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有哪些傳說故事呢?英語中關於中秋有哪些趣味內容呢?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識,大家可以瀏覽了解。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徵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徵,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英語拼寫為:mooncake(月亮蛋糕)。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清朝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徵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後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麵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後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云:「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此傳說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裡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是舉家團圓的節日,是每一個身在異鄉的遊子的第一選擇。在外讀書的學子、工作的家人,別忘記回家看看哦~
除了英文歌曲,中秋節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習俗,比如說吃月餅,賞月等,那這些習俗用英語該怎麼說呢?
中秋節:Mid-autumn day; Moon Festival
農曆:Lunar
玉兔:Moon Rabbit
月餅:Moon cake
迷你月餅:Mini moon cake
肉餡/果仁/蛋黃月餅:
Moon cakes with meat / nuts / eggs
家庭團圓:Family reunion
賞月: Admire the full moon
這麼美好的中秋節究竟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接下來,就請小朋友們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中秋節那些美麗傳說吧!
The Moon Festival or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s. It is held on August 15th on the lunar calendar. Chinese legends say that the moon is the brightest and the roundest on this day.
中秋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8月15日慶祝。傳說月亮在這一天最大最圓。
The Moon Fairy Lady :Chang E
月亮仙子——嫦娥
In fact, many ancient August Moon folktales are about a moon maiden. On August 15th on the lunar calendar, the children can see a lady on the moon.
實際上,古代很多關於八月月圓的故事都跟一位月亮仙子有關。在陰曆8月15的晚上,小孩子都能看到月亮上有一位女子。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beautiful woman named Chang E, and she was Hou Yi’s wife. One day, Hou Yi stole the elixir of life from a goddess. However, his beautiful wife Chang E drank the elixir of life. After drinking it, she found herself floating and flew all the way to the moon.
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叫做嫦娥,她是后羿的妻子。有一天,后羿偷了一位神仙的長生不老藥,而他美麗的妻子嫦娥偷偷喝下了長生不老藥。喝下藥之後她發現自己飄浮起來並飛向了月亮。
The Moon Rabbit
月兔
In this legend, three fairy sages turned themselves into poor old men and begged for something to eat from a fox, a monkey and a rabbit. The fox and the monkey both had food to give the old men, but the rabbit, empty-handed, offered his own flesh instead by jumping into a blazing fire to cook himself. The sages were so touched by the rabbit's sacrifice that they let him live in the Moon Palace where he became the "Moon Rabbit."
傳說中,三位仙人將自己變成可憐的老人向一隻狐狸、猴子和兔子乞討吃的,狐狸和猴子都將自己的食物分給了仙人,只有兔子自己跳入了火坑將自己的肉獻出來,仙人們被兔子的犧牲所感動,於是將兔子留在了月宮,這隻兔子後來變成了月兔。
Families get together to eat moon cakes and celebrate the end of the harvest season on this day. Scholars write poems about the moon. This night is also made for romantic dates. Friendships are made and renewed.
每到這一天,親人都會歡聚一堂吃月餅並慶祝豐收。文人們也寫了很多跟月亮有關的詩。這個夜晚也是浪漫約會的好時刻。新朋舊友也因此相聚。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就到這裡,小朋友們了解了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一學管,每周活動精彩紛呈!
加入一學管,家長互助分享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