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病形成的3個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壞疽潰爛用什麼藥治療

2020-12-23 健康界

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很多,其中最常見也是最折磨人的莫過於糖尿病足了。雖然大部分時候不至於致命,但由此而截肢殘疾十個糖足裡面就有五個左右,概率不是一般地嚇人。十年來,我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慢性併發症發病率高達73%,14年在我國三級醫院中27.3%的截肢發生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甚至截肢後5年內的死亡率高達40%。僅僅一個小傷口,沒有正確的處理就可能迅速惡化,甚至丟掉性命。

糖尿病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足部血管和皮膚病變

糖尿病足表現出來的大泡與腳氣不同,腳氣屬於真菌感染,用外用藥就能夠很快控制,但糖尿病足的大泡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足部血管和皮膚病變而出現的。開始時雖然兩者的症狀比較像,都會出現瘙癢感、水泡,甚至糜爛,但兩種疾病的發病機理不同。

2、外部感染

患者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肢體缺血缺氧的情況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環境,細菌就極易入侵,從而導致組織發生嚴重感染。所以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感染的發生。

3、物理性損傷

糖尿病足患者多數都有不同形式的組織損傷,如燙傷、凍傷、抓傷、擦傷、磨損傷、修腳傷、碰傷、修甲傷,損傷後感染無疑是導致糖尿病足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不要因為傷口小就忽視了它的危害。

糖尿病足壞疽潰爛怎麼處理用什麼藥治療?

糖尿病足的初始原因大都是一個不起眼的口子,甚至小到連針扎樣小孔都可能讓糖友出現發黑壞疽等典型症狀,所以發現傷口就要及時處理。首要用到生理鹽水大量衝洗創口,小面積的可以用碘伏,消毒殺菌的同時,還能衝走部分疏鬆壞死的腐肉。衝洗消毒後,注意用乾淨無菌的鑷子輕輕刮除暴露在外的腐肉,避免這些腐肉淤積阻礙新肉長出。在剔除腐肉後噴上瑤膚康,促進傷口癒合的同時隔絕細菌,降低病情加劇的風險,另外噴劑型使用起來方便,避免了用膏狀藥物時給病人帶來的麻煩和痛苦。

