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九哥財經
美國現在依舊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這個地位自從二戰後就一直保持到今天,無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都處於一個領先的位置,前蘇聯在二戰後與美國地位不相上下,時至今日,美國成為「世界霸主」,而蘇聯卻已經解體了,變成「前蘇聯」。
我國是擁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目前全世界人口排名第一,雖然我國現在的GDP高居世界第二,但是還沒有到達發達國家的水平,消費能力也沒有達到領先的水平。最近就有數據顯示,美國的人口只有3.3億,但是消費水平卻超過中國10萬億,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難道是因為美國是發達國家,所以美國人都比中國人「有錢」?未必。美國現在已經變成貧富差距分化最嚴重的國家,有數據顯示,美國總人口中其中13.4%都是屬於貧困戶,有超過500萬名全職工作者的收入都低於貧困線。
這個數據應該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吧,還有一組數據顯示,在2019年,美國全年消費總額高達6.23萬億美元,相比於上一年漲了3.6%,其中,零售品類的消費達到了5.46萬億美元,食品的消費達到了近7700億美元。再看中國,中國2019年的消費總額大約為5.96萬億美元,比美國少了2700多億美元。
這組數據對比下來看,我國的消費水平比美國低了太多,相當於一個美國人的消費力水平可以抵上4個中國人的消費水平。雖然美國人口連中國的「零頭」多都沒有,這其中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難道真的是因為美國人「太有錢」?
其中一個原因還是兩國人民的消費觀念不同,中國的大多數家庭因為傳統因素大都都有著儲蓄的習慣,特別是老一輩人,他們的消費觀幾乎是能省則省,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或者說,還有存下一部分錢,計劃好自己的收入哪部分是需要儲蓄下來的,都會提前做好規劃。
而美國人的消費觀念與我們大相逕庭,他們習慣了超前消費的概念,當然,這個概念現在在我國年輕群體身上也有體現。大多數的美國人身上平均下來會持有三張信用卡,而中國的人均持卡量只有0.44。他們幾乎是沒有存錢的習慣的,甚至一直保持著負債的狀態。
在美國,人人幾乎就是有錢就花,沒錢也花,反正手裡有信用卡。在調查中有數據顯示,美國人有將近一半人的存款為「0」,還有部分人手中可以支配的金額為100美元左右。美國的銀行非常多,除了一些本地的銀行,還有各個州的銀行,各個縣的銀行,私人小銀行還有跨國銀行。
這樣的消費觀念在這次疫情當中它的弊處就顯現出來了,很多人市區工作沒有收入就會陷入經濟危機,面臨著會隨時破產的局面,雖然美國各種福利政策都比較完善,會對這部分人給予一定的補貼,但是,要想在安然無恙的渡過各種危機,其實還是要靠「錢」,靠著自己的儲蓄資金。
有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美國家庭整體負債超過14.3萬億美元,人均負債近4.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30萬元。這就導致了美國在這次疫情中造成國內流動資金枯竭,造成今年歷史性的美股災難性大跌。
美國除了是第一經濟大國,還是第一債務國,截至2020年6月,美國國債已經達到了26萬億美元,超過了19年美國的GDP總額。龐大的債務給美國帶來了數額龐大的美國鈔票,所以,美國的資金周轉相對來說是非常寬裕的。
現在有很多國內的年輕群體也崇尚著這種「超前消費」的概念,各種信貸APP和透支卡已經滲透進他們的生活當中,但是這個觀念還會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從中國的傳統理念來看,人們更相信「有備無患」的概念。即使很多年輕群體在使用這種消費觀念,但是還是有相當於一部分人不接受。
作為世界第一消費大國,他的信貸體系相對來說是比較完善的,美國人超前消費的觀念也深入人心,所以就形成了「美國式」消費。我國國情不同,所以不能一味地拿在一起作比較。不管是哪種消費觀念,還是要看個人的經濟能力,如果沒有存款,也沒有支付信貸的能力,那還何談「超前消費」呢?
你會使用信用卡去「超前消費」嗎?
來源:富豐財經