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很多,其中最常見也是最折磨人的莫過於糖尿病足了。雖然大部分時候不至於致命,但由此而截肢殘疾十個糖足裡面就有五個左右,概率不是一般地嚇人。十年來,我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慢性併發症發病率高達73%,14年在我國三級醫院中27.3%的截肢發生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甚至截肢後5年內的死亡率高達40%。僅僅一個小傷口,沒有正確的處理就可能迅速惡化,甚至丟掉性命。
糖尿病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足部血管和皮膚病變
糖尿病足表現出來的大泡與腳氣不同,腳氣屬於真菌感染,用外用藥就能夠很快控制,但糖尿病足的大泡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足部血管和皮膚病變而出現的。開始時雖然兩者的症狀比較像,都會出現瘙癢感、水泡,甚至糜爛,但兩種疾病的發病機理不同。
2、外部感染
患者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肢體缺血缺氧的情況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環境,細菌就極易入侵,從而導致組織發生嚴重感染。所以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感染的發生。
3、物理性損傷
糖尿病足患者多數都有不同形式的組織損傷,如燙傷、凍傷、抓傷、擦傷、磨損傷、修腳傷、碰傷、修甲傷,損傷後感染無疑是導致糖尿病足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不要因為傷口小就忽視了它的危害。
糖尿病足壞疽潰爛怎麼處理用什麼藥治療?
糖尿病足的初始原因大都是一個不起眼的口子,甚至小到連針扎樣小孔都可能讓糖友出現發黑壞疽等典型症狀,所以發現傷口就要及時處理。首要用到生理鹽水大量衝洗創口,小面積的可以用碘伏,消毒殺菌的同時,還能衝走部分疏鬆壞死的腐肉。衝洗消毒後,注意用乾淨無菌的鑷子輕輕刮除暴露在外的腐肉,避免這些腐肉淤積阻礙新肉長出。在剔除腐肉後噴上瑤膚康,促進傷口癒合的同時隔絕細菌,降低病情加劇的風險,另外噴劑型使用起來方便,避免了用膏狀藥物時給病人帶來的麻煩和痛苦。
平時要嚴格控制血糖,每日檢查足部有無皮膚破損,穿鞋襪要挑合適的、淺色的穿,儘量避免出現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