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足協官員稱俱樂部通過媒體議論判罰,損害聯賽品牌
虎撲9月11日訊 據記者申煒微博報導,足協某官員認為中超俱樂部通過媒體發布一些關於爭議判罰的話題,已經損害了聯賽的品牌形象。申煒寫道:今天(周四)中甲動員會上某官員說了,說中超個別俱樂部對於裁判判罰有誤解,通過媒體發布消息,損害聯賽品牌。你看,俱樂部有不同意見就損害品牌,帽子先扣過來。(編輯:李勝德)
-
足協某官員:個別球隊對於判罰有誤解 通過媒體發布消息損害聯賽
直播吧9月10日訊 記者申煒透露,針對個別俱樂部通過媒體發布對於裁判判罰的看法,足協某官員表示這是損害聯賽品牌。記者申煒的微博如下↓:今天中甲動員會上某官員說了,說中超個別俱樂部對於裁判判罰有誤解,通過媒體發布消息,損害聯賽品牌。
-
足球名記:足協官員對中超球隊投訴裁判很不滿,認為損害聯賽品牌
由於疫情的關係,中超聯賽不僅推遲到了7月份才開踢,在裁判員方面,也只安排了本土裁判執法,並沒有聘請外籍裁判吹罰。因為本賽季中超有別於往年聯賽賽程的問題,分為了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還分為奪冠組和保級組,這就是造成了很多中超球隊,對於得失球,或者比賽勝負都有更高的要求。
-
損害聯賽品牌?足協話音剛落,中超底蘊豪門國安也對著幹
,今天這場比賽的結果已經無法改變,但是中赫國安俱樂部必須在第一時間進行投訴,比賽可以輸,但是絕不容忍黑暗的存在!!!然而有意思的是,幾天前,就曾有足協官員表示有的中超俱樂部通過媒體發布對判罰不滿的聲音,是損害中超聯賽品牌形象的行為。
-
損害聯賽品牌?足協領導話音剛落沒幾天,中超豪門國安也對著幹
,今天這場比賽的結果已經無法改變,但是中赫國安俱樂部必須在第一時間進行投訴,比賽可以輸,但是絕不容忍黑暗的存在!!!對此,幾名國安跟隊記者紛紛表示國安將進行申訴。然而有意思的是,幾天前,就曾有足協官員表示有的中超俱樂部通過媒體發布對判罰不滿的聲音,是損害中超聯賽品牌形象的行為。
-
足協將重罰俱樂部人員過激行為!到底是誰在損害中超聯賽形象?
,有損中超聯賽的形象,足協將加強管理,必要時將處罰。足協領導們口口聲聲的所謂損害中超聯賽的形象罪魁禍首是俱樂部及球員的抗議行為,那到底是誰在損害中超形象?既然無法在短時間內提高裁判們的業務水平及職業道德,不如直接用重罰的手段堵住俱樂部及球員的嘴巴,這樣不就天下太平了?
-
「朝令夕改」俱樂部名稱突然「一刀切」 中國足協這次的做法「毀譽...
不過,當時,對於這項改革,中國足協是留有餘地的,其明確規定:若俱樂部名稱或簡稱原為非中性的,但被本俱樂部長期、連續使用,使其名稱在足球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形成俱樂部品牌或在球迷群體中具有普遍影響力的,可在規定時限內經俱樂部向中國足協申請並批准,可將該名稱認定為中性名稱。不過申請此類名稱認定的隊伍必須為2004年中超聯賽前已經參加甲A或甲B聯賽的俱樂部,並連續參賽至今。
-
足協領導連出「甩鍋」言論,反躬自省的勇氣沒有嗎?
