河道總督喬松年以部款未到,想次年再為動工。時任山東巡撫的丁寶楨認識到不及時治理黃水泛濫,再誤了春耕,會更加重災情,應提早搶堵,即籌撥省款,親自帶病督工,軍民感奮,齊力搶堵。趕在春汛前完成了這次堵復,保證了災區次年的春種。同治十年(1871年),黃河在石莊戶再次決口,淹沒了華北五省數十州縣,比上一次災情嚴重數倍。黃泛年餘,部議未決。丁寶楨回鄉省親回山東後,挺身而出擔起了治黃重任,赴京說服朝廷撥付必要銀兩,將自己的營帳駐紮在決口堵復處,並日夜督促工程的實施,再次趕在春種前將黃河決口堵復。

三、改革鹽政。丁寶楨升任四川總督時,由於川鹽實行的是「官發鹽引、私商運銷」制度,官員與鹽商勾結,把持川省內外鹽引,盤剝大量資財,而川省財政竟赤字數十萬銀兩。貴州等地鹽價騰漲,擔米斤鹽,百姓飽受淡味之苦。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禍國殃民的做法,丁寶楨實行了「官運商銷」的鹽政改革。具體操作是:於瀘州設立官運總局統籌運銷,在鹽井設立廠局分運永(敘永)、綦(綦江)、涪(涪陵)、仁(仁懷)四岸,又在各岸設立岸局分銷私商,將課、稅釐皆納入成本之中,並對入黔水陸鹽道進行了全面整修,川鹽由是暢通貴州,貴州鹽價大跌,貪官和姦商再無暴利可圖,老百姓卻節省了大筆開支。「官運商銷」的鹽政改革實施一年之後,四川財政年收入增加了白銀百萬餘兩。

四、修理都江堰。丁寶楨任總督於四川後,對都江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灌溉渠道嚴重淤塞的狀況深感不安,到任後即親率官民整修都江堰。他躬冒霜雪,沿江督率,計修渠七十餘裡,砌堤一萬二千多丈,修復「人字堤」一百三十餘丈,分水魚嘴三處,終於完成了都江堰歷史上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修,使灌區擴展到了十八州、縣的十多萬畝面積。全面修復了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再度成為水旱無憂之地。丁寶楨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績,受到了人們世代銘記。

五、抵禦外侮。丁寶楨在任山東巡撫十年和四川總督十年中,致力於救亡圖存和「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他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形勢,痛斥「墨守綱常」的人。認為中國要自強,必須學習西方,「精求戒備」「仿照外洋槍炮之巧如法製造」,這樣才能「棄我之短,奪彼之長」。先後興辦了山東濼口製造機器局和四川機器局,製造了大量槍炮彈藥,送到了抵禦外侮的前線。在他生命最後的兩年裡,還先後兩次共派出了十五營川軍開赴越南和臺灣島,對粉碎法軍佔領中國領土的企圖以及對臺灣的防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裁汰夫馬局。丁寶楨升任四川總督之前,全省道、府、州、縣各級都設有夫馬局,專門迎送和禮待上司以及來訪的客人,還負責進京和上省送禮打點的事務,各地夫馬局的支出竟佔財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丁寶楨到任後,下令全省撤銷夫馬局,免除了絕大部分的接待費用,全面制止了積重難返的奢靡之風。其凜然正氣光耀當時,遺風后世。

七、宮保雞。丁寶禎自幼喜歡吃家鄉味道的炒辣子雞,為官後宴請賓客時常有這道菜。山東、四川的屬僚和世人受其影響,讚賞之餘,紛起仿製辣子雞。由於丁寶楨已經授銜為太子少保,而少保與太保都稱為宮保,這道菜便被當時的成都將軍恆訓冠名為「宮保雞」,率先成為四川名菜。後來逐漸進入中國各大菜系,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特色名菜之一。

   (文/吳勇 圖片來源於網絡)     

