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了按照返租統一經營卻無法支付租金,上饒一家地產公司被起訴

2020-12-14 信江之畔

1月2日,葉修某來到廣豐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在他與江西東亞置地發展有限公司的《和解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是最後一份商鋪購房人與東亞置地公司的《和解協議》,也預示著葉修某等274名商鋪購房人與東亞置地公司已全部達成一致意見。

時間追溯到2010年,東亞置地公司來到上饒市廣豐區,在月兔廣場東側開發「黃埔名流」房地產,對購買該房產下的商業鋪位,東亞置地公司承諾按照6年(2011年-2015年)返租統一經營。然而,由於東亞置地公司經營管理經驗不足,導致商業經營嚴重虧損,無力支付葉修某等274戶商鋪購房人的返租租金約1500萬元。

2015年以來,274戶商鋪購房人多次提起信訪,當地區政府高度重視並成立「廣豐區黃埔名流債券債務調處領導小組」。經過調處領導小組多次組織東亞置地公司以及商業鋪位購房戶代表進行協商談判,東亞置地公司自2015年以來陸陸續續履行返租租金800餘萬元。隨著東亞置地公司經營越來越困難,履行後續的租金支付義務越來越艱難,無力支付剩餘返租租金,於是274戶商鋪購買人繼續上訪。

2019年,正值建國70周年之際,為了避免事態惡化演變成群體性信訪事件,該院黨組高度重視此糾紛,並積極探索解決之道,2019年9月初,該院聯合區住建局、永豐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區黃埔名流債權債務調處領導小組及江西惟矩律師事務所等單位聯合調處,多次組織東亞置地公司和商鋪購房人代表就剩餘600餘萬元的返租租金事宜挨個做調解工作,積極引導商鋪購買人與東亞置地公司進行有效調解。10月6日至10月9日,在這四天,大家充分利用假期部分商鋪購買人返鄉在家的優勢,多方共同努力,最終促成東亞置地公司和張少某等262戶商鋪購房人達成和解——由東亞置地公司將尚欠的租金分四期償還,2019年-2022年每年度償還約定金。達成協議後,張少某等262戶商鋪購房人要求對調解協議書進行司法確認,律所負責人當場起草司法確認申請書,該院立案部門立即受理他們的司法確認申請,並且開通綠色通道,在第一時間審核辦理相關法律程序。(其餘12戶商鋪購買人也同意《和解協議》,但因個人原因無法及時到場,因此在後期另擇時間籤訂協議。)

確認後,他們向該院申請強制執行,該院執行局受理後及時對東亞置地公司名下的部分財產進行了處置,12月中旬,商鋪購買人陸陸續續來到該院執行局成功領取協議中約定的第一期商鋪租金。

