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說詩詞」「京漂」的孤獨幾人知?

2020-12-23 賤說詩詞

北京,多少人的夢;長安,多少人的夢。

夢想之城,亦圓夢,亦破夢。

大唐的長安城,「十二通門連九市,四都貨殖列八方。」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不僅是夢想之城,更是榮耀之地。為了實現理想,不知讓多少尋夢人淪為了「京漂」。

趙嘏便是其中之一。

長安晚秋

唐代:趙嘏

雲物悽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正值唐中興,詩人趙嘏於高樓眺望,心中期望被一片蕭條的秋色打敗了。詩人的愁緒隨秋色飄遠,幾點橫雁更引得倍加傷感,漂泊長安,四處遊歷,是去是留?身若留,心不在;心不在,身想留。矛盾是因為前途未卜,正如這深秋的景色,是詩人處境的寫照。樹葉紅、黃雖豔,但離凋謝不遠。菊開、荷落不也正是身想留,心不留嗎?無奈之時,正是「長笛一聲人倚樓。」

諾大的樓閣,一人獨倚,又一聲長笛,充滿了哀婉和幽怨。曲中透著的是詩人這幾年的無奈與不甘。陰晴不定的天色,觸著詩人孤寂悵惘的愁思。「難道家鄉的鱸魚不香嗎?」「鱸魚雖香,終不及夢想。」「夢想,可能只是夢啊。」「就算是夢,也要一個完整的夢,一個像樣子的夢。」

秋風瀟瀟,詩人越發矛盾,心裡一個惡魔,一個天使,不斷地折磨著詩人,他要鱸魚,她要夢想,這時的趙嘏,不正如現在大多數的「北漂」嗎?懷揣夢想,奮鬥多年,一個人便已註定了孤獨與挫折。但為了心中那份執念依然堅持。

奔波的地鐵,乍看去,一個一個低頭族,面無表情盯著手機,好似「不學無術」。如果,側眼一看,便會發現,這個不是在學英語,那個便是在讀經文,工作群的信息井井有條,通話的聲音亦恰到好處。人來人往中,是穿行的彩帶;不屈不饒下,是命運的絕唱。

唐時的趙嘏雖因落第有過短暫迷茫,自登樓後,堅定理想,立志方向。詩名也因「長笛一聲人倚樓」而鳴響,被稱為「趙倚樓」。時隔幾年後,終於進士及第,名聲更是被唐宣宗所得知,也算是夢想成真。

而今時的「北漂」就算一無所獲,也會收穫堅強。鋼鐵之城下,也是詩和遠方。

作者簡介:

邢建建,字晏如,《詩刊》社中國詩歌網編輯。被老婆戲稱為邢「賤」「賤」,故為「賤」說詩詞。

相關焦點

  • 「「賤」說詩詞」詩與城,前方到站——廈門
    來看:新秋鼓浪嶼納涼,分得「簪」字張煌言〔明代〕孤嶼蒼涼沁客心,偏宜散發坐長林。山川戰後形容改,草木秋來情性深。影亂鞦韆知墜葉,聲飄絡緯似鳴琴。披襟已在芳洲上,塵俗何能解盍簪!比方說:先用紙分別寫下幾個韻部的字,一般都會挑一些難的字,抽到什麼字,便以該字所在的韻部作詩,並將該字嵌入其中。張煌言分得的是「簪」字,在平水韻中屬下平十二侵,以該韻作詩,又要嵌入「簪」字,可見其難度。「孤嶼蒼涼沁客心,偏宜散發坐長林。」
  • 「「賤」說詩詞」王維的知音是孟浩然嗎?
    可以說二人並非是知己,而是兄弟。可以同宴飲、共擔當,甚至可以把後背留給對方,但絕對不是那種高山遇流水的知音。知音是什麼?是彼此相知,心靈相通,是真正地懂對方的。這一個「懂」字不簡單,鍾子期懂俞伯牙,鮑叔牙懂管仲。而反過來說,王維懂孟浩然嗎?或者,孟浩然懂王維嗎?
  • 「「賤」說詩詞」田為,讓詞的格律規範起來
    大家都知道,詩詞格律是中國古典詩詞形式美與內容美的高度集合。詩的格律產生於南北朝,規範於唐中期。那詞的格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規範的呢?具體的故事可參考之前《賤說詩詞》的「並刀如水」「柳」有詳細的介紹,此處暫且不談。除了周邦彥外,還有一個善琵琶、通音律的田為,此人才思敏捷,詞善寫人意中事,雜以俗言俚語,曲盡要妙。潛心於詞整理、創製新舊詞調和自己的創作實踐,對詞的法度和形式作了更多的規範,開啟了追求詞之格律嚴謹的先河。
  • 「「賤」說詩詞」詩與城,前方到站——上海
    也因此唐、宋時期寫上海的詩詞也是比較少的,因為松江鱸魚特別出名,所以,以松江為主產生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好詩詞。蘇軾作為有名的吃貨,當然必不可少。《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儘是,老子經行處。」這裡的老子不是《道德經》的作者,而是蘇軾本人。蘇軾曾在這裡,除了欣賞美景,肯定離不開這松江鮮鱸啊。
  • 「「賤」說詩詞」看李白江上吟,聽李白心中事
    在古代遠行除了馬之外,舟、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開槽通運,比如著名的京杭大運河。也正如此,有大量乘舟的詩詞,「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 「「賤」說詩詞」詩與城,前方到站——濟南
    集山、泉、湖、河於一身,七十二名泉更是享譽中外,一泓清泉慰藉了多少詩人,以至於寫濟南的詩詞不亞於蘇、杭。選一首詩或一組詩來代表濟南,真的有點難。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蘇軾的「平野水雲溶漾,小樓風日晴和。」蘇轍的「鳧鷗聚散湖光淨,魚鯊浮沉瓦影涼。」曾鞏的「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採舟。」元好問的「日日扁舟藕花裡,有心長做濟南人。」趙孟的「雲霧蒸潤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 「「賤」說詩詞」詩與城,前方到站——杭州
    不敢說杭州,又不得不說杭州。杭州有多美,恐怕百頁張都不夠描述。毛詩人說:若問杭州何處好,此中聽得野鶯啼。白居易說: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王安石說:從此只應長入夢,夢中還與故人遊。蘇 軾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鄭 谷說:沙鳥晴飛遠,漁人夜唱閒。
  • 「「賤」說詩詞」詩與城,前方到站——鎮江
    今天,我們說一說釋仲殊的《京口懷古》:京口懷古二首·其二釋仲殊〔宋代〕一昨丹陽王氣銷,盡將豪侈謝塵囂。衣冠不復宗唐代,父老猶能道晉朝。萬歲樓邊誰唱月,千秋橋上自吹簫。被老婆戲稱為邢「賤」「賤」,故為「賤」說詩詞。
  • 「「賤」說詩詞」詩與城,前方到站——桂林
    如果說前兩首詩,不管是風景還是對桂林的情感只是浮在表面的話,那這首《訪秋》,則是深入其裡了。入住半年左右的李商隱完全有了老桂林人之感,首句是「酒薄吹還醒」,是一番生活的姿態,這就是「喝著小酒,吃著火鍋,還唱著歌」,小日子過得很舒坦。然後,登上高樓,極目遠望,落日的餘暉又灑在了灕江上,不同的是初來桂林是客,而此時則是主人了,見到的是歸風,而不是客依依。