—————————————————————————————————

來源:畢節發布

編輯:吳   芳

編審:秦   恆

監製:王應軍

相關焦點

  • 丁寶楨的為官之道
    丁寶楨(1820年—1886年)是晚清有名的廉吏。他曾任江海關監督、山東巡撫、四川總督等職。其間,丁寶楨與長子有頻繁的書信往來。在家書中,丁寶楨反覆強調為官之道,使體常在仕途上不斷成長,「在晉官聲甚好」,並得山西巡撫張之洞賞識。丁寶楨寫給體常的家書中,首要內容是談為官之道。他結合自己的從政經驗教導體常如何愛民養民、清正廉潔、勤於司政,使其成就一番功業。
  • 丁寶楨
    丁寶楨 (清朝人物) 丁寶楨(1820年-1886年),字稚璜,貴州平遠(今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人,晚清名臣。
  • 丁寶楨:他清廉堪比于成龍,身為封疆大吏,死後身無分文無法下葬
    想想也是,現在人們的關注點,這飯桌上菜餚的鹹淡色味,要遠比歷史人物的功績重要得多,有幾人還能記得這位「晚清四川第一好總督」丁寶楨的風範?「宮爆雞丁」實在是一道經濟實惠又極易烹製的家常菜,它正宗的名字叫「宮保雞丁」,因是丁寶楨家的私房菜,而他逝世後被追贈為太子少保,一般可尊稱為「宮保」,所以而得此菜名。
  • 丁寶楨殺了大總管安德海之後,慈禧太后為什麼沒有處置丁寶楨?
    我們都知道,慈禧太后身邊最得寵的太監是李蓮英,實際上,在李蓮英之前,慈禧太后身邊最得寵的是安德海。 鹹豐帝去世之前,將慈禧太后所生的兒子載淳立為皇太子,然後又給載淳準備了包括肅順、匡源等八位贊襄政務大臣,其實就是八位顧命大臣,然後後宮之事託付給慈安太后。 等到鹹豐帝在承德避暑山莊一去世,慈禧太后就坐不住了,當時的載淳只有六歲,這意味著必然會有人把持朝政,誰佔得先機自然就可能將朝政握在自己手中。
  • 歷史名人丁寶楨
    2019年8月27日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 丁寶楨,名瓊選,號稚璜,平遠牛場街上人,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四月生。祖必榮曾任四川昭化縣令,父世棻為鎮遠訓導。時值丁寶楨因母逝丁憂在家,便聚鄉勇辦團練,與之作戰。繼而率眾馳援龍裡,保衛省城貴陽,多有戰功。事平授湖南嶽州知府,進遷山東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又以同捻軍作戰有功,累受獎譽。 同治十三年(1874),黃河山東段決口於鄆城侯家村,運河南北兩岸長堤遭洪水衝刷,崩塌殆盡,附近州縣幾為澤國。
  • 畢節之最 | 畢節國家森林公園
    這裡不僅是迷人的綠色寶庫,也是黔西北地區最重要的特種基因庫之一。畢節國家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在12.8℃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區域環境質量、大氣質量、負氧離子含量均為優等,被譽為「避暑勝地、森林氧吧」。走進公園,那高大挺拔的華山松,蔥蘢蒼翠的柳杉林遮天蔽日。每年春來時,杜鵑、山茶點綴林間,花團錦簇。
  • 晚清重臣李鴻章老照片:後院小妾美豔動人,子孫成億萬富翁!
    文/晚清重臣李鴻章老照片:後院小妾美豔動人,子孫成億萬富翁!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十三,每天更新歷史故事,歡迎點讚留言。 案前史記敘分明,手中筆墨記春秋。
  • 秋風寶劍孤臣淚——晚清重臣李鴻章的悲涼人生
    題/秋風寶劍孤臣淚——晚清重臣李鴻章的悲涼人生文/海森堡,一個熱愛歷史的學生,對於歷史和歷史人物充滿了好奇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 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後代:個個人中龍鳳,還出了3個億萬富翁
    若要知晚清歷史,就非得了解一下李鴻章。李鴻章可謂是晚清歷史的重大見證者。可以說是他參與製造了了眾多歷史性的時刻。經世致用這四個字是李鴻章的政治理念。他處於新中國新舊交替的革命變革之中,眾多變革的縱橫交錯,國家危難時刻的殺伐決斷,塑造出李鴻章這樣一個韜略過人的社稷之臣,中興之臣。
  • 晚清重臣李鴻章去世後,繼子和親生子女結局如何?
    "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當盡其在我,以待事會之來。"能說出這種人生感悟的人,大概其一生的經歷都不是普通人能相比的。沒有跌宕的人生,怎能看的如此豁達。這期間的屈辱在中華民族的身上刻下了沉重的痕跡,與各國列強籤訂了數十款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期間總是少不了一個人的身影,他就是被當下戲稱為"背鍋俠"的晚清重臣李鴻章。李鴻章雖然說算不上什麼名門之後,也算是出生在官宦世家。