9連冠10連冠中國足球也上不去啊」,接著又是足協秘書長劉奕公開稱「恆大買入孔卡等高水平的外援,導致2012年後中國球員進球數急速下降,直接結果就是國家隊水平的急劇下滑。」,上述雷人言論把中國足球上不去的原因都神奇的「甩鍋」給了一家俱樂部。
-
足協要求俱樂部下賽季前完成更名,「北京國安」也要改
新京報訊(記者 周蕭)今天下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在上海召開。會上除公布限薪政策外,還發布了《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要求各中超、中甲、中乙聯賽各俱樂部於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名稱非企業化變更。
-
蘇媒記者4問新政:足協需要做的是幫俱樂部賺錢
昨天,足協發布限薪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新政。今天,江蘇蘇寧跟隊記者,蘇媒《揚子晚報》記者張昊在其公眾號上發文4問足協新政。談到這次新政,文章總體認為:出發點是好的,也符合民意,但明顯執行力是弱的,執行邏輯也是混亂的。
-
足協限投讓俱樂部不滿,球隊:我出成績你不收穫?管那麼多幹嘛
這句話很明顯代表了許多俱樂部經營者的不易,因為他們知道,中性名字的改變,會打消很多企業投入足球的念頭,會讓很多企業失去興趣。所以哪怕在當著眾多俱樂部和足協相關的人員在場的時候,也毫不畏懼說出了此番話,而且還是在陳戌源照本宣讀「我們的良心呢」之後。確實,這名俱樂部發言透露出這樣的信息:
-
這一次,必須給足協主席陳戌源的這個決定點個讚
富力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說。聯賽有升降級,球隊才能產生最大的競爭力,賽場上才能真刀真槍的搏命,才能帶來巨大的吸引力和懸念。如果沒有了升降級,聯賽就會失去魅力,當然也會帶來很多危害。首先,對球員自身而言,沒有競爭就不會有壓力,對球員自身能力提升有很大影響,這還可能會產生長期的影響。其次,沒有升降級,聯賽就魅力,會損害聯賽的品牌,損害贊助商的利益。第三,當然也會損害低級別聯賽的球隊利益,讓低級別球隊失去了上升空間。
-
中國足協新規擾亂房企「足球夢」,「房地產聯賽」或一去不返
關於「非企業化」,中國足協曾在12月14日發布了《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並對俱樂部名稱變更做出了詳細解釋: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使用與上述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相似或近似的漢字或詞組。
-
2020年江蘇省足協青訓俱樂部聯賽總決賽在溧水開賽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訊(記者 張晨瑆 孫雲嶽 張昊)北京時間8月14日上午,2020年江蘇省足協青訓俱樂部聯賽總決賽在遊府西街小學溧水分校開幕。本次總決賽為期4天,分U10組和U12組,來自全省13個市的32支優秀球隊齊聚溧水,在綠茵場上追逐夢想。
-
解析中國足協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
2020年12月14日,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完成了有關於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這兩項論證。並且在會議過後,中國足協在其官網上也發布了有關通知。那麼現在,我們將要來解析的是《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截止目前為止,在去企業化俱樂部名稱變更上,其實各俱樂部都在有序地進行當中。根據變更通知的要求, 俱樂部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官方名稱應規範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其中俱樂部名稱長度不超過四個漢字。
-
記者:足協將放開俱樂部異地轉讓,四川九牛想遷至深圳
中國足協對中國足協的改革最大的不足,就是喜歡「朝令夕改」,這讓很多投資者難辦。來自記者苗原的最新消息,中國足協有意在明年1月放開俱樂部異地轉讓,目前一家來自四川的俱樂部想要遷至深圳。中國足協在2015年底,頒布了「禁止職業俱樂部跨省、跨市轉讓」的政策。這導致最近幾年,很多經營困難的俱樂部,由於難以在本地找到接手的下家,最終俱樂部只能被迫宣布解散。
-
中國足協:俱樂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中國足協:俱樂部全部使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澎湃新聞記者 祁東 2020-12-14 14:27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足協公布職業聯賽限薪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新政
新華社上海12月14日電(記者肖世堯、公兵、吳霞)中國足協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公布2021-2023賽季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同時發布《關於各級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
-
中國足協鐵了心這麼幹?俱樂部中性名「一刀切」難阻擋
這樣的要求直接導致國安、泰達、建業、綠城等老字號要在中國職業聯賽消失,幾天來幾家俱樂部紛紛通過不同方式與中國足協商討,希望能留下自己的老字號,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家成功。我們支持中國足協對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中性名稱的規範化政策。我們相信中性名稱有利於俱樂部品牌文化的傳承,更有利於給主隊球迷歸屬感!我們認為不應該採取『一刀切』的做法,(希望)對存在20年以上、甲A甲B時代就傳承下來的俱樂部名稱,可根據球迷意願允許保留。」五大球迷會希望中國足協尊重及傾聽球迷正當訴求,並表示,改革的前提是傳承而非盲目切割,希望足協能收回成命。
-
曝:足協限薪新政遭多俱樂部反對,支持者僅不到3成
作為全球的「第六大」職業足球聯賽,中超聯賽最近幾年呈現出了一片繁榮景象。然而,這一切都只是「金元足球」給大家帶來的假象。由於以廣州恆大為首的俱樂部大肆「燒錢」,目前中超俱樂部的運營成本是越來越高。而在本賽季結束後,中國足協又開始謀劃更加嚴厲的限薪政策。據報導,足協計劃將上個賽季本土球員稅前最高年薪1000萬的金額下調至稅前500萬,而這樣一個可以稱為近年來「最強」的限薪政策,也將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下賽季各中超球隊的走勢以及聯賽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