來源: 上饒市廣豐區人民法院 來源:王良東 毛夢霞

相關焦點

  • 昆明返租商業再暴雷 大都摩天購物中心經營不善欲尋合作方
    昆明返租商業再暴雷 大都摩天購物中心經營不善欲尋合作方 昆明返租型商業再次暴雷。去年起,位於彩雲北路和珥季路交叉口的大都摩天購物中心,就中斷了向商鋪業主支付租金。
  • 郴州凱旋國際廣場:說好的租金突然銳減 公寓業主質疑開發商
    購買公寓能持續返租12年 租金正好能抵扣銀行的貸款 這樣的誘惑讓人無法拒絕 市民譚宏平就因為這樣的條件 在火車站凱旋國際廣場購買了公寓
  • 多起售後返租「畫餅式」騙局引業主上套 律師:售後返租違規違法
    「一鋪養三代」「八年返租,每月到帳2000元」「品牌加盟商」等靚麗的宣傳標語是售後返租項目一貫的作風。所謂「售後返租」也叫售後包租、售後回租,是地產開發商為促進銷售,出售樓盤時與買家約定,在出售後的一定期限內,租給開發商引進的品牌承租方或者直接由開發商承租,由此業主每月可獲得一筆可觀的租金回報。
  • 返租不給房產證不辦 華爾茲廣場招商不利讓業主背鍋?
    因為招商不順,華爾茲廣場的大多數商鋪都是閒置狀態,這就導致了開發商青島華爾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無力支付業主的返租租金,更沒有錢償還銀行的抵押貸款。拿不到返租,又拿不到商鋪的房產證,這讓當初花了好幾十萬元購買商鋪的業主著急了。
  • 「豆瓣匯」業主遭單方解約租金已半年未付 運營方稱公司難以為繼
    對於運營方單方面解除合同,眾人無法接受,準備走法律程序討個說法。豆瓣匯室內商業步行街大門緊閉。合同期內單方想解約「這處商鋪是在2012 年購買的,籤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之後又籤了物業租賃經營合同。」在宋女士出示的這份「豆瓣匯步行街物業租賃經營合同」上,記者看到承租運營方為安徽無限度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根據合同約定,該物業租賃經營期限為十年,從2012年12月1日開始計算。宋女士介紹,按照合同約定,從2015 年12 月,運營方會向購買商鋪的業主返還租金收益,而且是按季度支付,「7 月17 日收到的這份解除合同通知書,是運營方寄過來的。」
  • 買下商鋪就「返租」,我的租金去哪兒了?
    但白女士卻告訴幫女郎美夢易碎這樣的好事兒真不能輕易相信2018年,白女士和其他業主先後買下了位於長沙市天心區友誼路農貿市場裡的商鋪,買下商鋪後他們同時和湖南三佳壹公司籤訂了一個承租的合同。合同上面約定從2020年1月份開始返租。
  • 買商鋪承諾「返租」5年 沒想到中途卻變了卦,斷租!
    當時開發商承諾,買鋪可享受5年返租的優惠,簡單來說,就是開發商後期會負責將商鋪出租,所得的租金將定期返給業主。這樣既不用操心租房的瑣事,又能坐收租金,如此誘人的「投資」方式,讓張女士心動了。根據當初的承諾,第一年每月返租2000多元,到了第四年,每月返租能達到4000多元。
  • 昆明大都摩天多年不返租金,相關資產掛牌2.33億拍賣!
    當中有業主表示,自2017年起就收不到租金了。今年年初,有大都業主聯繫記者反饋他們要求鼎傑公司和大都公司提供商鋪業主信息、銷售情況等相關信息,但均被「此為商業機密」而無理回絕。無奈業主只得採取與公司高層見面商談、拔打市長熱線等方式進行求助,希望公司能認真履約,按時返回租金,如若無法返租將建議公司終止與業主籤訂的託管協議。
  • 收受商鋪並約定返租給行賄人怎樣確定受賄數額?
    2010年,潘某在B區開發了一個房地產項目,為了在項目上能夠得到張某關照,潘某讓張某到其開發的樓盤挑選一套商鋪,張某選中一套商鋪後,潘某替張某支付了商鋪的房款50萬元,並且將產權登記在張某的表妹劉某名下。事後,潘某告訴張某,其公司會返租張某的商鋪,每年租金5萬元(明顯高於市場價),以10年不向張某支付租金的方式抵扣張某的購房款50萬元,張某答應。現商鋪市值130萬元。
  • 關於「九江ICC大都會售後返租無法兌現」事件澄清公告
    近日,有網上媒體報導「九江ICC大都會售後返租無法兌現」事系綠地集團設套所為,我司十分重視並立即著手調查,根據調查發現該事件與綠地集團沒有關聯,特此澄清如下:1、事件中承諾返租的企業系江西綠創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業管理公司」),該公司與綠地旗下任何一家企業無任何股權關係。
  • 返租商鋪套路有多深?看完這些,你還敢投資嗎?
    返租商鋪,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商鋪銷售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大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分割成眾多有產權的小面積商鋪出售給小業主,然後雙方另外籤署一個第三方(大多數時候,第三運營方就是開發商實際控制的另一個公司)託管經營合同,交鋪後由第三方統一經營管理,定期給小業主支付租金。
  • 買兩年不知鋪在哪,返租停了一年多!臨沂百麗美食廣場商鋪業主愁
    近日,臨報融媒記者接到多位市民反映,在蘭山區百麗美食廣場購買商鋪後存在返租不及時、遲遲無法確定商鋪位置、設計規劃和承諾與實際情況不符等問題。11月19日,記者到現場了解具體情況。我的商鋪究竟在哪兒?雖說商鋪由商場統一運營管理,但以後他們不運營了這種鋪子怎麼用,誰敢租誰敢轉?」承諾的返租遲遲不兌現提及商鋪返租問題,前面花50萬元購買商鋪的業主告訴記者,迄今共收到銷售運營方返租2萬餘元,但按照合同約定應該是約五萬元左右。期間,其多次聯繫銷售運營方,談及返租問題時對方一直未給予明確答覆。
  • 購買商鋪售後返租,兩年沒給租金了。怎麼辦?
    購買商鋪售後返租,兩年沒給租金了。怎麼辦?11:24 來源:北京栩銳律所 原標題:購買商鋪售後返租
  • 海航投資告別地產 三季營收難付養老租賃租金
    12月18日,海航投資披露《關於全資子公司籤訂養老租賃合同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養正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養正")擬與海南興隆、杭州、蘇州、昆明四地酒店籤署租賃合同,整體租賃期限為15年,整體租賃費用為8.262億元,租金按年度支付,年租金合計5508萬元。
  • 蘇州弘陽地產成老賴?拖欠15萬貨款兩年未支付
    原標題:蘇州弘陽地產成「老賴」?拖欠15萬貨款近兩年未支付丨解憂幫 近日,蘇州市民張先生向解憂幫求助稱,蘇州弘陽地產欠了自己15萬多元的貨款,自己多次催債,對方卻以各種理由搪塞。如今已拖了近兩年,這筆貨款還沒拿到。
  • 吉家地產武漢遭逢員工組團討薪 資金鍊或已緊繃
    4月15日,吉家地產發布《關於工資發放的相關問題的通知》,表示公司受到疫情影響,在疫情期間因無法正常營業,故未獲得經紀收入。公司目前資金運轉出現問題,正在籌集資金,將分批次為員工下發工資,希望員工們和公司一起度過這一艱難的時期。
  • 購買商鋪「返租五年」?淡水200多戶業主卻遭中途變卦……
    而「投資返租」這種投資模式也在國內興起,業主只要購買商鋪或者酒店式公寓等物業,再委託開發商轉租出去,就可以在家輕鬆地收租了。但是近日,就有惠陽區誠傑國際商業中心的商鋪業主們,因為返租問題,跟開發商鬧了起來。一位業主表示,2018年她在淡水「誠傑國際商業中心」購買了一間22.7平方米的商鋪,總共花了60多萬。
  • 商鋪返租暴雷?昆明500業主到置信銀河廣場討說法
    ,兩家公司承諾12年安全託管經營,每年按比例給業主返租。7月30日上午10點,「當時開發商和託管公司說得天花亂墜,12年無憂託管、政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地鐵上蓋商業、已經引進大型超市和知名品牌、一期招商率已完成85%,未來升值空間不可估量……一系列說法讓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投資和有保障的項目。」讓小楊和其他業主想不到的是,現在託管公司遲遲不付租金,三四年的時間商場的商戶也基本搬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