  • 走進李文安公專祠 了解晚清第一家族​
    晚清軍政重臣李鴻章之父,為官忠厚正直,政聲卓著,歷任督理提審廳、督捕司郎中、記名御史等。     1853年(鹹豐三年)初,李文安奉命回安徽組織團練,協助防剿,轉戰皖北、皖中,因有戰功被清廷以知府使用,換頂戴。1855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巢湖岸邊的團練公所。為表彰其功勳,清廷追贈道員,後贈資政大夫,通議大夫,建威將軍,又贈榮祿大夫,光祿大夫,通奉大夫,並在中廟建專祠紀念。
  • 丁寶楨殺了大太監安德海後,慈禧太后是怎麼樣報復他的?
    丁寶楨殺安德海,就是慈禧的授意!如果沒有老佛爺的默許,丁寶楨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砍了老佛爺的心頭好!而慈禧之所以要幹掉安德海,就是為了殺人滅口!丁寶楨從來就不是一個挑戰官場規則的人。但丁寶楨的工作分配還是不錯的,被安排到了翰林院做庶吉士,這個職務相當於國務院辦公廳的秘書,鍛鍊之後是肯定要高升大用的,丁寶楨的前途可謂一片光明。不過丁寶楨很快就遇到了問題:他的母親去世了!按照官員丁憂的慣例,丁寶楨回到了貴州老家為母親守孝。在這期間,貴州的楊隆喜舉旗造反,打著反清復明的旗幟橫行貴州一帶,丁寶楨為了保全鄉裡,散盡家財徵募莊勇。
  • 晚清重臣曾璧光與慶符,一段不得不說的秘密
    晚清重臣曾璧光與慶符,一段不得不說的秘密一幅字的秘密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100名英雄模範人物之一的革命先驅李碩勳,是四川慶符縣(現高縣)人。誰也沒想到這幾幅書法竟然出自這位晚清重臣、蜀中名宿之手,根據落款「戊申初秋書於翠屏山麓」可以推知,這幾幅字於道光二十八年寫於翠屏山上,正是曾璧光中進士的前兩年。
  • 晚清重臣李鴻章開公司,百年後發展壯大,你知道是哪個公司嗎?
    梁啓超曾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在中國近代史上,李鴻章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李鴻章是清朝末期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清朝的一個續命大臣。李鴻章的先祖原本姓許,明朝時從江西遷到了安徽合肥。
  • 畢節美食大集合! 看看金沙有什麼......
    歷史悠久的臭豆腐乾就是大方豆腐中最有名的一種。臭豆腐乾在大方存在了多久,當地的老百姓也很難說清楚。只是傳說很多年前,縣城一家豆腐作坊有一天豆腐做得過多,未賣完。到第三天取出來看時,豆腐已經發黴長毛了,可是卻散發出一股特殊的香味。主人捨不得扔掉,便抹上食鹽用木炭火烤後出售,結果因其別有風味,很快就賣完了。這就是大方縣「臭豆腐乾」的由來。
  • 15年前丁氏後人就「鎖定」了丁寶楨墓
    「怎能確定這個工地挖出的就是丁寶楨墓?」「山東巡撫丁寶楨的墓怎麼會埋到這裡?」祝舜路洺悅佳園項目工地發現疑似丁寶楨墓的消息一經發布,引來不少猜疑。為解答這個疑問,本報今天「請」出三位歷史見證人,還原丁家林子及丁寶楨墓當年的情形。
  • 畢節之最 | 畢節第一條山嶺重丘區二級公路—— 大納路
    大(方)納(溪)公路起自大方城南,向北行,越321國道,經瓢井、石坪、普宜,至火馬村之灣潭,跨赤水河進入四川,止於納溪,連接石龍巖,銜連長江,是一條推進地下礦產資源開發、發展山區經濟、加速商品流通的運輸線,全程280.5公裡,貴州境全長90.851公裡,有山王廟(656米)和馱馬路(145米)隧道兩座,橋梁28座,1279延米,其中大橋5座,總長497.8延米,路基寬8.5米,設計速度
  • 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所謂「晚清中興」,即「同光中興」,乃係同治、光緒年間的一次經濟復甦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次迴光返照。「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兩種說法中,「中興以來,一人而已」的曾國藩、「勳名之盛,秦漢以後,誰與比倫」的左宗棠,地位不容置疑;但李鴻章、張之洞、胡林翼、彭玉麟也都是晚清時期影響巨大的一代猛人。
  • 晚清官場屠夫,清流重臣岑春煊,因慈禧太后的一張PS照片逃過一劫
    他就是號稱「晚清官場屠夫」的清流重臣岑春煊,在晚清政壇上能跟袁世凱較量的重量級官員,人稱「南岑北袁」。但最終他卻因為一張PS的照片被免職,又因為另一張PS的照片保住了性命,這是咋回事呢?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70期:晚清著名的PS照片栽贓事件,坑了晚清官場屠夫,成就了太后老佛爺!一、岑春煊這個人很有意思的,出身高貴,其父親是雲貴總督岑毓英,幼年時隨父,少年時回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