  • 學聯「闖京」失敗 灰頭土臉折返
    局部「佔領機場」 發表「闖京宣言」周永康、羅冠聰和鍾耀華原定於昨日下午5時乘搭國泰航空班機前往北京,要求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或全國人大常委會官員會面,表達所謂「真普選」的訴求。3人為求順利登機,特意在清晨5時前完成網上登機手續,並於下午3時許抵達機場,在約150名反派對中人的「送行」下,成功局部「佔領機場」,並發表「闖京宣言」。
  • 這7種控制不住的「手賤」行為,你做過幾個?
    你看,無論是左邊的「感覺」還是右邊的「運動」,手部都佔有很大比例,尤其是在運動方面,手部所佔比例以毫無懸念的優勢佔據了最大的區域,這意味著我們的手有著複雜精細的運動,還有敏感多樣的感覺……俗語說的「十指連心」,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 阿Sam·「孤獨遠行」
    「一」即便一再放緩閱讀速度,還是很快讀完了阿Sam的新書,《孤獨遠行》。收到新書的那天,是2018年1月17日,而今,是2018年2月1日。不多不少,剛好兩周,十四天。在這兩周裡,上海歷經了多年未曾有過的大雪,天寒地凍,飛雪裡,許多人都沒撐傘,就那麼孤獨地行走著,有點像是個巧合。
  • 「「賤」說詩詞」「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竟然是口佔
    第一,要有深厚的詩詞功底;第二,要有對文字足夠的駕馭能力;第三,情感充盈,一氣呵成。除了壓韻外,還要考慮平仄、對仗、句式中的嚴謹度,詩要有起、承、轉、合,詞要有情景轉換,以口佔的方式如果沒有深厚的功底,是很難辦到的,是真的、真的不簡單。
  • 《有片》「自自冉冉」錯了就錯了!更正有這麼難嗎?
    1060103總統府鬧出「自自冉冉」笑話,說來好像也無辜,因為賴和基金會出的書也判讀錯誤,又沒人國文程度夠,警覺中間格律有些問題,就這樣指「由」為「冉」了!但被專家打臉後還要硬拗,實在令人不以為然,更是教壞囝仔大小。還有民進黨立委說是從賴和孫子那兒聽來,要用閩南語或客家話念,「自冉」跟「自然」同音。
  • 五首寂寞詩詞: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面對孤獨,有的人沉淪迷茫,有的人在思考人生,還有的人感慨光陰……孤獨是人生的常態,不管你對它持有怎樣的態度,我們都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哲學家叔本華說,孤獨是精神優秀者的命運。用現在的話來說:古今成大事者,大多孤獨。
  • 「知る」「分かる」的區別
    (辨別、識別)「知る」與「わかる」的區別?「知る」是動作他動詞,前邊使用「を」格。可使用希望(「知りたい」)・受身(「知られる」)・可能(「知りうる」)這些形式。「知る」雖說是動作動詞,但是關於詢問對方的知識或記憶時,不能使用「~を知りますか?」的形式,而要用「知っていますか?」。「分かる」為狀態自動詞,前邊使用「が」格。
  • 「西之京」奈良原風景,半日散步之旅
    日本的西之京,位於平城京(1300年前奈良時代的京城)之西,因此被稱為西之京。西之京有「藥師寺」「唐招提寺」兩座世界遺產,古都奈良的歷史原貌、樸質的古屋、田舍、奈良人的生活,都在西之京被完整保存下來。無論是從大阪、京都或奈良駅出發,請搭乘近鉄橿原線(在「大和西大寺駅」換乘近鉄橿原線),「西ノ京駅(西之京駅)」下車。
  • 深度京旅新提案:「京都五社」巡禮
    日本京都一直是許多旅日玩家們的最愛,保有濃厚日本風情的傳統建築與人文風景總讓人流連忘返,不過除了一般知名景點的遊覽之外,其實現在也有許多不一樣的旅遊方式,例如參拜神社或寺廟取得專屬的「御朱印」,進而祈求心願圓滿,這次就要來跟各位介紹其中最為知名的「京都五社巡禮(京都五社めぐり)」囉!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所以詩人就會經常使用「典故」來增強詩詞的感情色彩。
  • 「詩詞鑑賞」十五首白露詩詞,清風白露,願你百歲無憂!
    十五首白露詩詞,讓你在詩詞中遇見美麗的白露時節,願一切美好都駐足此時!清風白露,願你百歲無憂!白露唐-杜甫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秋夕遣懷唐-姚合昨宵白露下,秋氣滿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