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徐秀麗:應進一步推動減貧經驗分享 促進中國與東協人文交流

2020-12-14 騰訊網

「中國和東協夥伴完全可以在共同推動減貧事業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們可以通過分享減貧經驗來實現這個目標。」9月28日下午,在由中國日報社主辦,中國日報網承辦,中國—東協中心、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國際扶貧中心支持的 「決勝全面小康社會 共享中國脫貧方案——東協媒體看中國脫貧攻堅」雲論壇上,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院長徐秀麗這樣表示。

徐秀麗強調,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同時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在分享減貧經驗上,機制層面、項目層面與實踐方面都取得了許多進展與成績。她表示,減貧經驗的分享交流過程中,尤其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通力協作。

「其實我們經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減貧經驗是我們值得借鑑的?這些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大家問的問題。確實有很多知識可以分享,比如怎麼建基礎設施,怎麼把農民和市場聯繫在一起,通過分享這些知識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推動政府、學界、產業界、非政府組織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參與到減貧事業當中,我們需要推動各種各樣的項目促成這樣的協作,」徐秀麗說,「要分享中國的減貧經驗,我們也必須要走進群眾當中,把我們的知識用到實踐中。」

徐秀麗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的減貧事業帶來了挑戰,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與東協合作夥伴更需要加強合作。

「新冠肺炎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和障礙,未來我們還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更好的減貧,中國和東協夥伴完全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徐秀麗說。

她補充強調稱,應該繼續通過多邊的方式來共同努力,推進減貧事業的開展。在此過程中,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政府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界、媒體等領域的交流都非常重要。此外,更應該重視人文交流,採取多層面結合的方式,加強減貧經驗的分享與推廣。

(編輯:塗恬 李海鵬)