平時要嚴格控制血糖,每日檢查足部有無皮膚破損,穿鞋襪要挑合適的、淺色的穿,儘量避免出現傷口。


相關焦點

  • 糖尿病足壞疽怎麼才能不截肢治好?
    糖尿病足壞疽是糖尿病患者在下肢血管出現嚴重病變也就是閉塞的情況下出現在糖尿病患者足部的一種發黑並合併有感染的一種壞死或者是潰爛現象。那麼當糖尿病患者出現這個糖尿病足壞疽併發症應該去怎麼治療才能避免截肢?
  • 糖尿病友因用暖寶引發足病,9類人是糖尿病高危足患者
    作者:太原糖尿病專科醫院 何亞麗醫生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以及糖尿病知識的普及,我們可以了解到確診糖尿病沒事,嚴重的是各種急慢性併發症。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會發生足潰瘍,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併發症之一。
  • 糖尿病足壞疽需截肢!可怕!糖尿病患者的腳部問題!
    如果不積極治療就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其中,發生糖尿病足壞疽需要截肢才能得以治療。這稱為糖尿病壞疽。,真菌進入皮膚的裂縫,還會引發感染,必須用抗真菌的藥物治療,口服藥物或者局部用藥膏也可用於治療腳氣。3.老繭老繭是壞死皮膚組織堆積而成的堅硬增厚的皮膚,體重分布不均、皮膚異常或者不合腳的鞋子都可能引起老繭,長老繭正常,但不要用尖銳的東西切割老繭,這樣容易割傷皮膚,造成感染,可以在洗澡或者泡腳後,用磨腳磨掉。
  • 糖尿病最怕糖尿病足!一旦出現潰爛,就離截肢不遠了?還能否治好
    糖尿病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它主要是指足部的局部組織的感染損傷,聯合局部組織的神經的損傷,還有合併血管性的疾病,比如說血管的狹窄、閉塞、缺血因素,三大要素綜合在一塊造成的這個足部的潰瘍壞死叫糖尿病足。
  • 糖尿病併發症的剋星——幹細胞
    糖尿病血管併發症涉及的範圍很廣,其確切原因和機制目前尚未被確定。不過最近研究顯示,內皮功能障礙可能是主要誘發因素。這種類型的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內皮細胞對應激和缺血的反應受損,損傷的內皮細胞不再生,通透性增加導致血管生成不良,加重了糖尿病血管併發症。科研人員曾設想,如果能有效地進行內皮祖細胞的體外修飾,有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或許會受益於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這種方法為受損的血管提供了更好的修復機制。
  • ADA點名「藥食同源」,或降低80%的糖尿病治療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Michelle Passaretti 護士所談論的,不僅僅是生活方式幹預,而是進一步通過為患者提供健康的食物來治療糖尿病!什麼是健康的食物?她和她的團隊具體是如何進行相關研究的?治療效果和花費具體如何?醫學界ADA報導組將為屏幕前的你帶來深度報導。
  • 糖尿病足治療的症狀好轉有哪些?糖尿病足的護理怎麼做有用?
    關於糖尿病足,很多人可能以為這是一個疾病,其實這只是糖尿病的一個併發症,初期乍看不起眼,但因此丟掉腿的人不計其數,追根溯源還是不夠重視糖足的科普,對於護理過程的不傷心,造就了很多悲慘的局面。目前的醫療條件下,想要完全治好糖尿病足的概率很小,需要患者及其家屬耗費極大的耐心,對於細節的把控更為重要,如何有效判斷糖尿病足的治療是否有效?這三大認知必不可少。1.
  • 不到一塊錢治好了糖尿病爛腿及久治不愈皮膚潰瘍!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病變加重引起末梢神經和末梢血管病變,下肢局部皮膚抵抗力弱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深部組織的破壞。長期受高血糖的刺激,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彈性差,血管內容易形成血栓,使下肢血管閉塞, 末梢神經受損,導致下肢組織病變。
  •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但這個剋星讓併發症不再可怕
    其中人臍帶MSC治療組28人和對照組25人,MSC使用量為(4.8-8.6) x 107/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形成術。治療3個月後,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潰瘍面積、局部皮膚溫度、踝肱指數(ABI)等指標。
  • 新技術攻克糖尿病足「痛點」
    、足部潰瘍及足壞疽等病變。一開始她不知道這種病的危害,後來聽說如果不及時治療,最嚴重的情況就是截肢。賴某感覺壓力很大,非常焦慮。   今年1月,賴某來到市中醫院骨一科就診。   「她的右腿壞死伴感染1年,右下肢高位動脈閉塞,出現潰爛、發黑、流膿、壞死等症狀,情況很嚴重。」市中醫院骨一科主任陳福洪對賴某剛入院時的病情還記憶猶新。
  • 糖尿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腿疼,可能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肌梗死...
    患者糖尿病病史12年 ,予口服降血糖藥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欠佳,平常未系統監測血糖及併發症情況, 3天來出現不明原因右側大腿疼痛,伴有腫脹,不能耐受。 王女士見到我就問:「梅主任,我的腿沒有受傷,為什麼突然又痛又腫,是什麼原因啊?」
  • 糖尿病足還能治好嗎?
    「糖尿病足不好治」可能是很多人的心聲,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對於糖尿病足的治療都感到絕望,糖尿病足不好治是真的,但是糖尿病足是能治好的。患者及家屬不應該對此絕望,甚至放棄治療,要知道糖尿病足通過正確的治療方法是可以治好的。
  • 糖尿病的自我療法 糖尿病竟可以這樣自己治療
    糖尿病的自我療法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異常導致的人體血糖增多,從而引起代謝異常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調理。那麼,糖尿病該如何自我治療呢?1、糖尿病知識的學習知識的學習是糖尿病治療的一種基本的特殊形式,也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
  • 得了糖尿病千萬不能做什麼?這五大行為不利於糖尿病控制
    很多糖尿病患者似乎認為得了糖尿病就相當於人生無望,從此只能水煮白菜相伴一生,其實醫學發展至今,隨著對糖尿病的進一步認識,其實對於糖尿病而言並沒有什麼絕對意義上的千萬不能做,但有一些行為確實不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我總結了一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糖尿病爛腳可以保守不截肢治療,但這些治療原則不可少
    糖尿病足的定義就是由於下肢血管的病變造成的供血不足,由於下肢周圍神經的病變造成的感覺缺失,並且合併了感染的糖尿病人的腳叫糖尿病足,俗稱糖尿病爛腳。糖尿病爛腳可以保守不截肢治療,但是這些治療原則要知道:圖     糖尿病患者足背潰爛感染傷口創面處理的原則去除或糾正誘發因素:其中減輕局部異常的壓力尤其重要。
  • 只知道糖尿病易爛腳,聽說過糖尿病也會爛手嗎?
    缺血是導致糖尿病壞疽的主要原因,手與腳都會存在缺血症狀,因此既可能爛腳也可能爛手。2外傷感染,手與腳都有可能!高血糖使得白細胞的殺菌能力減弱,這導致了糖尿病患者的傷口易感染。3為什麼「爛腳」比「爛手」常見?同樣是末端,相比於足部,糖尿病患者手部的傷口等異常容易被發現。早發現,早治療,就不容易潰爛。足部距離心臟最遠,血運較差;手相對來說距離較近,影響相對較小。
  • 糖尿病足專病門診來幫忙
    由於糖尿病對神經、血管和免疫系統的破壞性影響,它可能對下肢和足部造成嚴重風險,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也是截肢的主要原因。對非糖尿病人來說,輕微的足部創傷和足部狀況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糖尿病患者中會迅速發展成為嚴重的問題,即使是看似輕微的足部擦傷也會被感染並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此外,血管和神經損傷也會導致足病患病風險顯著增加,因此,血糖管理、足部護理和足病的篩查對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糖尿病足的治療並非簡單的某一種疾病治療,而是涉及到多學科的綜合治療。
  • 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應注意什麼?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對糖尿病的恢復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如何運動也是有講究,有規律的。什麼樣的運動可以使糖友迅速受益?在糖尿病患者步行時,應該注意什麼呢?3.步行速度和步行時間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堅持有氧運動的水平即可,在運動時,我們要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才會有我們預期的鍛鍊效果。4.通常晚餐後大約1個小時比較合適進行有氧運動。
  • 幾天時間雙腳碳化、潰爛,早期出現這幾種症狀,可能是糖尿病足
    一位56歲長期患糖尿病的老漢,年前還好好的,過了元旦,突然雙腳變黑,接連幾天雙腳開始潰爛,且不斷蔓延,兩個月時間已經蔓延至腳踝、小腿部。由於長期糖尿病,對腎臟損傷比較嚴重,做過腎透析,所以沒辦法截肢,只能一天天看著雙腳的碳化與創面蔓延。
  • 大咖講糖尿病|肖海鵬:患者福音!帶量採購這種藥降價90%!
    第二批集採中選藥品共有32個,覆蓋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和罕見病等治療領域,32個藥品中選價格與集採前相比平均降幅53%,尤其是阿卡波糖等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大幅降價——從65元/盒降為5.42/盒,降幅超過90%,顯著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教授表示,降糖藥物的降價對於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率和控制率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是廣大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