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叫《中國第一打工妹》,描寫了一個叫安子的農村女子,從一個不起眼的打工妹,一路打怪升級,變身明星企業家的傳奇故事。
女主人公安子是真實的,還曾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媒體譽為「務工青年的精神領袖」,以及中國「打工皇后」。
不過,滄海桑田,安子的文化符號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遠去,如果現在再寫一本同樣名字的書,可能有更貼切的女主人公。
2020胡潤女企業家榜評選了52個女富豪,但真正打工妹出身的僅有3人:
楊利娟,海底撈COO,成為高管之前,在火鍋店服務員崗位上端了3年的盤子。王來春,立訊精密創始人,富士康在中國工廠的首批工人,流水線上幹了近10年。周群飛,藍思科技創始人,16歲獨闖深圳,自主創業前當了6年的打工妹。
而在她們三人之中,周群飛可能是更接近「中國第一打工妹」人設的角色,不僅是她的身價最高,更因為她一直像個男人一樣戰鬥。
公元前3年,西漢最後一個皇帝漢哀帝劉欣封劉昌為湘鄉侯,這是如今湖南湘鄉市建置的開始,周群飛就出生在湘鄉的農村。
1971年,湘鄉大山裡一聲響亮的哭聲劃破夜的寧靜,周群飛呱呱墜地,而等待她的卻是一個苦澀的童年。
在她出生前,父親就在一次事故中弄殘了手指,眼睛也幾乎失明,家中的勞力全靠母親一個人操持。
而她5歲那年,母親又因病去世了,這讓本就缺失勞力的一家人雪上加霜,於是,小小年紀的周群飛也不得不分擔家庭的重負。
割豬草、拾柴火,餵豬、餵雞,洗衣、做飯,周群飛從小几乎把所有力所能及的農活都幹遍了,天真的周群飛還以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
直到80年代中期,同村比她年紀大一些的女孩從外面打工回來,她才從別人口中了解到了大山以外的繽紛世界。
而自那以後,每天再上山割豬草、拾柴火時,總不免站在山頂眺望遠方,對於外面世界的嚮往也漸漸開始誕生了。
16歲的時候,周群飛等來了一個走出大山的機會,在廣東韶關做生意的舅舅回老家探親,周群飛每天都往舅舅家跑,為的是讓舅舅能夠把她帶到廣東。
經不住周群飛的死纏爛打,舅舅終於答應帶她到韶關住一段時間,也就是相當於去舅舅家走個親戚耍一耍。
但周群飛可不是這麼想的,在舅舅家沒待多久,就一個人偷偷登上了去往深圳的汽車,就此開始了一個人的戰鬥。
1987年,深圳發生了不少大事,華為誕生了,招商銀行在深圳掛牌,中國第一宗土地拍賣也在深圳落下帷幕。
而周群飛,則在這一年進入了深圳大學旁邊的一個手錶玻璃加工廠做學徒。
其實,學徒只是作為過渡,之前打工回鄉的姐姐們就告訴過她,要在深圳混下去,光有蠻力是不行的,還得有一技之長,周群飛之所以選擇在大學旁,就是為了方便上夜校。
接下來三個月的時間裡,周群飛學會了電腦、會計、報關等基本技能,甚至還掌握了開貨車,她做了最壞的打算,實在不行,就去跟男人搶飯碗當貨車司機。
而工廠那邊,周群飛不但幾天就掌握了核心要領,還把自己夜校所學在工作中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出來,老闆對她刮目相看,這哪裡像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村姑娘。
僅僅3個月後, 周群飛被提升為一家新工廠的部門主管,從一個學徒直接變成了小領導,又過了3年,廠長走了,周群飛變成了新工廠的負責人。
雖然當了廠長,周群飛還是經常跟工人們打作一團,工廠掙錢多了,年底就給大家爭取福利,多發點錢讓大家好回家過年,豪爽地性格,讓生產線上的男工人都叫她「飛哥」。
工廠搞得有聲有色,周群飛高興,工人也高興,但在工廠裡混日子的老闆親戚們不開心了,因為在周群飛的監督下,他們撈不到油水,於是聯合起來處處排擠周群飛。
一開始,周群飛沒把他們放在眼裡,仍就自顧自地該幹啥幹啥,但久而久之,他發現老闆也在偏袒他們,一賭氣就離開了工廠。
其實,周群飛辭職還有一個原因,她覺得連那麼一幫人都可以掙到錢,自己幹同樣也可以,幹嘛不試試呢。
1993年,22歲的周群飛結束了打工生涯,在深圳西鄉鍾屋村租下了一套三室一廳的民房,開始了自主創業,幹的也就是之前工廠做的表殼絲印業務。
雖然以前積累了一些資源,但也不能指望別人雪中送炭,周群飛只能自己挨個拜訪表殼廠,有時同一家表殼廠一天之內就跑三趟,為的是和別人加深印象。
引得表殼廠的老闆們直感慨:
「這個姑娘不簡單,比一般男業務員還臉厚。」
聽著不像是一句誇獎的話,但如果彼時的周群飛臉皮薄,也就走不到今天了,就憑著這一點,周群飛的訂單慢慢從無到有,從少到多。
訂單有了,但新問題又來了,都是先幹活後給錢,周群飛又得要帳,遇到耍賴的廠商,周群飛必須比他們還「賴」。
就在這樣的一邊跑訂單,一邊要債的掙扎中,周群飛堅持到了1997年,迎來了亞洲金融風暴,不過那次風暴反成了周群飛的轉折點。
不少客戶因為破產無法付款,周群飛一狠心,就把他們的設備給拉了回來,其實,在金融風暴期間,生產設備都被大肆低價甩賣,根本不值錢,周群飛實際是吃虧的。
不過,有時候吃虧是福,周群飛把拉回來的設備一組裝,原本只有絲印的業務,一下子拓展到了自己也能做表殼等玻璃製品了。
而這個被逼無奈的業務鏈擴展,則為周群飛打開了另一片新天地。
2001年,一個TCL手機的訂單轉到了周群飛的手裡,隨著金喜善代言的TCL手機火遍全國,周群飛決定把主營業務定位在手機玻璃屏,2003年,藍思科技成立了。
2003年與摩託羅拉達成了合作,為摩託羅拉V3手機供應手機玻璃瓶,當年的V3在全球累計銷售了上億部,藍思科技一戰成名。
緊接著就是全球包括三星等在內的各大國際品牌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周群飛的生意從此順風順水,而後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2007年,蘋果手機在和臺灣、日本的代工廠合作搞不出合格的觸摸玻璃屏後,找到了藍思科技,周群飛就此拿下了蘋果的訂單。
2015年,藍思科技成功登陸A股,憑著股價的飛漲,周群飛以600億的身價一度登頂中國女首富。
之後經歷了2016年的低谷,2017年到2019年重入上升通道,尤其是今年以來,藍思科技完全無視疫情的影響,前三季度的營收已逼近去年全年,淨利潤則比2019年還多了10億。
亮麗的業績推升了藍思科技的股價,市值站上1400億大關,而周群飛以超過70%的持股比例,身家突破1000億,成為中國第三大女富豪。
算起來,今年是周群飛走出大山闖蕩商海的第33年,遙想當初在深圳下車兜裡只有幾塊錢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若干年後自己帳上會躺著1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