相關焦點

  • 中國精準扶貧經驗幫助東南亞國家減貧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供圖新華社南寧11月28日電 近日,隨著最後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作為中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在致力消除自身貧困的同時,廣西還利用毗鄰東協國家的優勢,與一些東協國家分享減貧經驗,積極開展減貧合作。「新橋已經建好,村民出村便利多了。
  • 中國與東協文化交流合作走向縱深
    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近年來,廣西充分發揮毗鄰東協國家的地緣優勢、區位優勢,積極參與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合作共建,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進東協,同時將東協優秀文化「請進來」,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廣泛開展人文交流活動。
  • 第二屆中國-東協法學院院長論壇在重慶舉行_學院建設_民主與法制網...
    此次會議在疫情防控期間召開,展示出了中國和東協法律、法學界的合作與交流是深遠的,是穩固的。我們在法學研究上的共商共建、在人才培養上的協作互助、在機制創新上的分享互鑑,盎然而勃發、源遠且根深。在這個過程中,西南政法大學和中國-東協法律研究中心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希望西政和中心在未來能夠和東協國家法律法學界在共同推進法律合作交流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多的貢獻。
  • 推進全球減貧、分享中國經驗 「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舉辦
    推進全球減貧、分享中國經驗 「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舉辦 2020-12-15 20:34:58    「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 中國社科報楊崇海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陳溯)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農村發展研究所承辦的「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舉辦,會議旨在推進全球減貧事業、分享中國減貧經驗。
  • ...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發言...
    借鑑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實施了一些重要項目,包括中國援柬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國援柬鄉村道路項目和中國援柬鄉村供水項目等。在瀾滄江—湄公河機制下的減貧合作也有力推動了柬埔寨農村經濟發展。放眼未來,在不同層面加強互聯互通,將是實現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需要做更多工作,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共建「一帶一路」就是這方面的絕佳範例。
  • 談及人類減貧經驗,大家都聊了啥?
    12月14日,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中國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向與會朋友分享了中國脫貧攻堅的主要體會。中國脫貧攻堅所採取的方式和獲得的成績,為世界所矚目。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背景下,繼續討論減貧事業,大家都談了些什麼?
  • ...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發言摘編
    我們面臨的貧困挑戰不分國界,一定要努力推動和深化多邊合作。媒體在減貧問題上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媒體能夠推動各方對減貧議題保持足夠關注度,讓貧困群體能夠更多參與減貧決策。在減貧過程中,要注意體現民眾的自主權,這是一個關乎公平和尊嚴的問題。同時,媒體也可以經常性地交流減貧實踐和經驗,對減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
  • 2020中國—東協媒體合作論壇成功舉辦
    為此,他建議雙方應秉持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以數字經濟合作為契機,助力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加強媒體交流合作,夯實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礎。要堅持科學、理性原則,共同推進區域公共衛生治理;要發揮媒體優勢,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合作;要分享有益經驗,共同助力雙邊減貧合作。
  • 李克強在第23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疫情進一步凸顯數字經濟重要性。東協已制定《東協2025數字發展規劃》,中國正在編制「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雙方應以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為契機,對接數字發展戰略,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數位化轉型,在電子商務、智慧城市、大數據、5G等領域開展創新合作,促進聯合研發、技術交流和人力資源建設。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朱海鵬 攝(人民視覺)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  詹姆斯 · 林奇
  • 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  詹姆斯·林奇  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
  • 「山西」山西昔日特困區的華麗蝶變 折射中國減貧智慧
    周皓 攝中新網大同1月14日電 題:山西昔日特困區的華麗蝶變 折射中國減貧智慧作者 周皓深冬時節的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和天鎮縣鄉村,街道寬闊平整,農房乾淨整潔,上了年紀的村民們悠閒地曬著太陽、聊著天,或在廣場上跳著健身舞;扶貧產業園內,曾經靠地裡「刨食」的「新農人」踩著縫紉機做起了醫療用口罩,拿起刻刀做起了陶瓷藝術品……呈現出一幅幅生機勃勃的新農村幸福圖景,更是該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的縮影
  • 中國—東協以戲劇為媒 推動文藝深度交流融合
    林浩 攝  12月7日晚,2020中國—東協戲劇周在廣西南寧市開幕,在接下來近一周時間裡,來自泰國、菲律賓、新加坡、越南、印尼等東協國家的24個藝術團體,將與中國廣西、上海、浙江等11個省份的藝術家們,通過線上互動,實現聯歡交流,開展23場精彩演出。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借鑑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實施了一些重要項目,包括中國援柬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國援柬鄉村道路項目和中國援柬鄉村供水項目等。在瀾滄江—湄公河機制下的減貧合作也有力推動了柬埔寨農村經濟發展。   放眼未來,在不同層面加強互聯互通,將是實現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需要做更多工作,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共建「一帶一路」就是這方面的絕佳範例。
  • 東協十國聯合代表團來長參觀採訪 尋求數字經濟與減貧合作新機遇
    星辰在線10月2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10月24日—27日,第六屆「中國—東協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外聯合採訪活動在湖南長沙舉行,活動主題為「中國—東協數字經濟發展與減貧合作領域新機遇」。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陳剛會見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陳德海和印尼駐華使館副館長、公使狄諾一行。
  • 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寶貴減貧經驗
    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寶貴減貧經驗(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本報記者 呂 強攝   國際人士認為,中國讓數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是一項偉大的成就,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減貧經驗  把中國扶貧模式帶回家鄉  (摩洛哥)納賽爾·布希巴  1995年,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利用在中國留學的機會,我走訪了很多城市和鄉村。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一、堅持用黨的光輝思想指引婦女扶貧減貧的前進方向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婦女群體。
  •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舉行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發表主旨演講。黃坤明指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闡明了中國黨和政府致力消除貧困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國際貢獻,充分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共同應對疫情挑戰、合力推進減貧事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為辦好本次論壇提供了重要指引。
  • 「西非漫談」貝寧高等教育助推減貧:如何借鑑中國經驗
    那麼,被多數人認為在扶貧方面有不少成功經驗可借鑑的中國,是否對貝寧這樣的國家有啟發的作用,換句話說,貝寧高教在減貧領域能學到中國什麼?三、借鑑中國經驗發揮高校減貧作用消除貧困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和需要解決的重大難題。正如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說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在過去的 30 年裡,發展迅速,擺脫了貧困。中國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消除貧困的典範、全球減貧的主要貢獻者。
  • 中國—東協媒體智庫雲論壇成功舉辦
    陳德海秘書長致辭。攝影劉嶸 陳實在致辭中表示,媒體和智庫在拓展中國與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方面應發揮重要作用,應充分利用傳播、平臺和人才三大優勢,為拓展雙邊數字經濟合作匯聚資源。 中國貿促會發展研究部副部長劉正富建議雙方應進一步加強政策協作,深化數字經濟具體領域的務實合作,充分發揮貿易投資促進機構和商會的作用。韓詠紅結合她多年資深的媒體從業經歷分析了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前景,她認為雙方可以在人才培養、數據連接等方面持續加強合作。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向與會者分享了他關於智慧城市建設的獨到見解,他認為雙方在智慧城市建設合作上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